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料汇编 > 陕甘宁边区工人运动史料选编(下册)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陕甘宁边区工人运动的方针

李颉伯

    
  我原在白区做地下工作,是搞军运的,后来搞地方工作。一九三四年,我任唐山市工人联合会的秘书长;一九三五年在天津,我是华北铁总筹备会的负责人之一,那时候叫赤色工会。华北铁总筹备处名义很大,人数很少。
  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就重视工人运动。一九二二年成立了劳动组合书记部,这是我党的组织。一九二五年五月一日,成立了中华全国总工会,是工人群众全国性的组织。一九二七年,蒋介石叛变了革命后,工会组织不能公开活动,就转入了地下。到一九三四年,工会组织就没什么群众了,只有些党员和少数革命的积极分子。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中央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路线和方针。这时总的路线变了,以前叫“反蒋抗日”,以后叫做“迫蒋抗日”。当时和张学良、杨虎城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关系。一九三六年“双十二”事变,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临潼把蒋介石抓起来,这就叫“迫蒋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放后又叫“联蒋抗日”,总的方针就是这样变化的。当时把“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作为一个战略。中央在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方针后,就决定撤销赤色工会。一九三六年,刘少奇主持北方局工作,把华北铁总筹备处改成了北方局铁委。从此,华北铁总便由一个没有群众的组织变为一个秘密地、有少数工人党员、少数革命积极分子组成的组织,它主要是搞各种各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团结更多的群众,在党员和积极分子的共同努力下,搞起一个业余京剧团,一个足球队,一个篮球队,另外,还利用群众的面目打入国民党工会,进行公开合法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发现积极分子,使北方局党的组织得到很大发展。
  一九三七年十月,我离开华北铁总,到晋南打了一年仗。那时候,少奇同志是北方局书记,驻山西临汾,我们利用阎锡山的名义,组织牺盟会(山西牺牲同盟救国会),组织山西省总工会、工人抗日救国会等等。一九三八年十月,我到陕甘宁边区学习。一九三九年“五一”劳动节,中央成立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它是党的组织。书记是康生(那时候,康生还是人,还没有变坏),副书记是张浩。委员有刘少奇同志,陈云同志,朱宝庭同志,高长久同志等。工作人员只有我一个,成立的当天,指定我当秘书。
  当时,已经有了边区总工会,主任是毛齐华。
  一九四〇年,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改组。康生不当中职委书记了,有很多委员也退出去了,如少奇同志、陈云同志都退了。由邓发同志当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的书记,我是委员。以后,邓发同志牺牲,党又派我代理书记。我原来在延安是管理敌占区的工作,还做国统区的工作,以后边区被敌人严密封锁,联络不上,没有多少工作可干,又让我管各解放区的工会工作,主要是代中央起草电报、研究工人运动方针。
  那时候的工运方针,还是当年苏区的错误方针,如果说中央苏区在军事上犯错误而被迫长征,那么在职工运动的方针上也是错误的。它过多强调代表工人、保护工人利益,损害了个体手工业者的利益,他们就不干了。这么一来,把中央苏区里边的工厂、作坊,都搞光了(其它苏区也是一样),弄得苏区什么都没有。边区总工会开始有一段时间也执行了苏区那一套方针。
  一九四二年以前,有一段时间执行错误的工运方针,指的就是“代表工人利益,保护工人利益”,这是在白区对敌人或对资本家进行斗争的方针;对自己的公营工厂那就不能这样做了。对苏区私营工厂,应当采取“劳资兼顾,劳资两利”的方针。一九四二年十二月,毛主席在陕甘宁边区高干会议上作了《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的报告,他说:“在目前陕甘宁边区的条件下,大多数人做工作,讲革命,除了经济与教育两件工作以外,究竟还有什么工作,值得称为中心工作或所谓第一位工作的呢?究竟还有什么工作是更革命的呢?不错!其它工作是有的,而且还有许多。但是,中心的,第一位的工作,就目前边区条件说来,就大多数同志说来,确确实实的就是经济工作与教育工作。其它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两项工作而有其意义。”他还说:“离开经济工作而谈教育和学习,那是教条主义的学习,不过是多余的空话;离开经济工作而谈革命,不过是革财政厅的命,革自己的命,敌人是丝毫不会被你们伤着的”。他还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应改善职工会的工作,发展赵占魁运动于各工厂”。
