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唐太宗昭陵 > 昭陵百谜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昭陵陪葬墓的封土形式属何类型

惠焕章,杨婧


  昭陵陪葬墓在封建社会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陪葬墓群,它不仅成为唐代陪陵制度鼎盛时期的标志,而且也是自陪葬制度“周文创陈其礼”以来创造的历史奇迹。不仅如此,昭陵陪葬墓的封土形式也别出心裁,类型诡异多变,据史籍记载,封土形式就有4种类型。
  第一类依山为墓。这种类型的陪葬墓共有两座,分别坐落在靠近昭陵的西南和东南方向,据考证,其一为魏征墓,其二为韦贵妃墓。两座墓葬的南面均建有土阙,阙内立有墓碑,并可见残存的石人、石羊、石华表。魏征是唐太宗时代著名的谏臣,为唐王朝的昌盛显尽才能,是太宗创造“贞观之治”的得力助手。魏征死后,太宗自己“登苑西楼,望哭尽哀”,并命百官九品以上皆赴丧,亲自为魏征墓撰文及书石,太宗对重臣的宠爱可见一斑。韦贵妃在唐太宗执政的23年中,位居后宫之首,颇得太宗宠幸,死后以山为墓。在陪葬墓中,这两座陪葬墓的规格无疑是最高的,可见,太宗宠臣与宠妃享受了最高礼遇。
  第二类是覆斗形墓。这种类型是仅次于依山为墓的一种等级较高的陪葬墓封土形式。已知墓主姓名的覆斗形陪葬墓有太宗第五女长乐公主墓、第十六女城阳公主墓和最小的女儿新城公主墓。墓前均存有石人、石羊、石虎、石华表。墓的南北两面有土阙。3位公主均系长孙皇后所生,从其墓葬封土形式来看,明显高于其他大臣、公主和皇子墓。
  第三类是圆锥形墓葬。在昭陵陪葬墓中,这类陪葬墓居绝大多数,文武大臣墓基本上都是这种形制,排列规律极其有序,大致从北向南依时间前后,以中轴线“文武分左右”排列。这类陪葬墓极少数分布于靠近玄宫的山上,绝大部分呈扇形分布于九嵕山下、泔河北岸的台地之上。由于受地形限制,埋葬时间越晚的墓,都集中于中间地段,文武大臣的陪葬墓略有交叉。虽然如此,仍然可以看出左文右武的排列迹象。
  第四类是象山形。此类墓葬数量不多,文献记载只有李勣墓、李靖墓、李思摩墓、阿史那社尔墓均为象山形。据说这类陪葬墓的形制源于汉武帝茂陵的陪葬墓卫青和霍去病墓,成为昭陵陪葬墓的一种特殊形制。李靖墓象征阴山、积石山,现存形状略如起伏的山岭,中间有一主峰,两边各一缓丘。冢前立有石人、石羊、石虎、石碑。李勣墓则象征阴山、铁山、乌德鞬山,墓前同样有石人、石羊、石虎、石碑。另据发掘的安元寿墓墓志中有“祁山 构象”记载,则此墓亦当为象山形。庸毋置疑,这种特别形状的墓葬割土,是对有特殊功勋重臣的特殊奖赏。
  昭陵陪葬墓等级如此分明,排列形式更是规律有序,无不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一朝君臣共济的繁荣盛世。 

唐太宗李世民百谜/惠焕章,杨婧编著.—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4.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