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乾陵文化研究(五)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隋唐服饰述略

武天合 张艳喜


  服饰在人类的生活中,不单具有遮体御寒功能,还有防身护体作用,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服饰又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据《周礼》记载,礼分为吉、凶、军、宾、嘉五大类,服饰制度应运而立,便有了祭天地、宗庙的祭祀服;上朝堂议事的朝服;从戎征战的军服;迎婚嫁娶的婚服;送丧之时的凶服等等。本文拟对隋唐时期的服饰加以梳理,希望有助于人们对隋唐服饰文化的认识。
  一 幞头与纱帽
  隋唐在承袭南北朝冠戴的基础上,兴起幞头、纱帽的冠戴制度。幞头又作“襥头”,它是一种包头用的黑色布帛,从东汉幅巾基础上演变而来。幞头和幅巾的区别,主要是先把巾角裁制的巾帛,四角都做成带状,在裹发时用前三角包过前额,绕至脑后结带下垂,另两角由后朝前,自下而上,曲折附顶,在额上系结。远看脑后似两条飘带,加在头顶上,另外两角系结,被称之为“折上巾”。宋人《云麓漫钞》载:“幞头之制,本曰巾,古亦曰折,以三尺皂绢,向后裹发。晋宋曰幕后,北周武帝遂裁出四脚,各曰幞头,就头裹之,又名折上巾”。隋大业十年(614),吏部尚书牛弘上疏,提出幞头用料质地太软,建议在里面加上固定的饰物,便于造形。此疏得到朝廷的批准,便把这种饰物叫巾,或巾子。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中有实物出土。
  唐代是幞头的盛行时期,其形制也在不断地演变着,特别是在武德初至开元年间,幞头形制发生了几次大的变革。
  平头小样。武德至贞观年间流行。形制简单,为扁平形状。实物见初唐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
  武家诸王样。女皇武则天创始于天授二年(691)。武则天不囿于程式,喜欢创新,仅年号更替就达十七次之多。文武百官的冠戴和袍衫,据不同级别都做了很大的改变,文官饰禽,武官饰兽,形成定制。改制后的幞头、巾子高度明显提高,中间呈现明显的凹势。实物见乾陵陪葬墓章怀太子、懿德太子及永泰公主墓壁画。
  英王踣样。创始于景龙四年(710)。这种巾子比“武家诸王样”更高,而且左右分瓣,形成明显的两个球状,并向前倾,实物见陕西咸阳底张湾唐墓出土的陶俑。与此同时,当时还有“魏王踣”、“陆颂踣”等,大同小异,由于巾子前倾,开元后被认为不祥而遗弃。
  官样,出现在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开始是为供奉官及诸司长官设计的,形制比英王踣更高,但不前倾,圆球也消失,顶部呈尖型。实物见西安市东郊章令信唐墓出土的陶俑。
  除此外,幞头后的两脚形制多样,有的下垂至颈,有的下长过肩,有的两角反搭在上,后插入颅后结内。由于幞头部是用柔软的纱罗制做,统称“软脚幞头”。唐中晚期,还出现了一种“硬脚幞头”,是在幞头的双脚内,加上了丝弦骨,使它变得坚挺。从外观看,两脚上翘,好像是一对翅膀。甘肃敦煌莫高窟156窟晚唐壁画所塑造的人物,就戴着这种幞头。
