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陕商文化>陕商精神

陕商精神

特色文化陕商精神

[上一记录] | [下一记录]

2.4千年主流文化教育的长期效应

第二章 中国传统商人诚信文化形成的基础 第四节 千年主流文化教育的长期效应
  在商业经营中,讲究诚信取利、仁义经商是中国传统商人的优良传统和市场规则。但这种讲究诚信的优秀品格,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传统中国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长期教育的结果。
  一 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响
  商人自降生和生存于社会人间,终生都会受到社会主流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教育。而传统社会突出诚信的主流价值观和道德观教育,对商人诚信理念的形成,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基础功能。中国从春秋以来“儒家”的“仁、义、礼、智、信”;道家的“道法自然”;佛家的“善恶报应,弃恶扬善”,都从不同角度对商人们的诚信经商起着教育和引导的作用。
  中国儒家讲究诚信,“仁、义、礼、智、信”最终归结为一个“信”字。“孟子少时,东家尚杀猪,孟子问其母:‘东家猪何为?’其母曰:‘欲啖汝。’母悔失言,曰:‘吾怀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是也。今道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乃买东家猪肉以食之,明不欺也。”①留下了诚信的佳话。
  中国道家也讲究诚信。道家宣扬“道法自然”包含说话算数、诚实不欺的内容。道家四大护法神之一的财神赵公明,就是诚信的楷模。相传赵公明早年随师父学艺,一日师父怀饥,让赵公明去寻食,在途中遇见一只黑虎,要吃公明。赵公明对黑虎说:“我得给师父送饭,待我送完饭后,再来让你吃。”回到家中,赵公明对师父说:“你吃吧,我还要去送给老虎吃”,说完就去喂老虎。黑虎见赵公明如此守信,非但没有吃他,反而成为他的坐骑,这就是赵公明骑黑虎的缘由。②
  魏晋南北朝佛教传入中国,佛家也讲究诚信。佛经《业报差别经》中说:骄慢放逸,不礼敬三宝的人,受出生卑贱人家的果报;为人挚诚不欺,不说人长短是非的人,则受口气香洁、身心安乐,人所爱敬称誉的果报;能够结缘广施、柔和谦恭、礼敬三宝的人,则受出生富贵之家的果报。可见福祸贫富的果报,完全是依每个人的善恶而决定。③
  社会主流价值观和道德观潜移默化的教诲,遂使商人们能够对诚信达到较为理性的认识。山西著名商人王文显说:“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利以义制,名以清修,各守其业……如此则子孙必昌,深安而家肥富。”著名徽商舒道刚也说:“圣人言:以义为利,又言见义不为,无勇。则因义而用财,即所谓之大道也。”④所以,颉尊三先生总结说:“(晋商)虽亦以营利为目的,凡事则以道德信义为依据,大有儒学正宗之一派,故力能通有无,济公私……近悦远来。”⑤这些说明,中国传统商人诚信理念的形成,社会主流价值观潜移默化的教育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 商人家庭的诚信教育
