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传播友谊的丝绸之路

汉代维护丝绸之路的措施

作者:武伯纶



  汉武帝用军事和外交取得了对匈奴的胜利后,使河西走廊至长安的道路畅通。为了发展长安和西方各国的关系,保护丝绸之路的安全,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设四郡,据两关。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一二一年),毘邪王杀休屠王,并将其众来降,汉以其地为武威郡(今甘肃省武威县)、酒泉郡(今甘肃省酒泉县)①。到元鼎六年(公元前一一一年)“分武威、酒泉地置张掖(今甘肃省张掖县)、敦煌(今甘肃省敦煌县)郡”。②四郡之设,仅隔十年,可见形势发展之快。其主要目的是隔断匈奴和羌族(居住今青海、西藏一带)的关系,即所谓“断匈奴右臂”。所设两关指阳关和玉门关,即《汉书·西域传》所谓“东则接汉,阨以玉门、阳关”。设置时间当和四郡同时。汉代之玉门关、阳关皆在龙勒县境内。汉龙勒县,唐称寿昌,位于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之南湖,阳关即在南湖。玉门关位于敦煌县西北,距敦煌二百里,相传今小方盘城即古玉门关遗址③。两关是汉代丝绸之路南北二道的门户,凡来往行人都要在两关受到严格检查。
  (二)修筑长城。汉代为保护四郡和丝绸之路交通的安全而修筑的长城有两条。一条是自令居(今甘肃省永登县西北)接秦长城,沿上述四郡北侧向西延伸一千多里,直至蒲昌海(罗布泊)。这段长城现在还存在,墙高丈余,宽三尺余,用土石及芦苇筑成。驻兵的墩、台、障、隘遗址历历可辨。一条是武帝太初三年(公元前一〇二年)遣光禄卿徐自为筑五原塞外列城,西北至卢朐。“游击将军韩说将兵屯之”④。所谓塞外,是说在秦长城之外。《汉书·地理志》记汉五原郡管县十六,其中稒阳县(今内蒙古自治区固阳县)下有注解说“北出石门障得光禄城,又西北得支就城,又西北得头曼城,又西北得虖河城,又西得宿虏城”。这就是徐自为所筑的城。这些城的位置,内蒙古大学唐晓峰同志说,今天在包头北部阴山以外仍可清晰地看到有两条近似平行的长城遗址,蜿蜒西北而行,穿越中蒙边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又转而西行,向我国内蒙古的额济纳旗一带延伸⑤。顾颉刚等编辑的《中国历史地图集·西汉帝国和四邻国》上也绘有这一段长城,向西和居延南边的一段长城遥遥相接,构成一个弧形阵地,作为保卫河西走廊的外围。这段长城在秦长城以北,故称外长城。《汉书·西域传》赞中说:“孝武之世,图制匈奴,患其兼从西国,结党南羌,及表河曲,列四郡,开玉门,通西域,以断匈奴右臂。”汉在居延海筑有居延城,驻扎重兵⑥。长期以来在居延发现大量汉简,也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人民为维护中国边疆,保护中西交通所作的努力。
  (三)设西域都护。西域都护是西汉政府为维护地方秩序和保护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的南北二道安全的最高军事长官。都护的职权为总护南北两道诸国。都护下有副校尉、丞、司马、侯、千人诸官以佐之。西汉政府在西域设都护是从郑吉开始的。《汉书·郑吉传》说:郑吉先以卒伍从军,数到西域,因此熟悉外国事情。汉宣帝时(公元前七三——前四九年),郑吉以侍郎屯田渠犁,发诸国攻破车师,因功迁卫司马,专护鄯善以西南道。其后匈奴日逐王先贤掸降汉,郑吉以兵护送日逐王至长安,威震西域,遂并护车师以西北道,故号都护,都护之置,自郑吉始。汉代西域都护治所在南北二道的中心乌垒城(今新疆轮台县)。
  (四)屯田积谷。西汉向西域屯田,主要目的是为了供应来往使者和屯卒的粮食。郭钦曾上言:“敦煌、酒泉小郡及南道八国,给使者往来人马驴橐驼食,皆苦之。”⑦可见河西粮食缺乏。而这时的汉使,一年有大批人马同行,少者百人,多者数百,一年十余批,少也有五、六批,有时对匈奴用兵也需要粮秣。这时的塔里木河,似非如后世所见的那种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大片土地尽是戈壁流沙,长满骆驼刺、莎莎草的干旱之状。清人徐松撰《西域水道记》卷二说:“准语、回语(引者按:应是突厥语)谓可耕之地曰塔里木,言滨河居人,以耕为业也。”就是说,古代塔里木河流域土地本来是肥沃的,干旱不毛的景象是后世出现的。该书还说:“塔里木河自玉古尔庄东流。玉古尔者,汉轮台地(今新疆轮台县)。《西域传》云:“轮台、渠犁(今新疆轮台县东南)地相近也。庄南四十里有故小城,又南二十里有大城,又南百余里尤多旧时城郭,田畴阡陌,畎垄依然,直达河岸,疑田官所治矣。”“河水(塔里木河)又东二百里经策特尔军台南,又东一百六十里经车尔楚军台南,两程之间,平原衍沃。南近河者渠犁故地,北近山者乌垒故地,汉于此置都护以为西域之中。”《汉书·西域传》也说:“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万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徐松说的这些故迹,都在今库车与焉耆之间。一九五三年,笔者曾部分地调查过这些遗址,事实表明上述记载是不错的。面对古代废墟旁新建的农场,当时我曾有几句诗记述所见:“天山南北访遗踪,千载风云历眼中。沙掩断垣成往事,凯歌一片起新城。”
