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013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秦始皇帝陵陵区北部Ⅱ区2010—2011年度勘探简报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内容提要 为了准确把握秦始皇帝陵陵区的范围,摸清陵区内考古遗存的详细分布情况,为秦始皇帝陵的大遗址保护与科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2010年12月至2011年4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秦陵考古二队对秦始皇帝陵陵区进行钻探,基本摸清了秦陵陵区北部Ⅱ区所探范围内古代遗存的分布情况,发现墓葬23座,陶窑15座,灰坑102个,扰坑3个,古井5口。
  关键词 秦始皇帝陵 陵区 北部 勘探
  为了准确掌握秦始皇帝陵陵区的范围,摸清陵区内考古遗存的详细分布情况,为秦始皇帝陵的大遗址保护与科学研究提供翔实的基础资料,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于2010年成立了秦陵考古二队,负责秦始皇帝陵陵区范围内的考古调查与钻探工作。秦陵考古二队针对秦始皇陵已有工作成果与实际情况,制定了系统的考古调查与勘探工作计划,并详细分解了每年的工作任务。
  为了便于钻探、记录和后期整理,考虑到秦始皇帝陵陵区的实际地理状况与行政区划,我们依照自然道路分布将陵区北部(外城北墙以北,鱼池沟以南地区)分为东西两区,即以毛家村与吴西村之间的南北向现代道路为界,道路以西为Ⅰ区,以东为Ⅱ区。2010年8月至12月底,秦陵考古二队对秦始皇帝陵陵区北部Ⅰ区部分区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钻探[1]。
  2010年12月6日至2011年4月9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考古部秦陵考古二队对秦始皇帝陵陵区北部Ⅱ区部分区域进行了普探,基本摸清了钻探区域内的文化遗存分布情况,取得了一定的收获,现将钻探情况与结果简要总结如下。
  一、位置与面积
  秦始皇帝陵陵区北部Ⅱ区主要位于毛家村至吴西村之间南北向大路的东侧。钻探区域主要为秦始皇帝陵园北墙以北的吴西村耕地,其中东至下焦村耕地西界,西达毛家村至吴西村之间南北向道路,南至吴西村与毛家村耕地交界处新修的东西向简易公路,北抵鱼池南岸。南北长780米,东西宽170~220米,面积约33万平方米,约合500亩(图一)。
  二、地貌
  本次钻探区域原来的地貌应该为南高北低的缓坡状,现在开阔平坦的地势为近年平整土地而形成。走访调查当地村民得悉,毛家村至吴西村南北向大路的西侧偏北处曾有一条东南至西北流向的古河床,向北流经吴西村村南,在吴西村向西至岳芋村的东西向路上,转折而向西北方向流去。位于毛家村地界的一段河床,已被近年平整土地回填,地表已经看不到任何痕迹,吴西村西南侧还可以看到冲刷宽阔的已经干涸的河床。
  三、钻探方法
  本次钻探采用2×2平方米的梅花点状方式布孔,对秦始皇帝陵区进行全面普探,发现灰坑、墓葬、陶窑等遗迹之后,根据遗迹特点对钻探布孔及时进行必要的调整,以准确把握其平面形状、界限、剖面结构与内涵,为了解秦始皇帝陵陵区遗存的分布情况与性质判断提供准确而详细的基础资料。
  四、钻探收获
  本次钻探基本摸清了秦始皇帝陵陵区北部Ⅱ区所探范围内古代的地形地貌与文化遗存分布情况,发现多处古代文化遗存:墓葬23座,编号为M63-M85(附表一);陶窑15座,编号为Y8-Y22(附表二);灰坑102个,编号为H13-H114(附表三);扰坑3个,编号为K7-K9;古井5个,编号为J1-J5[2](图二)。
  (一)墓葬
  共发现墓葬23座。根据墓道的情况可以将其划分为两大类:斜坡墓道墓与竖穴土洞墓。
  1.斜坡墓道墓
  斜坡墓道墓共17座,均为单条墓道。根据墓室构筑方式与数量可以分为三型:A型斜坡墓道墓为大开挖墓室,B型斜坡墓道墓为洞室,C型斜坡墓道墓为混合型墓室(既有大开挖墓室,也有洞室)。
  (1)A型斜坡墓道墓
  共有4座。
  M63:南北向斜坡墓道砖室墓,坐北面南,由斜坡墓道、过洞、墓室三部分组成,全长19.2米。斜坡墓道南北长15.2米,自南向北宽1.3~1.8米,距地表深0.9~7米。过洞南北长0.5米,过洞之上土层堆积为:耕土层厚0.3米,黄色扰土层厚0.6米,五花土层厚1.1米,生土层厚2米,其下为过洞。墓室系大开挖,南北长3.5米,东西宽2.5米,距地表深4.7米探有素面青砖(图三)。根据墓葬形制与内涵,初步判断应为汉墓。
  M65:东西向斜坡墓道双室墓,坐东面西,全长17米,由墓道、过洞、墓室三部分组成。斜坡墓道东西长12.4米,自西向东宽1~1.1米,上层被一近代大型扰坑打破,墓口上层扰土厚3米,墓底距地表深3~6.3米。过洞东西长1米,洞顶距地表深4.3米,高2米。墓室系大开挖,东西长3.6米,南北宽2.5米,距地表深6.3米,底部探有素面青砖,根据墓葬形制与内涵,初步判断为汉墓(图四)。
  M72:东西向斜坡墓道刀把形墓,坐东面西,由斜坡墓道、过洞、墓室三部分组成,全长14米。斜坡墓道东西长9米,自西向东宽1~1.1米,距地表深0.8~5米。过洞东西长1米,南北宽1.1米,顶部距地表深2米,高3米。墓室系大开挖,东西长4米,南北宽1.5米,通深5米。根据墓葬形制,初步判断为汉代墓葬(图五)。
  M81:东西向斜坡墓道砖室墓,坐东面西,由斜坡墓道、过洞、耳室、墓室四部分组成,全长22米。斜坡墓道东西长17米,自西向东宽1.1~1.3米,距地表深1.5~7.2米。过洞东西长1.5米,南北宽1.1米,顶部距地表深4.8米,高2.4米。耳室系大开挖,东西宽1.5米,进深2.5米。墓室亦系大开挖,东西长3.5米,南北宽1.5米,距地表深5.3米探有素面青砖(图六)。根据墓葬形制与内涵,初步判断为汉代墓葬。
  (2)B型斜坡墓道墓
  共有6座。
  M67:东西向斜坡墓道土洞墓,坐东面西,全长19米。斜坡墓道东西长14.5米,自西向东宽2.2~2.4米,墓口距地表深1.2米,洞室东西长4.5米,南北宽2.6米,洞室顶部距地表深3.2~4米,洞室内距地表深5.5~5.7米处探有多处素面青砖(图七)。根据墓葬形制与内涵,初步判断为汉墓。
