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乾陵文化研究(三)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乾陵文化遗产保护及文化事业发展学术研讨会专家发言纪要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乾陵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推动乾陵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全面发展,使乾陵地上地下丰富的文物资源在建设和谐小康社会和西部经济强省中发挥巨大作用,为乾陵的中长期发展把脉。经陕西省文物局同意,乾陵博物馆与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联合于2007年6月1—3日在乾陵·西安召开了“乾陵文化遗产保护及文化事业发展学术研讨会”。会议主要探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如何做好乾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各项工作;如何做好新时期乾陵的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做到资源、环境、效益相统一和持续、健康、全面协调发展,使乾陵的各项事业走上一条全面、科学、实际的发展道路。
  来自国家有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文物、旅游、考古、历史、经济、文化策划等部门的领导、专家学者、新闻界的代表和乾陵博物馆有关部门的同志60余人参加了会议。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专家组组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李学勤,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组长黄景略,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组组长罗哲文,分别向大会发来了贺信和题词。
  研讨会开幕式由乾陵博物馆党委书记马文廷同志主持,郭宪曾副局长代表陕西省文物局致欢迎词,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教授张岂之先生作了题为《乾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可能性论证》的重要讲话。咸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高中印介绍了咸阳市境内有关文物遗址的保护工作情况。
  学术研讨会分别由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陕西考古研究院院长刘云辉,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永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齐东方和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杜文玉主持。樊英峰馆长代表乾陵博物馆向与会的专家学者汇报了乾陵的各项工作,提出了乾陵文物遗址保护和利用过程中间存在的一些问题。专家学者在全面考察乾陵文物保护、陵园石刻保存环境治理和博物馆建设等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就乾陵申遗的几个步骤、乾陵大遗址保护与地方群众利益,乾陵中长期发展目标、乾陵文化的特质及其在文化旅游市场中的定位及其宣传策略、乾陵陵园文物遗存的调查保护和保护环境的治理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阐发灼见,为乾陵的发展引航指津。
  邹东涛(著名经济学家,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对乾陵最好的保护。汉朝和唐朝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汉唐的伟大历史已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陕西有70多座皇帝陵,最好是汉唐皇陵打包捆绑申遗。打包捆绑申遗成功后,陕西的经济发展就能够蓬勃向上。申遗要成功,必须做好保护和管理工作。文物保护不要搞完全市场经济,文物保护要分类指导、国家指导和计划结合。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要求,把乾陵文化遗产保护得更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葛承雍(国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总编辑):
