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唐高宗乾陵 > 乾陵百谜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兰亭序》在不在地宫里

惠焕章,吴俏


  行书字帖《兰亭序》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之冠,被书法界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晋时的农历三月初三是上巳日,人们有聚集水边举行祭礼,以求祛邪祈福的风俗。晋以后,这个风俗逐渐演变成文人墨客踏青游春、饮酒赋诗的习俗。
  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的三月初三,“天朗气清,惠风流畅”,在浙江会稽山阴(今绍兴市)的兰亭溪畔,一批文人骚客正在饮酒作诗。其中一峨冠博带的白衣秀士,满面酡红,身态不稳,正在众人的簇拥围观下尽情挥豪,人群中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少时,此人把毛笔一掷,瘫坐到旁边的一张椅子上,打着酒嗝,昏然睡去。
  这个人就是王羲之,此时所书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行书绝品《兰亭序》。
  这篇脍炙人口、千古传颂的散文名篇,共28行,324字,无论笔法、结构、姿态,都达到了最完美的境界。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在这篇序文中得到了酣畅淋漓的发挥,它是王羲之生平最好的手迹。文中,凡有相同的字,笔法姿态必不相同,如出现的20个“之”字,竟然无一雷同,成为书法史上的一绝。
  王羲之的大名及《兰亭序》的绝世精彩使得不少酷爱书法的士大夫们对这篇珍品朝思暮想,心驰神往。王家把这篇序文视为传家宝,并代代相传,一直到王家的七世孙智永(陈隋书法家)手中时,这件宝贝也不曾出王家一步。可是智永不知何故出家为僧,就将祖传真本传给了儿子一样亲的弟子——辨才和尚。
  这个时候已经到了唐朝初年,李世民是一个文治武功都属一流的人物。他对王羲之的书法推崇备至,对《兰亭序》这一真迹更是仰慕,多次重金悬赏索求,但均无结果。
  终于有一天,李世民得知《兰亭序》真迹在会稽一个名叫辨才的和尚手中,马上下诏将辨才请到长安,热情款待,希望辨才和尚能忍痛割爱,献出墨宝。无论李世民怎样百般盛情,辨才只是装憨作痴,推说不知《兰亭序》的下落。李世民只好放他回去,徒落得愁眉不展。
  监察御史萧翼献出一条妙计,乔装改扮成书生模样,想方设法与辨才相识,二人谈经说法,泼墨染彩,吟诗对奕,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书生在山中寺内住了一段时日,将随身所带几件王羲之作品真迹赠予辨才,以酬知音一场。辨才感动之余,拿出《兰亭序》请书生一观,二人切磋研习。深夜,书生匆匆取下《兰亭序》,向山下跑去。当辨才发觉时,急忙赶下山。追到书生,天已大亮,书生见辨才拦路,便拿出圣旨,辨才无奈,眼睁睁地看着萧翼乘上一顶轿子,从容离去。辨才当即口吐鲜血,回到寺中没几日,就在气恼中含恨西去。
  李世民得到《兰亭序》后,欣喜若狂,朝夕不离。既使是去世前,仍对《兰亭序》恋恋不舍,再三叮嘱太子李治,要他千万将这件墨宝与自己一起共葬昭陵。许多人认为,从那以后,《兰亭序》真迹就永远从世上消失了。
  据史料记载,五代耀州刺史大盗墓贼温韬把昭陵盗开后,在他列出的盗宝清单上根本没有《兰亭序》乾陵一带的民间传闻中,就有《兰亭序》陪葬武则天一说。十有八九《兰亭序》藏在乾陵里面。 

武则天百谜/惠焕章,吴俏编著.—西安:西安出版社,2002.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