  M68:东西向斜坡墓道土洞墓,坐东面西,全长16.5米。斜坡墓道东西长12米,自西向东宽1~1.2米,距地表深1~6.2米,墓室东西长4.5米,南北宽2米,墓室顶部距地表深4米,高2.2米,底部铺有素面青砖(图八)。根据墓葬形制与内涵,初步判断为汉墓。
  M71:东西向斜坡墓道土洞墓,坐东面西,由斜坡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全长20.5米。斜坡墓道东西长17米,自西向东宽1~1.2米,距地表深1~5.5米。甬道东西长1米,南北宽1.2米,甬道顶距地表深2.3米,高3.2米。墓室东西长2.5米,南北宽2.5米,墓室顶部距地表深4.2米,高1.3米(图九)。根据墓葬形制,初步判断为汉代墓葬。
  M82:东西向斜坡墓道土洞墓,坐东面西,由斜坡墓道、墓室组成,全长12米。斜坡墓道东西长9.5米,自西向东宽1~1.2米,距地表深1.5~5.2米。墓室东西长2.5米,南北宽1.6米,墓室顶部距地表深3.7米,高1.5米,底层铺有素面青砖并发现有朽木遗迹(图十)。根据墓葬形制与内涵,初步判断为汉代墓葬。
  M83:东西向斜坡墓道土洞墓,坐东面西,由斜坡墓道、墓室组成,全长15米。斜坡墓道东西长12米,自西向东宽1~1.2米,距地表深1.5~5.9米;墓室东西长3米,南北宽1.8米,墓室顶部距地表深4.3米,高1.6米,底部发现有朽木与青灰遗迹(图十一)。根据墓葬形制与内涵,初步判断为汉代墓葬。
  M84:东西向斜坡墓道双室土洞墓,坐东面西,由斜坡墓道、前室和后室三部分组成,全长24米。斜坡墓道东西长17米,自西向东宽1~1.2米,距地表深0.9~6.5米,东端距地表深4.3米探有素面青砖,应该为封门砖。前室东西长3.5米,南北宽2米,墓室顶部距地表深4.3米,高2.2米,底部发现有木炭遗迹。后室东西长3.5米,南北宽1.6米,墓室顶部距地表深4.3米,高2.2米,底部发现有朽木与木炭遗迹。根据墓葬形制与内涵,初步判断为汉代墓葬(图十二)。
  (3)C型斜坡墓道墓
  共有7座。
  M66:东西向斜坡墓道砖室墓,坐东面西,全长22米,由墓道、过洞、双室四部分组成,斜坡墓道东西长15米,自西向东宽1.3~2米,该墓西部和东部上层被近代扰坑打破,西部墓口上层覆盖扰土层厚2米,东部上层覆盖扰土层厚3米,中部上层覆盖扰土层厚1.3米,墓底距地表深2~6.3米。过洞东西长1米,洞顶距地表深3.3米,距地表深3.6米探有素面青砖,高3米。前室系大开挖,东西长4.5米,南北宽3米,距地表深6.3米,底部铺有素面青砖。后室为土洞,东西长3米,南北宽2.6米,洞室顶部距地表深4米,高2.3米(图十三)。根据墓葬形制与内涵,初步判断为汉墓。
  M69:东西向斜坡墓道双室砖室墓,坐东面西,全长22米。斜坡墓道东西长15米,自西向东宽1.3~1.5米,距地表深1~6.5米。前室系大开挖,东西长3.5米,南北宽3米,距地表深5.5米处探有素面青砖,按深度分析,此处应该为墓室顶部。后室为土洞,东西长3.5米,南北宽2米,洞室顶部距地表深3.1~3.5米,距地表深5.7米处铺有青砖,应为墓室底部(图十四)。根据墓葬形制与内涵,初步判断为汉墓。
  M70:东西向斜坡墓道刀把形砖室墓,坐东面西,由斜坡墓道、过洞、天井、墓室四部分组成,全长22.5米。地层堆积情况为:耕土层厚0.3米,扰土层厚0.7米,生土层厚2.4米,五花土层厚0.9米。斜坡墓道东西长15米,自西向东宽1~1.2米,距地表深1~5.6米。过洞东西长1米,南北宽1米,距地表深4.3米探有素面青砖,应为过洞顶部。天井东西长2米,南北宽1.2米,通深5.6米。墓室南边缘与墓道南边缘处在一条直线上,东西长4.5米,南北宽2米,墓室顶部距地表深4米,高1.6米,墓室底层铺有素面青砖(图十五)。根据墓葬形制与内涵,初步判断为汉代墓葬。
  M73:东西向斜坡墓道双室墓,坐东面西,由斜坡墓道、过洞、前室、后室四部分组成,全长23.8米。上层被一近代扰坑打破,斜坡墓道东西长17米,自西向东宽1~1.2米,距地表深2.4~7.2米。过洞东西长1米,南北宽1米,顶部距地表深5.3米,高1.9米。前室系大开挖,东西长2.5米,南北宽2.1米,通深7.2米,西部距地表深4.2米探有素面青砖。后室为土洞,东西长3.3米,南北宽1.8米,顶部距地表深5.7米,高1.5米,底层发现铺有厚约3厘米的一层木炭(图十六)。根据墓葬形制与内涵,初步判断为汉代墓葬。
  M78:东西向斜坡墓道双室墓,坐东面西,由斜坡墓道、过洞、前室、后室四部分组成,全长18.6米。斜坡墓道东西长12米,自西向东宽1~1.2米,距地表深1.5~6.3米。过洞东西长1米,南北宽1米,顶部距地表深4米,高2.3米。前室系大开挖,东西长2.8米,南北宽2.4米,通深6.3米,底部铺有素面青砖。后室为土洞,东西长2.8米,南北宽2米,墓室顶部距地表深4米,高2.3米,底部铺有素面青砖(图十七)。根据墓葬形制与内涵,初步判断为汉代墓葬。
  M79:东西向斜坡墓道双室墓,坐东面西,由斜坡墓道、过洞、耳室、前室、后室五部分组成,全长19.5米。斜坡墓道东西长14.5米,自西向东宽1~1.2米,距地表深1.5~7.5米。过洞东西长1米,南北宽1米,顶部距地表深4.5米,距地表深5.3米探有素面青砖。耳室位于前室南壁西端,东西宽1.2米,进深1.2米,距地表深5.3米探有素面青砖。前室系大开挖,东西长2.8米,南北宽2.4米,距地表深5.3米探有素面青砖。后室为土洞,东西长2.7米,南北宽1.8米,墓室顶部距地表深4米,距地表深5.3米探有素面青砖(图十八)。根据墓葬形制与内涵,初步判断为汉代墓葬。
  M80:东西向斜坡墓道双室墓,坐东面西,由斜坡墓道、过洞、前室、后室四部分组成,全长21米。斜坡墓道东西长15米,自西向东宽1.3~1.5米,距地表深1.5~7.2米。过洞东西长1米,南北宽1.2米,顶部距地表深4.7米,高2.5米。前室系大开挖,东西长2.5米,南北宽2.4米,通深7.2米,底部铺有素面青砖。后室为土洞,东西长2.5米,南北宽2米,墓室顶部距地表深4.8米,高2.4米,底部发现有木炭,墓室底部铺有素面青砖(图十九)。根据墓葬形制与内涵,初步判断为汉代墓葬。
  2.竖穴土洞墓
  共6座,其中东西方向2座;南北方向4座。
