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

第二节 丝绸的西传

作者:中国公路交通史编审委员会


  养蚕缫丝是中华民族的一大发明和创举,也是中国的先民们对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中国丝绸传到西方,受到了那里人民的极大欢迎。随着中国丝绸的输出和东西方丝绸贸易的日益增长,遂有丝路交通的开拓。横贯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又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对东西方历史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丝绸传至埃及
  近年来,国外考古学家在距今3000年前的埃及木乃伊中,发现有中国的丝绸。据《拾遗记》载:“成王即政三年,泥离之国来朝。其人……视日月以知方向,计寒暑以知年月,考国之正朔,则序列与中国相符”。即政,可称为执政或亲政。成王即政三年就是成王十年(约公元前1054年)。据在今陕西省宝鸡市出土的《何尊铭文》上记载:“成王五年曾迁都洛邑。”关于“泥离之国”,据法国学者鲍蒂(Bauthier)考证:泥离就是尼罗河,即古埃及。近年来,中国学者从甘肃、青海、新疆的考古发现分析,认为由祁连山南沿湟水而上至青海湖,再由柴达木盆地而至南疆,由南疆再至中亚、西亚,是史前时期中西交往的主要通道。这正是后来所称的丝绸之路羌中道和河南道。在距今约3000年前埃及木乃伊中,发现的中国的丝绸,很可能是西周初期,由泥离国的使者,从镐京或洛邑经过上述线路辗转带回去的。这一线路中的相当长的一段,与周穆王西巡时的线路相符合。
  二、丝绸传至中亚和欧洲
  从1929年至1949年,前苏联考古工作者先后在原苏联境内的戈尔诺阿尔泰地区的卡通河(卡坦金地方)、伯莱利河(伯莱利地区)、乌尔苏尔河(锡宾、巴沙达尔等地)、乌拉干河(巴泽雷克地区)发掘了一批古墓。这批古墓群的墓土封冻结实,比较完好地保存有中国的丝织品和其他物品。在一座贵族石顶巨墓中,出土了一批中国生产的丝织物。这批丝织物是用捻股细线织成的平纹织物,有小块的,也有整幅铺盖在皮衣服上的。经鉴定:这批古墓群中出土的丝绸,大致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即春秋战国时期)的物品。在巴泽雷克3号墓中,出土有带有花纹的平纹绢,每平方厘米为18×24支纱,由一经两纬织成。在巴泽雷克5号墓中,出土一块施有刺绣的平纹绢鞍褥面,每平方厘米为40×52支纱,宽约43厘米。上面刺绣的图案,形态优美,凤凰、孔雀缠枝纹,用彩色丝线以链环状的线脚绣成。在墓主人随葬的皮毛衣服上,还有用丝绸制作的外衣。这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丝织品已经西传。在著名的雅典卫城巴特依神庙中,“雅典娜女神”像和浮雕,以及埃里契西翁的加里亚狄像,都身穿衣褶雅丽、质料柔软的丝织衣料。据考证,这是最早西传的中国丝织品,公元前5世纪,在雅典成批生产的红花陶壶上与公元前4世纪中叶生产的陶壶上的奥希索和彭贝上,也都有丝织物。在克里米亚半岛,出土的公元前3世纪希腊《波利斯的裁判》牙版绘画中,希腊女神身着纤细衣料,表现得十分完美,透明丝织品罗纱,显露出其乳房和脐眼。说明中国丝绸已为希腊人民所深深喜爱,并视为高贵的珍品[1]装饰神像和绘画。
  公元前5世纪,供职于波斯的希腊人克提斯阿斯(Ctesias)所说的“赛里斯(Seriss)”,指的就是中国人。那时,西方称丝织物为“赛尔基(Serge)”,称中国为“赛里加(Serica)”。约公元前4至5世纪,在古波斯弗尔瓦尔神赞美诗中,称中国为“赛尼”。
  近年来,在德国斯图加特霍克杜夫村,也发现有公元前5世纪时的中国丝织品。
  公元前4世纪,希腊学者希罗多德在他撰写的《历史》一书中,记述有公元前6世纪阿利司铁斯(Aristeas)东行的线路:从顿河口出发,绕里海、咸海之北,横过中亚,至阿尔泰地区。
  三、丝绸传至印度
  印度孔雀王朝的史书《考铁利亚》上记载有:支那产丝,“其丝货有贩至印度者”。生于公元前4世纪的古印度学者桥胝厘耶(Koutliya)所著的《治国安邦术》一书中,也有“支那成捆的丝”的记载,不仅说明印度有丝,而且说明了丝的产地,古代印度人民对丝的认识要比欧洲人早得多。当印度人民知道丝是由一种虫子(蚕)吐的时侯,希腊和罗马人对丝的认识大多还是一些离奇古怪、不着边际的幻想[2]。
  中国史学工作者季羡林先生,经过多年研究,认为中国蚕丝输入印度共有五条道路[2],其中开拓最早、利用时间最长、利用率最高的是后来的“西域道”,即传统的丝绸之路。
  近年来,在今新疆南部的和田一带发现的文物中就有“和阗语”(亦称“北雅利安语”),它是用印度字母写成的,但却不是印度语,而在和田附近尼雅地方,发现尼雅俗语,却源于印度西北部,是一种印度俗语。这说明和田一带曾有印度语的流传,或者说印度语的人在这一地区有活动,中国丝绸可能从这里传入印度。同时,在新疆中部托克逊的阿拉沟、鱼儿沟,出土有春秋战国时期的黄金饰品、精致的丝织品和漆器。这些物品都是从中国的中原地区传去的。
  参考文献
  [1]王震亚《先秦传疑时期的中西经济文化交流》(载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12月出版的《丝绸之路贸易史研究》)
  [2]季羡林《中国丝绸输入印度问题的初步研究》(载《历史研究》1955年第四期)
  

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中国公路交通史编审委员会 编著.-北京: 中国公路交通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