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乾陵文化研究(三)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在乾陵文化遗产保护及文化事业发展学术会议上的讲话

樊英峰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学者:
  上午好!首先,我代表乾陵博物馆和乾陵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向各位表示最热烈的欢迎!欢迎你们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参加今天的会议。大家知道,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旅游业已经成为令人瞩目的朝阳产业。乾陵作为一个重要的文物旅游景点,正面临着新机遇、新挑战。如何把乾陵旅游这块蛋糕做大,在强手如林的文物旅游市场中独树一帜,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我们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今天请大家来,是想请大家为乾陵文化遗产保护和乾陵旅游事业的腾飞出谋划策。在此,我先向各位简单地介绍一下乾陵的基本情况。
  巍巍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位于陕西省乾县城北3公里的梁山上。城垣分为内外二重:内城占地230万平方米,外城“周八十华里”。陵园规模宏大,建房378间,堪称“历代诸皇陵之冠”,也是后世帝王陵墓仿效的楷模。陵园内竖立着124尊大型露天石雕文物,陵园东南方分布着两个太子、三个亲王、四个公主、八个大臣的陪葬墓,被誉为“东方第一封建陵园”和“世界第九奇迹”。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01年元月,又被确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最近,考古学家在乾陵周边发现了大小不等、神奇虚幻的光环。海内外媒体对此竞相报道,再次给这座千年皇陵蒙上了神秘的面纱。
  文物是人类文明的历史见证,是华夏文化亘古绵延的重要载体,是历史与现实对接的桥梁。乾陵遗产文化品位高,存量大,类别丰富。1960年至1972年先后发掘了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懿德太子墓和武卫将军李谨行、中书令薛元超等5座陪葬墓,出土大批珍贵文物4300件、独步天下的唐墓壁画1200平方米、石椁线刻画150平方米以及色彩艳丽、造型生动的唐三彩和陶俑不胜枚举,陵园气势磅礴,建筑高大壮观,阙楼为历代帝王陵墓门阙之最,陵园中的石刻个体规模形体硕大,无字碑、述圣纪碑为历代群碑之冠。陪葬墓之内的石椁、石门、石墓志等举世罕见。已发掘的三座唐代地下宫殿其等级之高、规模之大、营造质量之高,是唐代墓葬中的典型代表。这些文物凝聚着一代女皇的千秋伟业,蕴含着取之不竭的旅游资源,昭示着博大精深的盛唐文化,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在陕西乃至全国的唐代文物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近三十年来,乾陵以自己独有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以及丰富的文物资源,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外游客,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上个世纪60年代,考古界先后发掘了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和懿德太子墓等5座重要陪葬墓,还试掘了乾陵地宫隧道,钻探了陵园宫城四门遗址,修建了2000多平方米的文物陈列室。1978年成立了乾陵博物馆。1980年以后,章怀太子墓、懿德太子墓陆续对外开放。1999年根据陕西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旅游体制改革,加强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的精神,乾陵上划为省级管理,成立了新的乾陵博物馆、乾陵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隶属陕西文物局、陕西旅游集团公司管理。
  乾陵博物馆上划省级管理后,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为乾陵的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做了大量工作:
  ——投入巨额资金完成了大陵双乳峰阙楼遗址平台保护工程、朱雀门外阙楼遗址保护平台等工程。
  ——对大陵四门遗址遗迹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考古调查。
