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唐代帝陵概况 > 唐代帝陵风水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唐陵的风水—唐陵风水

韩养民


  唐陵风水,既然源於《葬书》,那麽,我们考察一下《葬书》的基本思想,比较它和後代的葬地著作,认识它的特点,是很有必要的。另一方面,结合唐陵建筑实际,这些特点就更加清楚具体了。 
  (1)《葬书》的主要思想 
  一是生气说。认为万物都生於气,也可以说万物都蕴含着生气。生气,是阴阳之气、五行之气的精髓,它代表健壮、旺盛。《周易》这部书,凡遇生气,即是大吉。所以,《葬书》说,“葬者,乘生气也……夫阴阳之气……行乎地中而为生气,生气行乎地中而生乎万物”。根据这个道理,葬地选址,必须在生气运行、汇集的地方,才是宝地。因为,生气运行汇集之处,才有可能形成一种充满生机的葬地环境。生气的说法,是风水理论的精华。
  二是藏风得水说。认为风和水是保护生气正常运行和汇集的主要因素,风吹气散,水环气聚,如果一个地方能避风且又能得水(有水环维护),则为佳地。所以,《葬书》说,“气乘风则散,界水为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的本意,就是从寻找辨认有生气的地方,并保持维护那个地方的生气这个角度来说的。
  但风和水二者中,水较风为正为重。这是因为,水作为五行之一,它的流动,被看成是生气运行的象徵。在平原地区,水路即是气脉,水堂即是气海。在高原、丘陵地区,水则是护持着龙脉走向、生气运行的屏障。而风则是阻碍生气聚集,影响生气运动方向的自然因素。因此,谈对生气的维护,从正面说,水为贵;从反面说,风要防。若要说生气运动汇聚的象徵,水正是象徵之一,而风不是。由此看来,风与水二者中,水是影响葬地环境的更重要的因素。所以,《葬经》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葬地选择,首先看是不是得水,其次才看是不是藏风;如果风与水二者不一致,那麽,应该以水为准。
  三是地形藏气说。生气除了沿水路运行外,在高原地区,也受地形的影响,垄之势就是生气所依附的场所。《葬经》说,“气行乎地中,其行也,因地之势;其聚也,因势之止。丘垄之骨,岗阜之支,气之所随”。所谓“形”,指百尺高的土岗;所谓“势”,指千尺高的小山。山脉走向,峰峦起伏,蜿蜒向前,这正是生气运行的线路。葬地选址,其中一条就是要看葬地所在地点的周围,是不是有“丘垄之骨,岗阜之支”,是不是在地理形势上显示出生气存聚的迹象,准备了生气保留的地形条件。
  四是方位说。方位说认为,生气不仅随着水流、地势变化,而且在不同的方位,生气的兴衰强弱也不相同。方位说在地形藏气、藏风得水说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葬地选择的观察范围,是风水理论的补充和发展。
  方位说在《葬书》中还只是大体轮廓的描绘。它说,“葬者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後为玄武”,以四灵代表四个方位。不过,这时的四灵,还只是以山体形象来象徵,也就是说,虽然讲方位,但也是不同方位的山体形象、脉络走向,决定着生气的生旺衰竭。这种看法,仍然是以地势形法为准。在中国风水历史上,这被称为形法派。专讲方位理气的理气派,在唐初还没有形成,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以形法为准的风水看法。
  五是遗体受荫说:认为人的身体发肤受之於父母,那麽,生气也和父母身体的生气是同贯一体的。父母生气旺,则子孙也生气旺,反之亦然。而祖先和後裔的生气在兴旺或衰竭方面永远保持同步,并不因为形体的生与死而有所不同。也就是说,祖先居住地的生气旺盛,那麽,子孙的生气也旺盛,可以同声相应,同情相感,同气相求。子孙们为了扩充自己的生气,当然也可以在阳宅选择上作文章,争取选一个风水宝地,增添自己的生气来源。但自己的努力,终究不如祖先住宅的选择所得生气多少旺衰那麽重要。一句话,祖先的生气,决定了子孙的生气,很大程度上是这样。所以,《葬书》说,“人受体於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祖先所居地点,如果风水很好,生气旺盛,则祖先神灵安宁,从而子孙也生活安康,事业兴盛。 
  (2)唐代的风水模式
  从魏晋时候诞生的《葬书》,到唐代继续产生着影响,并陆续有增补完善。
  唐代著名风水家袁天罡、李淳风、杨筠松等,大约对此都作过努力。详细情况,现在已经不清楚了。我们以《葬书》为主,结合唐代其他风水著作,可以看出,唐代人选择风水宝地,大约是以“藏风得水”为主要的葬地选择标准。把“藏风得水”归纳为一个环境模式,《葬书》称为“四神地”或“四灵地”。这种模式,可以说是唐代风水的基本模式。
  《葬书》说,葬地周围形势,应该是“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後为玄武”。而且,对这四种形势,更具体地要求是,“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服”。就是说,玄武方向(後方或坐北朝南的北方)的山峰要垂头,朱雀方向(前方或南方)的山要翩翩起舞,青龙方向(东方或左方)的山要起伏连绵,白虎方向(即右方或西方)的山要俯伏柔顺,这样的山势环境才是好环境。 

大唐盛世—风水与唐陵/韩养民编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1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