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早期丝绸之路文献研究

二 伊西多爾《帕提亞驛程誌》譯介

作者:余太山


  卡剌克斯的伊西多爾(Isidore of Charax)所著《帕提亞驛程誌》(Stathmoi Parthikoi)是早期絲路的重要文獻。鑒於國內絲路研究者尚無人譯介,謹拋磚於此。1
  第一章 赴美索不達米亞[1]和巴比倫尼亞[2]
  [1]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亦見托勒密《地理志》2(V,17),指底格里斯河(Tigris)和幼發拉底河(Euphrates)之間的地區。
  [2]巴比倫尼亞(Babylonia),亦見托勒密《地理志》(V,19),美索不逹米亞南部的古國,首都巴比倫。
  1.1在宙格瑪(Zeugma)[3]附近渡幼發拉底(Euphrates)河[4],抵阿帕米亞(Apamia)城[5],自此城可抵達伊阿拉(Daeara)村[6]。
  [3]宙格瑪,亦見斯特拉波《地理志》3(XVI,1-1,22,23)、普林尼《自然史》4(V,21)、托勒密《地理志》(Ⅲ,8),5 Seleucus Nicator(約前358—前281年在位)所建,故址在今土耳其幼發拉底河畔的Birijik。當時這是自安條克(今Antakya)進入美索不達米亞的必由之途。宙格瑪的政治、經濟、軍事地位重要,乃帕提亞與羅馬的必爭之地。6
  [4]幼發拉底河,源自安納托利亞的山區,流經敍利亞和伊拉克,與底格里斯河合流爲阿拉伯河,注入波斯灣。
  [5]阿帕米亞,亦見普林尼《自然史》(V,21;VI,30,作Apamia或Apamea)。帕提亞城市,在幼發拉底河左岸,隔河與宙格瑪相對。故址在今土耳其Sanliurfa省的Tilmusa村(原Rum-kala),業已被Birecik Dam (BirejikDam)形成的湖泊淹沒。
  [6]伊阿拉村,地望待考。7或卽Peutinger Tables 8所列Thiar。
  1.2自幼發拉底河行三索伊諾伊(schoenus)[7]至阿帕米亞。
  [7]索伊諾伊,古波斯長度單位。各書所記数值不等,大致在3 1/4和3 1/2英里之間。
  1.3自彼處行五索伊諾伊至卡剌克斯·西帕西努(Charax-Spasinu)[8],希臘人稱之爲安忒穆西阿斯(Anthemusias)城[9]。越彼處行三索伊講伊至巴塔那(Batana)[10]的科剌厄亞(Coraea)要塞[11]。
  [8]卡剌克斯·西帕西努,希臘人的殖民城市,亞歷山大大帝所建,故址可能在波斯灣頭、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合流處。公元前一世紀爲Characene王國的首都,在與東方進行貿易的過程中發展成繁榮的港口城市。Charax在希臘語中有“要塞”之意,頗有軍事殖民地色彩。除美索不逹米亞的Charax外,伊西多爾還記載了剌癸阿那·米底亞地區的Charax(見第七章)。
  [9]安忒穆西阿斯城,亦見斯特拉波《地理志》(XVI,1-27),普林尼《自然史》(V,21),美索不逹米亞的古城。
  [10]巴塔那,希臘人殖民都市之一。
  [11]科剌厄亞要塞,以及下文所見諸要塞,均是當時帕提亞和羅馬軍事對抗的見證。
  1.4自此處右折,行五索伊諾伊至曼努俄耳哈·奥宇瑞特(Mannuorrha Auyreth)[12]要塞,及一井泉,居民飲水汲自此泉。
  [12]曼努俄耳哈·奥宇瑞特,希臘語原意是“河面吹來的微风”。
  1.5自彼處行四索伊諾伊至科謨彌西謨柏拉(Commisimbela)要塞,比勒卡(Bilecha)河[13]流經其旁。
  [13]比勒卡河,或卽今伊拉克Belikh (Balikh)河。
  1.6自彼處行三索伊諾伊至阿拉格瑪(Alagma)要塞,乃一王室驛站。
  1.7經此處行三索伊諾伊,至一希臘城市伊克那厄(Ichnae)[14],馬其頓人所建,位於巴利卡(Balicha)河畔。
  [14]伊克那厄,希臘人的軍事性質的城市,羅馬和帕提亞之間的戰鬥曾在此城周围激烈進行。
  1.8自彼處復沿幼發拉底河行五索伊諾伊至希臘城市尼刻福里烏謨(Nicephorium)[15],亞歷山大大帝[16]所建。
