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著、史论 > 陕甘革命根据地史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陕北游击战争的全面发动,三个战略区红军游击队的建立—陕北红军第二、第三支队的建立

任学岭


  (一)红二支队的建立及活动
  清涧一带,特别是东区群众基础好,党、团组织健全,力量雄厚。20世纪30年代初期,这里就有游击小组。当地党组织,先后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农民抗粮抗税的围城斗争,有数千人参加。接着,许多村庄都成立了革命群众团体。共产党员王聚德、崔正冉、罗永宽又秘密筹集得到三支短枪,为建立革命武装力量,开辟根据地创造了基本条件。
  1933年8月5日,中共陕北特委委员崔田民奉特委指示,在清涧王家山主持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第二支队(简称红二支队),罗永宽任队长,高朗亭任政委,王聚德任副队长兼经济委员,全队共10余人。红二支队组建后,即动员红二十六军回家养病的白雪山参加二支队。白雪山答应病愈后立即参加战斗,同时向二支队介绍了战斗经验和军事常识。
  红二支队成立后,首先在绥德县薛家峁区镇压了民愤极大的薛运统,张贴布告,历数薛运统的罪状,深受群众的欢迎。二支队随即进行调整编队,王聚德任队长,崔正冉任政委,并用所获元宝购得两支驳壳枪和一支步枪,随后又缴获了土匪一支驳壳枪。这时二支队已有三支短枪,一支长枪。在这个基础上开始了绥(德)清(涧)地区的游击战争,迅速打开了无定河下游的局面。1934年元月,改由白雪山任支队长,王浩(王怀德)任政治委员,王聚德调任陕甘边工作。3月21日,红二支队在500余名群众帮助下,与红四支队协同作战,夜袭并全歼店则沟李成善民团。4月上旬,二支队在小沟岔与国民党部队及民团作战获胜。至此,红二支队开辟了包括清涧东区、绥德南区、延川北区在内的大块革命根据地。
  (二)红三支队的建立及活动
  中共陕北特委寨子沟紧急会议后,马文瑞奉命到神木县南区传达特委第四次扩大会议精神,并与南区地方党组织酝酿成立工农游击武装,开辟根据地。当时,神木南区有十几个支部、200多名党员,而且群众基础相当好。中共党组织派人搞到4支枪后不久,李成兰、李成荣、王宗光、王兆相等相继回到南区,区委决定成立游击队。1933年10月18日,在区委书记贾怀光领导下,神府地区第一支工农革命武装——神府特务队在神木县南区尚家岜成立。队长李成兰,政委王兆相,共有队员7人,枪4支。特务队成立后,即在贾家沟镇压了多次告密并带领军警搜捕共产党员的贾凤隆和贾正官,同时贴出布告,公开了神府特务队的诞生及其消灭剥削制度、建立工农民主政权的纲领和主张。
  为了加强神府地区的革命武装,陕北特委相继派曾任红一、二支队领导人的高朗亭、罗永宽、马佩勋、马万里等到神府南区,给特务队带去了部分枪支弹药。1933年11月7日,按照特委指示,神府特务队在神木松树峰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第三支队,队长王兆相,政委马万里,全队20余人,七八支枪。
  红三支队成立后,在葭县沙坡西沟(今属神木)和神木尚家峁、红教寺、呼家庄等地,先后镇压了6个群众最为痛恨的豪绅衙役。将他们的粮食、衣物全部分给贫苦农民,得到了群众的热烈拥护,称颂红三支队是“穷人的队伍”,并主动为游击队站岗放哨,传递消息,不少人争着参加红军游击队。而地主豪绅则惊恐万状,纷纷逃往县城。
  

陕甘革命根据地史/任学岭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