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陕商故事

陕商故事

[上一记录] | [下一记录]

三原著名布店聚盛东掌柜——刘云亭








民国的三原,虽然经济中心的地位下降,但仍然是陕西的经济壮县,对全省经济有一定影响。而三原的“聚盛东”布店,是关中著名布店,在泾阳、三原一带很有名气。其掌柜就是三原县大程镇商人刘云亭。
  一、清代至民国陕西棉花种植的发展
  陕西是全国植棉最早的地区。宋元时代,术棉籽种从西域传入陕西,褚华《木棉谱》指出:“汉唐之世木棉虽入贡中国,未有其种,民未以为服……宋元间传其种关陕闽广,首得其利……关陕接壤西域故也。”①到元代已开始推广种植,成书元代的《衣桑辑要》说:“木棉种于陕右,滋茂繁盛,与本土无疑。”②但陕西植棉、织布的大发展,却主要在明清两代,而明清两代又经历了隆嘉、乾隆和光绪三个发展阶段。
  明代是陕西植棉纺织的初步发达时期。洪武元年令天下“凡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倍之……不种麻及木棉,出麻布棉布各一疋”③。为了督天下植棉,明政府又实行棉布征实的税收政策,《万历会计录》载西安府所属36州县,征纳棉布的达30州县,万历六年派征陕西的棉花任务就有17208斤。④支付官府需要成为明代陕西植棉织布的成因之一。同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下纺纱织布,解决衣着问题又是农民安排家内劳动的必然要求,“服资木棉”、“男耕女织”成为小农经济资源配置的最佳结构。⑤因而推动陕西植棉纺织率先在渭河流域发展起来。
  在明代,陕西植棉见之于记载的只有渭南、富平、华县三县,其中渭南最具规模。富平在嘉靖时已有植棉,“平地天丰收,又兼木棉布丝之利”,并且一开始就带有商品生产的信息,“富平产木棉,织布转生息”⑥。华县隆庆时产有木棉。⑦渭南元代开始种棉花,先在故市一带,明代已是“服用之物,植之品,日花……河南随地皆种。东乡尤宜”⑧,到嘉靖二十一年,“本县种植棉花4858亩,占耕地面积45%,品种为历代流传下来的茧花,一般只能纺15支粗纱,亩产皮棉15~20斤”⑨。这说明,明代陕西植棉尚在初创时期且发展缓慢。究其原因,一则,“北土广树艺而昧于织”⑩,纺织技术不够普及限制了植棉的发展;二则,明政府苛重的花布征实,不种棉也征布,严重挫伤了农民植棉的积极性,造成陕西植棉起步受阻的不利局面。
  进入清代后,一方面陕西人口激增,解决衣着之需和安排家内过剩劳动力成为突出矛盾,人们从蚕桑与棉布效益对比中发现,棉布比蚕桑“免绩绢之工,得御寒之具”(11),时间节约规律使植棉织布为广大劳动人民所接受。另一方面,明代陕西商人三百年来从江南贩运标布到陕西加工整染,再贩运到西北各地,亦同时把江南棉纺织技术传入陕西,三原的盐店街、山西街就聚集着大量来自山西、山东的纺织工匠,从而为陕西棉纺织业发展解决了技术条件。
  其三,更重要的是清代陕西植棉纺纱又加进了市场利益的新驱动。人们从比较成本中发现,植棉织布更有利可图,明代江南标布贩卖到陕西是“价昂数倍”(12),“每制一衣,必集粮数石”(13)。清代城固织布1匹工银1钱,而布一匹卖价7钱,(14)利润是6倍以上。巨大的市场利润成为清代陕西植棉发展的内在张力。这些因素使得清代陕西植棉、织布得到有力拓展,从渭北地区开始扩植到关西、汉中、商州和陕北。清代陕西新增植棉纺织的州县有:周至“纺棉织布,人人能之”(15),宜君“妇女间有纺织者”(16),咸阳“妇女多织纱”(17),三原“布,乡间有之”(18),泾阳“产棉花”(19),乾县“乡民勤于纺织”(20),彬县“数年以来,比户学纺”(20),澄城“服资木棉”(21),商州“棉花……近来植者渐广”(22),汉中“近年汉南知有木棉”(23),就连延川也“习纺织”(24),迄至光绪后“洋棉输入,欲称洋花……宣统后洋棉普及,而乡棉日少,妇女职业以纺织为主,棉之产额逐渐多,除一般人民衣被外,尤为农产物出口之大宗”(25)。故此,清代关中有谚曰“棉花进了川,包谷下山”,遂使陕西成为我国短绒棉的主要产区。
  清代以来,三原是陕西产棉的主要州县,三原棉花种植与纺织给“聚盛东”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二、三原“聚盛东”的创立与经营过程
  聚盛东原名“世兴源”,创立于1902年,最早设立在三原县大程镇,创始人是本镇人刘立斋,以经销杂货为主。
  1912年,刘立斋年老,其子刘云卿、刘云亭两兄弟长大成人,继承父业。他们思想新,眼光远,见经营布业是民众所需,市场广大,自己小小字号屈居乡镇,难以发展。于是,迁世兴源于县城中山街,商号更名为“谦益成”,门面三间,雇员七八人,以经营布匹为主,兼营绸缎,经常派人到杭州、武汉、上海等地采购布匹绸缎,供应三原、泾阳民众。由于货品质量好,花色对路,兄弟二人又谦和能干,谦益成逐渐在三原创出了牌子,成为三原的知名字号。