  乾陵作为中国陵墓博物馆的“领头羊”,作为中国古代最鼎盛的文化代表之一,具有陵园面积大、建筑遗址体量大以及文化意义大等等优势,它的历史性、真实性和完整性都具有代表性,典型地体现了另一个时期中国古代最高的水平,与现在已经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明清皇家陵墓相比是毫不逊色的。乾陵有了这样的地位,就要发挥它的引领作用,乾陵的发展方向就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我们要有世界眼光,要有文化品位,要创造遗产氛围。
  杜文玉(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第一,对乾陵要继续加强保护力度。乾陵需要保护的文物很多,虽然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这方面还要做很多的工作。保护文物的最大问题是资金问题。如何多方筹措资金,包括向社会筹措资金,甚至向海外筹措资金,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第二,要加大对环境整治的力度。如何加大对环境的整治,我觉得除了文物部门、除了乾陵,地方政府的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呼吁地方政府应该加强环境整治的力度,应该提高对文物保护的认识。第三,乾陵申遗非常重要。申遗不是说为了社会效益,申遗成功对文物的保护会更加有利。有了世界文化遗产这样一个金字招牌,有了社会的支持,有上级领导的支持,乾陵的保护工作将会做得更好。第四,要加强对乾陵的宣传力度,可以利用多种手段来宣传乾陵,扩大它的影响力。
  齐东方(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乾陵是唐高宗与武则天的合葬陵,乾陵博物馆是一个遗存博物馆,它有遗迹、遗物、遗痕,同时具备这三种特点的博物馆在我们国内很少。百年帝后无双冢,万古盛唐说两朝。像这样的情况在中国是空前绝后的,在世界上也是仅有的。如果把遗物、遗痕以及作为一个遗存的博物馆来定位,就形成了乾陵自己的特色。乾陵要以文化和文物研究作为依托,可以在名字上下功夫,既满足人们的好奇心,也推动学术研究的发展。因为乾陵有一个特点,乾陵之谜永远会吸引人民群众对它的关心,乾陵之谜永远会吸引学术界对它的探索。
  肖云儒(著名文艺评论家,陕西省文联主席):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应该成为指导乾陵工作的一个主题。陕西的汉唐帝陵群被称为东方金字塔,要整体推出。汉阳陵是第一个地下博物馆,乾陵是第一个合葬陵。整个方圆二三百公里,可能是世界上第一或者第二最集中的帝陵群。我们有72个皇帝,那么法老有多少?因为汉唐帝国和罗马帝国是同时的,可以进行东西方的整体对比拿出一个强有力的东西。它的结构是什么呢?是“一带四区两点”,一个帝陵带,四个重点帝陵景区就是汉阳陵、茂陵、昭陵、乾陵,现在有两个亮点就是汉阳陵和乾陵,如果汉阳陵和乾陵联手打造的话,将会是双赢共享的。
  丁强(浙江大学旅游设计研究所所长、教授):
  我们现在做任何东西都离不开时代。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服务的时代,服务创造价值。要积极开发服务产品,真正把文化成果转化为动态和静态的文化产品。互联网时代的传播方式和传统的信息时代、工业时代、农业时代的传播方式不一样,影响和传播将成为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类似乾陵地宫这样的文化产地应该最适合数字化营造,而数字化营造有一个很好的特征,能虚拟,能够以最快的时间依托好的文化成果来进行,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对历史的认识。
  赵文润(中国武则天研究会会长、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乾陵是帝陵之冠,是两位复兴皇帝的合葬陵,同时乾陵也是两位盛唐文明开拓者的合葬陵。首先,武则天是盛唐文明的开拓者。唐朝的几位皇帝中,唐高祖李渊是盛唐文明的奠基人,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都是盛唐文明的开拓者,唐玄宗李隆基分前后期两个阶段,前期是盛唐文明的开拓者、完成者,后期则是盛唐文明的享受者、败坏者。唐高宗是盛唐文明的开拓者,他继承了“贞观之治”,创立了著名的“永徽之政”。武则天是盛唐文明的开拓者,她参与执政和独掌政权一共44年,独掌政权21年。特别是独掌政权的21年中,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发达,国内强盛,畅通了“丝绸之路”,把大唐的疆域扩展到波斯湾。她提出的12条政治纲领得到唐高宗的采纳。唐高宗和武则天创造的乾陵文化是帝陵文化的典范,是盛唐文化的精品荟萃。乾陵文化应该继续深入研究。
