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著、史论 > 延安干部教育模式研究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总序

栗洪武


  教育是亘古的事业,有了人类就有了教育,也就有了人类对教育的认识;教育又是未来的事业,是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的实践,所以教育研究既要温故又要知新。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年轻学者,在精心耕耘于教坛,收获丰硕成果的同时,深入钻研教育问题,在继承之基础上不断创新,也取得显著成绩,并作为学校“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成果,由教育科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出版“面向当代教师教育的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新视野”与“教育科学研究新进展”三套丛书,从一个侧面展示其教育学学科建设、教育学学人学术研究承传与发展的风貌,这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
  我与陕西师范大学的老师们有着密切的交往。北师大、陕师大同是教育部直属的师范大学,而且陕师大的不少老师来自北师大,因此我们两所大学有着天然的兄弟情谊。两校的教育干部培训中心、教师培训中心,都是教育部下属的连锁单位。我曾经担任过北师大这两个单位的领导,所以无论是开会、讲学,我们都会汇聚在一起讨论共同遇到的问题。陕西师大教育学院也是我最熟悉的单位,那里有我国老一辈的学者如刘泽如、吴元训等先生,有我们同辈的张安民、孙昌识等先生,也有我们的学生辈郝文武等人。
  陕师大也是我到西安的主要立足之地。我第一次到西安,就住在陕西师范大学。那是1980年的事,参加在陕师大召开的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研究会的成立大会。西安这个美丽而朴实的古都,它的文化底蕴,它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文明,给我以极大的震撼。会议之余,我两次跑到碑林去欣赏我国古代书法艺术之宝,半坡村、华清池遗址当然也没有错过。以后多次到西安,东西两边的古迹都跑了一个遍。陕师大就坐落在这个文化窝子里,你想,她的身上能不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吗?
  在长期的交往中,使我对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也有了更多的了解。陕西师大教育学院与陕西师范大学一起已经历了六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它的前身——教育系走过了曲折的道路,特别是“文革”期间遭受到严重的破坏,一度停办。改革开放以后开始重建,并且由教育系扩展为教育科学学院。最近教育科学学院又分为教育学院和心理学院。近30年来,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经过几代教职员工的不懈努力,陕西师大教育学科在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特别是在“十五”期间,学科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2002年,教育学专业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名牌专业”;2003年,获得教育学原理博士点和心理学博士点;2005年,取得了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点;2004年,申请到了西北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基地;2006年,获得了教育学、心理学两个博士后流动站;2008年,学校又将“面向21世纪的教师教育与认知科学研究”列为“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研究项目。我衷心地祝贺他们所取得的这些成绩,并祝愿他们在新世纪取得更大的成就。
  现在,展现在大家面前的这三套丛书,便是陕西师大教育学院和心理学院教师近年来在学术研究领域辛勤耕耘所取得的新收获。该丛书以“三个面向”和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为指导,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科学与教师教育研究相结合的原则,比较深入地探讨了新世纪教育转型、改革和发展中重要的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这对更新教育观念,推进教育实践发展,培养高水平、应用型基础教育的优秀教师都有积极意义。
  追求精品是学术性著作的本性。这三套丛书无论是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实践领域的应用研究,都能在广泛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反映出学科研究的前沿水平,体现了创新见解;而且,作者多数为中青年学者,他们思维敏锐,观念新颖,研究方法独特,每本著作都各有特色。同时,为了提高书稿质量,各书还分别邀请相关专家作为特约审稿人,对书稿的质量进行全面把关。
  相信这三套丛书的出版,将会进一步提升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科的研究水平,为教育科学研究的百花园地增色添彩,在西北地区乃至全国发挥良好的作用。承蒙陕西师大教育学院不弃,要我写几句话,是为序。
  顾明远
  2009年元月

延安干部教育模式研究/栗洪武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6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