  中国自春秋实行士农工商社会职业分层以来,“商之子恒为商”,而且重农抑商体制下的社会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阻隔了商人向士阶层的流动,使商人子弟能够获得的教育资源极其有限,商人子弟的教育主要靠商人家庭进行。这种家庭职业道德教育,由于耳濡目染,“不学而成,不教而能”,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教育机制。在传统中国,商人对其子弟诚信理念的养成可谓煞费苦心。在家庭建设上,他们注重营造诚信的文化氛围,使商人子弟从小就生活在讲求诚信的环境之中。明清以来的晋商大院和陕商大院,所到之处都悬挂和镌刻着诚信的格言和商训。如山西榆次常家大院就镌刻有著名的《家训》“九必经”,成为常家诚信致富的旨归:“凡语必忠信,凡行必笃敬,凡食必慎节,凡画必楷正,凡貌必端庄,凡冠必肃正,步*(外尸内役)必安详,做事必谋始,出言必顾行。”⑥陕西韩城党家大院到处都镌刻和悬挂着“忠厚”、“厚道”、“动莫若敬、居莫若俭、德莫若让、事莫若咨”、“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无益之事勿为,无益之人勿亲,无益之书勿读,无益之话勿说”⑦的门楣和商谚、商训,使商人子弟抬头见教,举目有益,起了很好的教化作用。
  言传身教是传统商人对其子弟进行诚信教育的主要途径。《太平广记》中就记载了一则商人对其子弟进行诚信教育的真实故事:
  北宋时期,翰林学士陈尧咨喜欢养马,他买了一匹烈马,脾气暴躁,不能驾驭,踢伤多人,便将其卖掉。一日,陈尧咨的父亲走进马厩,没有看到那匹烈马,便向马夫询问,马夫说:“翰林已经把马卖给一个商人了。”陈尧咨的父亲又问:“翰林告诉那商人这是匹烈马吗?”管马的人说:“要是跟那个商人说这匹马又咬又踢,人家还会买吗?”陈父很生气,就气呼呼地转身找到儿子质问:“你把那匹烈马卖了?”尧咨答道:“是。”父亲又问:“那你为什么不告诉他这是匹烈马呢?”陈尧咨嘟嚷说:“他自己看不出这马性子烈,这不怪我。”父亲说:“都是我的过错,我忙于经商,没有教育好你。现在就给你讲一个《不欺买主》的故事:唐朝武则天执政时,有一位宰相叫陆元方,他想卖掉东京洛阳城里的一所房子,一切手续都办好了,只等着买房子的人来交钱。买房的人来交钱时,陆元方说,这房子哪里都好,就是没有出水的地方,那个人听后,立刻就不买了。买主走后,陆元方的儿子和侄子们都埋怨他,而他却说,你们也太奇怪了,难道可以为了钱欺骗别人吗?”陈尧咨听了很惭愧地说:“爸,我知道自己错了。”于是亲自找到那个买马的商人说明了原因,把钱退给了买马的人,自己把马牵了回来。⑧
  这则故事说明商人诚信理念和行为的形成,家庭教育有着最直接的作用。
  《登楼杂记》中记载了一则商人教育子弟诚信的故事,更有身教重于言教的启示意义。徽商汪拱乾经商三十余年成为巨富,平时自奉菲薄,“然有人告借者,无不满其意而去,惟立券时必载若干利,因其宽于取债,日积月累子母并计之,则负欠者俱有难偿之患”。有一天,他的几个儿子在一起私下议论道:“昔陶朱公能积能散,故人至今称之,今吾父聚而不散,恐市恩而反招怨尤也。”谁知此番议论让拱乾听到了,他对儿子们说:“吾有是念久矣,恐汝辈不克体吾志耳,是以蓄而不发。今既能会吾意,真吾子也。”于是,他“检筐中券数千张,尽召其人来而焚之,众皆颂视罗拜”。⑨
