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简牍文字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北新道

作者:奥雷尔·斯坦因(英)


  T.XV.a遗址的文书十分丰富
  T.XV.a遗址几乎没有任何建筑遗存,哪怕一般长城烽燧上的那种不起眼的建筑也没有。这里何以会有这么多垃圾堆,垃圾堆中又何以会有这么多文书呢?对此我们必须作出解释。而且我们要记住,由此地发现并被沙畹先生的著作收录的文书共有117件,而玉门关遗址T.XIV的文书总共才有80件。此地的文书数目仅次于T.VI.b的文书总数(228件)。T.VI.b的古代“废纸”数量之所以很多,大概是因为扔弃这些“废纸”的那个机构是偏远长城的司令部,戍卫着长城的两翼及一条西去的道路,地位很重要。而T.XV.a却与T.XIV要塞(即玉门关故址)靠得很近,这就使开头提出的问题更令人难以回答了。幸好我们可以求助于一段描述此地古代地形的史书记载(上文中对这里的古代地形均未曾述及)。如果我们凭自己对此地的知识,对史书文字所做的解释是正确的话,我想会有助于得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我所指的是《魏略》中的一段文字(此书成书于公元239—265年),文字中记载了从敦煌通往西方国家的几条通道,我在上文谈到过这段文字。我们说过,《魏略》中明确提到:从前从敦煌通往西方国家的通道有两条,现在则有三条。前两条被称为南路和中路,无疑指的是沿阿尔金塔格山坡到米兰去的路和穿过沙漠到楼兰去的路,对此我们无须赘述。我们要讨论的是《魏略》一书另一段文字中所称的“北新道”,这段文字开头是这样的:
  北新道
  北新道“从玉门关西北出,经横坑,辟三陇沙及龙堆,出五船北,到车师”,即戊已校尉之所(吐鲁番的喀拉霍加),然后折而向西,于龟兹(库车)与中道会合。沙畹先生已指出,这条路显然就是《汉书·西域传》中所载的路:“元始中,车师后王国有新道出五船北,通玉门关,往来差近,戊已校尉徐普欲开以省道里半,避白龙堆之厄。”
  《汉书》中的新道
  可以看出,《汉书》中明确指出了新道的起点和终点。终点是玉门关,我们已证明玉门关就是长城西端的T.XIV要塞。起点是古城和金满城一带,位于天山北麓,俯瞰吐鲁番盆地。这一带土地比较富饶,《汉书》中多次提及的“车师后国”就是这里。这里也是唐朝北庭都护府的辖区之一,在唐朝文献中出现过多次。我们尚不能确认《魏略》中另外提到的“五船”和“横坑”位于何处,这并不奇怪,因为新道上的这两处地方位于从敦煌到哈密的道路之西、库鲁克塔格山的最东段,这一地区迄今为止尚无人去勘察过。
  从敦煌直通哈密的道路
  如果我们查看一下地图,就会一眼看出两个情况来。拿苏联国界图第21号来说吧,这张地图的比例尺是图上1英寸代表实际距离40俄里,覆盖了从古城到敦煌的全部地区,有的地区勘察过,有的没有勘察过。首先,我们发现,如果能开通一条道路,把现今古城哈密道通过天山的那个关隘(位于七角井以北)与T.XIV要塞附近的长城直接联系起来(这条路将穿越这两点之间沙漠中的山脉和高原),那么这两点间的路途同先前那条路相比将缩短一半。先前这条路弯曲难走,它穿越古罗布泊湖床上的盐碱地到达楼兰,再经吐鲁番到古城,这正与《汉书》相符。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这条路不得不经过几乎只有海平面那么低的低地,从哈密绿洲流来的河终结在这—低地中,形成了疏纳淖尔(Shona-nōr)沼泽。
  “北新道”分成两叉,分别通向古城和吐鲁番
  一旦这个低地处于敦煌长城的管辖之下,就几乎可以沿直线直达天山东部低矮的鞍部,这个鞍部位于七角井和大石头要塞之间。古代商人从这个低地既可以去往西北的“车师后国”或古城,也可以继续向西去往吐鲁番盆地。《汉书》把吐鲁番盆地称为“车师前国”,高昌遗址(即如今的喀拉霍加)也位于吐鲁番盆地的绿洲之上。这样,《魏略》中称“北新道”通向车师国的高昌这段文字就与《汉书》中记载的路线不矛盾了。
  另外两条从疏那淖尔到吐鲁番的路如今已不能通行
