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乾陵文化研究(四)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唐乾陵内城北门石刻的发现与保护

宋少宇

                                                                                   
  乾陵陵园有内外两重城垣。内城玄武门位于乾陵主峰以北,乾县阳峪乡百福村寨子窑组以南。门址双阙南距乾陵主峰约870米,北距环陵公路200米。双阙间距76米,内城夯土基海拔905米,环陵路海拔883米,地势南高北低,高差22米,成阶梯状分布。据文献记载,乾陵北门一带有石刻分布。但在一千多年的历史岁月中,乾陵北门石刻遭到很大破坏。本世纪初叶,考古工作者对乾陵北门一带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一批重要石刻,并对这些石刻采取了保护措施。 
  一、乾陵玄武门的考古发掘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后,考古工作者曾对乾陵内城北门做过一些调查,但没有对它进行钻探发掘。人们只知道乾陵北门仅存土阙遗址一对,石仗马一对,石仗马基座一件,牵马人座一件,石刻基座一件。2006至2007年乾陵博物馆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北门遗址做了两次钻探发掘,清理出石仗马一件,石虎一件,石虎座两件,石刻基座两件,但北门的形制布局还不完全清楚,北门石刻也没有对作进一步保护。2008年6月17日,“中日合作唐陵石刻保护修复项目”“乾陵石刻修复协助工程”北门石刻本体保护工程启动。6月23日下午,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有石刻暴露。乾陵博物馆樊英峰馆长指示,立即上报省考古研究院张建林副院长,梁桂林副馆长亲自安排保护现场,停止施工,并做好保密、保卫工作。6月25日,省考古研究院协同乾陵博物馆考古调查室共同对乾陵北门进行重新、全面的考古钻探发掘。张建林副院长亲临北门并对发掘做了细致安排,“要求考古工作无疏漏,有怀疑的地方尽量开方,直至搞清楚。”考古院的田有钱、刘军幸同志,乾陵博物馆考古调查室的宋少宇、郑勋、尹争利、吕涛同志和两名探工当即投入工作。截至8月23日,历时60天,用工150个,新开方8个,清理老方4个,发掘出土石仗马2件,残石人l件,石刻基座4件,石刻残块若干。通过考古发掘,基本弄清了乾陵北门石刻的情况。
  (1)东1石刻:北门东阙北侧从南向北第一组
  位于乾陵北门东阙北侧,仅存两个石座,石刻佚失不存。
  在该处布探方一个,南北长470、东西宽300厘米,最深160厘米。探方内出土2件石刻基座,夯土位于探方南侧,东西长240、南北宽110厘米,厚度不详。
  石座:青石质,位于探方的北侧,均为底部向上,正面向下反扣在地上。此处低于夯土的表面,应为在此挖一大土坑,将石座推入其中后掩埋。长方形石座东西长117、南北宽75、厚49厘米,石座正面中间有一凹槽,长约88、宽约48、深约6厘米。长方形石座的长面有宽87厘米的部分为粗加工,应和正方形石座的粗糙面贴在一起放置。其余三面为光面,高35厘米。两长面上部有斜刹,宽5、高4厘米。两条槽棱部分残缺。
  方形石座边长为87、厚47厘米,石座正面有一凹槽,边长约48、深9厘米。槽棱宽18和11.5厘米。石座一面为粗糙面,其余为光面,高32厘米,上部有斜刹,宽4厘米、高4厘米。石座基本完好。
  (2)东2石刻:北门东阙南从南向北第二组
  位于一土坎下,06年曾在此出土过一件石座和一只石虎,本次发掘在上次所布探方的南侧又布一探方,南北长300、东西宽250、最深160厘米。
  方内仅出土一方形石座,青石质,正面向上,倾斜置于一土坑内。土坑直径约为120厘米,不规则形,大小与石座略同。石座基本为方形,南北长82、东西宽88、厚54厘米。石座中间有一凹槽,方形,边长为50、深9厘米。槽棱宽18和16厘米。石刻一面为粗造面,其余三面为光面,高42厘米。上面三边有斜刹,宽5、高4厘米。石刻身有一条裂纹,一角稍残。