  [15]尼刻福里鳥謨,亦見斯特拉波《地理志》(ⅩⅥ,1-23)、普林尼《自然史》(Ⅴ,21;Ⅵ,30,作Nicephorium或Nicephorion),重要交通樞紐,故址在今Rakka。
  [16]亞歷山大大帝(King Alexander),馬其頓國王,公元前336—前323年在位,前334年開始遠征波斯、印度,建立了橫跨歐亞的大帝國。
  1.9復沿(幼發拉底)河行四索伊諾伊至伽拉巴塔(Galabatha)村,村已荒廢。自彼處行一索伊諾伊至枯謨巴那(Chumbana)村。
  1.10自彼處復行四索伊諾伊至提爾拉達·彌耳哈達(Thillada Mirrhada)[17],亦一王室驛站。
  [17]提爾拉達·彌耳哈達,故址可能在今Khmeida。
  1.11從彼處行七索伊諾伊至一王庭[18],乃一壁塢[19],有大流士所建阿耳忒彌斯(Artemis)[20]神殿。塞彌剌彌斯(Semiramis)[21]運河流經此處。該處幼發拉底河築有石堤,使河道變窄、水漲溉田,然夏季常有船隻觸堤失事。[22]
  [18]王庭可能在今敍利亞的Zelebiyeh,對面是Zenobia城堡。
  [19]壁塢,指有壁圍的村,此類村亦希臘軍事殖民地。蓋自塞琉古王朝始,實施希臘化政策,在商道沿途建造希臘城市,同時建造具有軍事用途的村落。伊西多爾所記四處有壁圍的村落,均在中部美索不逹米亞的交通幹線上,面向幼發拉底河,起天然要塞的作用。
  [20]阿耳忒彌斯,起源於東伊朗的富饒之神,水神阿那希塔(Anahita)亦卽阿那伊提斯(Aναιτιζ)的希臘語名稱。所謂阿耳忒彌斯神殿,供奉的應是阿那希塔女神。伊西多爾所謂大流士,可能指大流士一世(Dareios Ⅰ,約前522—前486年在位)。但無論大流士一世還是居魯士,雖然尊重、保護被征服民族的宗教,其本人則僅接受波斯人的宗教亦卽瑣羅亞斯德教(Zoroaster)的教羲。大流士一世、薛西斯一世(XerxesⅠ,約前486—前465年在位)和Artaxerxes一世(約前465—前425年在位)的碑銘絕不出現阿胡拉·瑪玆達之外神衹的名稱,亦未見關於他們爲阿胡拉·瑪茲達以外的其他神衹建造神殿的記錄。Artaxerxes二世(約前405—前359年在位)以降,銘文中始有關於阿胡拉·瑪茲達以外其他古伊朗神衹如太陽神密特拉和水神Anahita的表述。因此,伊西多爾所謂大流土所建阿耳忒彌斯神殿,可能是Artaxcrxes二世以後波斯諸王所建。
  [21]塞彌剌彌斯,按希臘神話,係敍利亞女神阿塔爾噶提斯(Aταργατι)之女。
  [22]自巴比侖時代起,這一地區就有發達的灌溉和水利。挖掘運河是國家的主要事業。
  1.12復行四索伊諾伊至一壁塢,名阿爾蘭(Allan)。
  1.13復行四索伊諾伊有地名柏俄那恩(Beonan),彼處有阿耳忒彌斯神殿。
  1.14復行六索伊諾伊至法利伽(Phaliga,希臘語意指“中途”)村[23],村在幼發拉底河畔。
  [23]法利伽村以及下文的那巴伽特壁塢,可能在今Buseira。
  1.15自安條克(Antioch)[24]至法利伽一百二十索伊諾伊。復自法利伽至底格里斯河畔的塞琉西亞(Seleucia)[25]一百索伊諾伊。
  [24]安條克,今土耳其的Antakya。公元前300年作爲塞琉古王朝首都建成。
  [25]塞琉西亞,今底格里斯河畔的Seleucia遺址。公元前307年曾爲塞琉古王朝最初的首都。公元前141年,被Mithrisates一世(約前171—前139/前138年在位)佔領,成爲帕提亞領土。
  1.16法利伽村接一壁塢,名那巴伽特(Nabagath)[26]。阿部剌斯(Aburas)河[27]傍塢而流,注入幼發拉底河。大軍於此渡河赴羅馬國土。
  [26]那巴伽特,見注23。
  [27]阿部剌斯河,亦見斯特拉波《地理志》(XVI,1-27,作Aborras)、普林尼《自然史》(XXXI,22;XXXII,7,作Chabura)、托勒密《地理志》(V,17,作Chaboras),可能是今天的Khābūr河。
  1.17自彼處行四索伊諾伊至阿西克(Asich)村[28],復行六索伊諾伊至杜剌·尼卡諾里斯(Dura Nicanoris)城[29],城係馬其頓人所建,希臘人稱之爲歐洛浦斯(Europus)。[30]
  [28]阿西克村,故址在今Jemma附近。
