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乾陵文化研究(六)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再谈安福寺与安福门

王逸之


  最近,余有幸拜读侯振兵先生《唐长安城真的有安福寺吗》一文,获益良多。侯先生对介永强先生《<唐长安佛寺考>补苴》(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年第3辑)一文所补“安福寺”的真实性提出异议,侯文虽持之有故,但其结论仍容检讨。笔者不揣冒昧,也就“安福寺”和“安福门”问题,略言谈管见,不妥之处,尚冀方家指正。
  关于唐长安安福寺,介先生一文所引3条史料分别如下:
  1.《旧唐书》卷11《代宗本纪》载:广德二年(764)“十一月乙未,怀恩与蕃军自溃,京师解严。丁未,子仪自泾阳入觐,诏宰臣百僚迎之于开远门,上御安福寺待之”。
  2.《资治通鉴》卷252唐懿宗咸通十四年载:“春,二月,癸巳,上遣救使诣法门寺迎佛骨,……夏,四月,壬寅,佛骨至京师,……上御安福门,降楼膜拜,流涕沾臆。”
  3.唐人苏鄂《杜阳杂编》卷下载:“咸通十四年春,诏大德僧数十辈于凤翔法门寺迎佛骨。……四月八日,佛骨入长安,自开远门安福楼,夹道佛声振地,士女瞻礼,僧徒道从。上御安福寺亲自顶礼,泣下沾臆。即召两街供泰僧赐金帛各有差。……”
  侯振兵先生认为第1条和第3条史料所载“安福寺”应是“安福门”,理由是繁体字“門”与“寺”二字十分相似,导致史籍误抄“門”为“寺”,并以《唐两京城坊考》和《资治通鉴》等史籍未见“安福寺”为由,断言唐长安只有“安福门”而无“安福寺”。这一论断看似不无道理,但是有失偏颇。
  《白居易集》卷15《靖安北街赠李二十》一诗赫然有云:“榆荚抛钱柳展眉,两人并马语行迟。还似往年安福寺,共君私试却回时。”众所周知,诗人白居易秉承“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精神,其诗一贯坚持反映社会民生现实的创作理念,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在这首诗中,作者白居易和李二十(即李绅)两人情深意笃,曾两次经“安福寺”,不禁感慨良多,故以诗志之,其情其景,诗人断然不会将“安福门”误作“安福寺”。再则,“安福寺”在诗中第三句,在七言绝句的押韵问题上,不必刻意追求韵脚,诗人也不会将“安福门”改作“安福寺”。至于诗中的靖安北街,在长安城朱雀门街东第二街靖安坊。可见,白居易此诗所言“安福寺”即为唐长安之安福寺,唐长安确实有安福寺。
  《旧唐书》卷11《代宗本纪》载:广德二年(764)“十一月乙未,怀恩与蕃军自溃,京师解严。丁未,子仪自泾阳入觐,诏宰臣百僚迎之于开远门,上御安福寺待之”。此则史料中“安福门”的确也存在谬误。有道是:“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郭子仪凯旋归朝,代宗于(安福)寺院之中接见有功大将,于情于理,皆为不妥。又《旧唐书》卷120《郭子仪传》载:“十月,仆固怀恩引吐蕃、回纥、党项数十万南下,京师大恐,子仪出镇奉天。帝召子仪问御戎之计,子仪曰:‘以臣所见,怀恩无能为也。’帝问其故,对曰:‘怀恩虽称骁勇,素失士心,今所以能为乱者,引思归之人耳。怀恩本臣偏将,其下皆臣之部曲,臣恩信尝及之,今臣为大将,必不忍以锋刃相向,以此知其无能为也。’虏寇豳州,子仪在泾阳,子仪令长男朔方兵马使曜率师援之,与邠宁节度使白孝德闭城拒守。怀恩前锋至奉天,近城挑战,诸将请击之,子仪止之曰:‘夫客兵深入,利在速战,不可争锋。彼皆吾之部曲,缓之自当携贰;若近之,是速其战,战则胜负未可知,敢言战者斩!’坚壁待之,果不战而退。子仪自泾阳入朝,帝御安福门待之,命子仪楼上行朝见之礼,宴赐隆厚。”这则史料同样是记述了郭子仪抵御仆固怀恩凯旋归朝,代宗“御安福门待之”。《旧唐书·代宗纪》和《旧唐书·郭子仪传》二者抵牾,不言自明。这一抵牾,还需通过其他相关史料来佐证。
  《旧唐书》卷18上《武宗本纪》载:会昌四年“八月戊戌,王宰传稹首与大将郭谊等一百五十人,露布献于京师,上御安福门受俘,百僚楼前称贺。以魏博节度使、检校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何弘敬进封庐江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以成德军节度使王元逵检校司空、兼太子太师、同平章事,进封太原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宰相李德裕守太尉,进封卫国公,加食邑一千户。以兵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崔铉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河东节度使陈夷行卒。”
  《旧唐书》卷20上《昭宗本纪》载:景福二年“九月丙寅朔,以武胜军防御使钱镠为镇海军节度、浙江西道观察处置等使,仍移镇海军额于杭州。乙亥,覃王率扈驾五十四军进攻岐阳,屯于兴平。李茂贞以兵逆战,屯于周至。壬午,岐军进迫兴平,王师自溃。茂贞乘胜逼京师,进屯三桥。甲申,昭宗御安福门,斩观军容使西门君遂、内枢密使李周潼,遣中使赐茂贞诏,令收兵归镇。茂贞陈兵临皋驿,数宰臣杜让能之罪,请诛之。制贬太尉、平章事、晋国公杜让能为雷州司户。”
  《唐会要》卷14《禘祫下·献俘》载:“会昌四年二月,河东监军吕义忠奏,擒贼杨弁元荣并同谋大将军五十四人,献俘于阙下。其年八月,平泽潞,枭逆贼刘祯,传首京师。十八日,御安福门受献。其日,先告宗庙社稷毕,文武及在京九品官、宗子诸亲、蕃客诸道使客等并在楼前立班称贺。”
  《新唐书》卷208《刘季述传》载:“刘季述者,本微单,稍显于僖、昭间,擢累枢密使。杨复恭之斥,帝以西门重遂为右神策军中尉、观军容使。时李茂贞得兴元,愈跋扈不轨,宰相杜让能与内枢密使李周<言童>及重遂谋诛之,乃兴师,以嗣覃王戒丕为京西招讨使,神策大将军李鐬副之。茂贞引兵迎壁盩厔,薄兴平,王师溃。遂逼临皋以阵,暴言让能等罪,京师震恐,帝坐安福门,斩重遂、周<言童>以谢茂贞,更以骆全瓘、刘景宣代为两中尉。”
  凡此种种,可见兵戎乃朝廷大事,唐代皇帝皆在“安福门”举行,《旧唐书》卷11《代宗本纪》所谓“上御安福寺待之”确系谬误。尽管这一谬误显然存在,但是如前所论,目前我们还不能完全断定唐长安没有安福寺。
  (王逸之,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

乾陵文化研究(六)/樊英峰主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11.1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