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著、史论 > 延安整风运动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党内斗争应持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李鸿义


  二、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论党内斗争》等论著的发表
  党内斗争应持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刘少奇认为,对待党内斗争的正确态度应该是:首先,要分清哪些是正确的,对革命有利的;哪些又是不正确的,对革命有害的。其次,学习、提倡和发扬党内一切好的模范和正气,积极赞助一切正确的主张和意见;第三,不采取自由主义态度,不畏惧必要的斗争;第四,具体地、适当地去进行在各种原则问题上所要解决的思想斗争,而不是主观地、机械地、捕风捉影地在党内乱斗一阵,也不是有“斗争”的嗜好;第五,在党内斗争中团结党,提高党的纪律和威信。只有这种态度,才是正确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态度。刘少奇尖锐地批判了党内“左”倾冒险主义对待党内斗争的错误方法。这些人不分清红皂白,不顾任何条件都要开展党内斗争,而且斗得愈多愈凶就愈好。他们把什么事情都提到所谓“原则的高度”,对于任何缺点都要加“政治上的机会主义”等大帽子。“按照这些似乎疯癫的人看来,任何党内和平,即使是在原则路线上完全一致的党内和平,也是要不得的。”当然,那些对党内各种错误思想抱自由主义、官僚主义态度的同志,也是错误的。“党内斗争,是整个革命斗争中不可缺少的必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的同志不但应该有党外斗争的锻炼和修养,而且应该有党内两条战线斗争的锻炼和修养。”③
  党内斗争的目的,应该是保证党的无产阶级性质、保证党的行动经常代表无产阶级最高利益。决不允许把党内斗争当作为了达到个人的卑鄙目的而运用的手段。刘少奇指出,党内斗争是一件最严肃的事,必须以对党对革命高度负责的态度来进行。坚决反对在党内斗争中不讲道理、不准辩护的蛮横手段。不讲道理是不行的,道理讲错了也是不行的,空谈更是不行的。同志间的是非之争,正确思想意识与错误思想意识之争,是思想认识和思想方法之争,一般的不是革命和反革命之争。“在党内,由于同志间原则上的分歧与对立,虽然可以发展到政治上的分歧,在某种情形下,甚至不可避免地发展到党内组织上的分歧,但它的实质,它的内容,基本上还是一种思想斗争。”④党内斗争的本身就是党内斗争不可缺少的教育,而党的教育也是一种党内斗争,一种比较温和的斗争。因此,教育和斗争是不能分开的,斗争是一种教育,教育即是一种斗争,机械分开是不对的,党内斗争的原则是斗争,但斗争的目的是为了党的团结和统一,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的团结和统一。
  党内斗争的方法,就是正确地处理革命队伍内部矛盾的方法。因此绝不能用行政命令和镇压的办法去解决,压服的结果是压而不服。刘少奇指出了党内斗争问题上存在着的主要偏向是自由主义和调和主义,机械的过火的斗争和无原则的纠纷与斗争。他建议把毛泽东曾经发表的《反对自由主义》一文作为党课教材,对党员进行党性观念、组织观念的教育。长期以来,我们党内的无原则纠纷与斗争是比较严重的,使党的关系松懈,团结涣散。但是更普遍的还是存在着“左”的情绪和倾向,不少同志不分场合和时间,一味靠斗争的方式去推动工作,动辄在党内“设立对立面,寻找‘斗争对象’”,以为一切问题只能通过斗争手段解决。经常举行“斗争会”,实际上是一种“审判会”,对犯了错误甚至没有犯错误的同志,用简单粗暴的手段,“不讲求适当、不讲求分寸、不讲求适可而止、毫无限制的斗下去。”他们认为斗争得愈凶愈好,给人戴的帽子愈大愈好,讲话的声音越大,面孔板得愈凶,牙齿露出来愈长,就认为是“最革命不过的了”。这些人“机械的错误的了解列宁的原则,把列宁的原则绝对化。”他们“作为机会主义的代表者来开展斗争,牺牲与打击这一个或这几个同志,‘杀鸡给猴看’,以推动其他的干部党员去努力工作,完成任务。”⑤刘少奇把这种人斥之为没有立场的“打手”,无原则的“斗殴家”,在党内进行投机等等,一针见血地戳穿了那些假马克思主义者的肮脏灵魂。
  刘少奇指出:要正确地进行党内斗争,首先必须以最严肃最负责的态度来进行,必须站在党的立场上,站在党的工作的立场上,站在帮助同志改正错误弄清是非的立场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思想原则上的界限的明确划分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在组织上,在斗争的方式上,在说话与批评的态度上,应该尽可能的不对立,尽可能采取温和的方式来商讨和争论。对党的组织、对同志、对工作的批评要适当,要有分寸。一切过分的批评,夸大人家的错误,滥对别人戴大帽子,都是不对的。适当的批评,适当的态度和适当的方式,反对“过”与“不及”,这就是我们党内斗争中所采取的方法。在党内外一般地停止斗争会的举行。必须给被批评被处罚的同志以一切可以申诉的机会。
  刘少奇关于党内斗争经验的科学论述,为延安整风提供了正确的方针和方法,进一步说明了正确开展党内斗争是团结人民、打击敌人、夺取胜利所必须而有效的方式,扫除了自1931年以来“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的影响,帮助了大量小资产阶级出身的新党员脱离原来的立场,并使全党的思想水平大大提高了一步。
  

延安整风运动/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