  [29]杜剌·尼卡諾里斯城,建於公元前280年,故址在今幼發拉底河中游左岸Qalat-es-Sāhhīya遺址。1921年,法國考古學調查團在此進行發掘,證實這裏曾是一個隊商都市,出土的羊皮文書、美術品等均係研究帕提亞史的珍貴資料。
  [30]歐洛浦斯,據Polybius 9 (V,48-16),Europus屬於Parapotamia,Dura屬於美索不達米亞。則歐洛浦斯與杜剌是兩個不同的城市。
  1.18自彼處行五索伊諾伊至墨耳哈(Merrha)要塞[31],乃一壁塢。
  [31]墨耳哈村,故址在今Irzi。
  1.19自彼處行五索伊諾伊至癸丹(Giddan)城[32],復行七索伊諾伊至柏勒西·比布拉達(Belesi Biblada)。
  [32]癸丹城,故址在今Jabariyeh附近。
  1.20自彼處行六索伊諾伊有一島,在幼發拉底河中,法剌阿忒斯[33]寶庫之所在。被放逐之提里達忒斯[34]來襲之際,法剌阿忒斯殺其嬪妃。
  [33]法剌阿忒斯,指Phraates四世(公元前40—公元3/2年在位),Orodes一世之子,卽位後殺其父及兄弟30人。因其殘酷,於公元前32年遭臣下流放,旋得斯基泰人之助,逐走繼位者Tiridates二世(前32—前25年在位)。後者逃亡敍利亞,公元前27/前26年一度復辟,僅數月復遭Phraate驅逐。
  [34]提里逹忒斯,指帕提亞國王Tiridates二世。
  1.21復行四索伊諾伊至阿那特(Anatho)島[35],島在幼發拉底河中,其上有城,至彼處四斯塔狄亞(stadia)[36]。
  [35]阿那特島,可能是今幼發拉底河畔的Anah。
  [36]斯塔狄亞,40斯塔狄亞等於1索伊諾伊。
  1.22經彼處行十二索伊諾伊至提拉部斯(Thilabus)島[37],島在幼發拉底河中,帕提亞寶庫之所在。
  [37]提拉部斯島,可能在今Ai-Hadithah附近。
  1.23從此島行十二索伊諾伊島嶼之城伊贊(Ιζαν-νησο-πολιζ)[38]。復行十六索伊講伊至阿伊波利斯(Aipolis)城[39],有瀝青泉。
  [38] Ιζαν-νησο-πολιζ,希臘語,意指“伊贊島的城市”,可能在今EI-Uzz島附近。
  [39]阿伊波利斯城,故址可能在今Hīt(is)。
  1.24自此處行十二索伊諾伊是柏塞卡那(Besechana)城,城有阿塔耳伽提斯(Atargatis)[40]神殿。
  [40]阿塔耳伽提斯,敍利亞的Hierapolis Bambyce女神,一名Derceto。
  1.25復行二十二索伊諾伊至幼發拉底河畔湼阿波利斯(Neapolis)。
  1.26自此處渡幼發拉底河,復經那耳馬伊坎(Narmaichan),行九索伊諾伊,至底格里斯河畔之塞琉西亞。
  1.27至此爲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和巴比倫(Babylonia)之地,從宙格瑪到塞琉西亞凡一百七十一索伊諾伊。[41]
  [41]一百七十一索伊諾伊,以1索伊諾伊合5328米換算,合911.088公里。今自Birecik至Seleuceia遺址之距離舆此大致相符。
  第二章 赴阿波羅尼阿提斯[1]
  2 阿波羅尼阿提斯(Apolloniatis)區自彼處始,其地延伸三十三斯庫伊諾伊,有村若干,村間有驛站,及希臘城市阿耳忒彌亞(Artemita)[2],西拉(Silla)河[3]流經此城中央。自塞琉西亞至此城十五斯庫伊諾伊。此城今名卡拉薩爾(Chalasar)。
  [1]阿波羅尼阿提斯,亦見斯特拉波《地理志》(ⅩⅥ,1-1)、托勒密《地理志》(Ⅵ,1,作Apollonitas)。後者置Apollonitas於Sittacena與Gramaei之間。
  [2]阿耳忒彌亞,亦見斯特拉波《地理志》(ⅩⅥ,1-17)、托勒密《地理志》(Ⅵ,1)。故址可能在今Baqūbah東7英里的Karastar。
  [3]西拉河,或卽今Diyala河。
  第三章 赴卡羅湼提斯[1]
  3 然後是卡羅湼提斯(Chalonitis)區,其地延伸二十一索伊諾伊,有村五,村間有驛站。出阿波羅尼阿提斯(Apolloniatis)區十五索伊諾伊,有希臘城市卡拉(Chala)[2]。自此城行五索伊諾伊,至匝格儒斯(Zagrus)山[3],此山爲卡羅湼提斯和墨得斯(Medes)兩區之分界線。
