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文化遗产地管理对策研究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一章 第三节 研究现状

张颖岚著


  目前对于文化遗产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大遗址的保护与利用、国内外遗产地管理体制研究、法律法规研究等几个方面,择要综述如下。
  1.文化遗产的宏观保护研究
  徐嵩龄在其题为《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应成为我国第三国策》一文中,认为根据我国是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世界大国,遗产对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族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当代中国的遗产问题,已与人口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一样,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应当将“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列为第三国策。实施第三国策优先性课题,包括遗产行政体系、法规体系、国家遗产发展规划、管理体制,将传统文化纳入公共教育系统,以及流失遗产的回归等六个方面①;在题为《简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一文中,徐嵩龄概述了中国文化遗产科学研究的差距,从遗产保护哲学的发展史出发,探讨中国遗产保护理论的发展空间,根据中国遗产特点讨论我国遗产概念的新框架,根据对原真性的新理解,讨论我国遗产保护中关键技术问题的处理②。约翰·霍威尔·斯塔布斯认为,在现代生活方式中找到各种不同文化遗产的位置并将其完美融合,其关键就在于以下各种因素的综合:教育、公众关注、社会各阶层的参与、私人和公共的财政支持、立法和有效的行政管理,以及认真细致的规划设计③。单霁翔针对城市化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的严峻态势,强调反对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提出应当探索区域整体协调发展战略,树立城市规划中的文化遗产保护观念、历史性城市保护的协调发展观等④。王乃春通过对世界遗产旅游管理中的利益主体进行分析,认为文化遗产的多价值性造成多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同时,对我国世界遗产经营管理现状中的利益冲突进行了评述,并从多个角度探讨了解决我国世界遗产管理中不同利益者之间利益关系的可能出路⑤。
  2.大遗址保护研究
  赵宇鸣结合大遗址特性,运用外部性理论,从经济学视角对我国城市区大遗址保护中产生的各类外部性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该研究拓展了大遗址保护理论,并为解决目前大遗址保护中面临的遗址保护与地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之间的激烈矛盾探索了可行的方式和途径。论文还以汉长安城遗址为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运用理论研究结论对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中的外部性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治理的政策建议,同时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等方面对治理结果进行了展望⑥;陈稳亮、张祖群、赵荣通过揭示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居民经济生活与遗址保护相互制约的现状,对保护区PRED不协调的问题进行诊断,提出了其协调发展的五项对策:土地适宜性开发、动态保护、发展观光农业、建设遗址公园、进行有序移民等⑦;王征运用空间的理论和设计方法,系统化分析汉长安城遗址的空间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依据空间关系图解提出了关于汉长安城遗址保护空间层次的建议⑧;李海燕从大遗址的内涵入手,深入分析其功能和价值,提出了大遗址综合价值评价模型,并以此对汉杜陵保护利用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⑨;董欣认为,应将大遗址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引入区域研究领域,并纳入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系,应将大遗址的保护利用与遗址区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⑩;陈稳亮、杨新军、赵荣对地处城市近郊的汉长安遗址区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进行实证分析,认为遗址区居民的生活满意度与区外存在明显差距,而专业协调、部门沟通、利益平衡等诸多社会价值因素的扰动是制约大遗址规划实施与居民生活状况改善的根本原因,并以保障大遗址规划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与公正性为指向,对如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进行了对策思考(11);陈同滨认为,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我国大遗址、包括大型文化遗产的总体保护规划必须与地方城镇发展规划进行有效的、科学的、合理的统筹协调,才能实现遗产价值的完整保护(12);张祖群等,从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角度分析了汉长安城遗址破坏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13);田林通过对中国现存大遗址及建筑遗迹保护状况的分析,并与欧洲的大遗址、遗迹保护方法进行比较,揭示出我国大遗址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大遗址遗迹动态保护的概念(14);张祖群通过对汉长安城文化遗产的个案研究,将文化遗产价值划分为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并提出了文化遗产的相应保护措施(15)。
  3.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研究
  尚悦认为,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法律严重不足是威胁我国世界遗产的最根本原因,应结合我国世界遗产保护的现状和遗产特点,尽快建立和健全世界遗产保护的法律制度(16)。朱祥贵通过分析现行国外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和特征,论述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基本原则等,提出构建并完善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制度的设想(17)。贾俊艳从立法体系、行政管理、资金保障、保护方式四个方面,对美国、法国、日本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进行了比较,找出发达国家有效保护文化遗产制度体系的共性,指出我国现有保护体系的缺陷,并对完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体系提出了几点立法建议(18)。许华认为,我国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不力,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相关立法不完善,现有法律法规不配套也不协调。因此,我国应对现存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同时应制定一部《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法》,以便更好地保护我国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19)。
  4.文化遗产地管理体制研究
  苏杨以美国国家公园体系为例,介绍了这种理念的形成过程和体现方式,分析了我国自然文化遗产管理体系、体制与美国的差别,并结合若干重要问题提出了我国自然文化遗产管理体制改革应该借鉴的基本思路(20)。王莹从管理体系、规划设计、人事管理、旅游经营、公众参与机制及资源保护上对美国国家公园管理体制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介绍(21);杨锐研究了美国国家公园体系,指出了美国国家公园管理的不足(22);张晓研究了挪威国家公园管理的依据、管理机构及管理措施(23);钱薏红研究韩国国家公园管理的法律依据、机构设置、经费投入情况,指出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24);谊邻研究了韩国保护文化遗产的措施及对我国保护遗产的启示(25);申世广等研究了加拿大国家公园体系与管理政策(26)。