  M64:东西向长方形竖穴土洞墓,坐东南面西北,墓道东西长2.5米,南北宽1米,通深6.2米,墓口距地表深1米,墓口至墓底深5.2米。洞室东西长2.4米,南北宽1米,洞顶距地表深4.3米,高1.9米,底层探有棕色朽木遗迹(图二十)。根据墓葬形制、深度、内涵,初步判断应为汉墓。
  M85:长方形竖穴土洞墓,东西方向。竖穴墓道东西长3米,南北宽1米,通深7.4米,墓口距地表深1.8米,墓口至墓底深5.6米。墓室东西长3米,南北宽1米,墓室顶部距地表深6.2米,高1.2米,内冲积大量淤土,底部发现有白色朽木遗迹(图二十一)。根据墓葬形制与内涵初步判断,其年代下限应不晚于汉代。
  M74:南北向竖穴土洞墓,坐南面北。竖穴墓道南北长3米,东西宽1.5米,通深6.6米,墓口距地表深1.4米,墓口至墓底深5.2米。墓室南北长3米,东西宽1.5米,顶部距地表深4米,高2.6米,底部发现有浅黄色粗瓷器物残片(图二十二)。从墓葬形制与内涵来看,其时代比较晚。
  M75:南北向竖穴土洞墓,坐南面北。竖穴墓道南北长3米,东西宽1.5米,通深6.8米,墓口距地表深1.4米,墓口至墓底深5.4米。墓室南北长3米,东西宽1.5米,顶部距地表深4米,高2.8米(图二十三)。从墓葬形制与内涵来看,其时代应该比较晚。
  M76:南北向竖穴土洞墓,坐南面北。竖穴墓道南北长3.5米,东西宽1.3米,通深4.3米,墓口距地表深1.4米,墓口至墓底深2.9米。墓室南北长3.5米,东西宽1.3米,顶部距地表深3.3米,高1米(图二十四)。从墓葬形制与内涵来看,其时代可能比较晚。
  M77:南北向竖穴土洞墓,坐南面北,竖穴墓道南北长3米,东西宽1.3米,通深4.3米,墓口距地表深1.4米,墓口至墓底深2.9米。墓室南北长3米,东西宽1.3米,顶部距地表深3.2米,高1.1米,底层发现有朽木遗迹(图二十五)。从墓葬形制与内涵来看,其时代应该较晚。
  (二)陶窑
  共发现陶窑15座,保存状况各异。
  Y8:窑壁残存有陶质土,操作坑被灰坑H29打破。坐南面北,南北长3.2米,东西宽2.5米,窑口距地表深0.7米,窑床面距地表深2.2米,窑室内堆积包含红烧土、陶土块及粗绳纹陶器残片等文化遗存(图二十六)。根据该窑形制及包含物,初步判断应该为秦代陶窑。
  Y9:大部分窑壁陶质土尚存,操作坑被灰坑H30打破。坐东面西,窑室东西长3.5米,南北宽3米,窑口距地表深1米,窑床面距地表深3米,窑室内堆积包含红烧土、陶土块及粗绳纹陶器残片等文化遗存(图二十七)。根据该窑形制及包含物,初步判断应为秦代陶窑。
  Y10:大部分窑壁陶质土尚存,操作坑被灰坑H30打破。坐东面西,东西长3.5米,南北宽2.5米,窑口距地表深1.2米,窑口至窑床面深0.8米,窑室内堆积褐色土中包含红烧土、陶土块及素面板瓦、粗瓷器残片等(图二十八)。根据形制与包含物判断,可能为近代陶窑。
  Y11:平面形状为有斜坡道的甲字形,坐南面北,斜坡道西部被灰坑H45打破。上层扰土层堆积厚1.2米,斜坡道南北长14米,东西宽2米,自北向南距地表深1.2~2.4米;窑室为3×3米的正方形,深2.4米,窑内堆积褐色土中包含红烧土块、陶土、及内施细布纹的素面瓦坯残片(图二十九)。从包含物的特点来看,应为近代遗存。
  Y12:平面形状近似梯形,坐西面东,东边被灰坑H49打破。上层扰土层堆积厚0.9米,窑室东西长3米,南北宽1.2~2.8米,通深2.1米,窑室内堆积褐色土中包含红烧土块、陶土、内施细布纹的素面板瓦残片以及瓷器残片(图三十)。从包含物特点来看,应该属于近代遗存。
  Y13:平面形状近似甲字形,坐西面东。全长6米,窑室东西长2.5米,西端宽2.7米,通深2.2米;窑口距地表深1.7米,操作坑东西长3.5米,南北宽1.5米,通深2米,坑口距地表深1.5米,坑内堆积土中包含炭迹、红烧土块等(图三十一)。时代不明。
  Y14:平面形状近于甲字形,坐西面东。全长8.5米,窑室东西长4.5米,最宽处3.8米,通深3米,窑口距地表深1.2米;操作坑东西长4米,南北宽2.5米,通深4米,坑口距地表深1.2米:坑内堆积中包含炭迹、红烧土块、近代瓦片等(图三十二)。根据该窑的形制、规格及包含物,初步判断为近代陶窑。
  Y15:平面形状为甲字形,坐南面北,由窑室和操作坑两部分组成。窑室呈椭圆形,南北长3.5米,东西宽3米,通深2米;窑口距地表深0.6米,窑口至窑底深1.4米;操作坑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4米,东西宽2米,通深2.2米;坑内堆积土中包含灰烬、红烧土块及内施细布纹的板瓦残片(图三十三)。根据陶窑形制与包含物特点,初步判断为近代陶窑。
  Y16和Y17:坐南面北,两窑共用一个操作坑,窑室平面近似圆形。Y16窑室南北长2.3米,东西宽2.5米,通深2.2米;窑口距地表深0.6米,窑口至窑底深1.9米。Y17窑室南北长2.3米,东西宽2.5米,通深2.5米,窑口距地表深0.6米,窑口至窑底深1.6米。操作间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4.7米,东西宽4米,通深2.4米,坑口距地表深0.6米,坑内堆积土中包含红烧土块、炭迹及内施细布纹的板瓦残片等(图三十四)。从坑内包含物特点来看,似为近代陶窑。
  Y18:位于H81西部,被H81打破。平面形状呈椭圆形,坐西北面东南,窑室长4.8米,宽3.7米,通深2米,窑口距地表深1米,操作坑被H81打破。窑室内堆积土中包含内施细布纹的素面板瓦残片(图三十五)。根据该窑形制及包含物特点,初步判断应为近代陶窑。
  Y19:东部被H82打破。平面形状呈椭圆形,坐东南面西北,由操作坑、窑室组成。操作坑平面呈长方形,长3米,宽2米,通深3.4米,坑口距地表深1.5米;窑室长3.5米,宽3米,通深3米,窑口距地表深1.5米,窑室内堆积土中包含内施细布纹的素面板瓦残片等(图三十六)。根据该窑形制及包含物特点,初步判断应为近代陶窑。
  Y20:被H82打破,平面形状近似于梯形,坐东面西,窑壁破坏较严重,窑床面尚存,操作坑被打破。窑室东西长4米,东端宽3.5米,通深2米,窑口距地表深1.6~1.8米,窑内堆积土中包含内施细布纹的素面板瓦残片(图三十七)。根据形制与内涵,初步判断应为近代陶窑。
  Y21:窑室大部分已经被近年取土破坏,形制坐向不明。残存部分通深0.8米,窑口距地表深0.4米,窑内堆积土中包含红烧土块、灰烬、细绳纹砖残块等。根据包含物特点,初步判断为秦代陶窑。
  Y22:窑室平面形状呈圆形,直径约4米,窑壁尚存部分陶土,窑口距地表深1米,窑内堆积土中包含内饰细布纹的素面板瓦残片。根据窑室形制与内涵及所处位置判断,为现代陶窑。