  [1]卡羅湼提斯區,亦見斯特拉波《地理志》(ⅩⅠ,14-8;ⅩⅥ,1-1),普林尼《自然史》(Ⅵ,30)。
  [2]卡拉,或卽今Zagrus山麓Harvan附近古城遺址。
  [3]匝格儒斯山,亦見斯特拉波《地理志》(ⅩⅠ,12-4),今Zagros山脈。
  第四章 赴[下]米底亞[1]
  4 然後是[下]米底亞([Lower] Media)區,其地延伸二十二索伊諾伊,始自卡里那(Carina)[2]區。[下]米底亞有村五,村間有驛站,然無城市。
  [1][下]米底亞,一說米底亞有四部份:Carina、Cambadene、Barene和Rhagiana。前兩者合稱下米底亞,後兩者合稱上米底亞。10
  [2]卡里那區,可能在今Kerent (Kerind)附近。
  第五章 赴卡謨巴德湼[1]
  5 然後是卡謨巴德湼(Cambadene)區,其地延伸三十一索伊諾伊,有村五,村間有驛站,復有巴普塔那(Baptana)[2]城,築於山上,城中有塞彌刺彌斯[3]雕像和石柱。
  [1]卡謨巴德湼區,可能指Kermànshah。11
  [2]巴普塔那,或係Bagistana之譌。Bagistana在今Zagrus山脈中的綠洲都市Kermanshah近郊的Bīstūn。此地有大流士一世的紀念碑,乃自美索不達米亞進入伊朗高原的要衝。
  [3]塞彌剌彌斯雕像,在今Taq-i-Bostom。
  第六章 赴上米底亞
  6 然後是所謂上米底亞,其地延伸三十八索伊諾伊。最初三索伊諾伊處是孔科巴耳(Concobar)城[1],繁榮如初。城有阿耳忒彌斯神殿,復行三索伊諾伊至巴最格匝班(Bazigraban)海關,過海關行四索伊諾伊至阿德剌帕那(Adrapana)[2]。此處係諸王在巴塔那(Batana)[3]之領地,爲亞美尼亞(Armenian)人提格剌湼斯(Tigranes)[4]毀壞者。自彼處行十二索伊諾伊至米底亞首府阿珀巴塔那(Apobatane)[5],中有寶庫,復有阿奈提斯(Anaitis)[6]神殿,人每獻犧牲。彼處以遠有村三,村間有驛站。
  [1]孔科巴耳城,故址在今Kangāvar,該處有塞琉古王朝時期的阿那希塔神殿遺址。
  [2]阿德剌帕那,故址在今Arteman。
  [3]巴塔那,一說爲Ecbatana之譌。今Zagrus山脈中的綠洲都市Hamadan,曾爲米底亞王國首都。阿赫美尼德王朝曾於此置離宮。
  [4]提格剌湼斯,指Tigranes一世(前94—前56年在位)。亞美尼亞位於帕提亞和羅馬中間,成爲兩國的緩衝地帶,也是兩國激烈爭奪的地方。Tigranes在帕提亞王Mithridates二世(前124/前123—前90年在位)的支持下卽亞美尼亞王位,故亞美尼亞與帕提亞關係密切,曾與帕提亞聯盟判抗羅馬。但Mithridates二世去世後,帕提亞因內亂衰落,Tigranes一世則入侵帕提亞,一度佔有直至Ecbatana附近的土地。
  [5]阿珀巴塔那,卽Ecbatana。
  [6]阿奈提斯,卽波斯的Anahita,源自巴比侖。
  第七章 赴剌癸阿那[1]·米底亞
  7 然後是[剌癸阿那]米底亞([Rhagiana] Media)區,其地延伸五十八索伊諾伊,有村十、城五。最初七索伊諾伊處是剌伽(Rhaga)[2]和卡剌克斯(Charax)[3]。其中剌伽是米底亞最大的城市。卡剌克斯則是法剌阿忒斯[4]]安置馬爾狄(Mardi)人[5]處,位於卡斯比亞(Caspius)山[6]麓,踰此卽卡斯比亞諸門(Caspian Gates)[7]。
  [1]剌癸阿那,今Elburz山脈和Kavir Desert之間肥沃、狹長的地带。
  [2)剌伽,亦見斯特拉波《地理志》(ⅩⅠ,13-6),今德黑蘭南部Sharh Rey遺址,在古代亦是東西交通的樞紐。
  [3]卡剌克斯,似爲Uewanukif遺址。
  [4]法剌阿忒斯,指帕提亞王Phraates一世(前176-前171年在位)
  [5]馬爾狄人,Elburz山中的遊牧民,善戰,曾被Phraates一世征服。
  [6]卡斯比亞山,今Elburz山。
  [7]卡斯比亞諸門,相當於Elburz山脈向西南突出於沙漠的部份。古來處於交通幹線的要衝,有重要的職略地位。今道經由Girduni Sudurrah山口,但當時經由今道以北4英里處的Tang-i-Suluk。參看普林尼《自然史》(Ⅵ,14)。
  第八章 赴科阿瑞那[1]