  隋唐时期,幞头冠戴也受到女子酷爱,现世的史料就可证明这一点。陕西省富平县唐高祖第十五子李凤墓出土的壁画中,就有裹幞头,着男装的侍女形象;陕西省礼泉县唐郑仁泰墓出土的女俑,浓眉朱唇,嘴边点有面靥,其中三人就裹有幞头。郑仁泰葬于唐高宗李治麟德元年(644),由此可见,当时女子裹幞头已成为时尚,在陕西省乾县乾陵章怀太子、永泰公主墓的壁画上都有女子裹幞头的状况。盛唐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也绘有裹幞头的女性形象。晚唐、五代,幞头的形制有所变易。
  隋唐时期的冠戴,除幞头外,还有纱帽。《通典》中就有记载:“隋文帝开皇初,尝着乌纱帽,自朝贵已下至于冗吏,通著入朝,后复制白纱高屋帽,接宾客则服之。大业年令五品以上通服朱紫,是以乌纱帽渐废,贵贱通服折上巾。”在唐代,纱帽用作视朝、听讼和宴见宾客的冠戴,纱帽的形状以个人的喜好而定,以新奇为时尚,对南北朝流传下来的小冠(介帻)、漆纱笼冠等,依然被沿用,有些还收进了冠服制度。
  二 从袍服、禅衣到圆领袍衫
  隋唐时期,兴起圆领袍衫,它的用途比较广泛,上自帝王,下至百官,礼见宴会均可穿着,并把它作为朝服。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四年(630),规定了官吏袍服的颜色:“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绯,六品、七品服绿,八品、九品服青”。唐高宗李治总章元年(668)则规定,除天子外,各色人等一律不许着黄袍。从此,黄袍便成了皇帝的专用颜色,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满清王朝的灭亡。
  武则天称帝后,还颁赐了一种新的服装,叫“绣袍”。是在袍的前襟,后背绣以禽兽纹样。《太平御览》卷693引《唐书》:“武后出绯紫单罗铭襟背袍,以赐文武臣,其袍文各有炯戒,……宰相饰以凤池,尚书饰以对雁,左右卫将军饰以麒麟,左右武卫饰以对虎。”
  唐代袍服的款式,最初多用交领,直裙,下长至跗,后改为圆领,大襟;袍服的袖子也富有变化,早期多用大袖,袖端部分宽度有明显收敛,做成祛口。这种衣袖虽在造型上比较美观,但对地处西域的少数民族来说,就不太适宜了。如天气寒冷,大袖就不太适宜,于是便出现了紧裹双臂的窄袖。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通和南北习俗的互相渗透,紧身适体的袍服样式也被逐渐接受。唐代又在袍服的膝盖部分施一横襕,这种有横襕的袍在阎立本的《步辇图》上有所描绘。《步辇图》反映了吐蕃丞相禄东赞在京都长安,迎接文成公主入藏时觐见唐太宗的场景。图中所表现的人物,除吐蕃使者外,唐朝的官吏,包括唐太宗李世民,都戴幞头,着圆领袍衫。李世民着黄袍,官吏们着红袍或白袍,在袍服的膝部绘有横襕,可见加横襕已形成了制度。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所绘的人物,也头戴黑色幞头,身着圆领袍衫,此习俗一直延续到宋代。
  三 战事防身服——甲胄
  隋代继承南北朝的铠甲制度,以明光铠为主,裲裆铠为副。不过样式有所变化。陕西三原县双盛村李和墓出土的陶俑,头带兜鍪,身披明光铠,胸背和身体左右佩以圆形护镜,肩部装有披膊,腰间束皮带。西安市郭家滩姬威墓出土的彩绘俑,也是着这种装束。甘肃省敦煌市老爷庙唐墓出土的彩绘陶力士俑,也着有这种装束。
