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丝绸之路的起源

2.3 殷人东渡美洲问题

作者:石云涛

   
  殷人东渡美洲是中外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问题,围绕这个问题过去有人提出过不少假说和推断。最早提出殷人东渡美洲假说的是英国学者梅德赫斯特(W.H.Medhurst),他曾翻译《尚书》,提出周武王伐灭商纣王时可能发生殷人渡海逃亡,途中遇到暴风,被吹到美洲。〔1〕美国学者迈克周(Michael D.Coe)先后发表《圣洛兰佐与奥尔梅克文明》(1967)、《美洲的第一个文明》(1988),提出奥尔梅克文明有很强烈的殷商影响,奥尔梅克文明出现的时间接近中国文献中记载的大风暴发生时间,奥尔梅克文明可能来自殷商。后来日本学者白鸟库吉、桑原墌隲藏等人介绍了西方学者的观点,白鸟库吉又推断殷人可能是经朝鲜东渡美洲的。〔2〕国外这种观点受到中国学者罗振玉、王国维的重视,他们曾委托清政府派往墨西哥索赔特使欧阳庚调查有无殷人东渡的遗迹。〔3〕
  后来,陈南良、朱谦之、卫聚贤、张树柏、张虎生、徐松石、罗荣渠、房仲甫、王大有、宋宝忠、许辉等人都对这一问题发表过各种看法。这些假说和推断大多都将发现于墨西哥东海岸的美洲最早的文明——奥尔梅克文明的出现与商代末年武王伐纣后原属商朝的殷人渡海远逃联系起来。但这些假说和推断是否属实,目前尚无人提出比较切实可靠的依据。南京大学历史系范毓周研究中国早期文明,关注这一问题的研究。1999年9月,在河南安阳召开的“纪念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上,来自美国的许辉带来美洲大陆上发现的各种文字摹本,范毓周认为其中墨西哥东海岸奥尔梅克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玉器上刻写的文字,应当和中国商代后期的甲骨文是同一体系的文字。随后他们向美国文明起源探索与研究基金会申请到“商朝与奥尔梅克文化间的跨太平洋联系研究”的项目奖助金,2001年范毓周赴墨西哥专程进行考古调查。
  在墨西哥城的国家人类学博物馆和塔巴斯科的毕尔霍摩萨的拉文达公园,范毓周先后仔细观察了在拉文达的4号遗址中发现的一组由16位小玉人和6根玉圭组成的奥尔梅克文化祭祀中心的文物原件和还原为原来摆放位置的复制品,发现在玉人身后左边的两根玉圭上刻有明晰的文字,靠近里边的一根竖行刻写着七处以直线和稍弯的斜线构成的文字。他认为其形体结构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正相一致,可以断句释读为“十示二,入三,一报”。奥尔梅克文化遗存中有带有明显非洲黑人面貌特征、带有头盔的武士头像,皆无身体;而具有中国人面貌特征的神人和儿童雕像皆身躯完整。根据这些文字的释读,和对这些人像的分析,范毓周推断:“他们可能是被殷人征服的原来从非洲进入墨西哥的非洲黑人,可能在与奥尔梅克文明的主体即从中国来的殷人争夺奥尔梅克文明所在的地区时被殷人及其后裔斩杀后以其头颅祭奠刀人先祖的象征。”〔4〕他认为殷人是怎样到达中美洲的,还可以进一步探讨,但他们确实到达了墨西哥并促成了美洲最早文明——奥尔梅克文明的崛起和繁荣。在当时的条件下,殷人能否渡海远航,在美洲发现的各种类似殷商文明的遗物是否与所谓东渡殷人存在关联,还需学术界的进一步研究。
  〔1〕刘坤一:《欧美学者对古代中国人到美洲问题的研究》,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81年第1期。
  〔2〕〔日〕白鸟库吉:《扶桑に就いて》,见《地学杂志》卷19第225期,明治四十年(1907)9月;桑原隲藏:《テイニゲの<无名のコロンブズ>——亚细亚人の亚美利加发现说の绍介》,见《三宅博士古稀纪念论文集》,1929年。
  〔3〕王大有、宋宝忠:《图说美洲图腾》,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4〕范毓周:《殷人东渡美洲新证——从甲骨文东传墨西哥看商代文化对新大陆的影响》,载《中华文化遗产》2008年第6期,第70-74页。

丝绸之路的起源/石云涛著.--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