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料汇编 > 延安时期大事记述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成立(1938年4月10日—1943年4月4日)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


  鲁迅艺术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培养革命文艺干部的综合性艺术学校。成立鲁迅艺术学院的目的是:“培养抗战艺术干部;研究正确的艺术理论;整理中国艺术遗产;建立中国新的艺术。”鲁迅艺术学院是党的领导人和艺术界权威人士倡导办起来的。七七事变发生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迅速扩大,全国人民奋起抗战。随着抗战形势发展的要求,我党已考虑到急需培养文艺人才这个问题。1937年11月就拟先在陕北公学内增设一个“艺术训练班”。1938年2月,毛泽东、周恩来、林伯渠、徐特立、成仿吾、艾思奇、周扬等联名发出鲁迅艺术学院《创立缘起》。文中说:艺术是宣传、发动与组织群众的最有力的武器,培养抗战的艺术工作干部已是不容稍缓的工作,因此决定创立鲁迅艺术学院,要沿着鲁迅开辟的道路前进。
  经过短时间的筹备,1938年4月10日在城内中央大礼堂举行了鲁迅艺术学院成立大会,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出席大会并讲话。毛泽东说:在十年内战时期,革命的文艺可以分为“亭子间”和“山上”两种方式。亭子间的人弄出来的东西有时不大好吃,山顶上的人弄出来的东西有时不大好看。既然是艺术,就要又好看又好吃,不切实、不好吃是不好的,这不是功利主义而是现实主义。抗日战争使这两部分人汇合了,彼此都应当去掉自大主义。要在民族解放的大时代去发展广大的艺术运动,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指导下,实现文学艺术在今天中国的使命和作用。鲁艺是在党中央的关怀下成长的,1940年4月10日,在鲁艺成立2周年纪念日,毛泽东题写了“鲁迅艺术文学院”校名,同时还题写了“紧张、严肃、刻苦、虚心”八字校训。洛甫(张闻天)也曾题词鼓励鲁艺师生:“认识大时代、描写大时代、在大时代中生活奋斗,站在大时代的前卫为大时代服务,这就是现代文艺家的使命。”
  鲁艺直接受中央干部教育部领导,院务委员会负责日常工作。鲁艺成立之初,院长暂缺,赵毅敏、沙可夫为副院长。1939年11月28日,中央任命吴玉章为院长、周扬为副院长并主持日常工作。1939年5月11日由鲁迅艺术学院改称“鲁迅艺术文学院”,1943年4月4日并入延安大学,又称“鲁迅文艺学院”。当时,中共中央为鲁艺制定的教学方针是:“以马列主义的理论与立场,在中国新文艺运动的历史基础上,建设中华民族新的时代的文艺理论与实际,训练适合今天抗战需要的大批艺术干部,团结培养新时代的艺术人材,使鲁艺成为实现中共文艺政策的堡垒与核心。”这个方针是经中央宣传部讨论拟出,经中央书记处通过的。
  鲁艺先后共办6期:鲁艺第一届共招收学员60余人,主要是从抗大、陕公及来延安的一些文艺青年中招收录取的。学员1938年3月初入学,学制6个月,主要培养有一方面专长的艺术人才。第二届1938年5月7日开始招生,8月27日开学。本届教学的目的是:“培养抗战艺术工作的干部,研究艺术理论,接受中国及外国各时代的遗产,以至创造中华民族的新艺术”。第三届1939年1月10日开学。本届分为初级班和高级班,学制均为四个月。教育的目的为“培养坚持长期抗战、坚持统一战线,为民族解放事业能吃苦耐劳,适应于前、后方的艺术工作者及干部;培养党的坚强的艺术干部,为了加强、扩大党的艺术方面的影响及领导,奠定新艺术的初步基础”。第四届1940年2月招生,戏剧、音乐两系各招50名,文学、美术两系各招40名,学制暂定一年。7月中旬开学,学习期限改为2年。1941年3月又改为3年。本届教育目的为:“为培养新文学艺术之理论、创作各方面的专门人才,这些人才必须具备:(一)马列主义及艺术理论之相当修养;(二)基础巩固的某种技术专长。”第五届1941年6月中旬招生。戏剧、音乐、美术、文学各招40名。1942年2月间学员陆续到校上课,学制3年。1943年4月4日并入延安大学后改称“鲁迅文艺学院”,并将戏剧、音乐两系合并。本届教学目的在招生简章中明确规定为:“以马列主义的理论与立场,培养适合抗战、建国需要之艺术、文学人才,为建立中华民族新民主主义的艺术文学而奋斗”。第六届1944年5月开始招收新生,7月入学。此时鲁艺已成为延安大学所属的一个独立学院,设文学、美术、戏剧音乐三个系,学制两年。戏剧音乐系又有前干班(指前方干部)、地干班(指地方干部)和戏剧学习班。除此而外,鲁艺还在原有各专业之外招收了普通科、部队艺术干部训练班等班次。