  唐代的军服,在前代基础上有了很大进步。当时就有“将帅用袍,军士用袄”之说,大周延载元年后,又在将帅袍服上,绣以狮、虎纹,以示威武。披甲的战士占到一半以上,这一点从唐墓出土的武士俑、仪卫俑都可看出。《唐六典》载,唐代甲胄形制有十三种:一、明光甲;二、光要甲;三、细麟甲;四、山文甲;五、乌鎚甲:六、白布甲;七、皂绢甲;八、布背甲;九、步兵甲;十、皮甲;十一、木甲;十二、锁子甲;十三、马甲。从形象资料看,穿明光铠是最多的。初唐与隋差别不大,披甲多以十字形甲带在胸前,左右有圆护一块,不同的是在腰下增加左右各一块“膝裙”,用于保护大腿。又在小腿部各加一只“吊腿,如龙门石窟天王石雕所示。到了唐高宗李治时期,铠甲前身分左右两片,胸口装有一圆型护镜,与背部连成一片,前后两甲在肩部联系相结,两肩披膊,上层作虎头状,虎口吐露出下层的披膊,腰带以下缀膝裙左右各一片。唐昭陵郑仁泰墓出土的陶武士俑,就着唐式的明光铠。唐中宗李显时期,甲胄形制又有了新的变化,披膊成了龙头形,胸甲分左右两部分,并饰以立体花纹,带扣前后联结,腰带露出半个圆型护镜,小腿部分缚扎吊腿。西安市长安区李爽墓出土的陶俑,西安市郭家滩84号墓出土的陶俑,西安市张家坡郭恒墓出土的陶俑,都是这种装束。唐中晚期,甲胄又有了发展,兜鍪护耳翻转上翘,甲身连成一体,前胸后背用皮带连结,胸腰各束一带,披膊作虎头状,腰带上半露护脐的圆镜,下缚吊腿,甘肃省敦煌莫高窟194窟,武士所着甲胄就属于此种类型。五代两宋也继承了这种甲胄制度。
  隋唐时期的甲胄是用金属、皮革及绢布等多种材料制成的。实战主要用的是铁甲和皮甲,铁甲又分明光、光要、细鳞、山文、乌鎚和锁子甲等六种。形制比较精巧,除文献记载叙述细鳞、山文等甲之外,还有长方形的甲片,片与片用皮条穿组,也有用铆钉联结的。而皮甲结构就比较简单,甲身连成一片,披膊和膝裙都是整片结构,但绘有条纹,也有用小块再联结的铠甲,表面用漆涂绘,这种皮铠甲,在新疆地区唐墓中有出土。实际上,唐代的铠甲主要是绢布甲。绢布甲,是用优质纺织品制成的铠甲,其中有白布甲、皂绢甲、布背甲等。一般都绘有缠枝花卉、云纹及宝相花纹图样。绢布甲比铁甲、皮甲的结构要轻巧得多,而且外形美观,但防御能力差,是不能用于实战的。当时,主要用作武将的常服,或仪卫武士的着装,用来体现统治者的威仪。
  四 袜、鞋、履、舄、靴
  隋唐履多用厚锦或木制做,木制的叫屟履,行走时有响声,如日本现在流行的木履,也可能就是从唐代引进的,而今已演变成歌舞伎特制的木履。舄是为了不怕泥湿而在履下加一层木质底在其下,就像现在布鞋底下加一层橡胶那样。赵武灵王经常着胡服,穿靴子。靴子是胡人骑马所穿着的,隋、唐时期也盛行胡服,靴子十分流行。唐太宗昭陵陪葬墓出土的陶俑和壁画中,穿长靿靴、短靿靴、皂靴、乌皮六云合靴的人物形象是十分普遍的。
  五 佩与带
  佩和带是古人用来区分等级贵贱和职能的,同时也是礼仪和约束行为的标志。
  佩一般是男子随身的用具或用品,凡贵族都以佩玉为饰,以美玉比美德。据《礼记》载:“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绶,大夫佩水苍玉而缁组绶,世子佩瑜玉而綦组绶,士佩瑜玟而缊组绶。”这就形成了封建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
  佩笏、白笔,魏晋时期使用的是以象牙、槐木、竹板等制的手板笏。此笏板身微曲,上圆下方,根据品级高低定质料,供文武百官上朝或执令时使用,不用随身佩带腰间。白笔则是一种特制的笔,与佩笏配套使用,上朝启奏前,先用白笔书写在笏板上备忘,不用时插在头冠上,以笔带簪。唐代规定,只有七品以上的官吏才可以白笔代簪。
  佩玺印、佩刀,汉代以前兴佩玉为饰,汉兴佩玺印、佩刀,隋唐承袭汉制。
  佩鱼,佩龟,唐制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吏着章服,佩鱼符。还按品级分别以金、银、铜制成的鱼符,也有佩带以布帛制成的鱼状袋。陕西昭陵段蕳璧墓出土的壁画《给使图》中可见其中的形象。到了大周武则天时代,便把文武百官佩的鱼符改为龟符,唐中宗神龙二年,仍改为鱼符,可见佩饰的内涵象征非同小可。另外,随身腰间还佩一囊包,称承露囊,内存香料,一是遮身上的异味,二是取吉祥之意。