  赵占魁当时在边区的农具厂。当时农具厂因备战改为兵工厂,把兵工二厂(即枪厂)和农具厂合并为联防司令部第一兵工厂。一九四二年夏,在第一兵工厂曾发生过一件事情。边区总工会和建设厅每年都签订集体合同。有关工人待遇、义务等问题,在合同里都有规定。各工厂由厂长和工会签订本厂的具体合同,这都是从苏联学来的。因为签订合同,这个兵工厂的工会主席狄德建,煽动了一些工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甚至于驾共产党,骂八路军;说共产党和八路军都是喝人血的,要求提高待遇,不提就停工。大多数工人是好的,但一时也会上当,当时多数工人受骗,跟狄德建走了一段时间。那时高长久同志是边区总工会主任,章萍同志是劳动保护部部长。那天章萍同志到中央来,反映了狄德建的问题。中央派我去解决问题,我去的办法是争取群众。只要我们说服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群众,把他们争取过来,事情就好办了。我刚到工厂,狄德建就说我是“大卖狗皮膏药”的。我和章萍同志一个人一个人,几个人几个人地去谈话,一个班组一个班组的去做工作,争取了群众,说服了群众,最后把大多数群众都争取过来了。因为那时候的工人,很多都是军队转业的同志或参加革命来的人当了工人的,所以问题不难解决,关键是把情况讲清楚。给工人的教育尽讲一些教条主义的东西,工人肯定是听不进去的,我们要用活人活事作教材。我们问工人:“你们说说看,你们兵工厂哪个人表现最好呢?平常表现最好,而且是在狄德建闹事期间,表现最好的人是谁”?大家都说是赵占魁。赵占魁当时是这个厂翻砂股的股长,以后我们总结了他的经验。写赵占魁事迹的还有两个人,其中一个叫穆青,现在是新华社的社长。他两次写赵占魁,第一次是一九四二年,他写的东西发表后,赵占魁运动就开展起来了。
  一九四二年十二月,毛主席在陕甘宁边区高干会上的讲话中说:“发展赵占魁运动于各工厂,职工会工作有不适合于提高劳动纪律和劳动积极性的,必须加以改选。”“一个工厂内,行政工作、支部工作与职工会的工作,必须统一于一个共同目标之下,这个共同目标,就是以尽可能节省的成本,制造尽可能好的产品,并在尽可能快与尽可能有利的条件下推销出去,这个成本少、产品好、推销快的任务,是行政、支部、工会三个方面三位一体的共同任务。各顾各地把三个方面工作分裂开来的作法是完全错误的。三个方面要组织统一的委员会,首先是行政人员、行政工作、生产计划走上正轨,而党与工会的任务就是保证生产计划的完成。工厂应奖励最有成绩的工人与职员,批评与处罚犯错误的工人,没有适当地奖惩制度是不能保证劳动纪律与劳动积极性的提高的”。当时在中央领导下,曾归纳了职工运动的方针,就是以生产为中心,生产、生活、教育三位一体的职工运动的方针。这是当时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归纳的这个方针。从而陕甘宁边区和各解放区绝大多数都按这个方针开展工人运动,生产都大大提高了,因而工人生活也改善了。赵占魁运动坚持六年之久。
  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毛主席开始搞武装斗争,建立苏区,从一九二七年算起,到一九四二年,整整十五年,才有了这么个正确的工运方针。
  陕甘宁边区的工人运动,由于有了正确的方针,边区工厂才出现了象赵占魁这样一大批新的劳动者。毛主席讲话以后,所有的边区和根据地,都走这个方向了,如太行山开展的甄荣典运动等等,那是按这个方针搞下去的。
  李立三犯错误以后,中央派李富春同志来主持召开全总党组扩大会议,批评了李立三的错误。那次以后,又确定了以生产为中心,生产、生活、教育三位一体的职工运动的方针。我离开工会多年,到河北省委当书记,文化大革命十年我是没有工作做的,以后我到铁道部去当副部长。这样我和铁道部总工会一起还是坚持这个正确的方针。
  我去年四月一日离开了铁道部,第一件事就是回延安,可惜时间太短,只住了四天。中央大礼堂和毛、刘、周、朱、任在杨家岭的故居,枣园、王家坪、中央办公厅都恢复了原状。在原来“女大”那个地方成立了革命纪念馆,有很多照片,我过去都没有见过的,也公布了,我看了很高兴,也引起了很多回忆。
  一九四二年以前的方针,完全是学苏联的那一套。苏联有一个党、政、工三角,咱们叫三人团。有意见就共同研究,一致就一致,不一致就各向自己的上级那儿去反映,不是党委统一领导。党委统一领导是一九四八年解放沈阳,陈云同志任沈阳的军管主任,提出接管工厂,接管商店,都由党委统一领导,这种统一领导制是陈云同志的一个创造和发展。
  (王建楼、梁剑武整理)
  一九八三年四月十六日
  注:解放后李颉伯同志先后担任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中共河北省委书记、铁道部副部长等职务,现已离休。
  

陕甘宁边区工人运动史料选编(下册)/陕西省总工会、工运史研究室选编,—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