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料汇编 > 陕甘宁边区工人运动史料选编(下册)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模范工程师林华

解放日报

    
  玻璃厂职工代表林华同志,是边区有创造性又能与群众结合的杰出的工程师之一。他在外面曾是一个油类工业的专家,但当他一九四〇年底刚来边区自然科学院工作时,上级即给以制造玻璃的任务。当时林华同志对边区情况还很生疏,加以过去对玻璃制造不曾有过深入的研究,何况连参考书也很缺乏,因此感到极大困难。但林华同志以他的服从分配、忠于革命的科学事业的精神,在接受了任务之后,便立刻着手于原料的搜求。在足足五个月期间,他差不多每分钟都在打听询问玻璃原料的产地,有时听别人谈起来某地有类似的石块或泥土,林华同志便不管路程多远,连日赶去。他经过了无数次的追寻和挫败,却常常得到现在玻璃厂厂长刘咸一同志的帮助与鼓励,最后找齐了制造玻璃的几种最重要的原料。其中外面所用的氧化铝这里是用白土,外面所用的工业碱,这里是用土碱代替的。但当原料问题解决之后,接着又发生了坩埚与烧玻璃的炉子的问题。坩埚是一种经常消耗的用具,恰好当时科学院还有几个现成品,才算暂时得到解决。但烧玻璃的炉子,它的要求是一千度以上的温度,同时火还要匀。要制造这样一个炉子是困难的。这时林华同志便首先向群众学习,吸收老百姓原有的瓷窑的经验,这样经过一个时期,不断的摸索,才在四一年十一月试验成功,但一直到了四二年的春天,才找到第一个熟练的工人。因为烧玻璃是一种连续性的工作,他们又是第一次试验,不能不时时刻刻都注视着它的变化。因此,林华同志往往一二十天不能得到好好的休息,而且从玻璃出产到制成成品这中间还有一个过程。这些,都经过林华同志一一克服,边区第一个玻璃工厂,终于在四三年出现。到现在为止,该厂所出产的医药用具中,针药管每年产十几万个,疫苗管三~五万个,此外,还有一部分的化学器材;在日用品中,延安所需灯罩,能全部自给,质量虽不能和舶来品相比,但比之西安产品,毫无逊色。
  其次林华同志还一手创造了边区的陶瓷厂,在设置瓷窑之前,林华同志经过一番苦心的研究。他曾有两个月时间,不断的观察老百姓瓷窑的装置,从观察比较中发现规律,再回去教给一个为他所亲手训练的工人。但林华同志并不满足于老百姓传统的方法,他发现他们现有的瓷窑的共同的缺点是烟囱太低和窑身太高,以致烧窑时火力不匀和损坏太多,于是陶瓷厂装置瓷窑时,便把窑身安矮而烟囱则加高至八尺。起初者百姓批评他们的胡搅,但后来慢慢的看到瓷厂的出品都比他们的出色,没有因为火力不匀而颜色深浅不一的毛病,而且损坏平均不超过百分之二(老百姓的平均约百分之二十)。才开始表示惊异和佩服。到了去年,桥儿沟和二十里铺附近老百姓的瓷窑,都学了陶瓷厂,把烟囱慢慢的加高了。这正是林华同志从实践过程中所达到的从群众中来和到群众中去的革命工作的方法,是值得大家学习的。现时陶瓷厂所出产的耐火砖与耐酸器具,能全部自给。在今年一年中,林华同志还准备实现他的一个新的计划,便是要尽量利用瓷厂的“余热”。现在陶瓷厂和边区老百姓的瓷窑,常常可以看见从烟囱里冒出熊熊的火光,这都是浪费了的火力,如果这种火力能够利用,不但起码节省燃料三分之一,而且可以使瓷窑内的热度加高,提高产品的质量。这个计划的实现,需要瓷窑更科学和周密的设计,但林华同志相信这种设计一定可以成功。
  (《解放日报》1944年5月11日)
  

陕甘宁边区工人运动史料选编(下册)/陕西省总工会、工运史研究室选编,—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