  朱玉槐(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新形势下乾陵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发展问题”应该深入研究,乾陵旅游区是陕西的一个著名旅游区,在过去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对全国、对陕西省都作过重大贡献。近些年来与一些发展更快的旅游区相比较不是那么理想,主要是失去了旅游市场的优势,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乾陵旅游区应该从实际出发,做好市场调研,找准切入点,明确产品定位,加大营销力度,把旅游区推向一个新的发展水平。乾陵旅游区的发展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关于申报文化遗产。乾陵正在积极进行申遗工作,要想申遗成功,必须踏踏实实进行不断地创造和完善申报条件,要根据申报的条件和要求,制定更高的保护措施,更好地改善环境,以提升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第二,调整产品结构,批准产品定位,发挥自身优势。乾陵旅游区性质的特色是突出的,具有市场优势的核心产品就是唐帝陵遗址的文化旅游产品,在这个核心产品的条件下进一步考虑产品的结构调整问题。乾陵旅游区的文化旅游产品的核心层次是乾陵遗址的原真性地貌和各种遗存。第三,处理好陵区间的关系,加快旅游周边的开发项目建设,拉长产业链,把乾县旅游产业做大做强。目前乾县县城与陵区没有形成相互依托、相互融合的状态,陵区中的某些延伸产品和创意产品也没有向县城转移,这对两个方面的发展都是不利的。乾陵虽有顶级的乾陵景区,旅游区跟商业区的规律是一样的,没有一定的聚集程度无法发挥聚集效应,作为一个单体也会受到限制和影响。乾县要与乾陵相依托,要把乾县的旅游产业做大做强,这不仅是乾陵的需要,也是我们乾县新形势下的一种机遇,把乾县旅游链拉大,不仅对乾县旅游发展发挥更多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使我们乾县旅游走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梁桂林(乾陵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员):
  乾陵作为一个整体文化景观的完整性基本保持原貌,虽然遭到了历史和现实的损坏,但现在尽快立法保护和搬迁核心区内的农民,为时未晚。早搬比迟搬强。将搬迁和立法保护同时进行,效果可能更好,也更有效。乾陵文化的特殊性和丰富性,特别是他的完整性,不容忽视不容破坏。北京、西安两座历史都城在新旧之争中的教训,不该在乾陵再次发生。作为来自农村又与陵区农民经常打交道的文物工作者,既对农民有很深的感情,也对文物有着职业的敬仰与挚爱。解决文物保护与保障所在地农民与文物事业同发展的权利是我们所思考的现实问题。我们决不能将农民视为文物事业的负担和不利因素,而应该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深入思考问题并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取得双赢,为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景区做一点积极的贡献。总之,搬迁乾陵陵区农民有利于陵区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有利于发展乾陵旅游事业,摆脱农民和博物馆相互制约的局面,有利于文物保护,这是保护乾陵整体性的必然选择,符合乾陵作为一个整体文化遗存的历史内涵。
  刘庆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教授):
  关于乾陵的保护与利用提三点建议:第一、乾陵地区地面遗存本体的保护。这里所说的乾陵陵区地面遗存本体主要包括陵园及其门阙、角阙、献殿、下宫遗址等,还有石刻及其碑亭遗址等。陵园的墙垣遗存是当前需要尽快予以保护的遗存本体,对于地面之上已经不复存在的陵园墙基,应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古勘探,确定其分布情况,其上不能再进行有可能造成破坏的各种活动。地面之上的陵园墙垣遗存本体,要通过重点考古试掘,探明其墙垣宽度及结构,尽快采取相应保护措施,使这些夯土墙垣得以完好保存。对于陵园四面门阙和四个角楼遗址,均应对其地面之上的夯土建筑遗址进行有效保护,既不能再出现人为破坏现象,也不能使自然损坏现象继续发展。乳台的保护性复原是必要的,但是三出阙性质要体现出来,乳台的顶部不能缺少,否则会给观者造成误解和误导。目前,尽快完成乳台顶部复原保护工程与三出阙工程是必要的。鹊台遗址、下宫遗址要进行认真的考古工作,不能仅仅停留于勘探,对于建筑遗址需要考古试掘或发掘,才能究明其形制、结构与规模,这些是上述建筑遗址保护的科学前提。这些现存于地下的建筑遗址,是当前乾陵保护工作的重点,它们面临被破坏的可能最大,而且又往往不被人们所注意。