  (三)灰坑
  灰坑共发现有102座,形状多不规整,规模较大。
  H13:平面形状略呈梯形,东西长7米,东边宽4米,西边宽3米,通深2米,坑口距地表深0.3米,坑口至坑底深1.7米。坑内堆积褐色扰土,包含内饰细布纹的素面板瓦残片,并有灰烬、红烧土块等。根据包含物的特点,初步判断为近代形成。
  H14和H15:平面形状均不规则,H14通深1.8~3米,坑口距地表深1.3米。H15通深1.9~2.4米,坑口距地表深1.3米。两坑内均堆积褐色扰土,包含灰烬、红烧土块、陶土块等。值得指出的是,坑内近坑底处包含多块薄壁粗绳纹陶器残片。根据坑内包含物的特点,初步判断应为秦代灰坑,其形成可能与陶窑制陶取土有关。
  H16:平面形状为东西向刀把形,东西长15米,东边宽3米,西边宽4米,通深2.2米,坑口距地表深1.3米。坑内堆积褐色土,包含外饰细绳纹、内施细布纹的筒瓦残片,并有红烧土块、灰烬等遗迹。从坑内包含物来看,可能系制陶取土形成,其年代下限应不晚于汉代。
  H17:平面形状呈曲尺形,大部分位于断崖之下,东西长5.4米,东边宽2米,西边宽8米,南边宽3.5米,断崖高1米,断崖之上通深2米,断崖之下通深1米,坑口距地表0.3米。坑内堆积褐色土,包含较多的细绳纹筒瓦残片与陶器残片,并有红烧土块、灰烬等遗迹。从坑内包含物来看,可能系制陶取土形成,其年代下限应不晚于汉代。
  H18:平面形状不规则,南北最长处13米,东西最宽处11.5米,通深2.3米,坑口距地表深1.5米,坑口至坑底深0.8米。坑内堆积褐色土,包含粗绳纹板瓦残片及红烧土块、灰烬等遗存。
  H19:平面形状呈曲尺形,东边长3.5米,北边长2米,西边长1.2米,南边长1米,通深2.2~3.2米,坑口距地表深1.5米。坑内堆积为褐色土,包含粗绳纹板瓦、红烧土块、灰烬等遗存。
  H20:平面形状不规则,东西长5.5米,南北宽3~5米,通深3~3.2米,坑口距地表深1.3米,坑口至坑底深1.7~1.9米。坑内堆积为褐色杂土,包含少量炭迹。
  H21:平面形状近似Z字形,东西长18.5米,东边宽4米,西边宽4米,中部最窄处宽2米,通深2.2~3米,坑口距地表深1.3米,坑口至坑底深0.9~1.7米,坑内堆积为褐色杂土,包含少量炭迹。
  H22:平面形状近似凸字形,北边长15米,东边长3.3米,西边长7.5米,南边中部向南凸出8.7米,东西宽2.6米,坑口距地表深1.7米,通深2.2~3米。坑内堆积为褐色扰土,包含陶器残片,西部坑底灰层堆积厚0.9米。结合周边遗存与堆积物初步判断,其形成可能与制陶取土有关。
  H23:平面形状为长方形,东南—西北方向,长8米,东边宽2米,西边宽2.5米,坑口距地表深1.8米,通深3~3.5米。坑内堆积褐色扰土,包含细绳纹陶器残片及蚌壳残片。结合周边遗存与堆积物初步判断,其形成可能与制陶取土有关。时代难以不明。
  H24:平面形状不规则,东西长9.5米,东边宽2.5米,西边宽3米,中部最窄处1.5米,坑的东部位于高1米的断崖之下,断崖之上部分通深3米,坑口距地表深1.5米,断崖之下部分通深2.2米,坑口距地表深0.5米。坑内堆积褐色扰土,包含灰烬、红烧土块及粗绳纹陶器残片等。根据坑内包含物的特点初步判断,其形成时代应不晚于汉代。
  H25:平面形状略呈梯形,东西长2.5米,东边宽2.5米,西边宽1.5米,坑的上层厚1米的扰土堆积被近年取土挖去,通深2.6米,原深度约为3.6米,坑口距地表深0.5米。坑内堆积褐色扰土,包含灰烬、红烧土块及粗绳纹陶器残片。根据坑内包含物的特点初步判断,其形成时代应不晚于汉代。
  H26:平面形状不规则,大体上为东北—西南方向,东西长9.5米,两边分别宽2~6米,中部最窄处1米,坑口距地表深1.6米,坑的东部通深2.8~3.5米,西部通深2.6~2.8米。坑内堆积褐色扰土,包含灰烬、红烧土块及粗绳纹陶器残片等。根据坑内包含物的特点初步判断,其形成时代应不晚于汉代。
  H27:平面形状不规则,东西长12米,东边宽5米,西边宽6.5米,通深2.5~3.5米,坑口距地表深1.7米,坑口至坑底深0.8~1.8米。坑内堆积褐色扰土,包含草木灰、炭迹、红烧土块以及粗绳纹陶器残片等。根据坑内包含物的特点初步判断,其年代下限应不晚于汉代。
  H28:平面形状略呈椭圆形,东西长5米,东边宽3米,西边宽4米,通深3米,坑口距地表深1.7米,坑口至坑底深1.3米。坑内堆积褐色扰土,包含草木灰、炭迹与红烧土块等。根据包含物的特点初步判断,其年代下限应不晚于汉代。
  H29:平面形状不规则,南北长11米,南边宽3米,北边宽8.5米,通深1.5~3米,自南向北渐深,坑口距地表深1.2米。坑内堆积褐色扰土,包含灰烬、红烧土块、粗绳纹陶器与细绳纹陶器残片等,陶片具有秦代器物纹饰特点。
  H30:平面形状呈不规则形,南北长60米,南边宽10米,北边宽2米,中部宽13米,通深1.8~3米,坑口距地表深1.3米,坑口至坑底自北向南深0.5~3米。坑内堆积褐色扰土,包含青灰、炭迹、红烧土块、陶土、素面板瓦、粗瓷器物残片等。根据包含物的特点初步判断其形成与近代制陶行为有关。
  H31:平面形状近似梯形,东西长6米,自东向西宽2.5~3.5米,自西向东距地表深2~3米,坑口距地表深1.2米。坑内堆积褐色扰土,包含素面板瓦、粗瓷器物残片、青灰、红烧土块等,初步判断应该为近代制陶取土而形成。
  H32:平面形状为曲尺形,北边长8米,东边宽10.5米,西边宽2.5米,南边宽1米,通深2.4~3米,坑口距地表深1.2米。坑内堆积褐色扰土,包含素面板瓦、粗瓷器物残片、青灰、红烧土块等,初步判断可能为近代制陶取土所形成。
  H33:平面形状呈不规则形,东西最长13米,南北最宽处9米,通深1.7~3.3米,坑口距地表深1.3米。坑内堆积褐色扰土,包含素面板瓦、粗瓷器物残片、青灰以及红烧土块等。根据包含物的特点,初步判断其为近代制陶取土而形成。
  H34:平面形状不规则,南北长15.5米,东西宽4~5米,通深2.2~3米,坑口距地表深1.3米,坑口至坑底自北向南深0.9~1.7米。坑内堆积褐色扰土,包含素面板瓦、粗瓷器物残片、青灰、红烧土块等。根据坑内包含物的特点,初步判断应为近代制陶取土形成。
  H35:平面形状近于长方形,南北长4米,东西宽2.3米,通深2.4米,坑口距地表深1.2米,坑口至坑底深1.2米。坑内堆积褐色扰土,包含青灰、炭迹、红烧土块等。根据形制与内涵初步判断应为制陶取土形成。