  8 越卡斯比亞諸門,抵一狹谷,至科阿瑞那(Choarena)區,其地延伸十九索伊諾伊。最初四索伊諾伊處是阿帕米亞城[2],此後有村四,村間有驛站。
  [1]科阿瑞那,亦見托勒密《地理志》(Ⅵ,5,作Chorana),今Chawar或得名於此。
  [2]阿帕米亞城,在今Rhagae附近,亦見斯特拉波《地理志》(ⅩⅠ,9-1;Ⅺ,13-6,作Apameia)、托勒密《地理志》(Ⅵ,5),希臘城市,馬其頓人所建。
  第九章 赴科彌塞那[1]
  9 然後是科彌塞那(Comisena)區,其地延伸五十八索伊諾伊,有村八,村間有驛站,然無城。
  [1]科彌塞那,亦見斯特拉波《地理志》(ⅩⅠ,9-1,作Comisene)、托勒密《地理志》(Ⅵ,5)。
  第十章 赴赫爾卡尼亞[1]
  10 然後是赫爾卡尼亞(Hyrcania)區,其地延伸六十索伊諾伊,有村十一,村間有驛站。
  [1]赫爾卡尼亞,亦見托勒密《地理志》(Ⅵ,9)。
  第十一章 赴阿斯陶厄那[1]
  11 然後是阿斯陶厄那(Astauena)區,其地延伸六十索伊諾伊,有村十二,村間有驛站,有城名阿薩阿克(Asaac)[2],阿爾薩科斯(Arsaces)最初稱王處,“不滅之火”[3]於此永燃。
  [1]阿斯陶厄那,亦見托勒密《地理志》(Ⅵ,9,作Astaveni)。
  [2]阿薩阿克城,故址在今Atrek谿谷上游Quchan附近。帕提亞王朝第二個都城,以創始人阿爾薩科斯(Arsaces,前246-前217年在位)命名。
  [3]“不滅之火”,瑣羅亞斯德教之神火。帕提亞王朝信奉此教。
  第十二章 赴帕爾堤厄那[1]
  12 然後是帕爾堤厄那(Parthyena)區,其地延伸二十五索伊諾伊,有河谷。最初六索伊諾伊處是帕爾陶尼薩(Parthaunisa)城[2],中有王陵若干[3],而希臘人稱之爲尼薩厄亞(Nisaea)。復行六索伊諾伊至伽塔爾(Gathar)城。自此復行五索伊諾伊至西洛克(Siroc)城。然後是唯一的村,名薩佛里(Saphri)。
  [1]帕爾堤厄那,亦見托勒密《地理志》(Ⅵ,5)。
  [2]帕爾陶尼薩城,遺址可能在今Naishapur,Ashkhabad西160公里的Bagir附近。1846年以降,此處出土用阿拉姆語書寫的帕提亞陶片文書等貴重資料。
  [3]王陵,指阿爾薩科斯王朝的王陵。雖然瑣羅亞斯德教教義規定死者必須實行風葬,但伊西多爾的記載似乎表明王室有自己的陵墓。
  第十三章 赴阿泡阿爾克提刻那[1]
  13 然後是阿泡阿爾克提刻那(Apauarcticena)區,其地延伸二十七索伊諾伊,有阿泡阿爾克提卡(Apauarctica)城[2]。然後是剌高(Ragau)城,有村二。
  [1]阿泡阿爾克提刻那,亦見普林尼《自然史》(VI,18,作Apavortene)位於帕提亞東南。
  [2]阿泡阿爾克提卡城,亦見托勒密《地理志》(Ⅵ,5,作Artacana),故址在今Meshed附近。
  第十四章 赴馬爾癸亞那[1]
  14 然後是馬爾癸亞那(Margiana)區。其地延伸三十索伊諾伊,有被稱爲“水源充足的”[2]的安提俄喀亞(Antiochia)城[3],然無村。
  [1]馬爾癸亞那,亦見托勒密《地理志》(Ⅵ,10)。
  [2]999年雅典本作“元水源的”,不知孰是。12
  [3]安提俄喀亞城,亦見普林尼《自然史》(Ⅵ,18)。希臘化時期的Antiochia Margiana卽今土庫曼斯坦的Mary (Mervrud)。
  第十五章 赴阿里亞[1]
  15 然後是阿里亞(Aria)區,其地延伸三十索伊諾伊,有坎達克(Candac)城[2],阿爾塔考安(Artacauan)城[3],以及阿里伊(Arii)的亞歷山大里亞(Alexandria)城[4],有村四。
  [1]阿里亞,亦見托勒密《地理志》(Ⅵ,17)。
  [2]坎達克城,亦見托勒密《地理志》(Ⅵ,17,作Cotaca)。
  [3]阿爾塔考安城,亦見斯特拉波《地理志》(ⅩⅠ,10-1,作Artacaena)、普林尼《自然史》(Ⅵ,25,作Artacoana)、托勒密《地理志》(Ⅵ,17,作Articaudna),故址在今阿富汗西北的Heart。據阿里安《亞歷山大遠征記》(Ⅲ-25,作Artacoana) 13,此城乃阿里亞王宮所在。