  5.对于秦始皇帝陵文化遗产地的研究
  张宏、赵荣、李绍刚采用ASEB法对秦始皇兵马俑的游客体验进行分析,得出了其游客体验水平低的劣势和市场需求多样化威胁的结论,而忽视游客体验提升和文化价值开发薄弱是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积极提升游客体验水平及加强秦始皇兵马俑文化内涵研究和开发两项对策(27)。张宏以生命周期考察为研究背景,得出了秦始皇兵马俑处于停滞型阶段,面临短时期内向衰退阶段转化的危险,认为旅游消费谱系不完善、旅客体验受到忽视及文化价值开发薄弱是根本原因(28)。刘俊伟通过研究分析秦始皇帝陵遗址保护区的软、硬质影响要素的内容,要素本身具有的特点,要素的数量、范围及对遗址产生什么影响、影响程度、影响范围、如何影响等问题,对应各影响要素与遗址矛盾特点,结合国家宏观政策,探讨适宜各个影响要素的相应调控对策,以实现社会与遗址良性互动、和谐共生的目标(29)。王海勇提出了秦始皇兵马俑旅游服务设施规划的原则与方法,即以遗产为本,兼顾旅游者需求及当地居民利益的原则和对旅游服务设施进行合理的分区、分类(30)。张沛等通过分析秦始皇帝陵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困境背景基础上,重点研究了秦始皇帝陵旅游客源市场定位、旅游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协调导向等问题(31)。孙根年、薛刚在《25年来秦俑馆旅游生命周期与结构变化研究》一文中,以1980~2005年统计数据,对秦俑博物馆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客源结构、人均消费及旅游收入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从新角度探讨了旅游地的成长与结构变化的关系,研究发现,秦俑博物馆入境旅游呈“扇贝型”增长,国内旅游为“主循环—再循环型”周期波动,入境游客在总游客中所占比例逐渐提高,人均旅游消费额不断提升,使旅游经济收入摆脱了客流量生命周期的影响而得以延长,为我国国际名牌旅游产品从外延型客流量增长走向内涵型旅游收入增长提供了某些借鉴(32)。
  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大遗址的保护与利用、国内外遗产地管理体制研究、法律法规研究等研究方向已有学者先后开展了不同层面的研究工作,针对秦始皇帝陵保护与利用研究领域,也有一些学者开展了相关的专题性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将文化遗产及其所依存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作为一个整体,以秦始皇帝陵为对象开展个案研究,并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方面的研究,还没有学者述及。
  ① 徐嵩龄:《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应成为我国第三国策》,《第三国策——论中国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科学出版社,2005年。
  ② 徐嵩龄:《简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第三国策——论中国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科学出版社,2005年。
  ③ 约翰·霍威尔·斯塔布斯:《濒危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问题——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与中国》,《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四辑,2005年。
  ④ 单霁翔:《城市化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⑤ 王乃春:《我国世界遗产管理中的利益冲突和对策研究》,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⑥ 赵宇鸣:《城市大遗址保护中外部性治理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⑦ 陈稳亮、张祖群、赵荣:《大遗址保护的PRED协调发展案例与模式——基于汉长安城的实证与思考》,《城市规划》2006年第7期。
  ⑧ 王征:《大遗址的保护与利用——汉长安遗址保护规划的空间营造探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⑨ 李海燕:《大遗址价值评价体系与保护利用模式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⑩ 董欣:《陕西大遗址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11) 陈稳亮、杨新军、赵荣:《城郊大型遗址区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研究——以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为例》,《规划50年——2006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历史文化保护》,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
  (12) 陈同滨:《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国大遗址保护》,《建筑历史》2006年第22期。
  (13) 张祖群、陈稳亮、赵荣、权东计、王建新:《遗址保护中的破坏因素——汉长安城案例与思考》,《建筑知识》2005第2期。
  (14) 田林:《大遗址遗迹保护问题研究》,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15) 张祖群:《汉长安城的文化经济价值分析与遗产保护》,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16) 尚悦:《国际法视野下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17) 朱祥贵:《文化遗产保护立法基础理论研究——生态法范式的视角》,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18) 贾俊艳:《文化遗产保护立法之比较研究》,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19) 许华:《我国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的立法问题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20) 苏杨:《美国自然文化遗产管理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决策咨询通讯》2006年第6期。
  (21) 王莹:《中美风景区管理比较研究》,《旅游学刊》1996年第6期。
  (22) 杨锐:《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的发展历程及其经验教训》,《中国园林》2001年第1期。
  (23) 张晓:《挪威国家公园——国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管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24) 钱薏红:《韩国国家公园的管理现状》,《中国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管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25) 谊邻:《鱼与熊掌之兼得——韩国保护文化遗产的启示》,《当代韩国》2000年第1期。
  (26) 申世广、姚亦峰:《探析加拿大国家公园确认与管理政策》,《中国园林》2001年第4期。
  (27) 张宏、赵荣、李绍刚:《秦兵马俑游客体验的ASEB分析》,《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1期。
  (28) 张宏:《秦兵马俑游客消费,体验分析与旅游拓展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29) 刘俊伟:《良性互动、和谐共生——秦皇陵遗址保护区社会调控规划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30) 王海勇:《秦兵马俑旅游服务设施规划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31) 张沛、佟庆、倪用玺:《秦始皇帝陵旅游发展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32) 孙根年、薛刚:《25年来秦俑馆旅游生命周期与结构变化研究》,《干旱区地理》2007年第2期。

文化遗产地管理对策研究——以秦始皇帝陵为例/张颖岚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