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秦始皇陵 > 传说故事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金凫雁与怨碑

王宝玲、黄晓明


  史书记载,春秋战国时期,鲁班发明了一件会飞的木雁。三国时,诸葛亮也曾设计并使用了能负重搬物的木牛流马。后人没见过实物,只好把这些发明统统归为传说。
  一千多年前,秦陵的金凫雁就在民间流传着。据传,有人还曾得到过其中的一只金雁。
  项羽入潼关以后,毁坏了秦始皇陵,有一道金光从墓中射出。在野外耕作的农人看见一群金光闪闪的大雁从秦陵冲天而起,越过骊山,往南飞去。这群雁飞到了淫泉,当地人看见它们在沙滩上戏水,颜色黄亮如金。十分惊异,有人便设法用网捕到一只。这才发现它是用纯金制作的精巧之物。
  到了三国宝鼎元年,张善任日南郡太守时,郡内一名普通百姓得到了一只金凫雁,作为礼物献给了他。张太守是一个博学多识、精通古今的人。他根据金雁上的字迹,推算出年月,断定这是秦始皇帝陵内之物。后人在《拾遗记》和《陕西通志》中都记载了这个故事。
  秦始皇13岁登基就开始在骊山脚下修陵墓。到他50岁,第五次出巡病死在沙丘,陵墓工程仍未完工,秦二世又接着修了两年左右。修陵时间前后近四十年。劳工最多的时候用了七十二万人。当时,调集了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穷尽了普天之下所有的奇巧之物,集于墓穴之中。地宫穹顶,以夜明珠为日月,以衔火珠为星辰,用来象征天文;地面仿制了中国有名的山岳、湖海,以水银为江河,用以象征地理;用沙棠、沉檀作舟楫;用玉石做大象;用各种杂宝制作龟、鱼;白银作蚕,黄金制飞雁,并巧设机关。水中的善游,天上的会飞,地上的能走。这些动物,都按一定的机械装置,时隐时现,往复运动。
  这些能工巧匠的绝世手艺为什么没有流传下来呢?原来心狠手辣的秦二世担心地宫内的工匠们活着出来会泄露机密,在始皇下葬时把他们全部活埋在地宫,同时活埋的还有始皇后宫的上万名宫女。史书有活埋工匠的记载,加上近代出土的修墓人几十万平方米的累累白骨及其它种种情形来推测,这一千古悲剧很可能发生过。
  也许,是那善良的先民们不愿意承认这血淋淋的现实。于是,就有工匠并不曾尽死的传说流于后世。说是项羽挖陵开冢,发现所埋的工匠还活着。他们像鬼魂一样在暗无天日的墓穴里挣扎了五年之久。始皇墓中有人鱼膏作的灯,能燃火照明许多年。工匠们凭借灯光在秦陵地宫用石头雕刻了龙凤、仙人像等精品。还将自己悲惨的命运写成文辞,刻在石碑上。其辞文凄苦哀怨,足以泣金销石,因而叫“怨碑”。当时,有好事的人把这些石像、龙凤、碑辞与秦人关于地宫记载的内容相比较,认为这些东西不是始皇入葬时所有,而是工匠们被埋之后所作。 

秦陵传说轶事/王宝玲、黄晓明编著.—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