  带,实际是用来紧身束腰的,后来成为礼仪的饰品,并用来区分官吏的品级。战国以前是以丝锦为带,后受胡饰影响,改用革带,专为上层阶级所用。方心曲领假带,是饰在颈胸前的一种饰品,秦汉制只有七品以上官吏才有资格佩带。玉带是唐制规定三品以上官吏佩带之物,而大带是由带扣、带銙、铊尾三部分组成。初唐规定,一品、二品饰以金,六品以上饰以犀,九品以上饰以银,而庶人饰以铁。带在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品类式样繁多,除上而外,还有浅带、博带、素带、练带、锦带、缟带,杂带等,唐人诗句中多有描述。
  六 妇女的服饰
  初唐妇女的服饰承袭隋制,一般上穿小袖短襦,下着紧身长裙,裙腰至腋下,用绸带系扎,这种形式延续了几百年。以后随着胡服的影响,相应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年间,胡服盛行,妇女也跟潮流而上,多以着胡服为荣。戴的帽子,有蕃帽、搭耳帽、珠帽、毡帽、浑脱帽和卷檐虚帽等。穿的衣服多为小袖、翻领、对襟和窄袖,在衣服的领袖、襟、缘等部位。一般多缀有一道宽阔的锦边。陕西乾县章怀太子墓、永泰公主墓壁画反映的妇女形象,都穿窄袖服装,腰间系革带,并有小丝带垂下,这种革带,叫“鞢*(左*右燮)”。它是南北朝时期由北方少数民族传入中原的,唐代曾一度成为文武百官的必佩之物,腰带下垂有若干皮条,悬挂算袋、刀子、砺石、契苾真、哕厥、针筒、火石袋等实用品。此习一直延续到李隆基开元年间,官吏们不再佩挂,在民间,特别是妇女中间却十分流行,并且形成了一种风尚。当时的胡服主要指的是西域地区少数民族的服饰以及印度、波斯等同的服饰。
  唐代胡服的盛行,先是从胡舞开始的。包括从石国传入的“胡腾舞”,从“康国”传入的“胡旋舞”。由于胡舞的流行,民间妇女极力模仿胡女,便以胡服、胡妆为美。西安韦顼墓及乾县永泰公主墓出土的陶俑、刻石中就有不少着胡服妇女的形象。一般着锦绣浑脱帽,翻领窄袖袍,条纹小口裤和透空软锦靴,有的还佩有鞢躞带,这是当时妇女服饰的现实反映。此外,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也对汉族服饰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贵族妇女和宫女等。如:甘肃安西榆林窟壁画上就有贵妇人着回鹘装的形象。此装束略似长袍、翻领、窄袖、宽大的衣身曳地,领袖处镶有宽阔的织金锦花边。头发挽成“回鹘髻”,顶戴缀满珠玉的桃形金冠,上缀凤鸟,鬓间插簪子,耳际颈项还佩有精美的首饰,足登翘头绵鞋。实际衣领有圆、有方、有斜、有直,还有鸡心领等,盛唐后,还流行一种袒领,胸脯袒露,可见当时是相当开放的。唐诗“粉胸半掩疑暗雪”、“长留白雪占胸前”是形象的写照。不穿内衣,轻纱蔽体,十分流行,还一直延续到五代。周昉《簪花仕女图》中的仕女就是那种新奇大胆的装束,后周冯晖墓砖雕中的乐舞形象也着此装。
  半臂与披帛也是隋唐妇女喜欢的服饰。半臂是由汉魏时期的“半袖”发展而来,以长不掩肘的袖子为宜。实际,重新兴起是在隋唐宫廷中,为内官和女史供奉的装束,初唐便流传民间,成为一种常服。如陕西乾县唐永泰公主墓道、甬道及墓室四壁所绘的各种仕女形象,大多着半臂装束。另外,在石椁的四周,也雕有着襦裙及半臂的仕女形象。盛唐年间,襦袄加罩一件半臂,成为妇女最时尚的装束。