这些建筑遗址对于了解乾陵的重要学术意义是十分突出的,因此,利用这些建筑遗址的考古发现,进行必要的展示,无疑是必不可少的。述圣记碑与无字碑原来就有碑亭建筑,现在碑亭遗址已通过考古工作究明,立即进行碑亭遗址的复原,对二碑的保护是刻不容缓的。地面之上的石刻保护,需要特别重视的是,不要以乾陵石刻本体作“试验”,这样一旦“试验”出现问题,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第二、乾陵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关键问题与当务之急是处理好“人地关系”。恢复乾陵的“原貌”,是保护乾陵的根本措施。乾陵陵园(甚或陵区),“原来”不能在那里从事生产活动,也不是人们的生活区。历史的原因,使乾陵陵园、陵区之中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空间,社会的发展,生产方式、方法的改变,生活的提高,这一切都使乾陵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的破坏。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办法是“恢复”乾陵陵园、陵区的“原貌”,通过“土地置换”等方法,彻底改变人与乾陵文化遗产“争夺”土地、空间的现实。要进行这一工作,政府应该作为主角。
  第三、乾陵文化遗产利用的理念。陵墓“若都邑”,这是体现乾陵最为重要历史价值的方面。但是这方面过去注意得不够,今后应该更多关注乾陵陵园陵区地面建筑遗址的展示,让人们真正领略乾陵的巨大、重要的历史内涵。
  白永秀(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乾陵的管理、开发和发展应该处理好省政府、地方政府和当地居民三方利益的关系,应该考虑大的战略问题。处理好文化文物与旅游经济的关系,特别是文物和旅游管理体制关系的问题,处理好景点景区和周围的大旅游关系。
  秦建明(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研究员):
  乾陵作为中国唐代帝陵的代表,是中国古代帝陵很重要的一部分。现在所有的唐陵都残缺不全,惟有乾陵保护得最好。乾陵到底是什么样子、到底有多少遗迹首先要搞清楚,然后在这方面再进行规划。乾陵的保护、规划、发展的基础就是做好考古调查。乾陵不仅仅是内城、外城,还有很多新的东西。其他地方也有跟唐代相关的比较大的建筑群,所以这些东西都是很值得我们关注的。关于乾陵的发展。乾陵的景点非常散,旅游路线的设计都还很不科学,现在的游客主要是从侧面上去,将来这个旅游线应该从正面过去,这样才能看到宏伟的地貌和完整的结构。
  张锦秋(中国工程院院士):
  乾陵作为中国的帝陵之冠,是一个跨时代的帝王陵,体现了中国人的生死观,它是人的永恒观的新表现,以大自然的造化体现伟大,体现永恒。乾陵有多少件文物都不可贵,可贵的是它放在这样一个宇宙观、生死观的一个创新帝王园林的格局之中,这才是它的特殊意义。对乾陵的重要历史意义的评价,不是孤立地看有多少件东西,首先是山陵和陵区的形式。目前乾陵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经过国家批准的保护规划,保护范围都没有划定,就谈不到土地问题、农民问题、旅游问题,等等。当务之急就是在现在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制定保护规划。在制定保护规划的同时可以进一步地启动考古发掘。目前的考古发掘还不够深入,有很多建筑遗址还没有进行考古发掘。真要申遗的话基础资料都不够,所以进一步全面深入的遗址发掘工作是必须要做的,这个是进一步深入的保护和体现遗址的基础。关于陵区的环境保护问题。雪松不是中国帝王陵区里所采用的树形和绿化的品种,包括绿化的风格。乾陵现在很多的绿化树种修成一个圆球形,这不是中国传统绿化景观的唯一的东西,那是西方的凡尔赛宫形式。要规划、要发掘,做了规划后哪些需要复原?现在的形式足可以保护遗址,基本建设要搞传统的形式。最主要的是要赶紧做保护规划,在保护的基础上要制定文物发展规划。
  石兴邦(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
  关于申遗问题,要搞汉城,要与汉陵联系在一起,涉及唐代的时候要把唐陵和唐城联系在一起。唐陵应该有一个保护规划,再一个是申遗规划,特别是保护规划。能不能再把乾陵仔细地调查一下,特别是在明代、清代的泥石流以下的地层再调查调查。发掘工作、考古工作都在不断地前进,我们的技术水平、我们的技术工作能不能达到水平,所以我们要先做好准备工作。我们现在的科技力量,在中央的帮助下还是可以的,只要我们把研究工作做好,准备工作做好,规划工作做好,将来一旦时机成熟,我想会获得很大的效果。
  周天游(陕西历史博物馆原馆长、教授):
  第一,建议乾陵在市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市人大,尽快制订《乾陵大遗址文物保护条例》,包括迁移问题实际上涉及到法定范围,在保护区里不应该有其他东西出现,所以要制订法规,依法确定保护区。第二,建议在乾陵建设大遗址保护示范区。乾陵具备条件,受到的破坏最少,虽然有破坏,但基本上还是原汁原味的,整体环境没有出现大的变化。最后,一定要坚持自己的特色,要有品牌,不要随大众。
