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料汇编 > 延安时期大事记述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中央卫生处和中央医院成立(1938年—1939年)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


  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医疗卫生工作由中央军委卫生部统管。1938年中共中央成立了中央卫生处,负责中央机关医疗保健工作,下设医政科、保健科、药材科,设立了中央医院、中央直属门诊部及各机关卫生科和医务所。
  中央卫生处既是卫生行政领导部门,也是医药卫生技术指导机构。其工作方针是“预防第一,减少疾病,掌握医疗技术,减少死亡,以增强生产中的劳动力”。主要任务是搞好卫生宣传、卫生防疫、环境卫生及群众卫生工作,深入基层开展疾病调查和预防控制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1945年10月,中央卫生处合并于中央军委卫生部。
  中央医院属中央卫生处领导,主要为中央机关干部职工服务,位于城北约5公里处的李家坬。1939年9月6日开始工作,收治病人,其后又经过充分的筹备,于11月7日正式开诊。院长由中央卫生处长傅连暲兼任,石昌杰任副院长,魏一斋为医务主任。第二年何穆任院长,孙力余任党总支书记。1943年傅连暲任院长。
  初建时,医院仅有12孔窑洞,医疗员6人,护理员16人,仅能容纳三四十名病人。以后靠自力更生培养干部及吸收外来医生,他们大多是来自东北、华北等地的知识青年。到1943年,逐渐扩充为170张床位,全院的医生护士共100余人。设置了内、外、妇、儿、结核和传染等科,产科是该院主要部分,平时可容纳产妇25人。科室建设有X光室、药剂室、手术室、化验室、药房,有窑洞48孔,房16间。
  党中央和毛泽东非常关心医护人员的思想情况,1942年前后,当毛泽东听到了有关护士思想问题的一些反映时,曾先后两次为护士题词:“尊重护士,爱护护士”、“护士工作有很大政治的重要性”。特别是经过整风运动,医护人员的思想觉悟和医疗质量大大提高。1943年住院病人死亡率降到2.9%,妇产科无一例死亡,小儿支气管肺炎病死亡率降到5%,老人大叶性肺炎病死亡率下降到3.9%。此外,医院和门诊部还经常组织医疗队下乡,到安塞、裴庄等地为群众防病治病,并在庙会上进行卫生宣传等,为改变延安的卫生面貌起了积极作用。中央医院还培养了从各个解放区来院进修或实习的医务人员。从1939年到1945年,共有实习医生115人,同时,还培养了检验员23人,药剂人员25人。经过培养训练的人员有许多后来都成了卫生战线的领导骨干。据统计,从建院到1945年共收治伤病员12677人。为救治干部群众,为保护中央领导同志健康作出了很大贡献。
  抗战胜利后,1945年10月,魏一斋任院长,白耀明任副院长,刘维任总支书记。1946年,为适应解放战争的需要,将中央医院改为第一后方医院,以国际和平总院名义继续加强对外联络。1947年初,改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卫生部第一后方医院。李炳之任院长兼政委,袁开伦为副政委,周泽昭任医务主任兼外科主任,潘念慈任院部办公室主任,马相任总支书记,赵艾和孙大庆负责总务工作。此时,医院的任务是:收治重伤病员和团以上干部的伤病员。为了有利于为战争服务和收治伤病员方便起见将医院分成四个所。
  第一后方医院组建后,于1947年3月17日撤离延安,随野战军转战陕北。1949年随中央进入北平,即现在的北京医院。
  

延安时期大事记述/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