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料汇编 > 延安时期统一战线史料选编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关于民族抗日统一战线与其内部摩擦问题的报告提纲

中共延安市委统战部


  (一九三九年二月初)
  一、统一战线的现状与摩擦现象
  A.统一战线的现状:
  (1)自六中全会,武汉、广州失守后,现在抗战进到新的时期——到新阶段的过渡时期,困难增多,敌人暂时缓进,英美借款。
  (2)汪精卫逃走降日,国民党开除汪之党籍,蒋驳斥近卫宣言,抗日阵线中亲日分子头目之出走,抗日阵线之进步与巩固。
  弱点:
  (3)防共、反共之增涨,国共间摩擦之增多。
  (4)小结论。
  B.摩擦,关于共产党方面的:
  (1)政治上的攻击:共产党既声明拥护三民主义,必须放弃马列主义,取消共产党,转变、投降。
  (2)五中全会否定六中全会提议①,反对两重党籍,要求脱离共产党,加入国民党。
  (3)共产党破坏统一。
  党、八路军、边区存在破坏统一。
  (4)强迫扩大国民党、公务人员条件,清查双重党籍分子(对付六中全会之决定),打击同情分子。
  (5)内线工作。
  (6)张君劢的文章、各杂志文章、防共材料。
  (7)诬杀、暗杀共产党员。
  C.摩擦,关于八路军、新四军方面的:
  (1)对于八路军、新四军之攻击:破坏统一、干政、破坏行政系统,特殊化,不游不击,实行共产。
  (2)摩擦现象关于军队方面的:
  ①限制八路军在一定地区不得擅自移动,在河北、山东者应归还二战区建制(山西)。
  ②调兵到敌后方,并且是调的非中央嫡系军队来与我摩擦(河北石、高部,山东于、缪部)
  ③取消八路军名称,取消八路军、新四军新编队伍名义,以达到消灭政策。
  ④八路军、游击队一概归省府指挥,企图消灭、吞并我领导的地方群众武装。
  ⑤武装冲突(在河北张荫梧部对我博野驻军的袭击,在山东省府委员袭缴我十支队、十七支队武装,在豫北我修武游击队被郭专员包围缴枪三百余枝)。
  以上现象主要是划定地区来限制八路军的发展。
  (3)摩擦现象关于政权方面的:
  ①八路军不准干政。
  ②取消冀察晋、冀中、冀南抗日政权。
  ③利用省府权力出布告、下委任,撤换我所支配的或与我所接近的抗日县长,武装接收县政——发生两县长现象。
  ④公务人员不得参加其他党派。
  以上现象主要是用政权力量来限制八路军的发展。
  (4)摩擦现象关于财政方面的:
  ①不准自筹粮款。
  ②强迫各县向省府解款。
  ③武装接收税卡。
  企图用财政来限制八路军的发展。
  D.摩擦,关于陕甘宁边区的:
  (1)政治攻击,破坏统一,割据,特殊,立异,要求取消(不但不批准)。
  (2)从外边来侵入,侵占地区,组织周围反共力量,地主、黑军、土匪、叛徒,进出人员之拘留。
  (3)从内部来瓦解政权,军队,特务,取消边区人民已经得到的各种权利(土地、民主)。
  ①分别指中国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和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
  二、统一战线与摩擦之本质、性质、危险性及其前途
  A.统一战线与摩擦之本质:
  (1)什么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对立的统一,民族统一战线包括各阶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地主与农民是对立阶级,共同抗日是统一(另一对立,中日之对立)。因此对民族统一战线的了解,只看见统一,而不见其中之对立,或只见其对立,而不见其统一,都是不对的。
  两种敌对阶级都是觉悟的,有其政党——国民党、共产党。
  有第一次统一战线,破坏及斗争之经验,都有军队与政权。
  (2)摩擦之本质,摩擦就是统一战线中阶级斗争之表现与方式,统一战线中阶级存在,阶级斗争也存在,摩擦就存在,不可避免性,无摩擦是幻想。
  (3)统一战线是在对立的斗争中,是在摩擦中发展与巩固,不斗争,无摩擦,统一战线不能进步与巩固。国民党进步之被迫性。长期统一战线,长期内部斗争,长期摩擦。