  鲁艺非常重视研究工作,建院不久就设立了研究部,相继成立了一些学术团体和研究机构。如1938年7月音乐系成立“民歌研究会”(1941年2月改名为“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1939年10月20日美术系发起成立“漫画研究会”;1940年4月5日为集中人才从事戏曲之研究与改革而成立“评剧研究团”(其前身是1939年3月实验剧团留后方人员组成的“鲁艺评剧研究班”,1942年4月间评剧研究团离开鲁艺,筹备成立了“延安评剧研究院”)以及“路社”、“草叶社”等文学团体。此外像文学部的“文艺工作团”(后改名为“文学研究室”)、音乐部的“音乐工作团”、美术部的“美术工场”等,都是兼有研究性质的学术团体。文学系师生组织的“草叶社”还创办了《草叶》文学期刊,由周立波、何其芳、陈荒煤、严文井等人担任编委,一共出了六期。鲁艺在创作与演出方面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纪念建校两周年的时候,周扬副院长就汇报说,鲁艺教职工在报刊上发表了1925篇作品。据统计,仅文学系从1941年5月到1944年6月在延安报刊上就发表了通讯报告119篇,小说51篇,散文50篇,诗歌105篇,剧本7个,童话1篇。仅剧本一项,鲁艺从1938年4月到1944年5月,6年间就创作出121本之多。除此之外,鲁艺还组织编写、翻译出版了一定数量的图书。如《延安鲁艺木刻集》(美术系木刻研究班编)、《演剧教程》(天蓝、曹葆华译)、《歌剧集》(鲁迅艺术学院丛书之一,内收“农村曲”、“军民进行曲”)、《世界文学名著选》(鲁艺编辑)、《新秧歌集》(鲁艺文工团编)。著名的《黄河大合唱》和歌剧《白毛女》都是在鲁艺产生的。鲁艺的木刻作品也久负盛名,像古元的《哥哥的假期》、力群的《昨天的教堂》、颜涵的《当敌人搜山的时候》在1942年10月重庆的“全国木刻展览会”中展出时,就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徐悲鸿参观后对延安的作品十分赞赏,在重庆的《新民报》上撰文谓:发现中国艺术界一卓绝的天才,乃中国共产党的大艺术家古元。
  值得一提的还有延安的新秧歌运动。从1943年2月9日开始,150余人庞大阵容的鲁艺秧歌队,第一次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延安的大街小巷。秧歌队由手持镰刀斧头的工农形象“伞头”带领,连续到党中央所在地杨家岭、联防司令部、边区政府、西北局、文化沟及附近农村表演,每天演出五六场,深受欢迎,群众奔走相告,紧随不舍。毛泽东赞道:“这还像个为工农兵服务的样子”。鲁艺秧歌掀起了延安表现新的群众时代的秧歌运动,影响遍及各革命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高举镰刀斧头的秧歌队,紧随解放大军,高唱着《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跨黄河、越长江,直至珠江海口。全国解放后,鲁艺开创的新主题秧歌又走向了世界,受到不少友好国家人民的热爱与欢迎。
  鲁艺在劳动生产中也不甘落后。1939年全院140人参加开荒,共开出荒地433.7亩,平均每人开荒3.1亩;1940年全院134人参加开荒,共开出荒地616.5亩,平均每人开荒4.6亩。
  1942年5月2日至2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在杨家岭召集延安文艺工作者100余人举行了一个座谈会,即著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其中参加座谈会的就有鲁艺的教员、研究员40余人。
  1945年11月中旬,党中央决定延安大学各学院都迁离延安,去东北新解放区办学。迁校队伍由周扬率领,鲁艺由沙可夫负责带队。队伍行至河北怀来,因东北战场形势变化,迁校队伍折转张家口待命,与华北大学汇合。1946年春,鲁艺奉命继续向东北进发,周扬留华北联合大学任副校长,沙可夫也留华北联合大学,鲁艺队伍由吕骥、张庚率领,经哈尔滨,于9月到佳木斯,编为东北大学文艺学院,由萧军任院长,至此,延安鲁艺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鲁迅艺术学院创建于抗战爆发之初,结束于抗战胜利之后。在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中,从1938年3月到1945年11月的7年半多时间里,共培养了抗战艺术干部685人,其中文学系197人,戏剧系179人,音乐系162人,美术系147人。与此同时,鲁艺还先后举办了各种类型的短期培训班,培养出大量的艺术干部。
  

延安时期大事记述/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