  H36:平面形状近似椭圆形,东西长2.5米,南北宽2.3米,通深1.7米,坑口距地表深1.2米,坑口至坑底深1.2米。坑内堆积褐色扰土,包含青灰、炭迹、红烧土块等。根据形制与内涵初步推测可能为制陶取土形成。
  H37:平面形状为梯形,东西长6.5米,东边宽3米,西边宽4.5米,通深2.2~2.4米,坑口距地表深1.2米,坑口至坑底深1.2米。坑内堆积褐色扰土,包含青灰、炭迹、红烧土块、粗绳纹瓦片等。根据形制和内涵初步判断可能为制陶取土形成。
  H38:平面形状接近长方形,东西长12米,南北宽6米,通深1.7~2.7米,坑口距地表深1.3米。坑内堆积褐色扰土,包含青灰、炭迹、红烧土块、粗绳纹陶片等。根据形制和内涵初步判断应为制陶取土形成。
  H39:平面形状为长方形,南北长6.5米,东西宽2.5米,通深2~2.3米,坑口距地表深1.2米。坑内堆积褐色扰土,包含青灰、炭迹、红烧土块、细绳纹陶片等。根据形制和内涵初步判断可能为制陶取土形成。
  H40:平面形状近似于刀把形,东西长6.5米,东边宽2米,西北宽3.5米,通深1.8~2.1米,坑口距地表深1.2米。坑内堆积褐色扰土,包含青灰、炭迹、红烧土块、粗绳纹陶片等。根据形制和内涵初步判断可能为制陶取土形成。
  H41:平面形状接近三角形,南北长25米,南边宽3.5米,北边宽14米,自南向北通深1.7~2.7米,坑口距地表深1.2米。坑内堆积褐色扰土,包含青灰、炭迹、红烧土块以及粗绳纹陶器残片等。根据形制与内涵初步判断应为制陶取土形成。
  H42:平面呈不规则形,南北长66米,东西宽50米(东侧未到边),深1.5~3.3米,坑口距地表深1.2米。坑内堆积褐色扰土,包含青灰、炭迹、红烧土块以及粗绳纹陶器残片等。根据形制与内涵初步判断应为制陶取土形成。
  H43:平面形状为不规则形,北边长12.5米,南北宽4~11米,通深1.6~2米,坑口距地表深1米。坑内堆积褐色扰土,包含青灰、炭迹、红烧土块等。根据形制与内涵初步判断应为制陶取土形成。
  H44:平面形状呈不规则形,南北最长处为27米,北边宽8米,南边宽23米,通深1.7~2米,坑口距地表深1米。坑内堆积褐色扰土,包含青灰、炭迹、红烧土块等。根据形制与内涵初步判断应为制陶取土形成。
  H45:平面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边长13米,西边长15米,东西宽5米,通深1.8~2米,坑口距地表深1.2米。坑内堆积褐色扰土,包含青灰、炭迹、红烧土块、粗绳纹陶器残片等。根据形制与内涵初步判断应为制陶取土形成。
  H46:平面形状不规则,东西长6米,南北宽2~3.5米,通深2.4米,坑口距地表深1.1米。坑内堆积褐色扰土,包含青灰、炭迹、红烧土块等。根据形制与内涵初步判断可能为制陶取土形成。
  H47:平面形状不规则,南北长10米,东西宽2~4.5米,通深2~2.7米,坑口距地表深1.1米。坑内堆积褐色扰土,包含青灰、炭迹、红烧土块等。根据形制和内涵初步判断应该为制陶取土形成。
  H48:平面形状不规则,东西最长处为17米,南北最宽处为17米,通深1.8~2.7米,坑口距地表深1.1米。坑内堆积褐色扰土,包含青灰、炭迹、红烧土块等。根据形制与内涵初步判断应为制陶取土形成。
  H49:打破Y12操作坑,平面形状不规则,东西最长处为9米,南北最宽处为7米,通深2.3~4米,坑口距地表深0.9米。坑内堆积褐色扰土,包含青灰、炭迹、红烧土块等。根据形制与内涵初步判断应为制陶取土形成。
  H50:平面形状为长方形,东西5米,南北宽4.5米,通深2米,坑口距地表深1米。坑内堆积褐色扰土,包含青灰、炭迹、红烧土块等。根据形制与内涵初步判断应为制陶取土形成。
  H51:平面形状接近于梯形,南北长7米,南边宽3.5米,北边宽2米,通深1.6~2.2米,坑口距地表深1米。坑内堆积褐色扰土,包含青灰、炭迹、红烧土块等。根据形制与内涵初步推测其应为制陶取土形成。
  H52:平面形状近于长方形,东西长9米,南北宽4米,通深1.6~2米,坑口距地表深1米。坑内堆积褐色扰土,包含青灰、炭迹、红烧土块等。根据形制与内涵初步判断应为制陶取土形成。
  H53:平面形状不规则,东西长为19米,东边宽2米,中部宽7米,西边宽13米,通深2~2.6米,坑口距地表深1.2米。坑内堆积褐色扰土,包含青灰、炭迹、红烧土块以及粗绳纹陶器残片等。根据形制与内涵初步判断应为制陶取土形成。
  H54:平面形状不规则,南北最长处为14米,东西最宽处为9米,通深1.6~2.2米,坑口距地表深1.1米。坑内堆积褐色扰土,包含青灰、炭迹、红烧土块、近代瓦片等。根据形制与内涵初步判断应为制陶取土形成。
  H55:平面形状呈不规则形,东西最长处为14米,南北最宽处为12米,通深2~4米,坑口距地表深1.3米。坑内堆积褐色扰上,包含青灰、炭迹、红烧土块等。根据形制与内涵初步判断应为制陶取土形成。
  H56:平面形状接近于正方形,边长约为3.5米,通深2~4米,坑口距地表深1米。坑内堆积褐色扰土,包含青灰、炭迹、红烧土块、粗绳纹陶器残片等。根据形制与内涵初步判断应为制陶取土形成。
  H57:平面形状呈不规则形,南北长为21米,自北向南宽为3~6米,通深2米,坑口距地表深1.2米。坑内堆积褐色扰土,包含青灰、炭迹、红烧土块等。根据形制与内涵初步判断应为制陶取土形成。
  H58:平面形状不规则,南北长20米,南边宽2米,北边宽3米,中部最宽处3.8米,通深1.8米,坑口距地表深1.1米。坑内堆积褐色扰土,包含青灰、炭迹、红烧土块等。根据形制与内涵初步判断应为制陶取土形成。
  H59:平面形状呈不规则形,东西长9.5米,南北宽3.5米,通深2~2.3米,坑口距地表深1.1米。坑内堆积褐色扰土,包含青灰、炭迹、红烧土块、粗绳纹陶器残片等。根据形制与内涵初步判断应为制陶取土形成。
  H60:平面形状不规则,南北长75米,南边宽19米,北边宽12米,通深2米,坑口距地表深1.2米。坑内堆积褐色扰土,包含青灰、炭迹、红烧土块、粗绳纹陶器残片等。根据形制与内涵初步判断应为制陶取土形成。
  H61:平面形状为梯形,西边长10米,东边长4米,南北宽5米,通深1.8~2.2米,坑口距地表深1.1米。坑内堆积褐色扰土,包含青灰、炭迹、红烧土块等,底层发现有内施细布纹的素面板瓦残片。根据形制与内涵初步判断应为制陶取土形成,其内堆积形成于近代。
  H62:平面形状接近于梯形,东边长9.5米,西边长6米,东西宽11米,通深1.5~1.9米,坑口距地表深1.2米。坑内堆积褐色扰土,包含青灰、炭迹、红烧土块等,应系制陶取土形成。
