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著、史论 > 延安与中国统一战线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制定(一)


  瓦窑堡会议
  随着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从土地革命向民族革命战争转变的新形势。中共中央有必要对一个时期以来“左”倾教条主义思想进行清理,全面检讨政治路线方面的问题,分析、研究党和红军面临的形势,制定出适合新情况的完整的政治路线和战略方针。
  193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机关到达陕甘根据地的中心安定县(今子长县)瓦窑堡。12月17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瓦窑堡会议。出席和列席会议的有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博古、李维汉、王稼祥、刘少奇、邓发、凯丰、张浩、邓颖超、吴亮平、郭洪涛等。会议由张闻天主持并作关于政治形势和策略问题的报告,张浩作关于共产国际七大精神的传达报告。而后,与会者围绕全国政治形势和党的策略路线、红军军事战略,围绕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讨论中,围绕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有没有可能参加到抗日营垒中来的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有的人对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是拥护的,但对于因为日本帝国主义扩大侵略而引起的阶级关系的剧烈变化认识不深刻,对民族资产阶级从大资产阶级营垒中分化出来,参加抗日统一战线的可能性表示怀疑,并引经据典地过分强调要贯彻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路线。毛泽东在主题发言中分析各阶级对日的态度,明确提出民族资产阶级在亡国灭种的关头有参加抗日的可能,甚至连大资产阶级营垒也有分化的可能。提出要从关门主义中解放出来,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2月25日,瓦窑堡会议通过由张闻天起草的《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①后结束。
  瓦窑堡会议决议指出,当前政治形势的基本特点是日本帝国主义“正准备并吞中国,把全中国从各帝国主义的半殖民地,变为日本的殖民地”。在这种形势下,一切不愿意当亡国奴、不愿意当汉奸的中国人的唯一出路,就是“向着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汉奸卖国贼展开神圣的民族战争”。决议认为:民族革命的新高潮推醒了工人阶级和农民中的落后阶层;广大的小资产阶级群众和知识分子已转入革命;一部分民族资产阶级,许多乡村富农和小地主,甚至一部分军阀也有对革命采取同情中立的态度以至有参加的可能,因此,“民族革命战线是扩大了”。党应该采取各种适当的方法与方式,去争取这些力量到反日战线中来。决议明确指出,在地主买办阶级营垒中间,也不是完全统一的,党也应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以利于抗日民族解放斗争。对于日本帝国主义与其他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也应采取这样的策略。
  瓦窑堡会议决议指出,最广泛的反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仅应当是下层的,而且应当是包括上层的。党的策略路线是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决议重申《八一宣言》中所提出的,统一战线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
  两天之后,12月27日,毛泽东根据政治局会议精神,在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②的报告。毛泽东在报告中分析了“反革命和革命两方面的形势”,特别是对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和利用地主买办营垒内部矛盾的可能性问题,作了精辟的分析。他指出,民族资产阶级和地主买办阶级是有区别的。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是动摇。他们一方面不喜欢帝国主义,一方面又害怕革命的彻底性。在中国面临变成殖民地的危险的时局下,这个阶级有起变化的可能性,其中一部分(左翼)有参加斗争的可能,其另一部分则有由动摇而采取中立态度的可能。毛泽东根据九一八事变以来民族资产阶级的许多代表人物政治态度的变化,论证了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联合的可能性和重要性。毛泽东在报告中特别提到了蔡廷锴等人领导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的例子,还举了唐生智、冯玉祥以及宁都起义领导者赵博生、董振堂的例子。
  关于地主买办营垒,毛泽东指出,他们内部也不是完全统一的。由于中国是几个帝国主义国家争夺的半殖民地,所以“当斗争是向着日本帝国主义的时候,美国以至英国的走狗们是有可能遵照其主人的叱声的轻重,同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暗斗以至明争的”。“我们要把敌人营垒中间一切争斗、缺口、矛盾,统统收集起来,作为反对当前主要敌人之用”。