  明代有一商人对子弟的诚信教育,更是别出心裁,他开家饭馆,自觉年迈,欲将饭馆传给儿子,为从三个儿子中选择最理想的传人,他想了一个办法:一日,他将三个儿子叫到堂前,对他们说:“我欲传饭馆给你们中的一位,为了证明你们三人中谁最有能力,我现在宣布一个办法。”他吩咐家人,搬来三个已经装好土的花盆,然后拿出三粒种子放在桌上,对儿子们说:“这是我精心挑选的花种,你们可以任选一粒种在花盆里。半年以后,你们端来给我看。到时候,谁的花养得最好,我就将财产交给谁,但必须要用我发给你们的种子和这花盆里的土。”大儿子和二儿子回到家中,立即将花种种在花盆里,可是,精心栽培了很长时间,就是不见花盆里的种子发芽,于是就偷偷去乡下找花匠,从花匠那里买来种子,换上新土。把新种子种下去,很快就发芽吐绿。而憨厚老实的三儿子,种下种子后,每天按时给花浇水,就是不见种子发芽,他想种子是父亲挑选的,应该没有问题,就继续浇水培育。半年以后,三个儿子都端来自己养的花给父亲看。大儿子和二儿子养的花枝繁叶茂,开出鲜艳的花朵,只有三儿子的花盆里空空的,什么也没有长出来。老商人看后,什么也没说,就将饭馆的钥匙和账本交给了三儿子。其他两个儿子很不服气,就生气地问父亲:“三弟的花盆里什么都没有,为什么要将饭馆交给他?”老商人说:“做生意一定要诚实,因此,我要选一个诚实的人来继承家业。看来你们的弟弟是最诚实的。”两个儿子不解地问:“为什么?”老商人缓缓地说:“因为那三颗种子都是我炒熟了的……”⑩
  临终遗言更是传统商人对子弟进行诚信传统教育最郑重的途径。明代江西“辰州商人鲁稷,家有余赀出贷,贫穷之甚无偿者,辄不苦勒。临终之时,批帖盈匣,嘱戒二子曰:‘我一生放债,批帖在此间。有得本而未得利者,有得半本者,有全未得者,簿载明白。累年未结,是皆悯其贫而不勒者也。倘后有负心者,自送来还,利有不足,亦将原帖还之;不来还者,置之不可逼取,以贻后悔。’二子唯唯听命。及父终,不改父道,兢兢谨守嘱言”。(11)安徽商人汪姓“历游吴越闽海诸地,以诚信交人,同事无少欺隐,后卒于浦城,病革,犹作书遗诸弟,谆谆忠厚积善为训”。(12)
  三 商业企业的诚信教育
  在中国传统社会,商人一般十二岁入商店学徒,除学习必要的商业知识外,终生都需接受商店诚信经营的职业教育。杭州胡庆余堂药店,有一块面对坐堂经理的《戒欺匾》,上面的文字由红顶商人胡雪岩亲自拟定:
  凡贸易均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余存心济世,誓不以劣品巧取厚利,惟愿诸君心余之力,采办务真,修致务精,不致欺余以欺世人,是则造福冥冥,谓诸君之善为余谋也是,谓诸君之善自为谋亦可。(13)
  这篇《戒欺匾》,言切意真,将药业经营的责任与良知写得明明白白,将经商获利、悬壶济世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关系讲得贴贴切切,可以说是一篇商人诚信经营的“宣言书”,它使企业从业人员铭志不忘,至今与胡庆余堂的华丽建筑一样,熠熠生辉,成为中国商人诚信的惊世之作。
  在商人的职业教育中,明清以来出现的“商业书”无不注重对商人及其子弟进行诚信的职业操守教育。据复旦大学张海英先生研究,明清以来出现的“商业书”,代表性的作品有:《一统路程图记》、《水陆路程》、《士商类要》、《客商一览醒迷》、《商贾便览》、《生意世事初阶》等。在这些商业书中,诚信教育成为重要内容。从明代程春宇的《士商类要》、李晋德的《客商一览醒迷》,到清中期吴中孚的《商贾便览》、王秉元的《生意世事初阶》,及至清末杨树棠抄本《杂货便览》,这些书无不强调“恣欲刻剥,非良客所为”,“利而义,便可通财”,认为“钱财物业,来之有道,义所当得者,必安享永远。若剥削贫穷,蒙昧良善,智术巧取,贪嗜非义,虽得之,亦守之不坚。非产败,儿必招横祸”。《杂货便览》的《为商十要习》中特别告诫,“取财以道,利己利人”。《客商一览醒迷·警世歌》中再三强调:“自古富从宽厚得”,认为“修桥砌路虽为福,建寺斋僧固是仁。未似理财无刻剥,宽些利息让些贫”。特别是“经营贸易及放私债,惟以二三分利息,此为平常无怨之取。若希七八分利者,偶值则可,难以为恒。