  H63:平面形状呈不规则形,南北最长处为12米,东西最宽处为8米,通深1.5~1.8米,坑口距地表深1.2米。坑内堆积褐色扰土,包含青灰、炭迹、红烧土块等,可能为制陶取土形成。
  H64:平面形状近似椭圆形,东西长6米,东边宽6米,西边宽4米,通深1.7米,坑口距地表深1.2米。坑内堆积褐色扰土,包含青灰、炭迹、红烧土块等,应为制陶取土形成。
  H65:平面形状呈不规则形,南北最长处为16米,东西最宽处为12米,通深1.8~2米,坑口距地表深1.2米。坑内堆积褐色扰土,包含青灰、炭迹、红烧土块及内施细布纹的素面板瓦残片等。根据形制与内涵初步推断可能为制陶取土而形成,其堆积形成于近代。
  H66:平面形状呈不规则形,东边长17米,西边长14米,南边长11米,北边长23米。通深2米,坑口距地表深1米,坑口至坑底深1米。坑内堆积中包含红烧土块、炭迹等,可能为制陶取土而形成。
  H67:平面形状为呈椭圆形,南北长6米,东西宽4米,通深2米,坑口距地表深1米,坑口至坑底深1米。坑内堆积包含红烧土块、炭迹等,可能为制陶取土而形成。
  H68:平面形状近于曲尺形,东边长4.5米,西边长7.5米,南边长6米,北边自东向西4米处向南折3米,向西2米,通深1.8~2米。坑口距地表深1米,坑口至坑底深1米。坑内堆积包含红烧土块、炭迹等,可能为制陶取土而形成。
  H69:平面形状为长方形,南北长1.6米,东西宽1.3米,上层因平整土地挖去约1.7米,现存通深2.7米,坑口距地表深0.3米,坑口至坑底深2.4米。坑内堆积包含红烧土块、炭迹、骨骼及粗绳纹板瓦残块等,根据坑内包含物的特点初步判断,其内堆积形成于秦代前后。
  H70:平面形状呈长方形,东西长3米,南北宽2.5米,上层因平整土地挖去约1.7米,现存通深2米,坑口距地表深0.3米,坑口至坑底深1.7米。坑内堆积包含红烧土块、青灰、及细绳纹陶器残片,根据坑内包含物的特点初步判断,其时代为秦代。
  H71:平面形状不规则,南北最长处为43米,东西最宽处为20米,通深1.8~2.2米,坑口距地表深1~1.2米。坑内堆积土中包含灰烬、红烧土块以及粗绳纹陶器残片等。根据坑内包含物的特点初步判断,应为制陶取土形成,其年代下限应不晚于秦代。
  H72:平面形状为长方形,东西长21米,南北宽18米,通深2米,坑口距地表深1.2米。坑内堆积包含灰烬、红烧土块、细绳纹陶器残片等。根据坑内包含物的特点初步判断,可能为制陶取土形成,其年代下限应不晚于秦代。
  H73:平面形状为长方形,南北长13米,东西宽10米,自南向北通深1.5~2米,坑口距地表深1.2米。坑内堆积中包含灰烬、红烧土块、细绳纹陶器残片等。根据坑内包含物的特点初步判断,可能为制陶取土形成。其年代下限应不晚于秦代。在该坑内的东南部发现一个长方形小坑,东西长3.5米,南北宽2.3米,距地表深8.7米仍未探至坑底,坑内土质杂乱,包含粗绳纹陶器残片,性质不明。
  H74:平面形状为曲尺形,北边长22米,东边长10米,西边长4.5米,南边由西南角向东20米处向南5.5米,向东折2米与坑东边相接。通深1.5~2米,坑口距地表深1.2米。坑内堆积包含灰烬、红烧土块以及细绳纹陶器残片等。根据坑内包含物的特点初步判断,可能为制陶取土形成,其年代下限应不晚于秦代。
  H75:平面形状为长方形,东西长17.5米,自东向西南北宽8.5~9.5米,西边长4.5米,通深1.5~2.7米,坑口距地表深1.2米。坑内堆积包含灰烬、红烧土块与细绳纹陶器残片等。根据坑内包含物的特点初步判断,很可能为制陶取土形成,其年代下限应不晚于秦代。
  H76:平面形状呈不规则形,东西最长处为10米,南北最宽处为8米,通深1.8~2.8米,坑口距地表深1.3米。坑内堆积包含灰烬、红烧土块以及细绳纹陶器残片等。根据坑内包含物的特点初步判断,应为制陶取土形成,其年代下限应不晚于秦代。
  H77:平面形状为长方形,东西长8.5米,南北宽5米,通深1.8米,坑口距地表深1.3米。坑内堆积中包含灰烬、红烧土块、细绳纹陶器残片等。根据坑内包含物的特点初步判断,应为制陶取土形成,其年代下限应不晚于秦代。
  H78:平面形状近似于曲尺形,东边长6米,南边长3.5米,北边长6.5米,西边由西北隅向南2.5米,向东折3米,在向南3.5米,通深2米,坑口距地表深1.3米。坑内堆积中包含灰烬、红烧土块等。根据坑内包含物的特点初步判断,应为制陶取土形成。
  H79:平面形状略呈三角形,南边长4.5米,南北最宽处3.5米,通深2.2~2.7米,坑口距地表深1.3米。坑内堆积包含灰烬、红烧土块等。根据坑内包含物的特点初步判断,应为制陶取土形成。
  H80:平面形状不规则,东西最长处为70米,南北最宽处为30米,通深2~4米,坑口距地表深1.3米。坑内堆积包含灰烬、红烧土块以及细绳纹陶器残片等。根据坑内包含物的特点初步判断,应为制陶取土形成,其年代下限应不晚于秦代。
  H81:平面形状接近于曲尺形,东边长5.5米,北边长23米,西边长13米,南边自东南隅向西9米处向南折7.5米,向西折14米,通深2~2.7米,坑口距地表深1.3米。坑内堆积中包含灰烬、红烧土块以及内施细布纹的素面板瓦残片,根据坑内包含物特点初步判断,应为制陶取土形成,其内堆积形成时间可能为近代。
  H82:平面形状不规则(西部延伸至村民院内,未作钻探),东西最长处为50米,南北最宽处为70米,通深2~2.8米,坑口距地表深1.5米。坑的南部有3座陶窑,其内积包含灰烬、红烧土块以及内施细布纹的素面板瓦残片。坑北部堆积中包含粗绳纹陶器残片、陶纺轮等。据坑内包含物的特点初步分析,该坑的形成与制陶取土有关,堆积形成时间下限可以到近代。
  H83:平面形状不规则,南北最长处为9米,东西最宽处为6米,通深2米,坑口距地表深1.5米。坑内堆积中包含灰烬、红烧土块以及内施细布纹的素面板瓦残片。据坑内包含物的特点初步判断,应为制陶取土形成,其堆积形成时间下限可以到近代。
  H84:平面形状呈不规则形,南北最长处为41.5米,东西最宽处为31米,通深2~2.2米,坑口距地表深1.2米。坑内堆积中包含灰烬、红烧土块及施细布纹的素面板瓦残片等。根据坑内包含物特点初步判断,应为制陶取土形成,其堆积形成时间下限可以到近代。
  H85:平面形状为椭圆形,东西长处6米,南北宽2.5米,通深2米,坑口距地表深1米。坑内堆积包含灰烬、红烧土块及施细布纹的素面板瓦残片等。根据坑内包含物的特点初步判断,应为制陶取土形成,其堆积形成时间下限可以到近代。