  (4)摩擦之性质,对方摩擦本是对抗战不利的,有害的,我是反摩擦,是应该的,革命的,必要的。反摩擦之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
  B、资产阶级对统一战线及共产党之政策:
  (1)政策之本质:
  ①抗日、容共、限共、孤共、溶共、灭共正是资产阶级的政策本质。
  ②武器:三民主义,“统一口号”国家中央政权。
  封建资本主义传统,特务工作,以求在思想上、组织上溶化共产党。
  ③资产阶级政策之矛盾性,民族的与阶级的冲突。
  (2)对八路军、华北华中敌后政策:
  ①重视敌后方工作,设立战地政治总局,制定沦陷区防共办法,任命沦陷区省府主席。
  ②用中央命令来限制八路军的活动。
  ③用杂牌队伍到敌后方,使与八路军摩擦相互对立,相互削弱。
  ④使军政分离,不许八路军干政,亦不用握有主要兵力之友军干政(如河北、山东),使军政对立,取消八路军之政权依托。
  C.国民党进步与摩擦之增减的关系:
  (1)国民党是在进步中,还要进步。
  (2)国民党进步并不等于国共间摩擦之减少。
  (3)国民党为了限共而进步,进步增加摩擦。
  (4)国民党进步之数量上与质量上的区别,现在进步是在抗日溶共政策下的数量进步,质量的变化,必须有阶级基础之变化。
  (5)因此不要以为国民党进步,摩擦一定减少,也不要以为摩擦加多国民党便不进步了。
  D.统一战线中摩擦发展的规律:
  (1)摩擦有时高,有时低。
  (2)敌攻紧时低,松时高。
  (3)我力量发展之地点及时候增加摩擦。
  (4)我正确让步减少摩擦。
  (5)我让步对方更逼,亦增加摩擦。
  (6)我反攻已成事实,摩擦亦临时降低。
  E.目前摩擦加多的原因:
  (1)日寇与汪派加紧挑拨离间,制造摩擦来破坏团结,企图以反共代替反汪,求得媾和投降。
  (2)敌人进攻缓和,配合汪派之媾和运动。
  (3)失地很多,我们在敌后力量的发展,与敌后抗战的经验,使蒋及国民党也注视敌后方工作(战地政治总局之设立,沦陷区域防共办法之提出)。
  (4)利用我六中全会光明正大立场,逼我再让步。
  (5)目前摩擦还是对方抗日溶共政策下的斗争,而不是破裂问题。
  F.摩擦与斗争之危险性与前途:
  (1)危险性:
  ①如对方摩擦来,我们只是让步,结果我们政治上、组织上阵地会丧失,统一战线没有了,抗日会失败;
  ②如我们斗争过火,则日寇汪派利用统一战线破裂,抗日同样失败;
  ③在敌后摩擦(有军队、政权、地点)会起武装冲突,有被日寇打塌危险;
  ④因此我们政策过左过右,都可以破坏统一战线。
  (2)统一战线与摩擦之前途:
  ①资产阶级政策之目的:胜日溶共——资产阶级独裁。
  ②无产阶级应当是:巩固统一战线,挤掉亲日反共分子。争取同情者,麻痹反共分子,以改变抗日溶共政策,以达到建立新式的三民主义共和国。
  ③这两种倾向斗争是一个过程,斗争结果——现在摩擦数量变成质变,或者是前者,或者是后者。
  三、我们关于巩固统一战线及对付摩擦之对策
  A.总方向:
  (1)共产党中央及六中全会早已说明,巩固民族抗日统一战线,巩固国共合作,一切为了抗战利益。
  (2)但一味退让,放弃自己立场,不能巩固统一战线,因此对统一战线中斗争与摩擦应有正确对策,说明我们主张之正确、严正批评对方之错误是必要的。
  (3)在对方摩擦来时,我们应在总原则下,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或防御(拖延)或反攻,或让步,或给以进攻(有守有攻,有进有退,有软有硬)。
  (4)统一是主要的,斗争是服从的。
  B.共产党之独立性与思想上站稳阵地:
  (1)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马列主义)。
  ①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相同性:马列主义在民族自卫战争与民族解放中的纲领在基本上一致的。
  民族——马克思列宁对民族战争之立场。
  民权——资产阶级性革命的民主共和国。
  民生——马列理论。