  这张俄国地图上还有两条路直接从疏纳淖尔通向吐鲁番,但实际考察表明,当地条件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两条路已不能通行。北边的那一条科兹洛夫上尉于1895年考察过,这条路通向七克台。1915年秋,在我的指导下,勘察员穆罕默德·雅库伯精确地勘察了这条路。事实证明,这条路上约有100英里长的距离内一点水也没有,所以现在已无法供商队通过。南边的那条路情况类似。1915年冬,拉尔·辛格艰难地穿越尚无人考察过的库鲁克塔格中段,从南边来到了这条路上,并循着它一直来到了吐鲁番盆地东南的底坎尔。他发现,路两侧的咸水泉已经干涸,而底坎尔当地人还记得,从前从哈密来捕野骆驼的强悍猎手们过这条路时就是用泉水结成的冰做饮用水的。商队肯定已有很长时间不能从这条路上通行了。
  罗博罗夫斯基对疏勒河以北进行的考察
  上文说的这两条路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应当是晚近的事。这使我觉得有理由认为,北新道的南段,也就是较难行走的那一段(即从玉门关到疏纳淖尔之间的那一段),肯定早在上文所说的两条道之前已不能通行了。按上文提到的俄国地图计算,这两点间的直线距离约为190英里,其中只有北端的1/4我们通过罗博罗夫斯基上尉于1894年2月进行的考察才略有了解。那次他是从哈拉湖以南出发,深入到西北沙漠中的山脉之中。他穿过疏勒河床的地方靠近T.XIX烽燧。然后他穿越了很多寸草不生的山岭和谷地,一直走到距疏勒河河床直线距离有46英里的地方。由于马缺水喝,他只好原路返回。值得注意的是,按照他的叙述,在距河床直线距离约有26英里的地方有个谷地,“谷口是平坦的花岗岩”。在这个谷地中,这位俄国旅行家发现“岩石中有一些圆形的浅沟或盆状构造,盛着积雪融水”。再向前,他来到了一个山口顶部,此地海拔有6640英尺,距他此行的终点约6英里,在此他看到有块已废弃的界石,还有一条西南—东北方向延伸的古道的痕迹。
  古道由于干旱而关闭
  罗博罗夫斯基上尉当时在旅途中发现了有水的石沟,这一点很值得注意,因为它表明,在那些未被勘察的地区(古代北新道可能就是穿越这一地区通向疏纳淖尔),即使今天,至少在某些季节、在某些地方,是可以从井中或天然的石槽中获取水的。1915年,我在探险中发现,西库鲁克塔格地区和柯坪附近的荒山情况正是如此,在柯坪人们把天然石槽称作“柯克”。在这两个山区都有确凿的证据表明,有文字历史以来甚至更晚近些时候,干旱正在加剧。由于两地的自然环境基本上与我此处讨论的地区类似,所以很可能这一地区也经历了一个干旱化的过程。因而,在有水的古代,从北方来的劫掠者大概不觉得这里是什么障碍,正如今天柯坪的山区对于劫掠者来讲也不成障碍一样。
  长城建造以后干旱加剧
  为支持这一结论,我们还可以提出一条更直接、更有说服力的考古学上的证据。我的考察已证明,公元前2世纪末修建敦煌长城时,人们觉得有必要一直将其修到哈拉湖以西很远的地方。如今,疏勒河尽头以北的沙漠由于缺水已无人能够通行了。如果当时骑着马的匈奴劫掠者也不可能从这里通过的话,汉朝就完全没有必要在这偏远而贫瘠的沙漠地区修筑城墙、烽燧,更没有必要克服种种困难戍卫着这些长城和烽燧了。
  T.XV.a烽燧可能是“北新道”的起点
  很遗憾,由于身负其他任务,并面临着诸如季节、骆驼和雇工不足等问题,在我对敦煌地区的两次考察中都未能向长城以北的沙漠中做进一步考察。但是,虽然我没有机会亲自勘察一下“北新道”所经地区,我却认为我们至少有足够的地形学和考古学证据可以确定“北新道”的起点。我倾向于把它确定在T.XV.a废墟遗址,理由如下:首先,《汉书》中明确指出玉门关是“新道”的南端,《魏略》证实了《汉书》的内容,并加上一条重要信息“从玉门关西北出”。我们已经知道,公元1世纪初开通“北新道”时,“玉门关”总部仍设在T.XIV要塞。那么,我们自然应该在T.XIV号要塞附近寻找“北新道”穿过长城的地方。把T.XV.a作为北新道出长城的出口将特别合适。T.XV.a以北是很易通行的疏勒河河床,河床较窄,四周是坚实的砾石高地,而再向东约3英里的地方、河床的左岸,是无人可以通行的沼泽。这样人们一年四季都可以安全渡河了。
  T.XV.a的位置优势
  把T.XV.a选作“北新道”的一个次级关口,还有一个明显的优势:它南边的高地紧连着沼泽盆地,其中有可供饮用的泉水,还有丰富的牧草。我从实验得知,当人们即将远赴绝域、踏上漫长艰苦的征途之前最后一次休整时,或当人们刚穿过绝域来到这里,人畜疲乏,将要做第一次休整时,水和牧草都是极其重要的。对于将沿北新道旅行的人来说,如果先去T.XIV再沿着T.XIV西边的大沼泽来到第一个可渡河的地方,或者反过来走,都要绕行相当长的路程。