  常云昆(著名经济学专家、博士生导师):
  我首先说我是外行,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开发来说都不是我的专长,所以不敢在各位专家学者面前多说。但不说还得说,下面我讲四个例子,通过这四个例子我的感受来说明会议的主题,保护和开发的关系。
  这四个例子都是美国的,第一是黄石公园。黄石公园是美国国家的地质公园,黄石公园也有保护和开发的问题,整个黄石公园见不到任何商业广告,它的开发在黄石公园门口,黄石公园里头有旅馆,有吃饭的地方,对游客的管理非常严,黄石公园有有牛、有熊,但你开车的话黄石公园太大,你开车的路上你要碰到野牛,你只有乖乖地跟着它走,你不能超过野牛。黄石公园处于美国的中西部偏北,属于美国的欠发达地区,那是个穷地方,但我的感受是,黄石公园以保护为主。这是地质地貌的例子。
  第二个例子是费城的自由钟(音)和独立宫(音)。2002年是90美元,独立宫和自由钟给我的感受也是以保护历史的原貌为主开发的。
  第三个例子是博物馆。华盛顿博物馆,包括自然博物馆,包括航天航空博物馆,包括美国历史博物馆全部是免费的。全部都是免费的博物馆的经费从哪里来?是商业运作还是保护?他们是这样考虑的,他说我们确实都是免费的,但是正是由于免费,博物馆有教育的功能,虽然我们是免费的,但是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到华盛顿来,到了华盛顿,华盛顿的税收增加,政府可以用征收的钱来补贴,所以是以教育工程优先的,当然也是另外一种商业运作。
  第四个例子,完全的商业运作。洛杉矶的迪斯尼乐园,迪斯尼乐园的门票1983年我第一次去的时候是39美元,进出再不买票。2002年我又去了,它的门票是45美元,涨幅是很小的。我举一个小例子,游客中间的年轻美国人爱吃口香糖,然后就吐到地下,口香糖粘到地下特别麻烦,弄不下来,这个迪斯尼就不管,你吐就吐,我对你不限制,首先是叫你玩,晚上他再请大学临时工拿刀子把口香糖从地上刮下来。在美国根据不同的情况是以遗产保护为主还是开发为主,显然根据不同情况有不同优先。
  李树民(西北大学旅游经济学院院长、教授):
  首先呼吁各级政府支持乾陵做好申报世界遗产工作。申报世遗不是乾陵本身的问题,从陕西文物旅游事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它目前已经是我们需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中国申报世遗成功33项,占世界第三位。陕西作为文物旅游大省,资源大省,目前只有兵马俑一项,四川省是四项。一个省世遗项目的多少,也是这个省的标志,是这个省的文物旅游发展的等级标志。申报世遗现在有三个途径,一个是原有项目的拓展。第二个途径,跨国联合申报。这是目前申报世遗很重要的途径,这个成功的希望很大,我们需要继续做好这方面的工作。第三个途径,在国内联合申报,这个成功的实例就是南京的明孝陵。其次呼吁陕西省要重视申报世遗工作,不光是乾陵本身的问题,也关系到我们陕西省的文物发展问题。申报世遗是一个社会性的项目,政府要重视这个工作,支持乾陵把申报世遗工作做好。
  杨希义(西北大学教授):
  乾陵作为中国历代帝陵之冠,一直在陕西省西线旅游中居于龙头地位,在我省旅游经济中占据着绝对优势地位,在我省的文化产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乾陵文化的特质及其在文化旅游市场中的定位是:中国帝陵的典范,盛唐文明的结晶。乾陵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应该是努力培养考古发掘人才,积极提高文物保护技术,广泛吸收国内外的科学知识,争取在五年或者十年之内,使开发乾陵地宫这个许多人的梦想和夙愿尽快实现。乾陵应该把开发乾陵地宫作为一项科研课题,向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争取和筹措一笔资金,然后组织有关专家,针对乾陵地宫的具体位置,研究乾陵地宫的发掘方案,并对地宫内埋藏的青铜器、陶瓷器、壁画、字画、丝绸、金银器、玉器等文物出土后受到氧化作用而造成毁坏等文物保护技术开展专项研究,逐步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在中长时期内开发乾陵地宫做好准备工作。