  H86:平面形状呈梯形,南北长5米,东西自北向南宽3~5米,通深2米,坑口距地表深1.2米。坑内堆积包含灰烬、红烧土块及粗绳纹陶器残片等。根据坑内包含物的特点初步判断,应为制陶取土形成,其年代下限应不晚于秦代。
  H87:平面形状近似凹字形,南边长14米,东边长7.8米,西边长6米,北边自西向东6米处向南折3.5米,向东5米,向北4米,再向东折3米,通深2米,坑口距地表深1.1米。坑内堆积包含灰烬、红烧土块及粗绳纹陶器残片等。根据坑内包含物的特点初步判断,应为制陶取土形成,其年代下限应不晚于秦代。
  H88:平面形状接近于刀把形,南边长6米,东边长7.8米,西边长5.3米,北边自西向东4米处向东北折2.3米,东西宽2~2.8米,通深2米,坑口距地表深1.1米。坑内堆积土中包含灰烬、红烧土块及粗绳纹陶器残片等。根据坑内包含物的特点初步判断,应为制陶取土形成,其年代下限应不晚于秦代。
  H89:平面形状略呈梯形,南北长9米,南边宽2.7米,北边宽6.4米,上层因近年平整土地挖去1.3米,现存通深0.7米,坑口距地表深0.3米。坑内堆积包含灰烬、红烧土块及粗绳纹陶器残片等。根据坑内包含物的特点初步判断,应为制陶取土形成,其年代下限应不晚于秦代。
  H90:平面形状呈梯形,南北长7米,南边宽3米,北边宽6米,通深2米,坑口距地表深1.2米。坑内堆积中包含灰烬、红烧土块及粗绳纹陶器残片等。根据坑内包含物的特点初步判断,应为制陶取土形成,其年代下限应不晚于秦代。
  H91:平面形状近似于梯形,东边长13米,西边长15米,南边长13米,北边长8.2米,通深1.8~2米,坑口距地表深1.2米,坑内堆积包含灰烬、红烧土块及粗绳纹陶器残片等。根据坑内包含物的特点初步判断,应为制陶取土形成,其年代下限应不晚于秦代。
  H92:平面形状略呈刀把形,东边长13米,北边长21.5米,南边自东向西8.5米处向北折9米,向西13米,向北4米,坑西边延伸至村民院内,未作钻探。通深1.8~3米,坑口距地表深1.2米,坑内堆积包含灰烬、红烧土块及粗绳纹陶器残片等。根据坑内包含物的特点初步判断,应为制陶取土形成,其年代下限应不晚于秦代。
  H93:平面形状不规则,南北最长处为10米,东西宽为4.5~7.5米,通深1.8~2米,坑口距地表深1.2米。坑内堆积包含灰烬、红烧土块及粗绳纹陶器残片等。根据坑内包含物的特点初步判断,应为制陶取土形成,其年代下限应不晚于秦代。
  H94:平面形状不规则,东西最长处为21米,南北最宽处为19.5米,通深1.8~2米,坑口距地表深1.1米。坑内堆积中包含灰烬、红烧土块及粗绳纹陶器残片等。根据坑内包含物的特点初步判断,应为制陶取土形成,其年代下限应不晚于秦代。
  H95:平面形状不规则,东西最长处为43米,南北最宽处为18米,通深1.8~2.4米,坑口距地表深1.2米。坑内堆积土中包含灰烬、红烧土块及粗绳纹陶器残片等。根据坑内包含物的特点初步判断,应为制陶取土形成,其年代下限应不晚于秦代。
  H96:平面形状不规则,东西最长处为26米,南北最宽处为10米,通深2.2~2.4米,坑口距地表深1.2米,坑内堆积包含灰烬、红烧土块及粗绳纹陶器残片等。根据坑内包含物的特点初步判断,应为制陶取土形成,其年代下限应不晚于秦代。
  H97:平面形状不规则,东西最长处为11.5米,南北最宽处为7.5米,通深1.8~2米,坑口距地表深0.9米。坑内堆积包含灰烬、红烧土块及粗绳纹陶器残片等。根据坑内包含物的特点初步判断,应为制陶取土形成,其年代下限应不晚于秦代。
  H98:平面形状不规则,东西最长处为29米,南北最宽处为13米,通深1.3~1.9米,坑口距地表深0.4米。坑内堆积包含灰烬、红烧土块以及粗绳纹陶器残片等。根据坑内包含物的特点初步判断,应为制陶取土形成,其年代下限应不晚于秦代。
  H99:平面形状为不规则形,东西最长处为8米,南北最宽处为7米,通深1.4~2米,坑口距地表深0.9米。坑内堆积包含灰烬、红烧土块及粗绳纹陶器残片等。根据坑内包含物的特点初步判断,应为制陶取土形成,其年代下限应不晚于秦代。
  H100:平面形状不规则,东西最长处为13米,南北最宽处为7.5米,通深1.6~1.8米,坑口距地表深0.9米。坑内堆积包含灰烬、红烧土块及粗绳纹陶器残片等。根据坑内包含物的特点初步判断,应该为制陶取土形成,其年代下限应不晚于秦代。
  H101:平面形状呈不规则形,东西最长处为19米,南北最宽处为13米,自东向西通深1.5~1.9米,坑口距地表深1米。坑内堆积包含灰烬、红烧土块及粗绳纹陶器残片等。根据坑内包含物的特点初步判断,应该为制陶取土而形成,其年代下限应不晚于秦代。
  H102:平面形状呈椭圆形,东西长16.5米,南北宽7.5米,通深1.3~1.8米,坑口距地表深1米。坑内堆积包含灰烬、红烧土块及粗绳纹陶器残片等。根据坑内包含物的特点初步判断,应该为制陶取土形成,其年代下限应不晚于秦代。
  H103:平面形状不规则,东西最长处为21米,南北最宽处为7米,通深1.5~2米,坑口距地表深1米。坑内堆积包含灰烬、红烧土块及粗绳纹陶器残片等。根据坑内包含物的特点初步判断,可能与古代人类制陶取土行为形成,其年代下限应不晚于秦代。
  H104:平面形状近似半圆形,南北长10米,东西宽7米,通深1.5~1.8米,坑口距地表深1.1米。坑内堆积中包含灰烬、红烧土块及粗绳纹陶器残片等。根据坑内包含物的特点初步判断,应该为制陶取土形成,其年代下限应不晚于秦代。
  H105:平面形状为长方形,东西长2米,南北宽1.3米,通深2.3米,坑口距地表深0.4米。坑内堆积中包含灰烬、陶器残片、粗绳纹板瓦残片等,均为秦代遗存。初步判断其形成可能与秦代制陶行为有关。
  H106:暴露于吴西村东侧断崖上,东西残长6米,通深2.7米,坑口距地表深1米。坑内堆积包含红烧土块、灰烬、陶器残片、粗绳纹板瓦残片以及细绳纹残砖等,均为秦代遗存。初步判断可能为秦代制陶取土形成。
  H107:平面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4米,南北宽2.7米,通深6.7米,该坑位于一大型扰坑之中,因平整土地被挖去约2米,坑口距地表深0.4米。坑内堆积中包含灰迹、红烧土块、陶器残片、粗绳纹板瓦残片等,陶片具有秦代遗存特点。根据坑内包含物初步判断,其年代下限应不晚于秦代。
  H108:平面形状为椭圆形,东西径长3米,南北径长2.3米,因平整土地被挖去约2米,残存坑深1.2米,坑口距地表深0.4米。坑内堆积包含灰烬、红烧土块、粗绳纹陶器残片等。根据坑内包含物的特点初步判断,其年代下限应不晚于秦代。