倘存此心,每每欲是,怨丛祸债,我本必为天夺而至倾覆矣”。(14)吴中孚的《商贾便览·工商切要》开篇尤其强调,“习商贾者,其仁、义、礼、智、信,皆当教之焉,则及成自然生财有道矣。苟不教焉,而又纵之其性,必改其心,则不可问矣。虽能生财,断无从道而来,君子不足尚也”(15)。在商人的职业道德和道德规范方面,商书强调艰苦创业,节俭为本。《士商类要·买卖机关》、《客商一览醒迷·警世歌》及《商贾便览·江湖必读原书》均直言,“富从勤得,贫系懒招”。《士商类要·贸易赋》告诫:“贸易之道,勤俭为先,谨言为本”;同时,勤俭亦“为治家之本”,“为士者勤则事业成,为农者勤则衣食足,为工者勤则手艺精,为商者勤则财利富”。(16)《客商一览醒迷》亦云,“不勤不得,不俭不丰”,强调“财物必由勤苦而后得,得之必节俭而后丰”,“和能处世,俭能治家”,认为“处人和则无争,家和则道昌,国和则治强,四海和则万邦宁矣。其治家之道,犹在节俭”,应“常将有日思无日,莫等无时思有时”,“若不俭省爱恤,则动渠劳碌,何益哉”。《商贾便览》亦言:“若谓贫富,各有天定,岂有坐可致富懒可保贫哉?”“吾衣食丰足,未必不由勤俭而得。观彼懒惰之人,游手好闲,不务生理,即无天坠之食,又无他产之衣,若不饥寒,吾不信矣。”(17)这些经商业贾的启蒙读物,对商人们诚信职业操守和良好品德的养成起了思想铺垫作用。明清小说《萃雅楼》中就记载,商人金仲雨、刘敏叔、权汝修建萃雅楼做生意,规定收贩时节,有“三不买”,即“低货不买、假货不买、来历不明之货不买”;出脱的时节,有“三不卖”,即“太贱不卖,太贵不卖,买主信不过不卖”。他们订立这些规矩,约定互相遵守,始终不渝,成为商人诚信自律的典范。作者特别指出,他们是“将书中的一应故事做成了实事”。(18)
  而“店规”、“业律”是企业对商人进行诚信理念培养的主要形式。有一首山陕商人《格言录》,这样要求:“家有家法,铺有铺规。黎明即起,伺奉掌柜。五壶四把,终日伴随。一丝不苟,谨小慎微。顾客上门,礼貌相待,不分童老,不看衣服。察言观色,唯恐得罪。精于业务,体会精髓。一旦学成,身股入柜。己有奔头,双亲得慰。”(19)这些文字洗练、通俗,对商人们的诚信起了很好的教化作用。
  同时,师徒之间的言传身教也是对商人们进行诚信教育的重要渠道。在传统社会学徒制的条件下,师父常常是商人们步入商场的第一个老师,师父的教诲常常使学徒终身受惠。许多历史上的有名商人很注重对后人的诚信教育。孟县商人张静轩教导学徒说:“(经商)结交务存吃亏心,酬酢务存退让心,日用务存节俭心,操持务存含忍心。愿使人鄙我疾,勿使人防我诈也。……前人之愚,断非后人之智所可及,忠厚留有余。”(20)明代徽商汪通保在上海开当铺,生意越做越大,但并未忘“诚信”二字,“处士(汪通保)与诸弟子约:居他县毋操利权,出母钱毋以苦杂良,毋短少;收子钱毋入奇羡,毋以日计取盈”。从记载可以看出,他不准弟子欺行霸市;贷人银钱,不准杂有恶钱,更不准短少,收人利钱,不要计较零头,也不要按日计算,以多收利息。(21)
  传统商人还注重于细微之处观察和培养商人们的诚信本性。山西平遥商人王际美,早年在一家当铺做伙计,一天掌柜不小心将一摞盘子掉在地上摔碎了,为了了解伙计们的为人,掌柜故意叫来大家问是谁干的。伙计们一听,咱谁也没有碰过呀。于是大家面面相觑,逐渐将目光集中在王际美身上。见伙计们都不敢承认,王际美只好站出来说:“掌柜的,好像是我早上扫地时不小心碰到地上摔碎的。”掌柜什么话也没说,让大家散去,此后,王际美便因其忠厚老实、敢于承担而得到了掌柜的重用,发展成为山西著名的大商贾。(22)
  四 商人集团的诚信教育
  明清之际,中国商业走上商帮的集团化发展道路。而商帮建造会馆作为办事机构和文化教育基地,使诚信教育呈现出制度化、组织化的新形式。