  [4]阿里伊的亞歷山大里亞城,故址亦在Herat,古代的交通要衝。亦見斯特拉波《地理志》(ⅩⅠ,8-9;10-1,作Alexandreia)、普林尼《自然史》(Ⅵ,21)、托勒密《地理志》(Ⅵ,17)。
  第十六章 赴阿瑙翁[1]
  16 然後是阿瑙翁(Anauon),屬阿里亞區,其地延伸五十五索伊諾伊,有大城法剌(Phra)[2],及比斯(Bis)城[3]、伽里(Gari)[4]城、尼亞(Nia)城[5],然無村。
  [1]阿瑙翁,今Farāh周圍地區。
  [2]法剌,可能是今阿富汗南部的Farāh,在發源於興都庫什山的Fara河畔。
  [3]比斯城,故址可能在今Helmand阿畔的Bost(Beste)。
  [4]伽里城,故址可能在今Girishk。
  [5]尼亞城,故址可能在今Neh。
  第十七章 赴匝然癸亞那[1]
  17 然後是匝然癸亞那(Zarangiana)區,其地延伸二十一索伊諾伊,有帕任(Parin)城及科洛克(Coroc)城。
  [1]匝然癸亞那(Zarangiana),希羅多德《歷史》14(Ⅲ,93,作Sarangians)所載大流士一世在位時波斯所轄第14個郡(satrapy),亦见阿里安《亞歷山大遠征記》(作Zarang*ns,Ⅲ,25)、斯特拉波《地理志》(ⅩⅤ,2-8,作Drangae)、普林尼《自然史》(Ⅵ,21,作Drang*)、托勒密《地理志》(Ⅵ,19,作Drangiana)。其名意爲“湖畔居民”,湖乃指Helmund湖。
  第十八章 赴塞卡斯坦[1]
  18 然後是斯基泰·塞人(Scythian Sacae)15 佔領的塞卡斯坦(Sacastana),卽帕剌厄塔刻那(Paraetacena)[2],其地延伸六十三索伊諾伊,該處有巴爾達(Barda)城、明(Min)城、帕拉肯提(Palacenti)城,及西伽爾(Sigal)城。有塞人之王庭,去此不遠是亞歷山大里亞城(Alexandria)和亞歷山大洛波利斯(Alexandropolis)城[3]。復有村六。
  [1]塞卡斯坦,位於今錫斯坦(Seistan)。Sacatana意指Sacae人的土地。Sacae原居錫爾河北,後南下滅亡希臘巴克特里亞王國。爲西遷大月氏人所逐,入侵帕提亞。Phraates二世(約前139/前138-前127年在位)、Artavanu二世(約前127-前124/前123年在位)與之作戰。直至MitMdates二世時期,帕提亞才擊退其入侵且收復失土。而被Mithridates二世驅逐的Sacae人遂南下佔有Sīstān之地。
  [2]帕剌厄塔刻那,亦見托勒密《地理志》(Ⅵ,4,作Paraetacene)。此名希臘語意指“山地的”、“多山的地方”。
  [3]亞歷山大里亞城和亞歷山大洛波利斯城,前者可能是衍文,後者見下節注3。
  第十九章 赴阿剌科西亞[1]
  19 然後是阿剌科西亞(Arachosia)區,其地延伸三十六索伊諾伊,帕提亞人稱之爲“白印度”[2],有比宇特(Biyt)城、法耳薩那(Pharsana)城,以及科洛科亞(Chorochoa)城和德墨特里亞斯(Demetrias)城。然後是希臘都市阿剌科西亞的首府卽亞歷山大洛波利斯城[3],阿剌科圖斯(Arachotus)河[4]流經其旁。至此均爲帕提亞王國統轄的領域。
  [1]阿剌科西亞,位於今阿富汗。亦見托勒密《地理志》(Ⅵ,20)。
  [2]白印度,也許指公元前一世紀中葉塞人所建Spalinses-Azes王國。16
  [3]亞歷山大洛波利斯城,今阿富汗東南要衝坎大哈。
  [4]阿剌科圖斯河,Helmand河支流Arghandab河。
  以下是幾點說明:
  一、伊西多爾是生活於公元前一世紀後半葉、卽羅馬皇帝奥古斯都(Augustus,公元前27—公元14年在位)時期的希臘地理學家,生卒年代和生平事蹟不詳,僅僅知道他誕生於波斯灣頭希臘人的殖民城市卡剌克斯·西帕西努。
  奥古斯都欲確立在帕提亞和阿拉伯方面的統治,除了政治、軍事方面的動機外,還有經濟方面的原因,亦卽不穿越帕提亞領土直接與西漢、印度交易。爲收集有關情報,奥古斯都曾幾次派遣探險隊和軍隊。伊西多爾等人便於公元前25年左右,被遣調查波斯灣頭。17
  伊西多爾的調查報告之一便是《帕提亞驛程志》。這是一份關於帕提亞波斯王朝的交通道的記錄,是現存帕提亞波斯和羅馬抗爭時代唯一系統的東西交通文獻。《帕提亞驛程誌》一書早已佚失,現存衹是一些片段,而且不是原文。