  毛泽东在报告中指出:当前“党的基本策略是什么呢,不是别的,就是建立广泛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毛泽东深刻分析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指出:“实现中国的独立自由是一个伟大的任务。”“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反革命势力的事业,不是一天两天可以成功的,必须准备花费长久的时间;不是少少一点力量可以成功的,必须聚积雄厚的力量。”“由于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产生了革命发展的不平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过去已经花去了很长的时间,而要最后地彻底地解决内外反革命势力,我们还得准备再花一个应有的时间,像过去那样地过分的性急是不行的。还得提出一个很好的革命策略,像过去那样地老在狭小的圈子里打转是干不出大事情的。”严酷的现实和历史的经验“要求我们勇敢地抛弃关门主义,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防止冒险主义”。
  为了结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瓦窑堡会议决议和毛泽东报告都批评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关门主义,指出关门主义的由来主要在于不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运用到中国的特殊的具体的环境中去,强调党不能空谈抽象的共产主义原则,而必须大胆地运用广泛的统一战线策略,去组织和团聚千千万万民众和一切可能的革命友军,才能取得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决议和报告都指出:目前党内的主要危险是“左”倾关门主义,必须坚决加以纠正。毛泽东在报告中大声疾呼:同志们,统一战线的道理和关门主义的道理究竟哪一个是对的呢?马克思列宁主义到底赞成哪一个呢?我坚决地回答:赞成统一战线,反对关门主义。毛泽东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反对革命队伍中的幼稚病。坚持关门主义策略的人们所主张的,就是一套幼稚病。革命的道路,同世界上一切事物活动的道路一样,总是曲折的,不是笔直的。革命的和反革命的阵线可能变动,也同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可能变动一样。日本帝国主义决定要变全中国为它的殖民地,和中国革命的现时力量还有严重的弱点,这两个基本事实就是党的新策略即广泛的统一战线的出发点。组织千千万万的民众,调动浩浩荡荡的革命军,是今天的革命向反革命进攻的需要。只有这样的力量,才能把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卖国贼打垮,这是有目共见的真理。因此,只有统一战线的策略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策略。关门主义的策略则是孤家寡人的策略。关门主义“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把“千千万万”和“浩浩荡荡”都赶到敌人那一边去,只博得敌人的喝彩。关门主义在实际上是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卖国贼的忠实的奴仆。关门主义的所谓“纯粹”“笔直”,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向之掌嘴,而日本帝国主义则向之嘉奖的东西。我们一定不要关门主义,我们要的是制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卖国贼的死命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
  瓦窑堡会议决议和毛泽东的报告不但估计到随着民族矛盾的上升,中国社会阶级关系已经发生的变化,而且预计到将要继续发生的变化。尽管地主买办阶级中较大规模的分化当前还不是事实,蒋介石还在对日本实行妥协退让和坚持“剿共”的内战政策,但是决议和报告实际上已经看到随着日本侵略的继续加剧,随着英、美和日本的矛盾的发展,依附于英、美的反革命力量有可能发生变化,党有可能使它至少暂时处于不积极反对反日战线的地位。能够预见到这一点,表明党不是从教条主义出发,而是从半殖民地中国的实际出发来观察形势和制定政策的。
  瓦窑堡会议决议和毛泽东报告在着重批评关门主义倾向的同时,及时提醒全党记取历史上发生过的实行统一战线政策时的右倾错误教训。毛泽东特别指出,在目前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产党和红军不但要充当起发起人,而且应当成为坚强的台柱子,从而使日本帝国主义者和蒋介石所使用的拆台政策,不能达到最后的目的。决议认为,共产党在抗日统一战线内部,既要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又要坚决不动摇地同一切动摇、妥协、投降和叛变的倾向作斗争。共产党必须以自己彻底的反日、反汉奸卖国贼的言论和行动去取得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决议强调指出,必须更深刻地了解革命领导权的问题:“党的领导权的取得,单靠在工人阶级中的活动是不够的(这是要紧的),共产党员必须在农村中,兵士中,贫民中,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中,以至一切革命同盟者中,进行自己的活动,为这些群众的切身利益而斗争,使他们相信共产党不但是工人阶级的利益的代表者,而且也是中国最大多数人民利益的代表者,是全民族的代表者”。
  为适应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要求,瓦窑堡会议决议规定将“工农共和国”改为“人民共和国”,同时改变不适应抗日要求的部分政策。决议指出人民共和国是以工农为主体的,同时又容纳一切反帝反封建的阶级。人民共和国首先保护工农群众的利益,同时又保护民族工商业的存在和发展。
