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陕商故事

陕商故事

[上一记录] | [下一记录]

明代扬州大明寺的捐修者三原商人——赵裕







中国十大名刹之一的扬州大明寺,是陕西三原商人赵裕在明弘治年间捐资修建的,它充分表现了陕西商人的富厚和对扬州社会公益事业的贡献,也是陕西商人在扬州业盐致富的历史见证。
  一、明代陕西商人在扬州的活动概况
  由于明政府对陕西实行“食盐开中”的历史机缘,使陕西商人“腰缠十万下扬州”,大规模地踏上了扬州这个江南的锦绣繁华之地。
  “食盐开中”就是用粮食换盐引,而明代的盐场中,淮阳盐场的淮盐是最好的,这不仅因为它是海盐,质量纯正,还在于“淮盐”利厚,当时是“利敷三倍”。利大大干是商业规律,于是,陕西商人纷纷换取“淮引”,持引到扬州去贩盐,这样陕西商人的脚步就大规模地踏上了扬州的土地。
  明代万历年间的《扬州府志》记载:“扬水国也……聚四方之民,新都(徽商)最,关以西(陕商)山右(晋商)次之。”①在明代中前期,由于明初的边防建设重点在陕西,“明边重陕西”,故“淮盐以西商为大宗”②。大量陕西商人在边地输粟换引,然后持引到扬州贩盐,产供销全程运作当时是“边益实而商益富,则多赖陕”③。那时,在扬州做食盐生意的陕西商人就有五百多人,著名的如《淮盐备要》中记载:“明中盐法行,山陕之商糜至,三原之梁,泾阳之张、梁,西安之申,临潼之张,兼籍故土,实皆居扬。”④他们是扬州最重要的盐业资本集团。尤其是明成化三年,叶淇变法,实行“花钱买引”,种粟塞上失去了经济意义,大量陕西边商“悉撤业归,徙家淮扬”⑤,巨大地增加了陕商在扬州的力量,使扬州到处都是陕西人的身影。当时的一首《扬州竹枝词》记载说:“盐客连穑拥巨财,朱门河下所藏生。乡音秦语并歙语,不问人名但问旗。”⑥“秦语”就是陕西话,“歙语”即徽州话(歙县为徽州一府六县之一),可见陕商、徽商皆为扬州繁华商业的主力军。据记载,当时两淮八大总盐商(即盐业公会领袖)中,西商、徽商各占其四。
  当时的陕西商人大多居住在与扬州盐运司不远的下河街,便于开展业务,他们集资修建了扬州最早也是最大的会馆中,即扬州山陕会馆,这一会馆的奠基石至今还藏在扬州历史博物馆中。陕西盐商们聚居在会馆周围,形成与扬州文化不同的陕西文化社区,也就是“经济特区”,掌握着扬州的金融。所以《扬州竹枝词》以羡慕的笔触写道:“商人河下最奢华,窗子都糊细广纱。急限饷银三十万,西商犹自少离家。”⑦而且,在离下河街不远最繁华的缎子街,几乎是陕西人的天下,《扬州竹枝词》说:“运司门前查原当,旧帽新翻缎子街;伍少西家绒袜贵,戴和美店看毡鞋。”⑧这些扬州著名的字号都是陕西人的生意。
  扬州以园林胜,扬州的私家园林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那时的陕西商人由于“徙家淮扬”,他们手中又有大把的金钱,就把陕西人喜好盖房子的习惯带到了扬州,从而使扬州许多著名的私家宅院是陕西人的产业。如富平商人李月峰“自上郡九原南沙江淮皆置园宅”、“美田与芦场独多”⑨。扬州风景胜地蜀岗乃陕西盐商临潼张氏的产业,“额楼前本保障湖,后莲塘。张氏因之运太湖石数千石移堡城,竹数十亩,故是园前以石胜,后以竹胜,中以水胜。由南岸堤上过筱园外石板桥为园门,门内层严小壑委曲曼迥,石尽树出,问筑来春堂,厅后方塘十亩,修竹参天,中有竹楼,竹外为射圃,其后土山又起,过此为园后门,门外即草香亭”⑩。扬州的“张园”系陕西富平庄里镇富商张臻家的产业;扬州的“溉园”是陕西三原商人孙豹人的产业,豹人“又在扬州筑室数楹,题曰‘溉园’,以隐逸终老”(11)。扬州最著名的文化景点,曾经接待过乾隆皇帝的“康山别墅”,就是陕西武功人康海家的产业。扬州本无山,挖掘大运河时,所掘之土堆积成山,最初是一姓焦的商人在其上构置宅院,是为“焦山别墅”,明代中叶,康海于朝廷失意,移居扬州为商,遂从焦家手中买下了这所园林,改名为“康山别墅”(12)。当然,由于岁月淹没,这些宅院几经易手,但追溯其原始产权,当是陕西人的产业无疑。
  陕西商人赵裕捐修扬州大明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
  二、赵裕捐修大明寺的过程
  赵裕,史籍无考,只知他是陕西三原人,祖辈在扬州为商。他捐修扬州大明寺的事迹,主要见之于潘文伟先生的《中国商帮》,为方便读者,故将其节选改录如下:
  赵裕是陕西三原人,著名盐商,早年是做粮食生意的,由于明政府屡次号召输粮助边,给以盐引,于是他也加入输粮换引大军,把粮食贩到边关换取盐引再到扬州支盐。后来不去边关了,就专门在扬州定居下来,从事盐引的转卖活动,发了财,成为积财万贯的大盐商。
  赵裕虽说是盐商,但从小受吃斋念佛母亲的影响,对佛有敬畏之心。他母亲对他说,她常年烧香拜佛,就是为了让佛保佑后代,所以赵裕才有今天的大富大贵。赵裕虽然不全信,但母亲的祝佑总是善良的。