  除《帕提亞驛程志》外,伊西多爾還著有《帕提亞周遊記》(Παρθια Περιηγησισ)一書。後者大部份已經散佚。相對於前者記錄經由帕提亞北部領土的東西交通路線,後者主要描述帕提亞南部的陸海交通路線。兩書寫於同時,目的一致。
  二、《帕提亞驛程誌》所載路綫可概述如下:18
  自帕提亞西界宙格瑪(Zeugma)出發,沿幼發拉底河抵達塞琉西亞。
  在經由阿耳忒彌亞(Artemita)後,沿西拉(Silla)河,從卡拉(Chala)渡底格里斯河,並越過匝格儒斯(Zagrus)山脈進入伊朗高原,穿越其北部,東向往赴米底亞地區。其間,經歷了卡謨巴德湼(Cambadene,今Kermanshah)、巴普塔那(Baptana,今Bistun)、塞彌剌彌斯雕像(在今Taq-i-Bustom)、孔科巴耳城(Concobar,今Kangavar)、阿珀巴塔那(Apobatane,今Hamadan)、剌伽(Rhaga,今Sharh Rey)、卡剌克斯(Charax,今Uewanukif)、卡斯比亞諸門(Caspian Gates,今Tang-i-Suluk)等古來東西交通織上的著名城區。
  自米底亞至馬爾癸亞那一段,由於敍述簡略,具體走向不明。但知道經過的著名地點有阿薩阿克(Asaac,今Quchan附近)、帕爾陶尼薩城(Parthaunisa,今Naishapur)等。而自塞琉西亞經米底亞抵達馬爾癸亞那的安提俄喀亞(Antiochia Margiana,今Mary)的路線,正是古來自美索不達米亞穿越伊朗高原北部到達中亞的主要交通道。
  在到馬爾癸亞那的安提俄喀亞後,南向經由阿里亞的亞歷山大城(Alexandria,今Herat)和阿瑙翁的法剌(Phra,今Farah),復經匝然癸亞那(Zarangiana)和塞斯坦,卽今阿富汗Hanun Helmand湖附近,復沿阿剌科圖斯(Arachotus)河卽今Helmand河前進,來到帕提亞的東界,卽亞歷山大洛波利斯(Alcxandropolis,今Kandahar)。
  三、《帕提亞驛程誌》描述的年代,一般認爲應在公元前26年之後。蓋書中涉及Tiridates二世復辟事。但亦有人認爲該書描述的時代並非公元前一世紀後半葉亦卽作者自身所處的時代。蓋書中不僅將馬爾癸亞那的安提俄喀亞,且將宙格瑪記作帕提亞的領土。這顯然是Mithridates二世在位亦卽帕提亞極盛時期的情況。而在作者所處的時代,也就是Orodes一世、法剌阿忒斯四世時代的帕提亞,同時受到西方羅馬和東方貴霜的壓迫,國境线後退,宙格瑪歸於羅馬,而阿剌科西亞的亞歷山大洛波利斯城和馬爾癸亞那的安提俄喀亞并入貴霜。由此可見,作者是以Mithridates二世時代的資料爲基礎寫作本書的。此外,還參考了帕提亞之前的史料。蓋所記自美索不達米亞至阿剌科西亞二十個行政區划的名稱均不是帕提亞時代的。例如第4—7章所述均係塞琉古王朝的行政區劃。19而從美索不達米亞經伊朗高原北部的米底亞、赫爾卡尼亞,至阿里亞、塞斯坦、阿剌科西亞這一段,與馬其頓亞歷山大東征路線非常接近。20因此,似乎可以認爲伊西多爾採用了亞歷山大和塞琉古時代的史料。
  四、漢文史籍所載當時經安息卽帕提亞赴大秦卽羅馬帝國的道路與伊西多爾《帕提亞驛程誌》所載有若干處可以互勘:
  如《後漢書·西域傳》載,安息“東界木鹿城”。而“自安息西行三千四百里至阿蠻國。從阿蠻西行三千六百里至斯賓國。從斯賓南行度河,又西南至于羅國九百六十里,安息西界極矣,自此南乘海,乃通大秦”。其中,“木鹿”卽Margiana、“阿蠻”卽Ecbatana。
  另,《魏略·西戎傳》載:“從安息界安谷城乘船,直截海西,遇風利二月到,風遲或一歲,無風或三歲。其國在海西,故俗謂之海西”。“海西”指大秦,“安谷”卽Antioch。又載:“斯羅國屬安息,與大秦接也”。“斯羅”卽Seleucia。21
  或以爲《魏略·西戎傳》所載大秦國之飛橋乃指自宙格瑪架設於幼發拉底河上的橋、《魏略》所見“驢分城”卽Nicephorium 22之類,均似未安。23
  一說據《後漢書·西域傳》,當時西踰葱嶺經安息赴大秦有二道:一爲“伊朗北道”(大月氏-安息道),一爲“伊朗南道”(罽賓-鳥弋山離-條枝道)。甘英西使所取應該就是後者。《驛程誌》所記經匝然葵亞那、塞斯坦,抵達阿里亞的亞歷山大洛波里斯卽後者之一段。24
  今案:其說有所未安。《後漢書·西域傳》所載條枝指敍利亞安條克。所謂罽賓-烏弋山離道在抵達烏弋山離後必須北上經安息才能往赴條枝,並非直接前往。
