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重要事件 > 解放战争时期 > 横山起义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李凤权


  习仲勋
  《横山起义》一书就要出版了,作为横山起义这个历史事件的参与者和见证人,我对它的问世感到欣慰。
  发生在1946年10月的横山起义,是由胡景铎同志组织和发动的。景铎同志是著名爱国将领胡景翼将军的六弟。他在青年时代就积极上进,向往革命。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怀着满腔爱国热诚,弃学从戎,率领家乡子弟兵奔赴抗日最前线,与日寇浴血奋战,功绩卓著。抗战胜利前夕,他对国民党统治集团的腐败、专横及其反共行径非常不满,毅然退出国民党部队,与希仲同志(胡景翼之子)一起,率领了一大批进步青年北上榆横地区,准备进入边区参加革命。他们到榆横以后,就主动与我联系,要求投奔中国共产党和革命怀抱,希望得到我的支持和帮助。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集团加紧准备发动反共内战,国内形势迅速恶化,陕甘宁边区周围的气氛也异常紧张起来。在这种情况下,身为国民党陕北保安副指挥的胡景铎的积极动向,理所当然地引起我们的注意。党中央和毛主席指示我们,在胡宗南大举进攻之前,集中力量解决北线问题,一方面要对北线国民党军队开展统战工作,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国民党官兵站到我们一边;另一方面要抓紧准备北线战役,用政治与军事相结合的办法解放榆横地区,为我方在反击胡宗南的自卫战争中取得更大的回旋余地。按照毛主席的指示,西北局派师源、范明等同志与胡景译秘密联系,商讨起义的准备工作和行动计划。在取得胡景铎同志的同意后,我们在他的部队里建立了党的组织,又从边区派了一批政工干部和军事干部到他的部队中进行秘密的准备工作。与此同时,按照毛主席的指示,成立了以王世泰和张仲良同志为首的北线战役指挥部,调集了四个旅的兵力,在条件成熟以后,发动了北线战役,接应胡部起义,并且准备在起义成功以后,乘势向榆林进军,彻底解决陕北的问题。后来,在横山起义胜利后,由于南线局势日益吃紧,中央决定暂时放弃解放榆林的计划,集中兵力于南线,对付胡宗南的进犯。
  横山起义的直接结果是榆横特区的建立,一大片土地和十多万人民获得解放,从而为党中央转战陕北提供了较大的回旋余地。又一个结果是起义部队经过整训,改编为西北民主联军骑兵第六师,成了人民的军队。这支部队在后来进军大西北的时候正式编入解放军序列,成为第一野战军的主力之一,在解放战争中立了不少战功。   
  从整个解放战争的全局来看,横山起义的规模不算大,但它的意义不可低估。因为这个起义发生在陕甘宁边区的北部战线上,发生在直接包围边区的国民党部队中,发生在敌强我弱、敌攻我守、敌人气焰十分嚣张的时候,发生在一些同志和朋友对中国革命前途感到忧虑的时候。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胡景铎将军响应党的号召,率领数千名官兵高举正义的旗帜,义无反顾地投向党所领导的革命队伍中来,这就不能不在政治上和军事上产生重大的影响。当这支起义部队奉中央之命调驻延安的时候,毛主席、朱总司令和所有在延安的中央领导同志,亲切地接见了他们,对他们的革命行动给了很高的评价。    
  横山起义的胜利,是毛泽东战略和策略思想的胜利,是党的爱国民主统一战线政策的胜利,是正义和进步力量的胜利。横山起义再次证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正义的事业是不可战胜的,支持正义反对邪恶,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优良传统。以史为鉴,温故知新,继承扣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仍然是至关重要的。
  《横山起义》这本书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全面地、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历史事件的背景和过程,反映了胡景铎等一大批有志之士不畏艰险、坚持追求真理的精神面貌,反映了毛主席战略策略思想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在实际中的具体运用,它对我们党史、军史和统战史的研究是有一定价值的。
  承蒙作者把他的书稿送我先阅,并要我写个序言,于是我就说了这些话。
  

横山起义/李凤权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09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