  马列主义帮助了孙中山确立三民主义。
  因此三民主义是统一战线政治基础,共产党为实现三民主义而奋斗。
  ②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之差别性:
  思想体系上的差别。
  在将来目的上的差别。在实现阶段上之差别。
  孙中山之错误。
  ③为什么共产党实行三民主义比国民党更坚决彻底。
  三民主义共和国是达到共产主义社会必经阶段。
  国民党之阶级的阶级限制性,
  ④三民主义与马列主义(共产主义)都是我们思想上的武器。
  a.三民主义是武器(三民——一民)但马列主义是更高的武器。
  b.认为我们现在的主义是三民主义,将来的主义是共产主义,是错误的,是等于放弃马列主义(共产主义)的思想武器。
  c.把三民主义解说得像共产主义(马列主义)一样,也是等于放弃马列主义的武器。
  d.因此对三民主义之解说,只应实事求是,所谓发展三民主义问题,三民主义的两种变法——资产阶级的变法(一民),变成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变法都应反对。
  (2)国民党、共产党抗日之立场、主张、政策之相同点与不同点:
  ①大家都抗日是一致的,但怎样抗日便有区别。
  ②民族问题的区别:外交。
  国内少数民族问题
  ③民权问题的区别。
  ④民生问题的区别(减租、减税、减息)。
  ⑤对内部阶级斗争问题之区别。
  ⑥对整个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之区别。
  ⑦对抗战胜利后,目标及将来社会理想之区别。
  C.回答对八路军新四军之政治攻击:
  (1)统一。政权军队之统一。
  (2)特殊化。
  (3)干涉行政。
  (4)敌后抗战之两种政策。
  ①共产党八路军之政策。
  军政党民之一致。
  指挥行政区域之划分。
  民权民生之实行(减租、息)。
  指挥之集中与机动。与友军之合作(非中央军)。
  长期抗战胜利之保证。
  ②国民党政策之错误:
  阻碍民权民生。
  军政之不一致。
  维持老省界。
  指挥之不统一。友军摩擦。
  摩擦冲突到失败。
  D.扩大自己力量原则:
  (1)力量扩大与统一合作之一致性与矛盾性(只有自己力量更加扩大,更能保证统一合作)。
  (2)向抵抗力最小的方向发展方针之不正确性(比如我今日向东北发展,对国民党摩擦自然少,但是因东北今天不易发展,摩擦才少,一旦我打出局面后,国民党也会去,摩擦仍不能免)。
  (3)力量之发展应当适合统一战线发展之规律与摩擦之规律,不平衡的,受抗战形势变化影响的。
  (4)力量之发展应照顾今日,同时照顾将来,照顾将来,同时又照顾今日,照顾自己又照顾人家,照顾部分又照顾全局。
  (5)力量之量的发展与质的发展:
  问题:在环境顺利时不要失去量的极大发展的条件。同时为了照顾将来长期的工作,为了适应某些困难环境,有时又当偏重质的发展。要善于隐蔽力量,不轻易暴露力量,要使我们在各方面工作(党政军群众团体)不仅有量的发展并需有质的加强。
  E.让步原则:
  (1)让步是统一战线政策中的成分之一,绝不让步是不对的,可以有原则的让步(如为了团结抗战,停止土地革命)与具体的让步(如让出某些防区某些县政权)。
  让步有一定的限度。
  单纯让步的路线是不对的。
  (2)让步是为了巩固团结,推进合作,因此:
  ①凡具体让步是以减少摩擦推进合作,则让步之。
  ②凡具体让步,反助摩擦增长顽固反共气焰者,则不让。
  ③凡有破裂危险时应该让步。
  ④轻易言让步会吃亏。
  (3)让步的时机要恰好。
  自动的让步与被迫的让步,着重自动的让步。
  过早的让步与过迟的让步,合时。
  公开的让步与不公开的让步,着重公开的让步。
  让步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应着重积极的作用。
  F.帮助国民党及其军队的原则:
  以我们之知识力量、干部及经验来帮助国民党及其军队工作,应根据以下原则:
  (1)凡我们的帮助能推动国民党及其军队之进步,有利于整个抗战者,应决心帮助之。
  (2)但他们想用我们的知识、干部、经验造成对付我们的条件,制造摩擦,而不利于整个抗战者,我们应拒绝帮助。
