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著、史论 > 延安干部教育模式研究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后记

栗洪武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开展干部学校教育和在职干部教育,培养了约百万干部,顺利地完成了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基石的新民主义革命的重要转折,使党的执政方略在伟大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有效的贯彻执行,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也为新中国的建设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干部队伍基础。这确实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值得后人总结和铭记这一段教育历史及其经验。
  我在20世纪80年代初大学刚毕业时,有幸师从陕西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李绵,开始学习、研究延安时期的教育历史,同时也认识了一些我们党的老一代革命家和教育家,如教育部原副部长董纯才、陕西省委原文教部副部长刘宪曾、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刘端棻、中国人民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和副校长张滕霄等老同志,他们曾经在延安和其他根据地长期从事教育工作,从他们身上我看到和学到了史料中看不到也学不到的东西——那就是活的延安教育历史和教育精神。新中国成立后,这些老同志虽身居重要领导岗位,但仍将自己对延安新教育的眷眷之情倾注于延安教育史的研究中,并带领年轻同志一起编撰出版了300多万字的《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12本)、《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3卷本)、《陕甘宁边区教育史》等书籍。之后,我对延安时期的教育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对延安干部教育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也深深地感到,作为一个后学晚辈和史学工作者,不仅有责任对延安干部教育的历史及其经验进行总结,而且有必要将延安干部教育置于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中,特别是将党在延安时期的执政方略与干部教育模式联系起来考察,进一步提升延安干部教育研究的理论水平。本书正是我多年来在这方面所做的一个尝试,以求“抛砖引玉”,今后有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问世。
  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我的妻子李林华在生活上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我的博士研究生秦立霞做了许多基础性工作,我的硕士研究生钱栩、赵燕和郭晶晶完成了书中的第二、第三章内容,还有一些前辈、学者的思想、观点和研究成果也为本书不同程度地借鉴与吸收,在此一并致谢。
  作者
  2008年12月1日于陕西师范大学

延安干部教育模式研究/栗洪武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6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