  关于改变对富农的政策问题,在瓦窑堡会议之前,中央政治局在1935年12月6日已作出了《中央关于改变对富农策略的决定》。③在这个决定中指出,1929年共产国际指出中国共产党与在反对农村中主要敌人豪绅地主的斗争中,要“加紧反对富农”;四中全会以后,党在各个苏区实行消灭地主、反对富农、联合中农、依靠佃农的路线。现在党和红军面临民族革命战争日益紧迫的情况,无论从目前的中心任务和长期的实践经验来看,“加紧反对富农”的策略都“已经不适当了”。现在对富农的政策是:“只取消其封建式剥削的部分,即没收其出租土地,并取消其高利贷。富农所经营的(包括雇工经营)土地,商业,以及其他财产则不能没收。苏维埃政府并应保障富农扩大生产(如租佃土地,开辟荒地,雇用工人等)与发展工商业的自由。”改变对富农的政策,是中共中央长征到达陕北后为公开纠正“左”的错误政策采取的一个重大步骤。
  瓦窑堡会议决议在12月6日中共中央决定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指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改变对待富农的政策。富农的财产不没收,富农的土地,除封建剥削之部分外,不问自耕的与雇人耕的,均不没收。乡村中实行平分一切土地时,富农有与贫农中农分得同等土地之权。”也就是说,对于富农的土地和财产,除封建剥削部分外,采取保护政策。
  关于对工商业政策的规定。瓦窑堡会议决议指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用比过去更宽大的政策对待民族工商业资本家。在双方有利的条件下,欢迎他们到苏维埃人民共和国领土内投资,开设工厂和商店,保证他们的生命财产之安全,尽可能的减低税租条件,以发展中国的经济。在红军占领的地方保证一切对反日反卖国贼运动有利益的工商业,使得全国人民明白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不但在政治上的自由,而且是发展中国工商业的最好的地方”。
  为了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彻底清算“左”倾教条主义的影响,瓦窑堡会议还特别强调必须反对在发展党组织中的关门主义,扩大与巩固党,并对过去长期存在的过分强调党员出身的“唯成份论”提出批评。决议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它应该大量吸收先进的工人雇农入党,造成党内的工人骨干。同时中国共产党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因此一切愿意为着共产党的主张而奋斗的人,不问他们的阶级出身如何,都可以加入共产党。由于中国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与殖民地,农民分子与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常常在党内占大多数,但这丝毫不减低中国共产党的布尔什维克的地位。决议明确指出:“能否为党所提出的主张而坚决奋斗,是党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社会成分是应该注意到的,但不是主要的标准。”党在组织上进一步肃清关门主义影响,对贯彻执行党的政治主张,建立最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起了强有力的保证作用。
  瓦窑堡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和发展。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克服了中央军事领导上的错误,当时战争环境下只能解决最迫切的军事问题。遵义会议决议中虽然也总结了党在同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建立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上的经验教训,指出博古、李德等根本不了解在政治上利用第十九路军事变是粉碎第五次“围剿”的重要关键之一,没有在军事上采取与之直接配合的方针,失去了一个宝贵的机会。但也主要还是从军事上总结、分析的。只有在中共中央到达陕北后,才有可能结合国内形势和党的任务,系统地解决政治策略上的问题。会议所提出的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既说明在抗日的前提下,有必要和可能与民族资产阶级以至地主买办阶级中的一部分力量重新建立统一战线,也着重说明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能够和必须掌握领导权;既着重批判“左”倾教条主义在政治策略上的错误,也提醒全党警惕1927年大革命时无产阶级放弃领导权而导致革命遭受失败的教训。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已经善于总结过去革命失败的教训,学会从中国实际出发,把共产国际七大提出的关于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总方针,创造性地运用来指导中国的革命运动。
  ①《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件选编》(中册),档案出版社1985年版,第45—68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2—169页。
  ③《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件选编》(中册),档案出版社1985年版,第36—40页。
  

延安与中国统一战线/中共中央统战部,陕西省委统战部,延安市委统战部编著.—北京: 华文出版社,2004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