  H109:平面形状不规则,东西最长4.7米,南北最宽5.8米,通深1.8米,坑口距地表深0.9米,坑内堆积土中包含灰烬、红烧土块、粗绳纹板瓦、陶器残片等。根据坑内包含物的特点初步判断,其年代下限应不晚于秦代。
  H110:东北角凹进一块,平面形状呈曲尺形。西边长5.5米,南边长5米,东边由南边的东端向北折2.5米,向西折3.3米,再向北折3米,向西1.7米。通深2米,坑口距地表深1米。坑内堆积包含青灰、红烧土块、粗绳纹板瓦、陶器残片等。根据坑内包含物的特点初步判断,其年代下限应不晚于秦代。
  H111:平面形状为长方形,东西长3.2米,南北宽2米,通深2.5米,坑口距地表深0.4米,坑内堆积中包含红烧土块、青灰、粗绳纹板瓦和陶器残片等。根据坑内包含物的特点初步判断,其年代下限应不晚于秦代。
  H112:平面形状为长方形,东西长22米,南北宽7.5米,通深3米,坑口距地表深1米。坑内堆积包含红烧土块、粗绳纹板瓦、细绳纹砖以及陶器残片等。根据坑内包含物的特点初步判断,其年代下限应不晚于秦代。
  H113:平面形状为椭圆形,南北长11米,东西宽9.5米,通深3米,坑口距地表深1.5米。坑内堆积包含红烧土块、粗绳纹筒瓦(内施麻点纹)、板瓦残片等。根据坑内包含物的特点初步判断,其年代下限应不晚于秦代。
  H114:平面形状不规则,西端延伸至民宅下,已探明东西最长37米,南北最宽60米,东端位于断崖处,断崖高1.3米,断崖之上部分通深4米,坑口距地表深2.3米;断崖之下部分通深3米,坑口距地表深1.2米。坑内堆积包含红烧土块、陶土块、细绳纹砖、云纹瓦当以及粗绳纹板瓦残片等。根据坑内包含物的特点初步判断,其年代下限应不晚于秦代。
  (四)扰坑
  共发现3个扰坑,形状各异。
  K7:平面形状呈不规则形,东西长110米(东端延伸至下焦村地界内,未探完),南北宽4~135米,深2.5~5.6米,坑口距地表深0.7米。坑内堆积土质较杂乱,包含有粗绳纹瓦片、陶器残片、炭迹、红烧土块等遗存,应该是人为取土所形成。
  K8:平面形状近于刀把形,南边全长13米,自西向东10米处向南突出0.5米;东边宽3米,南端距地表深1.5米处留有生土二层台;两边宽1.2米,北边自西向东10米处向北突出1.3米;西部为刀把部分,东西长10米,南北宽1.2米,距地表深2.5米,上层堆积的扰土层厚1.2米,东部东西长3米,南北宽3米,距地表深2.8~3米。坑内堆积杂土,近底层包含有骨骼残块。该坑形制相对较为规整,坑底平坦,可能与周围陶窑的制陶作坊关系密切。
  K9:平面形状呈长方形,南北长27米,自南向北宽1~1.2米,坑口距地表深0.5米,北端已探至8米深仍未见生土,因下部土质含水量较大而没有作进一步钻探。
  (五)古井
  共发现5口古井,口部均为圆形。
  J1:圆形,直径1.2米,井口距地表深0.6米,已探至距地表6米深未至并底,仍未见生土。
  J2:圆形,直径1.3米,井口距地表深0.7米,已探至距地表7米深未至井底,仍未见生土,井内堆积土中偶见粗绳纹板瓦残片。
  J3:圆形,直径1.3米,井口距地表深0.7米,已探至距地表6米深未至井底,仍未见生土。
  J4:圆形,直径1.3米,井口距地表深1.4米,已探至距地表6米深未至井底,仍未见生土,井内堆积杂土。
  J5:位于H92的北端,圆形,直径1.3米,井口距地表深1.4米,已探至距地表5米多深未至井底,仍未见生土。
  所发现的古井,均位于陶窑附近的灰坑之间,应该与制陶或烧制陶器所需水源有关。
  五、结论
  这次钻探共发现了23座墓葬、15座陶窑、102个灰坑、3个扰坑以及5口古井,基本摸清了钻探范围内古代的地貌与文化遗存埋藏情况。
  发现的23座墓葬中,大多数为汉代墓葬,其中17座为带有斜坡墓道的砖室或者洞室墓葬,单室或者双室;2座为东西方向竖穴土洞墓;其余4座为南北向的竖穴土洞墓,时代可能较晚。
  3座陶窑的保存状况大多较差,包含物多为秦汉瓦片,根据陶窑形制、内涵与堆积层位判断,应为秦代;另有12座陶窑内出土粗瓷片或者内饰细布纹的素面瓦片等近现代遗存,时代较晚。
  该区域仍旧发现了大量的灰坑,多达102个,一般规模都比较大,形状很不规则,且位于陶窑附近,所以很可能与制陶取土有密切关系。
  3个扰坑的包含物与形制比较特殊,性质与时代不明确,但是应该与人工取土有关。
  此外,在该区域还发现有5口古井,由于深度较深,均没有钻探到底部。井内包含物较少,根据古井所处的位置,初步判断可能是为了满足陶窑的生产与生活用水需求,但时代尚无法确定。
  结合秦始皇帝陵陵区北部Ⅰ区2010年的钻探情况,此次Ⅱ区与Ⅰ区的遗存在种类、包含物的特点等方面基本一致,仍然没有发现与古代道路有关系的任何遗存,进一步确定了两个方面的认识:
  1.本区域内的墓葬时代以汉代为主,再次说明秦始皇帝陵陵区北部到了汉代已经荒芜,成为“人迹罕至”的墓葬区。
  2.根据大量陶窑与取土有关系的灰坑等遗存的发现,可以认为秦始皇帝陵以北区域可能为秦汉时期的陶窑制作区,很可能是为秦始皇帝陵陵园提供建筑用材的制陶作坊遗址区。
  钻探:蒋文孝、武丽娜、邵文斌、张军、丁保乾、陈军、赵平权、董选民、陈建国、杨先军、董选利、吴建荣、程鑫、陈康美、朱整社等30余人
  绘图:丁保乾、唐小利、毛鹏
  执笔:蒋文孝、邵文斌、武丽娜、张军
  注 释
  [1]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秦始皇帝陵陵区北部Ⅰ区2010年度钻探简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总贰辑)第27~67页,三秦出版社,2012年。
  [2]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资料的完整性,各类文化遗存均延续秦始皇帝陵陵区北部Ⅰ区2010年钻探工作的编号。
  附表一:墓葬登记表
  附表二:陶窑登记表
  附表三:灰坑登记表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013/曹玮主编;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陕西出版集团 三秦出版社,201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