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乾陵文化研究(五)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玉华宫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王靖


  玉华宫,位于陕西省铜川市的西北部,是陕西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这里不仅有奇特秀美的风景,而且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玉华是自然和历史遗留给我们的一份礼物。在这里,我们能够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回味历史的沧桑,感受博大精深的唐代文化。本文拟就玉华宫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 玉华宫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
  玉华宫四季有景:春天,遍野山花齐放,缀饰着漫山的苍松翠柏,百鸟婉转鸣啼,山涧融雪成溪,如果是在早春,或许还能看到“桃花雪”的奇景,春之声,向我们昭示着万物复苏的讯息;夏日,骄阳似火,却难敌此地清凉,山泉汩汩,瀑布飞扬,满眼尽是翠绿,满山皆是清凉。微风徐徐,湖面碧波荡漾“夏有寒泉,地无大暑”[1],且植被茂盛的玉华宫在盛夏时节成为了纯天然的氧吧,呼吸着沁人心脾的空气欣赏着如画的风景,玉华,能给人一个夏日的梦。诗人眼中的秋总是凄凉而有思绪的,但玉华的秋天你看不到萧瑟与惆怅,因为草木的枯荣与松柏的青翠让人感受到的是色彩斑斓的生命,鲜活而有希望,比起香山的漫山红叶,更有一份别致的韵味;当时序进入冬季,北国雪飘,寒凝大地的时候,玉华也有它独特的魅力,一年一度的冰雪艺术节成了陕西旅游的亮点:宛若天成、惟妙惟肖的冰雕,新鲜刺激、西北地区所少有的雪上竞技,吸引了无数的游人来此造访,这使得玉华在冬日充满了热情和生机,再加上连绵千顷的松海和玉华所独有的奇景飞瀑玉柱,又有谁能拒绝这冬季恋歌的诱惑呢?
  玉华宫不仅有着风景上的秀美,更重要的是许多著名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给予了这里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底蕴,尤其是在唐代,这种积淀达到了顶峰。唐初的四位皇帝,李渊、李世民、李治、武则天都在此居住过,更重要的是世界文化名人——玄奘法师在玉华宫避暑译经弘法,最后圆寂于玉华山而闻名于世[2]。由此看来,玉华的兴衰起伏都与唐朝有着密切的联系。唐初,国家形势不稳,尤其是突厥不断侵袭中原,威胁到了京都长安。抱着“奋边防,合内外之心;营行宫,兼自然之趣”的战略思想,在京城附近的屏障和咽喉地区,建造军事防御和避暑合一的行宫。于是,在当时的宜州凤凰谷建立了仁智宫,也就是今玉华宫的前身。唐武德七年,仁智宫建成后,李渊携太子建成,四子元吉来仁智宫避暑,而太子建成与元吉阴谋反叛,发生了著名的“扣释皇太子”事件,反叛的太子李建成并没有得到严惩,李渊也没有兑现“立世民为太子”的诺言,这也为太宗后来的“玄武门之变”埋下了隐患。公元647年,身患热疾太宗为了给自己寻觅一处宽敞幽静的休养场所,下令在仁智宫址上兴建玉华宫,第二年二月,占地九顷,拥有五门十殿的玉华宫建成[3]。玉华宫各门各殿的宏伟壮丽自不必说,最重要的是它在极短的存在时间内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从贞观二十二年二月来玉华宫,到公元648年十月十六日太宗回到长安只有短短不到九个月时间,太宗在这里指挥了数场战斗,连连告捷;六月招玄奘法师来玉华宫修养避暑,并制《大唐三藏圣教序》,还有唐初名相房玄龄病逝于玉华宫,这些都使得玉华宫在这段时间内成了全国政治军事指挥中心和佛教传播中心,足见地位之重要。直到公元651年唐高宗李治废玉华宫为玉华寺,玉华宫四年多的的历史才告一段落”[4]。然而正是这段短暂的历史,使得玉华宫成了玉华山的代称,一直被后世所传颂。
  历史总是由人们不断来书写的,玉华宫的历史也一样,虽然它在一方面由于太宗的离去而呈现衰落之势,但在另一方面却获得了新的长足的发展,而带来这个变化的人就是前文中提到的玄奘法师。玄奘因为《西游记》而在中国家喻户晓,历史上,他更是中国唐代最伟大的佛学家、哲学家、翻译家和旅行家,他还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和世界文化名人。公元659年玄奘法师奉诏来到玉华译经弘法。之后的四年,他一直专心从事译经工作,无弃寸阴。在此,他共翻译佛经682卷,占到了他一生翻译佛经的一半以上;他还在这里创立了法相唯识学说。此时的玄奘,已经站在了世界佛学研究领域的最高峰。也正因如此,此间来玉华求学的中外高僧,络绎不绝。在这四年里,在玉华的各处殿阁中,都有他辛劳奔波的身影。他常对弟子说:“此寺乃阎浮之兜帅天也!”意如玉华就佛教所指的西天乐土一样,可见他对于此处的钟爱。季羡林先生在《大唐西域记校注》前言中说到,在玉华的这四年,是玄奘生命中最为辉煌绚丽的阶段。公元664年玄奘圆寂于玉华宫肃成院中,举世闻名的一代高僧、大唐三藏法师、中华和世界佛教史上的一颗明珠,就此陨落于玉华山中!也因此,玉华也成为佛教徒心目中的圣地。
  如果说唐初的几位皇帝驾临于此,修建仁智宫,玉华宫,是给予了玉华辉煌的外在美的话,那么弥留之际的玄奘和他在这里完成的最后的事业则赋予了这片土地以灵魂。玄奘把自己坚定不移的求学精神、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与悲天悯人的伟大情怀,深深植入了这片土地,而这也成了今天玉华宫文化旅游的核心文化所在。站在玄奘法师留下的珍贵遗迹和佛教文物前,望着玄奘纪念馆墙壁上用汉白玉砌成的玄奘生平壁画想象着初唐时五门十殿宏美壮阔名人来往于斯的玉华宫,再融入这里如画的风景之中,一幅生动而又辉煌的历史画卷便跃然于脑海之中,这种意境怎能不让人心驰神往!