  唐代妇女受新社会潮流的影响,还喜欢在肩背上披一条帛巾,是以轻薄的纱罗,印画上各种花纹,披在肩上。从目前出土的实物来看,发现两种制式,一种横幅较宽,长度较短,披在肩上像件披风,陕西乾县永泰公主墓及山西太原金胜村唐墓壁画塑造的仕女形象,就著这种装束。另一种,横幅不但宽,长度约达两米以上,搭肩绕背回至双臂上,恰似两条飘带,十分好看。其状见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执扇仕女图》,西安出土的唐李凤墓《三女侍图》、陕西乾县李重润墓《宫女》,也都有着披帛的形象。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中描绘弹琵琶的女乐人,也着长披帛。
  唐代妇女服饰中还流行石榴裙、百鸟裙。妇女穿裙子,兴起于汉代,隋唐在原基础上,长度增加,裙裾曳地。唐裙是以六幅布帛拼制而成。为了衬托身材,穿着裙子时,把裙腰束在胸部或腋部,裙裾曳地,《簪花仕女图》就能看到这一现象。穿着这样的裙子会不会给行进造成不便?着这种长裙,行进时可以将裙子撩起,用带子系在腰间,这样既不影响行走,裙裾也不会曳在地上。初唐画家阎立本《步辇图》中的宫女们,就着这样的服饰。
  唐代妇女的服饰比较开放,裙子形制也是多种多样的。石榴裙很受妇女青睐,特别是年轻妇女。它的颜色鲜艳,红得就像石榴花一样,非常衬人,这样的裙子就比较普遍。但是多种以上颜色的裙子兴起,也是很诱人的,先是间包裙,红黄或红蓝搭配,把裙子的六幅布帛逐步增加,隋炀帝最多增至十二幅。陕西三原李寿墓壁画中描绘仕女的裙式,就是此类制式。另外,有的在裙子上刺绣,有的在裙子上印花、作画,有的在裙子上镂金、穿珠,还有的镶嵌宝石。当时最为贵重的,要数唐中宗之女安乐公主的百鸟裙。它是取各种飞禽的羽毛制成。据《新唐书·五行志》:“安乐公主使尚方合百鸟毛织二裙,正视为一色,傍视为一色,日中为一色,影中为一色,而百鸟之状皆见。”这种裙子后来传至民间,仿效者风靡一时,贵族妇女用珍禽异鸟,平民百姓用一般的家禽,都醉心于制作百鸟裙。一度使珍禽异鸟被捕杀殆尽,朝廷不得不下令禁止。
  七 妇女的羃*(上罒下離)和帷帽
  居家梳髻,出门戴帽是古代中国妇女一直流行的风俗。女子蔽面由来已久,它与封建社会的礼数相关。早期妇女的遮面工具,只是一块小帛巾,以遮住颜面为宜,魏晋南北朝则是把整个头部盖住,这一做法对隋唐影响很大,羃*(上罒下離)掩面便是由隋唐时期兴起的。是把黑色纱罗戴于头顶,垂于胸背,在面颊处开一洞,露出眼鼻。早在六朝时西域男女均戴此羃*(上罒下離),北朝后期传入中原,到了唐代就变成了妇女的专用服饰。史书记载有李密派士兵戴羃*(上罒下離)蒙蔽敌人,出奇制胜的战例。《旧唐书·舆服志》载:“武德、贞观之时,宫人骑马者,依齐、隋旧制,多戴羃*(上罒下離)。”上海博物馆的一件冠戴羃*(上罒下離)的三彩女陶俑,就形象地表现了冠戴的模式。一着鲜艳服饰的妇女,骑着白马,一副悠然自在的神态,唯头部是彩绘,黑色的羃*(上罒下離),颜色大部脱落,这样的羃*(上罒下離)与史书描述的情形是符合的,它的绝迹与帷帽兴起有关。唐高宗李治永徽年间,兴起一种在藤席笠帽上装一圈丝网的帷帽,妇女外出时佩戴,既起到屏蔽作用,又是一种装饰。其实帷帽在隋代就产生了,初唐由于羃*(上罒下離)的流行,帷帽被废,唐高宗时期重新兴起,并逐步取代羃*(上罒下離)。
  这一阶段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发达,使社会风气更加开化,妇女的服饰也向简洁轻便的时尚化发展,帷帽戴卸十分方便,随时可以出露出脸面,这是妇女冲出礼教束缚一个大胆的尝试。当时朝廷也曾以“过于轻率,有失礼容”为由干预,但“递相仿效,浸成习俗”,非禁令能制。接着武则天建周,帷帽盛行,羃*(上罒下離)再也见不到了。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187号唐墓中,有两件戴帷帽女俑的形象,帷帽下的帽裙至今完好无损实属罕见。此墓正是武周之际的墓葬,当时正是帷帽大行之时。可见,当时贵族妇女骑马出行的装束,是多么雍容华贵。
