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

第三节 民族迁徙和丝路交通的形成

作者:中国公路交通史编审委员会


  远古时代的中国先民,以渔猎采捕为生,生产力低下,财富极少,氏族或部落,带着简陋和粗糙的生产和生活用具,一边迁徙,一边寻觅生活资料。进入以农业为主的经济时代后,一般说能够较长时期地定居下来。但是,氏族与氏族、部落与部落、民族与民族间频繁之争战,往往导致无法定居。在中国远古历史上,发生过许多部落与民族的大迁徙。伏羲、神农、黄帝等氏族部落首领或迁徙,或争斗的历史,反映了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与华北冲积平原各族融合的史迹。作为一个共同体的大迁徙,或称为民族的大迁徙,不仅对于华夏民族的形成、中华文明的完善起着相当积极的作用,而且促进了道路的开辟和运输的往来。
  一、禺氏族的西迁
  禺氏(即后来的月氏),又称禺夷、隅夷、郁夷、禺知,是旧姓东夷的一支。它起源于山东、江苏交界地方,是中国东部一个古老的部族。《书·尧典》中称:尧帝“分命羲仲,宅隅夷,曰晒谷”。当时隅夷已是散布于东方海滨青州一带的强大部落。《禹贡》中也有“海岱唯青州,隅夷既略”的记载。对于隅夷的地望,《后汉书·东夷传》、于钦的《齐乘》和薛士龙的《古书文训》,皆谓在今山东半岛尖端的海隅登州、牟平一带(汉时曾于附近置郁秩县,即今山东平度市)。禺氏族在约公元前5—6千年时,除少部分部族渡过渤海东迁,或沿渤海北迁外,大部分则沿河南岸西迁。其中有一支定居于河南中部的洧水一带,建立方国,一支继续过着游牧生活,沿黄河东岸北迁,经河套到河西走廊。大约在夏、商之际,至迟在商代中叶,即在今河西走廊东部定居下来,称禺知、月氏。近年来,在河西走廊东部的天祝、古浪、永昌、张掖等地对“沙井文化”①的发掘分析,说明这一文化的内涵是铜石共存,相当于殷商时代,最近还发现有铁器,说明下限延续更晚,从地区和时间看,沙井文化与古籍所载月氏活动地区和时间相吻合,当属月氏留下的文化遗存。据《逸周书·王会解》记载:月氏曾派使者到洛邑参加“成周之会”,向周成王贡献子驹驷(一种名马)。《穆天子传》中说的“禺知之平”,“禺知”即月氏。“禺知之平”是指月氏人居住的平原地带。从河套内外到阿尔泰山南麓的北方草原地带,到处都有月氏人的足迹。战国时期成书的《管子》一书中曾多次提到“禺氏”。周秦之际,禺氏已步入奴隶社会,逐渐强大起来。禺氏自东而西的迁徙,尤其定居河西走廊及其后再度西迁,对开拓西北地区的道路交通,特别是以后被称为丝路交通的开拓,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二、羌族的迁徙
  “羌”字是“羊人”二字合写,是牧羊人的意思。所谓羌族,就是一个牧羊为主的民族。它是古代西域占地很广,人口众多的一个民族,曾为开发西域、创造中国历史文化作出过历史贡献。
  据《史记·五帝本纪》、《汉书·西域传》、《后汉书·西羌传》等史书的有关记载,羌族是由尧时从江汉地区迁至三危②的三苗③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而组成的。原姜姓氏族,约在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的商代,开始从三危逐渐向东迁徙,居住在今青海、宁夏和甘肃东部,陕西的西部和北部。商末周初,羌族与居住在陕西中部的周族为邻,关系密切,周王娶羌族之女为妻。周族和羌族等联合,推翻了殷纣王的残暴统治,建立了周王朝。东周时期,关中地区的秦国逐渐强大起来,经常举兵进攻西北的羌族,羌人被迫向西转移。秦厉公时(公元前471~前444年),羌族人无弋爰剑被秦所虏,当了奴隶,后逃亡,被秦人追捕,藏在一个洞窟中,秦人用火烧之,爰剑未被烧死,出洞后,与劓女在荒野相会,结为夫妻。羌人因他未被烧死,把他视为神圣,推举他为首领,他的后代也相继成为首领。由于黄河、湟水地方少五谷、多禽兽,羌人以狩猎为生。爰剑就教给他们农耕和饲养牲畜的方法,深受羌人的敬爱。到爰剑的曾孙忍时,秦献公(公元前384~前362年在位)发兵西征,直至青海一带,忍的叔父卯惧秦之盛,带领一部分羌人迁到赐支河曲④以西数千里的地方。另一部分羌人,翻越祁连山迁至张掖、酒泉和敦煌一带。只有忍仍留居湟水两岸,因其部族逃散,人数大减,忍积极提倡一夫多妻制,繁育后代,忍生了9个儿子,他的弟弟舞,生了17个儿子,每个儿子领一个部族,共分为26个部族,以后便迅速发展壮大起来,遍布于从青海到塔里木盆地南缘,直至帕米尔高原和葱岭以西,他们先后在西域建立过西夜国、蒲犁国、依耐国、无雷国、阿钩羌国、波路国等小行国。羌族的向东、向西迁徙,对中西道路交通的开辟,特别是为后来丝路羌中道的开辟建立了功勋。
  三、大夏的西迁
  夏人原在豫西黄土高原活动,后来发展到今山西的西南部,称为“大夏”。商汤灭夏,虞夏联盟中的一支部族,开始沿着黄河向西方、北方迁徙。古籍中的“泰夏”即“大夏”,上古泰、太、大相通用,泰夏就是大夏。至迟在商周之际,大夏已定居于今甘肃临夏一带。西周初期,周成王在洛邑举行“成周之会”时,大夏曾派使节参加,并贡献兹白牛。据近代学者王国维先生考证,至迟在战国时期,大夏再次西迁。大夏西迁,开辟和发展了中西道路交通。
  ①“沙井文化”是中国青铜器时代末期的文化。最初发现于甘肃民勤县沙井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的民勤、永昌和古浪一带。遗址有城廓,文化遗物主要有夹砂红陶、彩绘条纹、三角纹、鸟纹等;生产工具有石制刀、斧、青铜制刀、三棱等,还有金耳环、绿松石和贝等装饰品。
  ②三危:古山名,即三危山。《元和郡县图志》载:“三危山,在(敦煌)县南三十里。山有三峰,故曰三危”。《隋书·地理志》、《新唐书·地理志》、《通典》等古籍均有敦煌县(今甘肃省敦煌市)有三危山的记载。
  ③三苗:古族名。亦称有苗、苗民。原居住在江、淮、荆州(今河南省南部至湖南洞庭湖、江西鄱阳湖一带)。传说尧时被迁到三危(今甘肃省敦煌市境内)。
  ④赐支河曲:即今青海省贵德与尖扎两县之间。
  

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中国公路交通史编审委员会 编著.-北京: 中国公路交通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