  二 关于玉华宫旅游资源的开发问题
  近些年来,由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旅游消费需求迅速增长,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国家也借机大力发展绿色的旅游产业,以此来带动经济的迅速发展。陕西历史文化悠久,山川秀丽,文化积淀深厚,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知名的国内、国际旅游目的地,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玉华宫作为这些优良旅游资源的一处,其优势也逐渐显现出来,开发建立玉华宫景区成为了各界的强烈共识,铜川市也借助这良好的发展势头积极行动,建立了今天的玉华宫景区,与各界合力打造这一渭北生态文化旅游品牌。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景区的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服务功能趋于健全,旅游环境也进一步优化,基本实现了吃、住、行、游、娱等旅游要素的有效对接,并初步形成了以绿色为基调、林海为背景、春季佛教文化旅游、盛夏避暑休闲游、秋季登山赏红叶游、冬季冰雪艺术娱乐游为特色的四季主题活动的旅游胜地。
  然而,玉华宫旅游快速发展的背后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玉华宫景区的发展与丰富厚重的旅游文化资源相比仍然显得缓慢和滞后,产出的规模和容量较小,市场辐射力和影响力不强,旅游环境和服务质量不高,核心竞争力不明显。另外,还有许多具体的问题,首先,可入性不强。交通对于旅游产业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往玉华宫的交通道路并不十分发达,没有畅通便捷的大旅游环线,更没有高速公路直抵。交通的滞后已经直接制约了景区的发展;其次,投入不足。旅游产业是高投入高产出的“朝阳产业”,景区所在铜川市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资源匮乏,对于景区的投入极其有限,这导致了基础设施和服务难以提升,项目开发和市场营销难以有效实施,以至景区欠缺更加鲜明的品牌特色;再次,人文环境欠佳。现今景区周围厂矿林立,杂乱和不美观的建筑群和人文环境使景区的形象和观赏性大受影响。没有上佳的人文环境来衬托,玉华宫自身的魅力也大打折扣;最后是产业结构单一。玉华宫产业规模尚小,只以观光旅游为主,产业链并没有得到完全的开发,旅游产业的带动效应也得不到明显的体现。这些基本问题,体现出玉华宫发展的现状和瓶颈,同时也折射出了陕西省旅游发展的问题和所遭遇的瓶颈。以玉华宫为代表的大多数的陕西省的旅游产业都存在过于依赖自身优势,缺乏旅游创新意识的情况。这样下去会使得我们本身所具有的优势不断丧失,使整个陕西省的旅游业逐渐落后于其他省市而失去竞争力。
  令人欣慰的是,已经有一些地区开始改变这种滞后的旅游发展战略,它们加强了文化旅游的创新意识,通过把自身的发展优势与时代发展的文化特色结合起来,成功打造了新的文化旅游品牌。在追寻这一历史契机上,西安曲江新区走在了前列。大唐芙蓉园、大雁塔北广场、唐城墙遗址公园、曲江池遗址公园、唐慈恩寺遗址公园等这一系列的人文历史景观的迅速崛起不但将盛唐时期的繁荣景象清晰再现,还再一次树起了文化旅游的旗帜,让中外游人为之喝彩。可以说,这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而这奇迹的缔造者,就是曲江文化旅游集团。创新是一个企业的成功之魂。曲江文化旅游集团的成功史其实是一部文化产业的创新史。他们用丰富的历史文化创新产品、创新市场,用理性思维实现自己的价值。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为非遗项目的开发提供资金支持;开发中国仿唐宴基地御宴宫、中国首席唐文化陕菜精创基地悦江楼、一品牛扒城、曲江酒窖;建设中国首家唐文化主题酒店芳林苑;包装30多个具有巨大影响力的文化旅游精品项目。据介绍,下一步曲江文化旅游集团将以旗下大唐芙蓉园、大雁塔北广场、曲江三大遗址公园及法门寺文化景区等盛唐文化主题景区为平台,发挥产业集群效应,整合景区业务、旅游地产、酒店餐饮、文化商品、旅游演出、旅行社经营、物业管理、旅游投资等,最大限度地开发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打造全国知名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旅游航母奠定坚实的基础,曲江在这短短的几年之间所形成的密集型、集群式、震撼性的景观组合不但成就了自己,更为陕西旅游产业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优秀的文化旅游开发团队、先进的运营理念和运营模式、对于中国文化的高度精确提炼和将之与产业发展最大程度结合的文化旅游发展战略,都是曲江取得成功的重要之匙。
  虽然玉华宫想要一跃取得像曲江那样的发展成就不太现实,毕竟自身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还有许多制约自身发展的因素需要克服,但是,玉华宫完全可以借鉴曲江发展模式中的精华再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以自身的特色风景旅游为基础、以玄奘精神和他的佛学思想为依托、以盛唐遗风重现的契机和打造中国佛教文化名山为纽带,宣传自己的文化理念,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玉华宫一定能成为陕西乃至中国旅游界的一颗明珠,在中华大地上闪耀自己璀璨的文化光辉。
  注释
  [1]宜君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宜君县志》,西安:西安出版社,1992年。
  [2]慧立:《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3]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坊州宜君县》,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4]穆渭生:《唐玉华宫兴衰考略》,《西北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王靖,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乾陵文化研究(五)/樊英峰主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10.9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