  八 妇女的妆饰
  隋唐是继往开来的时代,特别是唐代,政治开放,经济发达,思想活跃,妇女的妆饰形成一个高潮。涂脂抹粉深受妇女的喜爱。其实,战国时期就开始用白粉妆饰颜面。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异国他乡的文化,也引进了化妆用的胭脂。它是一种名叫“红兰”的花朵,含红黄两种色素,经捣杵淘汁,即成鲜艳的红色染料,再用丝棉浸染晒干,用时蘸清水涂抹。以此原料来自焉支山而得名。约在南北朝时,人们在焉支中加入牛髓,猪胰子等,使焉支成为膏状,使用就更方便了。到了唐代用胭脂作红妆成为时尚,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中“贵妃每至夏日,常衣轻绡,使侍儿交扇鼓风,犹不解其热,每有汗出,红赋而多香,或拭之于巾帕之上,其色如桃红也”。可见胭脂把汗水都染成了红色。
  画眉的习俗也是在战国就已形成,到了唐代不论宫廷还是民间,都十分流行。就连唐玄宗李隆基也染有“眉癖”。他对宫妃、宫女的画眉也竭力提倡。当时,有蚕蛾触须的长眉,树叶状的柳眉、月眉、却月眉等,敦煌莫高窟唐壁画中就有供养人画眉的形象。而妇女最多的则是画阔眉,有两头尖凸的,有一头尖凸的;有眉心分开的,也有眉心紧靠的;有眉梢上翘的,也有眉梢下垂的,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所有妇女都是阔眉妆式。盛唐之后画眉更加盛行,一些幼女都描起蛾眉,那些贵妇们把画眉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诗人杜甫对唐玄宗李隆基宠爱的虢国夫人的描述:“欲嫌脂粉婉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说明虢国夫人虽未涂脂粉,却注重了画眉。当时在眉间使用花钿也十分普遍,简单的花钿仅是一个小圆点而已;复杂的是以金箔片、黑光纸、鱼腮骨、螺钿壳以及云母片制成各种花形状,粘贴于额上。斜红也是唐代流行的一种妆饰。三国时,魏文帝宠幸薛夜来,薛夜来撞上屏风,面颊上留下血痕,故名“晚霞妆”,随之演变成斜红流传。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绢画和泥塑木俑所塑造宫女的形象都是这种妆束。面靥是施在面颊酒窝处的一种妆饰。实际是宫廷生活中的一种特殊标记,如某宫女月事来临,不能宠幸帝王,又不能明言,所以在脸颊左右点上小点,便不列其名。此妆传到民间,也演变成一种妇女的妆饰习俗。点唇的习俗自古就有,唐代盛行。最早的点唇材料是唇脂,主要原料是丹,丹是一种红色矿物质,也就是现在的朱砂,将它和动物脂膏制成唇脂,是中国妇女常用不衰的化妆品。只不过点唇形式随着社会风气的变迁和审美观念的演变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而已。仅晚唐流行的点唇式样就有十多种。据陶谷《清异录》载:“有胭脂晕品、石榴娇、大红春、小红春、嫩吴香、半边娇、万金红、圣檀心、露珠儿、内家圆、天宫巧、洛儿殷、淡红心、腥腥晕、小朱龙、格双唐、眉花奴。”总的说来,点唇一直以娇小浓艳为时尚。古来对女性的描述中,一直就有“樱桃小口杨柳腰”的辞句。可见,有唐一代点唇术一直受妇女的重视。