  ——沿四门遗址修筑了大陵内城旅游环线公路。
  ——完成了永泰公主墓和章怀太子墓墓道壁画莓菌清除、显色加固、盐析清除和部分馆藏文物的修复保护。
  ——完成了乾陵陵园部分大型石刻的病害防治、修复加固及环境治理等工作。
  ——组织专家学者撰写学术论著,对乾陵文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深层次探索。
  ——加大宣传工作力度,策划了丰富多彩的促销活动,除每年参加国内国际旅游交易会、参加上级组团境外宣传促销等活动外,还组织实施“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文化遗产日”等节日宣传活动,加深人们对乾陵的了解。
  ——成功举办了“纪念武则天安葬乾陵1300周年学术座谈会”和“2006·中国乾陵唐风文化展”活动,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由于投入较大的财力、人力、物力对文物进行有效保护,且使保护质量和水平有了突破性提高,连续16年实现了文物安全年。而乾陵博物馆也成为陕西省的十大博物馆之一。
  随着文物保护工作的逐步开展,乾陵的旅游事业也呈现出发展的趋势。2006年接待中外游客达53万人次,门票收入1505万元,旅游收入再创新高,已成为陕西四线旅游的一个重要景点。但是,近年以来,乾陵周边地区的一些景区发展很快,大手笔、大动作已显咄咄逼人之势。如秦俑馆投巨资建设秦始皇陵遗址公园和秦俑馆馆前服务区。华清池强势推出真山真水大型电影《长恨歌》。又如,省政府投巨额资金高规格、高档次建成的汉景帝阳陵地下博物馆,法门寺吸纳社会巨额资金打造的法门寺文化坛。乾陵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客观地说,在全国文物旅游市场上地位平平,已陷入相对落伍滞后的地步,给人以陈旧、停滞不前的感觉。目前乾陵旅游之所以会出现困境,除了外在因素的影响,自身也存在着很多难以克服的困难。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其一,乾陵博物馆建馆时间较长,经历了我国博物馆发展的各个时期,体制和管理模式递相重叠。除从原来文管所发展来的博物馆外,还有后来乾县为招商引资、扩大就业而成立的下属公司和合资企业。乾陵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这些企业自然成了公司的子公司,是简单的拉郎配,而不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由必不可少的环节和链条构成的有机的经济管理体系,冗员过多,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实践表明,这些公司、企业虽然在简化乾陵整体管理、提高管理力度和水平上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经营并不顺畅,遗留问题成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机构已成为一种附着寄生物,自身并不产生效益。
  其二,作为首批国宝单位,乾陵至今缺乏明确的保护范围。由于历史的原因,乾陵主陵和17座陪葬墓处于当地各级村组的紧紧包围之中。而乾县林业局还横插乾陵脚下,形成又一管理枝节。这样,乾陵的文物保护工作和文物安全工作受到影响;乾陵景区的环境治理也受到制约——四周都是农民的土地,不论进行考古调查还是石刻保护,甚至绿化美化都要同农民进行反复谈判,这给管理也带来不便。
  其三,乾陵特殊的地质构造和地理位置决定了乾陵地表水源极为匮乏,不仅人畜用水要靠拉水和积聚窖水,旅游服务和植树造林都要花钱拉水,从扶贫和山川秀美或退耕还林方面,乾陵博物馆都逐级向上申请过专项经费,目前尚无结果。
  其四,目前乾陵尚缺乏规划,既缺乏总体发展规划,又缺乏文物保护的整体规划。由于没有省级和国家的这两个规划,乾陵也难有大动作,连紧张狭窄的办公条件也难以改善,阙楼工程一期已竣工十余年,是加建二期工程,还是不再建,没有明确规定。
  此外,作为博物馆,我们每年要向乾县财政缴纳305万元的“既得利益”,这也可能是全国其他博物馆所没有的事。
  由于上述这些原因,导致乾陵博物馆既缺钱,又无规划,更享受不到特殊政策,因而在强手如林的情况下,乾陵旅游事业的发展举步维艰。作为丝绸之路整体“申遗”的一部分,作为唐十八陵之首,乾陵所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普遍性,如何对待,尚需从长计议,从快行动。
  乾陵旅游向何处发展,如何发展,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缘此,我们召开此次会议,邀请各位专家为乾陵旅游事业的腾飞指点迷津,引导航向。各位专家学识渊博,名重士林,在社会上享有崇高的威信。希望大家畅所欲言,不吝赐教,共襄盛举。谢谢大家!
  2007年6月3日
  [作者:樊英峰,乾陵博物馆馆长]
  

乾陵文化研究(三)/樊英峰主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05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