  在对乾陵大遗址保护的同时,兼顾当地群众的集体和个人利益。这是因为当地群众对乾陵大遗址的保护已经作出了巨大贡献,今后乾陵大遗址的保护仍然离不开当地群众的支持与参预。因此,在开发乾陵文化产业和旅游资源的同进,应该使当地群众得到实惠。临潼的群众曾书写对联说:“翻身不忘共产党,致富不忘秦始皇。”这当是发展临潼旅游事业、兼顾当地群众利益的成功范例。为此,建议乾陵应和乾县有关单位主动联合,为当地群众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实行优惠政策,尽快在乾陵游客的聚集之地,兴建饮食文化街以及土特产交易市场等,这样不但可以增加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拉动当地的经济增长,而且还可满足广大游客的各种需求,进一步促进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张建林(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第一,关于乾陵的考古调查。在钻探城垣遗址的时候是在东边,也做了一个探沟验证了一下。在石刻方面,特别是在北门出现了一件石虎,过去我们对唐陵调查的时候都没有发现,因为它是埋藏在地下的。除了我们现在知道的这些以外,实际上唐陵石刻分地上系统和地下系统。从南边的石柱到鸵鸟等是地上系统,实际上还有地下系统,地下系统现在已经有一些新的发现了。再一个就是考古资料的整理,还有一个是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乾陵所进行的勘探,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够为文物保护范围的划定和文物保护规划提供最现实的考古资料,作为一个考古工作者来讲,这是我们的责任,我希望长期跟乾陵博物馆合作。
  第二,关于保护规划和文物保护范围,新的保护范围我们受文物局的委托,新的文物保护范围,在省政府的文件没有公布出来以前,我们只能按照原来的去做。
  一个是展示内容的拓展,一个是服务内容的拓展。实际上东西北门的利用率非常低,所以你对游客的影响宣传上,我觉得这部分的内容没有强调出来。
  姜捷(法门寺博物馆馆长):
  作为唐十八陵的龙头,乾陵在最西头,与其他的17个唐陵相比较,无论从游客的数量还是从开发的程度来讲,它们都无法跟乾陵相比。应该发挥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整合其他17个唐陵的资源,在营销手段、促销和宣传上,大打大唐文化的旗号。对乾陵的各项工作提三点建议:第一,乾陵文物的保护问题。乾陵分三块:一是陵体本身,包括神道、城垣等,这是主体部分;二是下宫遗址;三是所有的陪葬墓,由这三个部分组成乾陵陵园,也是整个唐陵陵园三个有机的组成部分。中国古代陵墓是以松柏为主要标志,乾陵绿化,应该下力气恢复松柏。第二,对于神道。当年石刻的距离、位置并没有做非常严格的测量和鉴定,就用青石把神道给铺起来,现在看来通过乾陵的调查和发掘,我们发现乾陵大量的建材出现了很多莲花砖,从恢复历史原真性的角度来讲,用莲花砖可能比用青石更好。第三,下宫遗址的保护性恢复等工作也应该提到议事日程当中。
  赖甫跃(《各界导报》副总编辑):
  制定关于乾陵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在这个战略里面应该明确把乾陵产业发展目标写进去,要有明确的数字,只有这样我们整个的事业持续发展才有一个基础。同时应该给乾陵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旅游市场的定位。乾陵的收入主要来自于门票,以后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争取更多的游客到乾陵来就是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海内外的游客到陕西来首选是兵马俑,这一点毫无疑问,乾陵力争做到二选,共同的竞争会促进我们共同事业的发展。
  方越(《陕西日报》高级评论员):
  在乾陵除了看陵园,看壁画,还应该看乾陵最具有艺术色彩、热情色彩的盛唐文化。中国历史上两个争议最大的人物一个是秦始皇,一个是武则天。以儒家观念所撰写的中国历史对武则天是不公平的。应该提倡开辟武则天和乾陵文化研究的新领域,就是研究武则天和李治他们的个人感情生活、精神活动以及他们对整个盛唐文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悲剧导致了唐朝的衰亡,但李治与武则天比较完美的感情生活影响了整个唐王朝的开放、平等、负责任、讲诚信,特别是人和人之间比较负责任。李治和武则天既是感情生活的伙伴,也是政治的伴侣,而他们这一场爱情婚姻家庭生活,成就了盛唐大度、宽容的气象。所以李治和武则天这种平等观,以及他们的社会平等价值是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的。
  王双怀(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第一,对乾陵文化遗产的价值要有充分的认识。唐代是中国的盛世,在中国的历史上影响很大。经过千百年的历史岁月,唐文化的遗存留给我们的不多,最能代表唐代文化的遗产恐怕就是唐陵,而在唐陵中乾陵是保存最好的,影响最大的。研究保护乾陵文物、开发乾陵旅游资源不仅仅是眼前的利益,更重要的是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做些事情,这一点很重要。
  第二,要明确乾陵的保护范围,优化环境。其实乾陵的规模很大,在唐代的时候它相当于一个县城,与县城不同的是它的环境非常好,特别是风水好,而且环境好,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高度合一,是最优美的地方。虽然唐王朝解体了,但历朝历代都在保护它,宋代以后很多王朝都下令划定它的保护区域。