  明清出现的商人会馆,作为张扬本土优秀文化的场所,莫不极力营造诚信的商业文化氛围。如明清各地的山陕会馆,在内部装饰上,大肆渲染商人诚信自强、商业自尊的诚信文化氛围和富国裕民的崇商价值观念,使会馆成为诚信文化教育的基地。北京宣武门外关中会馆的门前有一副对联,上书“羲皇故里,河岳根源”八个字,提示以商兴国的家国意识。山东聊城山陕会馆的献殿,上悬“富国裕民”的铭志匾,表明商人将经营活动与国家兴亡相联系的职业自豪和经营自觉;河南上蔡山陕会馆有名闻全省的“透影壁”,整块石雕由黑色大理石打磨而成,能照见人的身影,寓意商人必须具有身正影端的职业自觉;河南社旗山陕会馆的戏楼,上悬“悬鉴楼”大匾,寓意商人要有明镜高悬、自强自爱的精神诉求;献殿前的石牌坊中雕刻有“仗义”、“秉忠”的经商操守,戏楼内墙悬有“既和且平”的巨匾,寓意商人追求和气生财,通过公平交易达到和谐发展的目标。(23)山东聊城山陕会馆,山门的左右柱础四面石雕图案,大雁嘴里衔一枝芦苇;在院内大殿外檐下也有两组彩绘木雕,真切地反映出几只大雁在河水泱泱中展翅飞向一座方城。别人看大雁可能会不以为然,在山西、陕西商人心目中,大雁是传统伦理道德的完美象征。《雁门志》记载:“秦汉以为北边,代山高峻,鸟飞不过,中有一缺,鸿雁往来。代多鹰隼,雁过被害。惧其门不敢过,呼为巨门。雁欲过其山,必衔芦一枝,然后敢过。鹰隼见而惧之,雁得过山,即弃芦枝,因以名焉。”为什么大雁嘴里衔一枝芦苇可以过雁门关?据《雁门志》载,相传雁类自古被誉为“节义”,这一传统流传久远,形成了山西、陕西商人一种“诚信与敬业”精神永久的行为标志。可以说,晋商文化是以大雁象征文明的生命力,寓意大雁领队品位高节,飞向天下四方经商求富并非是山西商人的最终目标,以至山西商人致富发财,不忘救助社会的广大穷苦人民。(24)这些独具匠心的文化设计,体现了商人组织诚信教育的良苦用心,使商人们“每瞻玩不能去”(25),在其间感同身受,接受诚信文化的熏陶。
  工商会馆还通过神灵崇拜对商人进行诚信品德的教育。恐惧是迷信赖以产生、存在和保持的原因。市场经济是风险经济,商情莫测,逆顺难料,特别是对久羁逆旅、远别家乡的客商来说,人地生疏,四处漂泊更增添了生活的不安全感,他们通过神灵崇拜来释放对此岸世界的恐惧,心存对彼岸世界的向往。河南山陕会馆《重修关帝庙碑》中对商人祭拜神灵的化险去灾需求说得很透彻,商贾“抑去父母之邦,营利于千里之外,身与家相塍,财与命相关,析灾患之消除,惟仰赖神明之福祐,故竭力崇奉”。(26)
  工商会馆的神灵崇拜又是对商人进行诚信品质教育,整饬行业行为的形式。关公坚毅果敢、忠贞不贰的品格,历来是中国诚信精神的凝聚偶像和物象反映,因此,各地山陕会馆莫不祭祀关公,一般被称为“关帝庙”。会馆通过关公崇拜就是对商人进行诚信精神的教育,通过对彼岸世界的神灵祭奠,召唤此岸世界的忠义精神的回归。《汉口山陕会馆志》中把山陕商人祭拜关公、宣扬诚信精神的意图表达得很直白:“夫子读麟经深明大义。故身虽陷敌,志百折而不回,以刘豫州分固群臣而恩,则如手足,千古群臣相得无有逾君……今秦晋商人体夫子之心,以事君则忠君也,以事孝则孝子也,以敬先则悌弟也,以交友则良朋也,忠心忠行,行心笃敬。”(27)而洛阳山陕会馆《关帝仪仗记》中,将通过关帝崇拜整饬市场不正当竞争行为、净化市场环境的目的表述得更为淋漓尽致:“帝君之忠义神武足以震浮起靡……以风视商贾使熙熙攘攘竟刀锥子母者,日夕旅承于帝之旁,庶其触目惊心,不至见利忘义,角铸张而尚狙诈也。然吾实北之燕赵,东游齐鲁,南之吴楚之交,几通都巨邑商贾辐辏之区莫不有帝君庙,秦晋所聚集会馆尤多,其只事君尤勤,以至而究其所以事之意,不过借物以为救眉之具,至利为义之说。”(28)这里“借物以为救眉之具”,将利用关帝崇拜整饬触目惊心的见利忘义、“角铸张而尚狙诈”之市场行为,达到“至利为义”的教化功能表达得异常明晰。所以,明清时期山陕商人进入会馆的第一件事,就是沐浴更衣,到关帝像前焚香跪拜,接受关帝诚信精神的抚慰。