  1921年,他们见泾阳、三原棉花丰收,民众扎花困难,就由武汉购回一批轧花机,兼营扎花业务,深受农民欢迎,生意十分兴隆。那时,三原县是全陕棉花集散外运中心,谦益成利用这一地域优势,开展棉花贩运业务,生意进展和顺。不料1926年他们运往河南郑州等地的大批棉花被土匪抢劫,蒙受重大损失,商号只得停业还债。在商号面临灭顶之灾的时候,老二刘云亭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他长期随父兄经商,熟悉外运内销行情,决心重整商号。他筹借资金,从东南沿海运回布匹、绸缎,用赊销、贷货给“货郎”的“滚雪球”办法,艰苦经营8年,使商号走出困境,资金逐渐雄厚,商品种类逐渐扩大,并在上海、武汉、天津、杭州、郑州等地设有收布驻庄,雇员也增加到20多人。这时其兄刘云卿见刘云亭年少有为,就主动谦让,交由刘云亭主持店务。刘云亭为了大展宏图,遂改“谦益成”为“聚盛东”,寓意聚东方生意茂盛宏大。
  1937年“七七事变”后,工商界惶惶不安,大部分私商抽资备用,甚至转业以避战乱,市场萧条。面对这种情况,刘云亭一面聚集资金,一面训练可靠人员,将经销方向转向内地的甘肃、青海和四川等地。1938年,他派老成可靠的杨志栋在甘肃陇西开设“纪兴源”京布商号,又派谭子俊在泯县开设药材铺。“纪兴源”在岷州城里设店,在宕昌县哈达铺设“坐庄”,收购当归,加工、外运,使“纪兴源”在哈达铺的药材一条街中很有影响。(26)此外他们还投资陕西白水煤矿等。
  这种多业联动的多元化经营方式,使聚盛东业务进一步扩展,又在企业内部采取“母鸡下蛋”的办法,将利润滚为投资,增资扩股,进一步壮大企业实力。如利用甘肃兰州“纪兴源”布店的利润,到岷州办“纪兴源”药铺;利用西宁“纪兴源”的投资,兴办西宁乳品厂;利用三原“聚盛东”利润与人合办三原面粉厂。1949年三原解放前夕,刘云亭在各地商号拥有资金达80多万元,仅三原“聚盛东”就有资金1.54万元。刘云亭个人也广有财富,仅他个人的私产就有银元11450元、银子1000两、黄金33.6两等。他率领的“聚盛东”在三原布匹行业声名鹊起,成为了“领头羊”。(27)
  ①上海通社:《上海掌故丛书》,上海通社1935年版,卷3,第11页。
  ②赵翰生:《中国古代纺织与印染》,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6-47页。
  ③张廷玉:《明史》,中华书局1964年版,卷87,《食货志》。
  ④王国光:《万历会计录》,万历十年刊本,卷9。
  ⑤引自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31页。
  ⑥嘉靖《富平县志》,台中成文出版社1972年出版,《风俗》。
  ⑦隆庆《华州志》,光绪年间刻本,《物产志》。
  ⑧天启《渭南县志》,万历十八年刊本,卷5,《食货》。
  ⑨编委会:《渭南县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21页。
  ⑩顾炎武:《元明事类钞》,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卷24。
  (11)王祯:《王祯农书》,中华书局1956年版,卷25。
  (12)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中华书局1969年版,卷36,第909页。
  (13)卢坤:《秦疆治略》,台中成文出版社1972年版,第32页。
  (14)康熙《城固县志》,台中成文出版社1972年版,卷2,《物产》。
  (15)乾隆《周至县志》,台中成文出版社1972年版,《风俗志》。
  (16)陈梦雷等:《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上海中华书局1934年版,卷503。
  (17)乾隆《咸宁县志》,台中成文出版社1972年版,《风俗志》。
  (18)乾隆《三原县志》,台中成文出版社1972年版,《物产志》。
  (18)乾隆《泾阳县志》,台中成文出版社1972年版,《蚕丝类》。
  (19)雍正《乾州志》,台中成文出版社1972年版,卷2。
  (20)康熙《彬州志》,台中成文出版社1972年版,卷2。
  (21)隆庆《澄城县志》,台中成文出版社1972年版,《物产》。
  (22)乾隆《续商州志》,台中成文出版社1972年版,《物产》。
  (23)严如煜:《三省边防备览》,台中成文出版社1972年版,卷14。
  (24)康熙《延安府志》,台中成文出版社1972年版,《物产》。
  (25)民国《户县志》,台中成文出版社1972年版,《物产》,第88页。
  (26)李刚:《天下第一商帮——陕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47页。
  (27)刘元中、邢心一:《聚盛东》,《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陕西卷》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595页。
千年秦商列传 第一辑 民国卷/刘阿津 李刚.-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5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