  (3)东三石刻,北门东侧从南向北第三组
  开探方一个,东西3.5、南北3米,探方北壁距东二石马座11.5米。石马距地表30厘米,探方南侧距地表50厘米处,出土石马1件,石刻残块若干。现清理深度为130厘米。 
  石马头西尾东,残长约230厘米。四肢斜向上侧倒在地,头、四肢、尾均残。马体肥硕健壮,脖子下有攀胸,臀部有*(左革右秋)带,均无杏叶等装饰,背上有鞍鞯。马腹部较平,凿痕明显。前后四肢之间有一道纵向的裂痕。
  另在马身南侧,发现残石块3块,厚度约为20厘米,从其厚度判断,似为石马踏座,另有马腿残块一截。
  夯土基损毁较严重,仅残存一小块,距离探方南壁160厘米,东西长280、南北宽110厘米,厚度不详。
  (4)西三石刻,北门西阙南侧从南向北第三组
  开探方一个,边长5米,现发掘深度190--200厘米。探方地层简单,上层为20—30厘米的耕土层,下为五花土。其形成过程为,先在石马北侧的平地上挖一大坑,将石马、牵马石人、基座依次埋入坑中,后平整土地。探方南壁,露出夯土基础的北壁。底部距地面约约70厘米。
  夯土位于探方的南侧,距离探方南壁80厘米。夯土大致为长方形,东西长约280、南北宽约260厘米,厚约30厘米。上面三层夯土厚约20厘米,下为约5厘米厚薄不一的碎石片层,下又为夯土。夯层厚约6厘米。探方内发现石马一个、石座一件、牵马人一件。石刻周围地层中,出土较多碎石块及砖瓦残块,均不成形状。
  石马青石质地,头东尾西,面北,四肢斜向上侧倒。残长220、残高约150、厚约94厘米。四肢、马尾残损严重。
  马体壮硕,嘴部残损较多,左侧络头保存较好,因残缺进可看出纵横两根条带,呈“人”字形连接,一根条带从耳后套下,直到嘴角,应与马镳相连;另一纵向条带经两颊绕颈下。颈部的鬃毛全部披向左侧,分为7条宽缕,每绺7—10根鬃毛。
  胸前肌肉鼓凸,由4道纵向浅槽分成4块,质感很强,佩饰的“攀胸”绕胸前。马背置鞍、袱,无马镫。鞍被袱包裹,可看出有较高的鞍桥。马的臀部浑圆,有靴从马尾下环绕马臀。马后腿间股沟较深,呈圆弧形。
  四肢均从大腿根部残断,尾巴残断处未与股沟相连,推断马尾下垂,似与踏座连为一体。
  石座南北长172、东西宽125、厚78厘米。现石座底部向上,雕刻比较粗糙。下部残损较多。东北角两侧,低于整体平面1--3厘米,东面宽64、背面宽70厘米,应为镶嵌石人座处。
  另出土石人一件,仅残存膝盖以下部分,残高77厘米。脚腕以上腿部呈圆筒状,两腿并未刻出,隐于直筒袍服内,脚穿小履,前端平,正视呈半圆形。
  踏座长54、宽42、厚30厘米,四侧面及底面均为粗加工,尚留明显的平行向凿痕,底部刻划有一“十”字。一角残损。另在马尾南侧出土有一大块残石座,从刻划及尺寸等观察,应为石人踏座的残损部分。08年9月11日起吊此探方石刻,该石马重4.9吨。
  经过对乾陵内城玄武门考古发掘,得知乾陵玄武门现有石仗马5件,石虎1件,石人1件,石刻基座12件,石刻残块若干。石虎因当地农民平整土地夯土遭到破坏,在发掘过程中仅发现部分夯土残块,其他石刻夯土基础明显,可以证实两列石刻中心相距约32米,石刻之间间距约16米。
  乾陵玄武门石刻组合为:阙南石狮1对,阙北共有5对石刻成对称排列,第一对石刻不明(现在只发现两组四件基座),石虎及训虎人各一对,石仗马及牵马石人各三对。 
  二、对玄武门石刻本体的保护
  为了保护玄武门石刻本体,考古人员按照施工设计方案,在每组石刻夯土基础周围作8米见方的24厘米青砖保护墙,墙内做70厘米厚的夯土及豆石保护层,其中素夯30厘米,灰土夯30厘米,豆石保护层10厘米。同时,对玄武门一带的环境进行了治理:
  (1)确定乾陵北门东西两列石刻的基线:乾陵北门双阙北已探明有东西两列五对石刻对称排列。东列基线的确定以东阙北第一石刻夯土与东二马的中心联线为基线,西列基线以西阙北第一石刻夯土与西二马中心连线为基线。(东二、西二石马专家认为在原地未经移动)。
  (2)在原址实施保护性施工,保护面露出地面保证排水,无倒灌现象。因而在施工时,对称保护面高程在原夯土基础上同步升高,要高出地平面15厘米。因石虎基础夯土被破坏,根据地形地貌同步升高到地平以上15厘米。
  (3)乾陵北门地形、地貌比较复杂,南高北低,坡坎较多。所以在具体施工时充分考虑了地形因素,超出地面30厘米的保护墙,在处理地基时,深挖30厘米到50厘米,基础放大到100厘米到270厘米往上逐渐带收分,保护墙在留透水缝平砖及表面滚砖立切处收为24厘米。