  在会馆里设戏台,是明清时期山陕商人的一个创举。“天下会馆数陕西,秦腔梆子响一齐”,(29)会馆通过唱戏观剧,展示了诚信教育“寓教于乐”的新特色。在明清山陕会馆演出的戏文中,有大量教化商人讲求诚信的内容。如《高山流水》写楚人俞伯牙与樵夫钟子期以琴为友,终生知音的友谊故事;《萝卜园》写萝卜园贩夫贩妇,赤诚善良,帮助尚书女与情人团聚的故事;《送米》写民女庞三春以绩麻换钱为婆婆治病的孝义良善故事;《卖华山》宣扬诚信为本的经商理念;《大登殿》写王宝钏与平民薛平贵不弃不离的爱情故事;《柳毅传书》写龙女舜华公主与书生柳毅相爱,柳毅不爽前盟,举身赴死到龙宫传书的故事;《水漫金山》写药商许仙与白娘子遇难不弃的传奇故事;(30)这些戏文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商人们的实际生活,以艺术形式再现了商人们渴求诚信的情感世界,在“戏路即商路”的教化中,培植了商人们诚信的自觉性。
  五 官府的褒扬与推广
  在中国传统社会重农抑末经济体制下,官府对市场采取自由放任的管理制度,对商人的市场经营并不过多干预。但出于维持统治和维护传统道德以及官员树立政绩的需要,官府也常常对商人们的诚信义举进行褒扬,使商人诚信的优良品质由于官府的宣扬而得到了有力推广。
  挂匾勒石,是官府褒扬诚信、树立典型的重要形式。清朝末年慈禧西狩,清政府逃亡陕西。陕西商人秉承忠义,乘风而起,捐金献银,资助政府渡过难关,官府以“资政大夫”衔作为回报,一时“大夫第”、“忠义匾”挂满渭北。陕西三原商人安吴寡妇周颖,在慈禧西狩期间,捐银一千万两,被慈禧认作干女儿,并由官府拨一百两白银,令其在故乡修筑功德牌坊,以示褒扬,至今耸立在吴家墓园;韩城党家在国难期间,用其骡马为官府搬运粮草,受官府表彰,由官府拨发银两为其一妇女建“节孝祠”,慈禧还亲笔题写了大“福”字,至今篆刻在党家大院的照壁上。渭南信义镇富商焦荣栋,在四川做生意忠厚为本,陕西受灾期间,施粥放药,救济苦难,受官府褒奖,拨银令其建功德碑,至今依然耸立在焦家村。(31)官府的这些褒奖举措,提升了商人诚信的政治含量,使商人的诚信美德更具有公信力。
  利用县志、州志的地方志编写活动,将商人们的诚信善举载入史册,使商人因诚信而光宗耀祖,是官府奖励诚信的又一重要举措。明清以来的县志、州志编撰,都辟有《孝子》、《善举》、《流寓》、《烈女》等栏目,登载商人们诚信的事迹,使商人们的诚信活动得以青史留名。如陕西户县商人郭仰山,设药肆秦渡镇上,“栋材精审,身亲创灸。虽极贵品,不敢以假乱真,盖公曰:‘药之良否,人命忧天,敢儿戏乎!’有穷人严冬昏夜叩门求药,无不予者。盖公又尝曰:‘命等尔,贫穷也是命乎,且病痛思药,心急如焚也’”。由于他做生意货真价实,言不二价,在远近闻名遐迩,被大家尊称为“不二郭家”。(32)陕商王宗鹤,在甘肃静宁做布匹生意,不小心将驮布的驴丢失,很后悔。有一日,一匹驮布的驴误入其家,家人欲执之。王宗鹤上前查看,见不是自家丢的驴,认为非己之物,不得为己,如是则无法取信于人,“为布商累也”,遂牵驴访主,送还失主。(33)陕西商人程希仁,早年从父在城固做生意,放贷以川湖间。有一年家乡闹灾,里中有桑姓二人,逃难城固,几不能生,希仁见状,宅心仁厚,给衣食不闻报。及岁终,公又给路费使归,还帮其复业起家。后希仁死,两兄弟奔丧,悲泣殊常人,问其故,才告知前情,人多泪下。(34)这些商人们的诚信故事都是地方志为我们保留下来的珍贵历史资料。而且,地方志的入志记载活动,为商人树碑立传,使商人名扬乡里、夸耀四邻,也对商人们的诚信起了刺激和推动作用。