  公元1—5年后的文书居多
  考虑到这些地形因素之后,我想还应该对T.XV.a出土的文书给予特别的重视。我在本节开头已经说过,在此地发现了数量如此之多的文书这一事实本身,就很能说明这个地方一度曾何等重要。如果我们的解释是正确的话,那么大部分文书就应该是公元1—5年和晚于公元1—5年的,因为公元1—5年正是首次开通“北新道”的时间。这个推论得到了证实。我们已说过,T.XV.a.iii垃圾堆的最晚年代是西汉末年,即公元9年以前,在沙畹先生的书中有36件文书来自这个垃圾堆。另两个垃圾堆ii和i出土的文书则多达66件,ii号的年代在公元15—56年之间,i号在公元65—137年之间。还有14件文书是在T.XV.a.iv和v地点发现的,这两处地方虽未出土有纪年的文书,却分别靠于i和ii地点。
  提到当地官员的文书
  有不少文书提到了当地官员的事务,这些官员很可能是直接负责督察穿越长城的人员。T.XV.a.i.16明确提到某个将出关向北去的人。T.XV.a.v.4中引用了关于“出入”的规定,显然指的是出入长城的关口。T.XV.a.iii.22中提到了一辆出关的马车。文书No.461大概是一种通行证之类的东西,是发给一批过境官员的。T.XV.a.iii.44和24都登记了几封发往不同地址的信,其中一封是发给某驻军所在地的,那里离此地肯定距离颇远。如果此地是一条道路及沿道路而设的邮政路线的端点的话,这类文书的内容就很好解释了。
  北新道上染料缺乏
  凭我对当地的知识,我觉得T.XV.a.v.9这件文书很有意思。该文书称“亭”十分偏远,白天看不见烟发出的信号,晚上看不见火发出的信号,当地的戍卫人员都被告知不要再烧燃料了,以免不必要的浪费。据我所知,敦煌长城上每个烽燧附近无论在今天还是在古代都有丰富的芦苇、灌木及胡杨树等可用作燃料,所以我觉得这件文书中提到的“亭”不可能坐落在长城之上。况且,长城上的烽燧彼此都不太远,任何一个烽燧上燃起的烽火其附近一两个烽燧都是可以看到的。从另一方面来讲,如果沿“北新道”设立亭障,亭障就可能位于北边库鲁克塔格的荒凉山区,燃料问题就迫在眉睫了。今天,每个从安西沿中国大路去哈密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在这个戈壁之上,由于没有燃料并且几乎没有任何牧草,在每个路边驿站都得出高价买燃料和芦苇秸秆。
  安西哈密道上缺乏沙漠植被
  现在中国人把北边库鲁克塔格的山区称作“北山戈壁”,这个名字虽然不太明确,但却很方便。我们获得的关于这一地区的信息均表明,沿戈壁向西去,不仅水越来越少,而且植被也越来越少。所以我几乎可以确信,虽然汉代以后干旱才加剧、自然环境恶化,但即使在汉代,“北新道”上也必定存在燃料短缺问题,正如现在取代“北新道”的安西哈密道情况一样。尽管安西哈密道的路线还在古代北新道的路线以东,两道相距平均约60英里,但我完全可以想像,在19世纪末电话线架设到安西哈密道之前,要想在这条道上维持烽燧,一定会遇到T.XV.a.v出土的那个文书中所述的困难。
  “玉长罗”位于“北新道”上
  如果对西北的沙漠进行系统考察,是否有可能发现设在北新道上各个地段的简陋的小屋遗址和小屋的垃圾堆呢?这个问题我无法回答,我把它留给后来的探险者。但我在此应当指出,上文曾引用的文书T.XV.a.iii.43①中很可能提到了北新道上离此较近的路边驿站。这件文书中称,有个人被从“玉长罗”要塞派往“大煎都”,即长城最西端,还称发给这个人三天的口粮。而“大煎都”距T.XV.a只有两天的路程,由此证明“玉长罗”距T.XV.a应有一天的路程。文书中还提到给此人提供一匹骆驼,供他旅途之用。这似乎证明,“玉长罗”是个沙漠中的要塞,由于缺乏水和牧草,那里用骆驼比用马方便。最后还有一点,如果T.XV.a不只是个戍卫长城的普通要塞,而是一条新开的重要商路的门户的话,我们就很容易解释,为什么会在此发现某个西方商人遗留下来的那条写有婆罗谜文题识的绸子T.XV.a.iii.57了。
  ①参见本章第四节。——原注

从罗布沙漠到敦煌/(英)奥雷尔·斯坦因著,赵燕等译.-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