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料汇编 > 陕甘宁边区工人运动史料选编(下册)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模范工程师沈鸿

解放日报

    
  工艺实习工厂模范工程师沈鸿同志,浙江人,年三十九岁,幼年家贫,小学未能毕业,于一九一九年到上海虹口区的一家洋布店里当学徒。布店附近有几家机器厂,他常在晚上跑去察看,于是对机器发生了爱好。那时他一面做工,一面很刻苦的自学。开始,他从当时《申报》的副刊《常识》上吸收了一些科学常识,自己产生了“工业救国”的理想,随后下决心研读一些数、理、化及其他自然科学的书籍,这是他后来自学机械的一个基础。
  关于机械的初步知识,他最初是从《申报》的《汽车增刊》上得到的,接着他又买了几本讲修理汽车方法的书籍,在夜里店中人都睡静了的时候,仔细阅读。白天一有机会,他就溜到那些机器厂的门口去,看他们实际上是怎样修理汽车的,用这种方法来改进他从书本上学得的东西,从而获得许多新知识。
  他读书范围很广,除关于机械的书籍外,他还读了大量别的书籍,也读了一些社会科学书籍,其中有一本是关于苏联的五年计划,还有一本马克思传。
  在洋布店里工作了十二年后,约当他二十六岁时,脱离了洋布店,和他几个朋友共同筹到五千元,开办了一个小机器厂。开始时,他自己在车床上做工四个月,以后他保持着这个作风直到现在,有好多工作他喜欢亲自动手。第一批制成的是锁子,幸而都销出去了,于是该厂就逐渐扩大起来。到三七年工厂已由开始时的五、六个人增加到三十几个人了。在这过程中,他自己也掌握了各种技术,成为一个卓越的技师。
  那时候,他即抱有一种民主思想,痛恨军阀,痛恨内战,对进步势力则寄于很大同情。有一次,他在一家机器行里看见几部苏联机器,非常坚实,非常漂亮,和美国货差不多。他很惊讶,心想:一个国家在短短的二十几年内工业上能有这样的成就,真是不错!如果中国也变成了那样,我的技术一定有用,我就诚诚恳恳地为它做工。
  抗战开始不久,他把一部分机器迁到武汉,想为抗战尽力,向当局要工做。但没有人理睬和帮助他。随后,他终于找到了尽力抗战和能够发挥技术特长的地方——陕甘宁边区。三八年二月,经过了相当的困难和艰苦,他把十部机器同七个工人和学徒带到了延安,开始为八路军、为抗战服务。
  几年来,他的工作已经有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在他来边区以前,除延长煤油厂有很少几部机器外,边区内是少有机器的。他来后,就改变了这个情况。他带来的十部机器都是“母机”(车床、刨床、铣床、钻床等),是制造机器的机器。于是以这十部机器为基础,开始制造出一些适合边区条件的,易于搬运的新型母机,陆续又制造了各种机器,配备了许多工厂,帮助了边区工业的发展。这些机器如:印刷厂的油墨机,纸厂的造纸机,制药厂的压片机,煤油厂的炼油设备,以及边区某些工厂的各种机器,主要都是经过他设计,直接间接地从他带来的母机上生产出来的。而他更大的贡献,还再于帮助了八路军前后方修械所的装备,便利了八路军在前方作战。但当别人问到他的工作成绩时,他总微笑着回答:“算不了什么!这一行我懂一点,当然可以做一点事,但这还是靠大家,我一个人一个脑袋两只手,能做出好多事来?!”
  他的工作态度,一贯是谦虚、积极、负责。他每天工作起码十二小时。在今年开始炼铁时,整整有两个月没有好好地睡觉,晚上上床常是不脱衣服,稍稍躺一会,精神恢复了一点,一翻身又起床工作去了。
  他在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做任何工作都服从实际需要,不从个人的爱好出发。除了工作外,他还很热心地教人。几年来,在他和别的同志的努力之下,把工人和学徒的数、理、化知识提高不少。他常说:“技术不应该秘密起来,厂里懂得这样技术的人越多越好。
  针对着一些空洞而不切实际的所谓专家的工业计划,他对制造产品的标准有这样的三个主张,就是:一、经济(指要成本低)二、效力(指要耐用);三、时间(指制造的时间要短)。他极反对有些知识分子、专门家之不与实际结合,他认为知识分子、专门家一定要和实际结合,踏踏实实为人民大众服务,如果不这样,照他的说法,是缺乏一种“利他主义”。提到这样的人,他止不住愤慨地说:“我对这样的人是很恼火的!”
  这个瘦小而有精神的工程师,他的衣服,他的手,和工人一样沾满了机器的油污。新机器制造成了,他一定要守在旁边,长期的观察它有没有毛病,以便改正它。工人向他学习技术,他就亲自跑到机器旁边去耐心地教他们,这也是使跟他学习技术的工人迅速进步的一个重要原因。
  (《解放日报》1944年5月10日)
  

陕甘宁边区工人运动史料选编(下册)/陕西省总工会、工运史研究室选编,—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