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著、史论 > 陕甘宁边区史(抗日战争时期中下)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第十二章 第二节 小学教育的巩固——1

雷云峰


  一 小学教育的整顿
  抗战初期,边区小学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显著地改变了边区教育落后的状态。但由于边区物质经济条件差,师资缺乏,教育领导部门兴办教育的经验不足,所以在办学方法和提高教育质量方面还存在许多缺点,主要表现在:
  第一,照搬旧型“正规化”。脱离边区的具体情况,对学生入学年龄、数量、休学、退学、编班等方面,都作了不切实际的规定。提出重质量不重数量的口号,规定每县宁可取消10个普小,一定要办好一个集中的完小;每个学校不满20或30人,不准开办;对学制、班级、开学、放假等规定必须“整齐划一”,这样,就要求处于农村分散环境中的学生吃、住在学校,加重了群众与学校的负担,致使一些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引起群众不满。
  第二,片面实施普及义务教育制。制定出实施普及教育条例和实施义务教育办法,认为“边区老百姓落后,不强迫便不能普及”。因此规定:不论贫富,凡学龄儿童(8岁到14岁),一律入学,否则予以处罚。虽然普及义务教育的愿望是好的,但是,要在短短的3年时间内,通过强迫命令的方法来实现,脱离边区实际,违背群众意愿,把“善政”变成了“虐政”,其结果,无论怎样强迫、处罚,学生还是来得很少,以至有些学校从开学到放假,都在作动员学生入学的工作。
  第三,教材内容脱离实际。(1)教材脱离儿童的生活,不适应儿童的心理,因而不能“量体裁衣”,“因材施教”。(2)教材“太政治化”,国文课本变成了政治课本,几乎课课都是讲抗战。小学的地理、常识课,同样或多或少犯有这个毛病。(3)小学教材不切合群众生活的需要,反映城市生活多,反映边区农村情况少。如国文课本写有“爱干净的娃娃天天要洗澡”,显然脱离边区农村实际。(4)小学教材语言文字不通俗,干燥无味,不为学生所喜闻乐读。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1942年边区对小学教育进行整顿,实行精简,提高质量。其主要办法是:(1)审查现任教师,有多少合格教师,就开办多少学校。(2)凡确实思想落后,品行不端或无教学能力者,一律辞退。无继任者,该普小停办。(3)选择人口集中,交通方便,基础较好的小学,修理校舍,充实设备,加强领导,改为中心小学。(4)一般小学,在校学生要在25人以上,有单独的教室、宿舍、教员住室、游艺场所,教室里有黑板和足够的桌凳,否则停办。(5)5里以内的小学,尽可能实行合并,5里以外者取消。经过整顿,据29个县的统计,原有小学1195所,在校学生38366名,精简合并为723所,减少472所,占原有小学的39.5%;在校学生为30845名,减少7521名,占原学生总数的19%。凡正确执行精简政策的,都收到一定效果:力量比较集中,干部配备加强,提高了教员的质量。比如,边区64个完小(保小、边师、绥师、三师附小不计在内),共有439名教职员,其中大学、高中、高师、初师及初中程度的有388人,占总数的88%;除延安市外,各县都建立了中心小学,全边区有112所(靖边、定边、延长不详);学习经费较前增加,充实了学校的设备;教师待遇也改善了一些;学生学习情绪增高。但在整顿精简中也有偏差,有些县把精简变成了取消,如合水县合并小学数为70%,环县为56%;延安县完小合并后出现学生大大减少的现象等。
  1943年,边区的小学教育政策是:(1)巩固完小,提高中小,合并普小,奖励私学;(2)逐渐改变中小、普小、由区乡负责办理;(3)学校召收学生采取劝导方式。各地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符合实际的改革。比如陇东分区,1943年原则上不再合并减少学校,在原有基础上逐步提高质量,但个别既无学生又无适当教师的学校,可暂时停办,至少要保证每个区办一所学校;招生一定要采取说服劝解的办法,严禁过去不顾对象、押人、停生产的现象发生;课程里增加农业常识和边区生产建设知识,三年级起增加珠算,加强国文、算术教学,注意提高学生会写、会算的能力;放假以农时为标准,放麦忙、秋忙假和春节假,保证学生一年内有9个月的学习时间等。