  (4)在原夯土上作37灰保护性夯土,在新做夯土保护面上找好0.04的坡比,南高北低,通过北面保护墙透水缝自然排水,夯土面上再铺设10厘米厚豆石防晒层,防止夯土因太阳爆晒出现裂缝导致雨水渗漏夯土基础不稳固。至此,石刻本体保护环境整治完成。
  依据《文物保护法》。考古研究院张建林、文保中心马涛研究员及中日合作唐陵石刻保护项目有关专家,结合唐桥陵、唐顺陵的修复保护经验,经过充分的论证拿出乾陵内城北门石刻本体保护修复方案:石刻做好加固、扶直,立起来,不做大的修复,修复腿部为半浮雕状。具体做法是:
  (1)选择石材。经过多方筛选、对比,最后选用与乾陵北门石刻石质、色差相近的富平石质为原材料。
  (2)西石虎因腿部残损太高,其中一条腿伤残到腹部,加之参照物较少,是站虎还是走虎,腿姿难以确定,所以采用踏座上用一块代替虎腿的垫石支撑起虎身,虎的残腿放在垫石上,垫石做成长方体,与虎座凹槽大小相同,垫石高度根据三原景陵及献陵石虎身长与身高比,得出平均比为1.43,加上底座高度,定为l米。这种保护性修复方法,保留了石虎修复的可在处理性。
  (3)石仗马采用踏座上用垫石代替马腿支撑起马身,在垫石马腿部位周边进深3厘米做成浮雕状,半露出马腿,垫石接触马腹部位带斜刹,参照乾陵南门、北门没有残损马腿的腿形,长度及底座高度等数据,腿高定为前腿高74厘米,后腿高78厘米,踏板高20厘米,修复腿部与踏板用一整块石材,保证了石刻的稳定性。
  (4)缺失石马座参照对称石座的具体数据,做成从底部到马座表面带收分,表面边部做有斜刹,高度、宽度、归安石仗马的凹槽与参照物相同。
  (5)用干净毛巾围住粘结面周围,防止污水流到石刻表面,造成再次污染破坏,再用毛刷蘸清水反复清洗黏结面,反复多次,直至完全干净。复制石刻结合面要打磨得完全与原石刻粘结面相吻合,清洁,让黏结面自然晾干,然后用聚酰胺树脂、环氧树脂1:1合成黏结剂,最后对接黏合。
  经过三十多天的精心雕刻打磨,石刻修复部分与石刻原体结合自然,线条流畅,整体协调,比例合适。整体修复石刻不进行做旧处理,拟技术成熟后再做旧。石刻保护工作完成后,即着手进行石刻归安工作:
  (1)文保中心专家在现场指导,对有裂隙的石刻,按照具体情况在加固部位垫上木板或麻袋,然后用钢丝绳进行加固。最后用16吨大型吊车进行吊装归安。
  (2)石刻归安高程确定:归安石刻基座露出豆石保护面1/2或2/3。对称石刻归安后高程一致。
  (3)石刻归安沿基线有夯土的放在夯土上,夯土遭破坏(东二、西二石虎)的取相邻石刻的中点(现已探明每列石刻或夯土间距基本相等)
  (4)在保护面上找中,绷上十字线。在每组归安石刻底部找中,也画上十字线,归安时石刻与保护面十字线相重合,做到了石刻表面水平,基础稳固。
  三、简短结语 
  乾陵石刻保护修复工程之北门保护工程,于2008年6月17日开始,至11月10日完工。在省内外多位专家的指导帮助下,先后对乾陵内城北门(玄武门)进行了考古调查,考古钻探和考古发掘、环境整治、石刻修复及归安四个阶段的石刻本体保护工作,科学的完成了各项保护工作。
  这次项目工作得到了省局赵荣局长的大力支持,他要求“乾陵博物馆尽快拿出玄武门整体保护规划,征用保护用地,做好玄武门遗址的保护与展示,由省局提供资金支持。”刘庆柱、李毓芳、韩伟等专家先后亲临北门工地视察指导。张建林,马涛等先生从发掘到保护多次现场指导保护工作,使乾陵博物馆承担的玄武门石刻保护工作得以圆满完成。
  通过这次发掘保护,解决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用实物证明了乾陵玄武门石刻组合形制。(2)基本弄清了乾陵玄武门遗址布局。(3)对其他唐陵的考古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4)在一定程度上印证、补充了相关史料。(5)对乾陵大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宋少宇,乾陵博物馆)
  

乾陵文化研究(四)/樊英峰主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05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