  妇女的发髻也是一个重要的妆饰内容。古时候,凡未成年男女,都将发集束于头顶,左右结成两个小髻,状如牛角,人称“总角”。随着年龄增长男发合成一髻,女发仍为双髻,“丫头”“丫环”两词便由此而来。丫头用实心发髻,丫环是空心的发环。另外,一般妇女幼年梳丫髻或丫环,成年后梳丫环,而不梳丫髻。出嫁时把发环梳成少妇的发髻,并以此成为嫁与未嫁的标识,此习俗一直延续到近代。
  九 妇女的首饰
  隋唐时代,妇女的首饰,特别是贵族妇女的首饰,是十分讲究的,其不但造型精美细致,而且样式品种多样,质料名贵,可划分为头饰、耳饰、项饰、手饰四大类。
  1.头饰,包括在梳、笄、钗、步摇、珠花、胜、钿、花鬘、髲髢、盖头。梳,梳头的梳子不仅是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种头饰,目前所出土的资料证实,最多头上有插三把梳子的,梳子大多用犀、玉、水晶、象牙、木类制作。
  笄,就是人常说的簪子,是用来贯发的,男子束髻贯冠的簪子,叫簪导。簪子多用金、银、象牙、玉等制成,并镶嵌琥珀、珍珠等。
  钗,是历代妇女普遍使用的首饰,大多都是双股,它是用金、银、珠、玉、珊瑚、琥珀、水晶,琉璃等制作,造型有凤凰、鸳鸯、燕雀、鹦鹉、蝉、鱼等。
  步摇,是在钗子上贯以五彩珠玉、金凤垂珠之类的饰品,由于它在人行走时摇晃闪动,人称步摇。
  珠花,是用珍珠、玛瑙、水晶等各种珠石穿缀成的花。
  胜,是新婚妇女的头饰品,象征吉祥如意。另外,唐代文武百官也在乌纱、幞头上饰以玉胜,所以胜是古人发、冠的主要饰品。陕西礼泉李贞墓出土的武官俑冠上就有醒目的胜。
  钿,是用金、银、玉等制成的花形,蔽饰于发髻上的饰品。
  花鬘,是从天竺国传入的一种饰品,用花连贯成串,加在头上,后来也有做成花环形状戴在头上。
  髲髢,即假发,用别人的发编为己发戴在头上。
  荒头,是妇女出嫁时用以蔽面的盖巾,至今延用。
  2.耳饰,包括耳瑱、耳珥、耳珰、耳坠、耳环。
  耳瑱又名充耳,是使帝王不妄听,自我镇重的一种饰品;耳珥也是妇女以金银珠玉戴在耳上的饰品;耳珥是汉末至唐代妇女流行的耳饰习俗;耳坠原是夷狄男子的饰物,晋代传入中原,它垂挂在耳环之下,用珠玉、宝石制成。耳环,初为卑贱的平民所用,后来逐步成为宫廷仕女的耳饰。
  3、项饰,项饰包括项链、项圈、璎珞。
  项链是把各种不同的珠类,穿成串,戴在颈上的饰物,它是贵族妇女和佛、道、僧、尼的常佩之物;项圈是套在脖项上的曲形圈,多以金属制成,它是历代妇女的重要饰品之一。璎珞是挂于颈项,垂于胸前的饰品,起先是在汉代随着佛教的传入带进来的,是用小巧的花朵穿串而成,多为佛造像或天女所佩带,隋唐时期也成了仕女的一种饰品。
  4.手饰,手饰包括手镯、指环、钏环。
  手镯,是穿戴在妇女手腕上的一种饰品,是用贵重的金、银、玉等材料制成,它精雕细琢,并饰以金银镂花,或镶嵌宝石。玉镯在唐代十分流行。
  指环,是戴在手指上的饰物,也叫戒指,大多是用金银、宝石名贵原料制成,当时就是男女婚配的信物,一直流传至今。新疆苏县夏台墓出土西汉的嵌宝石金戒指是十分珍贵的。
  钏环,是戴在臂膀上的一种饰品,汉代就有了戴臂环的习俗,六朝时期的钏环极为精巧,多用金、银、玉贵重材料制作,这可从敦煌及唐墓壁画中的飞天和菩萨造像上看到。
  本文部分图片采自介眉《昭陵唐人服饰》一书,在此谨表谢意!
  (武天合,西安碑林博物馆副研究员;张艳喜,陕西乾陵管理处 文博馆员)



































乾陵文化研究(五)/樊英峰主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10.9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