  ① 《中国诚信故事》第2辑,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0年版。
  ② 刘魁力:《财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5—216页。
  ③ 星云法师:《佛教的人生观》。
  ④ 宁一:《中国商道》,地震出版社2006年版,第27页。
  ⑤ 颉尊三:《山西票号之构造》,1936年未刊稿。
  ⑥ 耿彦波:《常家庄园》,书海出版社2001年版,第7页。
  ⑦ 刘兆英:《溥彼韩城》,陕西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第127页。
  ⑧ 《中国诚信故事》第2辑,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0年版。
  ⑨ 《登楼杂记》,转引自谢国桢:《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中册。
  ⑩ 孔刃非:《商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第112—113页。
  (11) 归正宁静子:《详刑公案》卷一《吕县尹断诬奸赖骗》,南闽潭邑艺林刘氏太华刊行。
  (12) 《歙县志》卷四。
  (13) 宁一:《中国商道》,地震出版社2006年版,第118页。
  (14) 李晋德:《客商一览醒迷·警世歌》。
  (15) 吴中孚:《商贾便览》卷一《江湖必读原书》。
  (16) 程春宇:《士商类要》卷四《立身持己》。
  (17) 吴中孚:《商贾便览》卷一《江湖必读原书》。
  (18) 李渔:《十二楼·萃雅楼》卷七,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19) 殷俊玲:《晋商与晋中社会》,山西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第124页。
  (20) 咸丰《孟县县志》卷二。
  (21) 汪道昆:《太涵集》卷二。
  (22) 宁一:《中国商道》,地震出版社2006年版,第118页。
  (23) 李刚:《陕西商人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11页。
  (24) 禾齐秀:《晋商<天成西>老字号》。
  (25) 同治《泌阳县志》卷十《艺文》,成文出版社1972年版。
  (26) 咸丰《沁阳县志》卷二《艺文》。
  (27) 《汉口山陕会馆志》,光绪二十一年(1895)景庆义堂刻本,第14页。
  (28) 《山陕会馆关帝仪仗记碑》,现存洛阳山陕会馆内。
  (29) 雷梦水:《中国竹枝词》第四册,北京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3236页。
  (30) 李刚:《陕西商帮十讲》,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03页。
  (31) 李刚:《陕西商帮十讲》,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03页。
  (32) 光绪《户县志》卷二,成文出版社1972年版。
  (33) 嘉庆《静宁县志》卷二,成文出版社1972年版。
  (34) 光绪《南郑县志》卷二,成文出版社1972年版。
诚行天下:中国传统商人诚信文化探寻/李刚,刘建仓著.-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