  (3)因此帮助必须有条件的,有限度性的,有进展程度的,否则所谓大公无私,披诚相见,实际只是自己搬石头打自己脚,不但于我不利,而且于整个抗战有害。
  G.对摩擦反攻的原则:
  (1)对摩擦反攻是巩固统一战线的必要办法。
  (2)反攻必须政治上占上风,站稳政治立场,理直气壮(不要乱加汉奸名义)。
  (3)反攻要注意第三者同情之获得。
  (4)要在对方最无理时举行反攻。
  (5)为要反攻先可让步,仁至义尽。
  (6)不宜乱反攻,反攻须有准备,务求胜利、压倒对方。
  (7)反攻适可而已。
  H.对地主阶级政策:敌后抗日根据地是在乡村,农村主要阶级是地主与农民,他们间有着严重矛盾。
  (1)日寇争取地主为汉奸。
  (2)顽固分子在本地依靠地主与我摩擦。
  (3)敌后抗战之主要力量是农民,而不是地主,但今天地主尚帮助抗日。
  (4)因此对于地主阶级政策应当是:
  ①农民政策不应过左,负担不应过大,无秩序,不应推地主阶级向日本,即令有些地主阶级走向汉奸道上,要使他愈少愈迟愈好,以孤立日寇。
  ②不应把地主阶级组织起(来),应孤立他,麻痹他。
  ③政权武装要注意转入可靠的抗日分子手中。
  ④对地主政策之变化,应看整个形势与农民组织、觉悟程度,减租减息应有一定限度。
  ⑤不应落到地主阶级立场上处理问题。
  Ⅰ.巩固共产党,发展共产党。
  (1)共产党今天所处的环境:
  ①对日战争的环境。
  ②统一战线与阶级合作(斗争)的环境。
  ③大批新党员,大批知识分子入党,并在抗日口号下。
  ④党的组织大半在农村中(工人少)。
  ⑤许多地方是在八路军势力下发展的,合法的,因此应警惕。我们党的组织任务,严密党、巩固党,防止组织上之破坏溶化。
  (2)共产党之组织原则:
  ①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不是统一战线组织(政党、政、民、团体之不同)。
  ②共产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不是民族左派急进党(简单的民族先锋队不正确)。
  ③共产党不仅是无产阶级在民族战争中的工具,又是无产阶级在为共产主义斗争的工具。
  ④共产党的布尔什维克的组织原则在抗日战争中,在为共产主义的斗争中,是一致的。
  (3)共产党员的政治条件:
  ①不仅承认共产党的现在的纲领,并承认最高限度纲领(阶级斗争、共产主义社会)。
  ②党员与同情者分开。
  ③党员与普通抗日分子分开。
  ④自首叛党分子不能再入党,严防奸细。
  (4)党内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之重要。
  ①教育应放在一等重要的地位。
  为什么重要。思想上的混乱。
  ②应教育党员:
  忠实于党、于无产阶级就是忠实于民族,
  忠实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学习马列主义。
  阶级的战土、民族的战士。
  克服党员头脑中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想,提高纪律化。
  ③教育方法:
  (5)巩固党在军队、政权、群众中的工作。
  ①八路军、新四军,教育、巩固新军。
  ②对友军工作一一接近阁、石、高、东北军。
  ③政权中的工作。
  ④群众中的工作,与工农小资产阶级群众更密切的联系。
  ⑤对友党:争取同情,
  最后,党内的口号:
  1.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旗帜。
  2.忠实于党、忠实于阶级、忠实于民族。
  3.保持共产党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
  4.只有更深刻地认识民族统一战线才能巩固统一战线。
  王稼祥
  

延安时期统一战线史料选编/中共延安市委统战部 组编,—北京:华文出版社,2010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