  ■注釋
  1 漢譯主要依據英譯:W. H.Schoff,ed.And tr.,Isidore of Charax,Parthian Stations.Philadelphia,1914,以及日譯:山本弘道“《イシドロスのパルテイア道里記》譯注”,《東西文化交流史》,雄山閣,1975年,pp.312-330。張緒山據希臘原文(Ιōαnnē Schoinas & Dēmētrios G.Koutroumpas,ed.,Archaioi hellēnes geōgraphoi [ekdotēs Iōannēs Schoinas;eisagōgē,metaphrasis Dēmētrios G.Koutroumpas],Athēnai:Nea Thesis,1999,pp.312-330。作了校對。
  2 E.L. Stevensen,tr. & ed.,Geography of Claudius Ptolemy. New York, 1932.
  3 H.L.Jones,tx.,The Geography of Strabo,with an English translation.8 vols.London,1916-1936.
  4 J.Bostock;H.T.Riley,ed.& tr., Pliny the Elder, The Natural History. London,1855.
  5 伊西多爾所列地名其他西方典籍多有提及者,茲僅列出主要幾種,以见一斑。
  6 本文關於地名的注釋多據注1所引W .H.Schoff和山本弘道义,茲不一一。
  7 以下地望待考者不復出注。
  8 1265年科爾馬(Colmar)某修士繪在12張羊皮紙上的羅马帝国地图。
  9 E.S. Shuckburgh, tr., Polybius, Histories. London, 1889.
  10 參看W. W. Tarn, The Greek in Bactria and India. London: Cambridge, 1951,p.443.
  11 A.V.W. Jackson, Persia Past and Present. MacMillan & Co., New York, 1906,p.230.
  12 見注1所引Iōannēs Schoinas & Dēmētrios G.Koutroumpas書。
  13 E.I.Robson,tr.,Arrian, Anabasis Alexandri,with an English translation. London and New York,1929.
  14 D.Grene,tr.,Herodotus,The Histor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 London,1987.
  15 關於塞人,參看余太山《塞種史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pp.1-23。
  16 W. W. Tarn注1O所引書,pp.54-55。
  17 E.H. Warmington,The Commerce between the Roman Empire and India. London,1974,pp.15,22,33,69,168.
  18 山本弘道“《パルテア道里記》の史的考察”,《史滴》4(1983年),pp.1-21。
  19 注18所引山本氏文。
  20 山本弘道“古代西アジアのシルクロド——アレクサンダの道と《パルテイア道里记》”,《月刊シルクロード》3~9(1977年),pp.42-46。
  21 參看余太山“條枝、黎軒和大秦”,载注15所引書,pp.182-209。
  22 F.Hirth,China and the Roman Orient. Shanghai and Hongkong,1885,p.193。
  23 參看注21所引余太山文。
  24 注18所引山本氏文,以及山本氏“甘英の西使と‘イラン南道’”,《ォリェント》23~2(1981年),pp.265-266。
  

早期丝绸之路文献研究/余太山著.-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