  当时加强完小的领导,提高完小质量的主要办法是:按规定统一学校组织机构;提拔品学兼优的完小教师和争取外来知识分子到完小工作;完小最低限度要有一个高级班;招收学生要实行考试;建立董事会,聘请当地有威望、热心教育工作的人士参加主持;加强学生自然科学常识的教育;集中物力、财力,依照可能增加的人数,扩大校舍,充实设备;加强配备完小教育干部,以政治好、教学能力强作为任用标准。实行这些办法之后,完小有较大的发展,到1944年,学生人数增加到18161人。
  1944年边区文教大会关于边区教育方针的决议中,对边区小学教育的许多重大问题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
  第一,小学教育的目标,是为边区培养具有下列条件的新民主主义的新公民:(1)文化—学会1500字以上,读下《群众报》,算术学会加减乘除。(2)常识—具有初步的卫生常识及政治常识(懂得边区或其他地区、共产党和其他党派的区别等)。(3)具有生产劳动的习惯。
  第二,小学的形式、学制及教导方针。在分散的农村环境的边区,小学应以自愿的民办村学为主要形式。但同时还允许其他为老百姓所接受和欢迎的学校形式(如好的中、普小)的存在;学校的学制不求一律,一般的应该废止正规的班级制和学期制。凡学完规定的教育内容即可作为毕业。但教员须于三年之内保证完成每一学生的学习计划;在教学方法上,必须使学生更真切和深刻的理解所学的东西。此外讲“政事”的方式,也值得提倡。对于“溜口歌”,不重讲解,不会应用等老一套教育法,则必须予以纠正;在训导方法上,必须坚决废除打骂和体罚,以及其他严重损害到学生身体或精神的处罚的办法,而以培养和奖励学生的自觉自治精神为主。
  第三,学校和实际联系。学校不应该是关起门来完全和社会生活隔绝的单纯教书机关,他应该根据学校的环境和具体情况,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校外活动,如从事家庭及社会服务等工作,这样就使学生既做了有益的工作,又得到了很好的实际锻炼。至于各种校外活动应该进行到何种程度,可视各地各校的具体情况而定。
  第四,旧学校的改造。老式的私塾和旧型正规化的中、普小学都应采取彻底的改造方针,目的在使这些学校更能符合边区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但应注意,必须要彻底改造的是旧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内容,如打骂体罚、教四书五经,教育和实际脱节等,并不是学校的名称或形式。同时,改造也不能采取自上而下的简单命令的方式,而是经过自下而上的说服酝酿。首先搞通教员和群众的思想,并且要经过一定的渐进过程。
  边区文教大会之后,依照上述规定,开始了大规模的小学教育改革工作。民办小学大量发展,完小、普小也有发展。边区文教大会前,小学有1090所(内含民办小学574所),学生23686名;文教大会后,小学增至1281所(缺盐池、吴旗两县),学生增至34202名。到1945年上半年,小学又增至1377所(内含民办小学1057所),学生达到34004名(内含民办小学16797名),民办学校显著增加。在公办小学与民办小学的比例上,文教大会前,民办小学占全边区小学总数的52%;文教大会后增至61%;1945年上半年又上升到76%。其中有大量的公办小学转为民办小学,也有较大集中的公办小学,被分散为小型的村小。总之,边区的小学教育事业,在整顿改革中,不断摒弃带有教条主义和旧型正规化的东西,逐步走上适合边区群众需要的正确道路,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陕甘宁边区史抗日战争时期(中、下篇)/雷云峰.—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3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