  第三,要处理好和上级主管部门以及和乾县当地政府的关系。不要仅仅为了当前的经济利益,不要有利大家就去争,没有利大家就去推,这样是不行的。陕西旅游东边是兵马俑,西边是法门寺、乾陵。乾陵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乾陵的发展大有可为。
  刘云辉(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教授):
  乾陵和“丝绸之路”上的汉唐帝王陵一起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非常重要。对乾陵的文化遗产如何保护,应该首先进行调查,然后作出规划,按照规划和方案进行实施。如何实施乾陵文化申遗,怎么焕发乾陵的青春,让更多的人到乾陵来参观。乾陵最有影响的是什么?乾陵最有影响的是一代女皇武则天,有关女皇的生平事迹都会引起很多人的兴趣。乾陵另外一个有名的文物就是无字碑,怎么运到乾陵去的,唐代的科学技术不能小视。乾陵地宫不能发掘,但并没有说不能在地宫上做文章。要了解盛唐、要了解女皇必须到乾陵。乾陵能不能给无字碑作词作曲,因为音乐的影响力非常大,陕西祭黄陵没有人作词作曲,音乐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我们不利用文化的元素去进行再创造,你的产品永远没有出路。发挥创造力是我们做好文化产业的根本出路,最基本的层次是资源的投入、技术的创新和制度创新。
  与会专家呼吁,保护好乾陵意义重大,各级政府都应关注乾陵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事业发展中的问题。目前要解决的问题是:第一,乾陵应该在陕西省文物局的指导下,以“丝绸之路”申遗为契机,对乾陵区域的文物资源进行综合性的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对这些资源进行评估,尽快制定《乾陵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规划是百年大计,千秋大计。有了资源和规划,才会有保护与应用的对象。在制定长远规划的基础上,抓住主题,制定切实可行的短期规划。
  第二,尽快划定乾陵陵园保护范围,理顺不合理的管理体制,摆脱相互制约的局面,实现科学化管理。乾陵是极为重要的文化遗产,无论从文物保护还是旅游开发的角度来讲,都必须明确范围,在此基础上清理陵区。因此,移民和征地成为一项艰巨的工作,但不完成此项工作,乾陵的文物保护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就很难有较大的起色。在保护好遗址的同时要兼顾当地群众的利益,把握好陕西城镇化建设的好机遇。
  第三,加强科研,彰显文物。深入研究乾陵文化,挖掘乾陵文物的特色,利用现代传媒技术,把乾陵文化研究的成果传播出去,通过媒体的力量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吸引更多的游客,确保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
  第四,退耕还陵,美化环境,便利交通。乾陵在中国古代陵墓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体现了中国人对生死观、永恒观的新的表现。乾陵以大自然的造化体现了伟大的永恒,在建筑史上独树一帜。因此,当前时期的陵区美化要遍植柏树,恢复唐代“柏城”的自然景象。 
  第五,在乾陵建设唐代石刻艺术园。唐代的石刻艺术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现代技术,仿制复制一批精美的唐代石刻艺术品,以展现大唐气象,并为游客开辟一处全新的唐代文化游览区域。
  本次会议有四个特点:第一,参会人员的层次高,与会的专家学者在自己的学科领域的研究受人尊崇且在业界颇具影响。发言讨论的问题具有前沿性。特别是对乾陵定位的重新认识,包括对乾陵的价值,在今后的工作上提出了许多战略方面的新的思路。第二,从多学科、多角度来讨论问题。大到我们的管理体制,小到具体的旅游产品怎么开发,以及乾陵陈列展示如何拓展新的内容。既有理论说法,也有一些操作性;既有工作思路,也有学术界的讨论。第三,信息量大,内容丰富。给乾陵今后的工作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第四,许多建议和新观点具有启发性和操作性。尽快制定乾陵文物保护。总体规划,如何用乾陵的开发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博物馆可以真正地用到操作层次中。
  

乾陵文化研究(三)/樊英峰主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05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