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辑录 > 史料汇编 > 陕甘宁边区大事记述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31.中国共产党对东北军的争取工作

雷云峰 张宏志


  (1935年11月——1936年12月)
  中共中央到陕北后,对做东北军的工作十分重视。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的发展,首先是在东北军工作中取得了突破。
  东北军是当时“围剿”陕甘根据地的敌军主力。但自“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广大将士身受家乡沦陷的痛苦,强烈要求打回老家去,不愿同主张抗日的红军作战。张学良在“九·一八”事变中痛苦地接受蒋介石的命令,不经抵抗便失去东北四省,遭到举国上下的唾骂。东北军在“剿共”战争中屡受重创,又遭蒋介石的冷遇。这些都是做东北军工作的有利条件。
  为此,在瓦窑堡会议上,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东北军工作委员会,以周恩来为书记,叶剑英为副书记。1936年1月17日中共中央部署东征时,留周恩来、博古、邓发三人组成中央局,负责后方工作,以周恩来为书记。后方工作中,很重要的就是要做好东北军的工作。1936年1月25日,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叶剑英、聂荣臻、刘志丹等二十五位红军将领联名发表《红军为愿同东北军联合抗日致东北军全体将士书》,申明同在陕北进攻红军的东北军首先停战议和,共同抗日。
  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采取公开与秘密、上层与下层、前线与后方、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开展对东北军的争取工作。同时,在陕北成立了训练班,培养专门从事东北军工作的人员。周恩来为争取东北军做了大量工作。
  1936年7月27日,中共中央在保安召开政治局会议。会上,周恩来报告对东北军的工作。毛泽东在发言中对周恩来领导下的东北军工作作了很高的评价,称赞它“可为很好的模范”。并说:由于这方面工作的进展,党的整个工作部署应该相应地改变:原来的工作次序是,第一在西边建立根据地,第二在东边建立游击区,第三建立联合战线;现在应改为把联合战线的扩大放在第一位。周恩来还建议,在国民党军队中的共产党组织应该把上层同下层严格分开。会议同意这个建议,并决定成立白军工作部,由周恩来负责。
  在前线,红军加强政治宣传,到处书写“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打回老家去”等标语口号;在阵地上,红军对东北军开展火线喊话活动。1936年春夏之间,东北军王以哲部一个团在甘泉被红军包围数月,当他们弹尽粮绝之际,红军不但没有歼灭他们,反而主动撤围,并劝告他们抗日。
  在后方,红军对俘虏实行优待政策。对东北军被俘人员的食宿有时好于红军。红军给他们讲抗日道理,愿意帮助东北军打回老家去。被释放的官兵返回东北军后,起了很好的作用。其中起作用最大的是东北军六一九团团长高福源,在红军中生活两个多月后,思想起了变化。一天他向中共中央联络局局长李克农提出:愿意回去劝说张学良同红军联合抗日。李克农向周恩来汇报后,周恩来立刻同意他的要求。
  高福源1936年1月初离开瓦窑堡,到洛川见到张学良。张学良当场指定高福源回苏区,请红军方面派一位正式代表来。1月16日,高福源回到瓦窑堡,当面向毛泽东和周恩来作了报告。中共中央随即决定派李克农去洛川同张学良谈判。李克农在19日前往,同张学良商谈。张表示愿为成立国防政府奔走。
  2月初,中共中央决定再次派李克农前往谈判。李克农临行前,周恩来在2月10日找他布置去洛川的任务,说:这次谈判成功的可能性很大,不成功的可能性小。但有一定的危险,你要有思想准备。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无论如何不能谈崩,一定要谈好。
  2月25日,李克农抵东北军六十七军军部驻地洛川。张学良因有事离开南京,指示六十七军军长王以哲及军参谋长赵镇藩先谈六十七军与红军的合作问题。2月28日,双方达成五项局部性的口头协定,并决定经批准后于3月5日各自下达执行。协议的内容是:l、为一致抗日,红军与六十七军确定互不侵犯,各守原防之原则;2,恢复六十七军在肤施(今延安)、甘泉、富县县城(这三县为东北军防区)公路上的交通运输及经济通商;3、肤施、甘泉两城六十七军所需粮柴等物可向当地苏区群众购买;红军转饬地方政府发动群众送柴粮进城,恢复正常关系;4、恢复红白两区通商,双方均有保护对方采购人员之责。为掩外人耳目,红军与东北军进入对方地区办货时均穿便衣。此外,王以哲提出在甘泉县县城被围半年的六十七军两个营需要换防,要求红军不加阻挠。甘泉城十里内及富肤公路沿线双方均不驻军,以保证双方安全。李克农表示同意这两项要求。
  3月3日,张学良由南京返回西安,4日飞抵洛川与李克农会谈。会谈开始,他首先表示赞同双方的口头协议,期望全面合作。接着他要求李克农谈谈中国共产党对时局的看法。李克农根据瓦窑堡会议精神作了说明。张学良又提出了几个有关联合抗日的问题。李克农回答了张学良提出的问题,在联合蒋介石和进军路线问题上未能取得一致意见。张学良表示他赞同共产党建立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的主张;和苏联联系,双方可各派代表,至于赴苏路线,他可与盛世才商量。最后他提出:请共产党在毛泽东或周恩来中选派一位来,与他共商抗日大计;时间由中国共产党决定;会谈地点在肤施城(今延安);将来中国共产党可派一位负责人常驻西安。
  3月16日,中共中央在山西省石楼召开会议,听取了李克农的汇报,中共中央当即决定派周恩来为全权代表,赴肤施和张学良会谈。4月6日,由毛泽东、彭德怀密电张学良、王以哲,告以行期,提出会谈的问题。4月7日,周恩来和李克农带着电台从瓦窑堡向肤施进发。8日,周恩来、李克农一行抵川口。因为风雪交加,电讯中断,张学良9日上午才自己驾飞机,带着王以哲、刘鼎飞到肤施。当日晚8时,周恩来等入城,与张学良、王以哲彻夜长谈。参加会谈的共五人:张学良、王以哲、周恩来、李克农及刘鼎。
  会谈中,张学良表示完全同意中共“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赞成中共组织国防政府、抗日联军等意见;赞成红军集中河北抗日;对红二、四方面军北上抗日他表示欢迎。并说如果红军一旦与日军接触,他可以公开和红军联合抗日。这样,双方全面合作就肯定了下来。张学良又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应包括蒋介石的问题。周恩来表示:这个问题很重要,他回去报告中央,认真考虑,再作答复。接着,又研究了抗日战争爆发后,如何打败日军?周恩来阐述以持久战致胜之道。此外,对苏联、双方停战、通商等问题都达成了协议。10日清晨四时,会谈结束。这次会谈,是张学良将军由“剿共”到联共的转折点,揭开了他一生中新的一页,为红军和东北军建立友好关系打下了基础。
  肤施会谈意义重大。它按照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原则,解决了当时紧迫的问题,为促进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作出了贡献。
  

陕甘宁边区大事记述/主编:雷云峰;副主编:张宏志,—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