  汉代还在今吐鲁番地方特设戊己校尉,专门管理屯田积谷。
  (五)这里还应该提到云阳(今陕西省淳化县西北)的直道在对匈奴的战争中所曾发挥的重要作用。位于长安西北二百余里的云阳,在秦、汉时期是一个战略要地。秦始皇首先在这里的甘泉山上修了林光宫(汉代改名甘泉宫),并从山下修了一条向北直通阴山脚下的“直道”。这条长一千余里的通道有重要军事意义,秦都城咸阳可以通过这条捷径,用最快的速度支援抗击匈奴军的部队。
  西汉时期对直道和云阳仍然非常重视,汉武帝于太始元年(公元前九六年),“徙郡国吏民豪杰于茂陵、云陵(师古注:当言云阳,而转写者误为陵耳。茂陵帝自所起,而云阳甘泉所居,故总使徙豪杰也)”⑧。茂陵是武帝为他自己营建的陵墓,汉代靠近帝王墓设置陵邑,迁去很多贵族富豪,借以保护陵园。对云阳也这样安排,足见其地位的重要。《汉书·武帝纪》记载:元封元年(公元前一一〇年),汉武帝“躬秉武节,置十二部将军,亲帅师焉。行至云阳,北历上郡、西河、五原,出长城,北登单于台……还祠黄帝庙于桥山(位于今陕西省黄陵县西北),乃归甘泉”,走的就是直道。
  秦、汉时期一面把甘泉山上的宫殿作为避暑离宫,但更重要的是利用这个交通要冲指挥前线战争。如汉文帝前元三年(公元前一七七年),匈奴右贤王破坏和亲,侵犯河套(今内蒙古巴彦淖尔盟南部)以南地方,虏去大批居民和财物,汉王朝下令反击。这是自公元前二〇〇年汉高祖白登山被围以来第一次明令抗击匈奴侵扰者。文帝令丞相灌婴率骑兵出击,并亲自到甘泉宫指挥作战。汉军胜利后,“上自甘泉之高奴(今陕西省北部之安塞县)”⑨,走的应该就是直道。《汉书·匈奴传》记载:文帝末年,“胡骑入代句注(今山西省代县西北之句注山,又名雁门山。长城由此经过,设雁门关),边烽火通于甘泉、长安数月”。这说明当时的战争情报(烽火),照例要传到经常作为前线总指挥部的甘泉宫;汉武帝更是经常在甘泉宫发布命令和接见复命的将领。唐代诗人李白的《塞下曲》其六:
  烽火动沙漠,
  连照甘泉云。
  汉皇按剑起,
  还召李将军。
  兵气天上合,
  鼓声陇底闻。
  横行负勇气,
  一战静妖氛。
  就部分地反映了这一情况。可知云阳地方和甘泉宫,与当时和匈奴战争以及恢复西域交通,有着密切的关系。
  正由于汉王朝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才使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的这一段得以畅通无阻,行人也比较安全。在各国使节和商人们的努力下,西方的骏马、香料、宝石、火浣布(石棉布)等大量运到长安,以至“明珠、龙文、鱼目、汗血(四种骏马名)之马充于黄门,巨象、狮子、猛犬、大雀(驼鸟)之群食于外囿,殊方异物,四面而至”⑩。
  出于战争的需要,汉王朝非常重视输入西方的好马,汉武帝时即曾大量输入大宛良马,名为“天马”。苜蓿是马的优良饲料,也从西域传来,“天子(汉武帝)以天马多,又外国使来众,益种葡萄、苜蓿,离宫馆旁,极望焉”(11)。唐颜师古在这段话下注解说:“今北道诸州,旧安定、北地之境,往往有苜蓿者,皆汉时所种也。”唐李商隐《茂陵》诗中的“汉家天马出蒲梢(古代良马名),苜蓿榴花遍近郊”,也说的是这件事。
  沿着丝绸之路,我国的丝绸、漆器、竹器、钢铁、金银器,以及炼钢、打井技术和先进的农耕经验等,也大量传往西方。这种交往极大地增进了各地人民的友谊,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国家的繁荣,因而是应该加以肯定的。一九五九年笔者在阿富汗喀布尔市博物馆见到一件该国出土的中国汉代漆器残片,被作为珍贵文物保护展出,正表明了各国人民对古代这种友谊交往关系的珍视。
  ①《元和郡县志》。
  ②《汉书·武帝纪》。四郡之设,《武帝纪》与《地理志》记载不同。陈梦家先生认为,酒泉郡、张掖郡设于元鼎六年(公元前一一一年),敦煌郡置于元封四、五年(公元前一〇七——前一〇六年),武威郡置于地节三年至元康四年(公元前六七年——前六二年)。见陈梦家著《汉简缀述》,中华书局,一九八〇年版。
  ③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④《汉书·武帝纪》。
  ⑤《文物》一九七七年第五期。
  ⑥《汉书·武帝纪》:太初三年(公元一〇二年)“强弩都尉路博德筑居廷”。《史记·大宛列传》:“酒泉、张掖北置居延、休屠,以卫酒泉。”
  ⑦《汉书·西域传》。
  ⑧《汉书·武帝纪》。
  ⑨《汉书·文帝纪》。
  ⑩(11)《汉书·西域传》。
  

传播友谊的丝绸之路/武伯纶著.-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