  母亲去世后,赵裕为保佑生意和顺,也慢慢地开始烧香拜佛,家里还专门供有佛龛。闲暇时,他也读一些佛家典籍,并与一些佛门僧人有所来往,渐渐有了些灵性,懂得人应该知恩图报,善恶终是缘分,积德行善是人的本分。尤其是他来到扬州后,生意蒸蒸日上,多次化险为夷,因此总想做些善事来报答老天的保佑,为扬州人民做些好事。
  不久,他听说扬州大明寺要修大雄宝殿,认为这是了却自己心愿的一个机会,就去找大明寺的方丈惠净法师,表示愿意捐赠修建大雄宝殿的全部款项。惠净法师听后大喜,说:“你们陕西人就是大气,出手这么大方,贫僧原先只是听说,今日始信。有施主如此慷慨布施,功德无量,乃大明寺的善缘呀!”
  赵裕听惠净法师这样说,心里很不安,就告诉法师说:“我这样做也是遵循母训,对佛门略表一点心意。”
  慧净法师忙问道:“家母可也信佛?”
  赵裕说:“正是,家母一心向善,从小就吃斋念佛,一直到去世,从未间断,并告诫我要多做功德,她的在天之灵,就会保佑我平平安安。”
  慧净法师听罢赞许道:“原来如此,这也算做是善因,必有善果呀!”
  接下来,大明寺就用赵裕捐的巨资开始修建大雄宝殿,前后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就修建完工。上面是金碧辉煌的琉璃瓦歇山顶,下面是粗大整齐的朱红柱子,雕梁画栋,精美绝伦,巍峨壮观,气势恢宏。殿内塑有西方三圣,中间是释迦牟尼佛像,金粉描就,庄严肃穆,十分壮观。
  完工那天,大明寺举办了盛大仪式,请来各界名流和扬州士绅,参加开光典礼。赵裕当然是座上嘉宾。
  随着钟罄声响,举办法事的和尚颂声高扬,赵裕在下方蒲团跪立停当,慧净法师亲自登台,为赵裕说《金刚经》,消灾祈福,保佑安康。
  做完法事,惠净法师让人抬出一块黑漆牌匾,上边有“功德盛大”的描金大字并刻有赵裕的名字,让赵裕过目。赵裕看后很是不安,但寺院的一番真情难却,也只好默认。
  接着,法师让小和尚将牌匾挂到大殿正门的门楣上,小和尚不管怎么挂,都挂不正,急得满头大汗,惠净法师也很不满意。这时,有一位游方和尚说:“这牌匾挂不正,说明不是个好东西!”众人愕然,赵裕搭腔说:“大师,那可是块功德匾。”游方和尚说:“为何要挂这功德匾呢?”旁边一个僧人合掌说:“这位赵施主是个虔诚佛学之人,虽然家财万贯,但不敛财,这座大雄宝殿就是他捐资修建的。如此大的善举,怎能不算是功德呢!”
  游方和尚听完后笑着对赵裕说:“一个人心里若真有佛,再多的钱财施舍了,都不算是功德,那只是对尘世的消灾祈福罢了。一个人如果一开始就为了一种功德而去布施,这种布施就是亵渎了神灵,做件好事难道就非要世人都记住吗?”
  听了游方和尚的一番话,赵裕似乎有所感悟,急忙吩咐人们将牌匾卸了下来。虽然大明寺的大雄宝殿没有悬挂“功德匾”,但是陕商赵裕捐资修建大殿的事迹却被人们长久述说着。(13)
  三、赵裕捐修大明寺的意义
  明清时期,陕西商人的慈善义举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商人们天良的自我发现,而是社会长期教化培育、生活制度制约和商人自我修致的结果。
  (一)社会主流意识的教化培育是陕西商人从事慈善事业的思想基础
  陕西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发祥之地,也是中华优秀文化的历史发祥地之一。作为十三朝文明古都,陕西又是儒、佛、道三教合流之地,几千年主流文化的教化,培育了陕西商人从善如流的慈善心怀,唤醒了陕西商人“以人为本”的人性良知,是陕西商人大规模从事社会慈善活动的思想基础。儒家学说是建立在“性善论”基础上的,核心内容是“仁”,强调“以人为本”,“仁者,爱人”,所以“人之初,性本善”。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善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善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14)这种“恻隐之心”,无非是指人类情感中的同情心、怜悯心和爱心。由于儒家思想被统治阶级尊崇为主流价值观,这种正统思想对陕西商人影响很大,成为他们博施济众、乐善好施行为的基本出发点。
  (二)村社制度和家族生活是陕西商人从事慈善事业的制度基础
  陕西八百里秦川,沃野千里,厥土黄壤,土地颗粒饱满,适宜植物根系向下生长,又有渭河流灌全境,自古是中国农耕经济的发祥地。农业生产的互助性和对集合劳动力的需求,使陕西自古形成聚族而居的村社制度。在这种乡土社会里,人们出入相友、守望相助、饭食相招、资表比服,形成本能的互助关系。血缘和乡情是人们永远无法隔断的心灵情怀。苏州《新修陕西会馆碑记》对陕西人的乡情联系有极为精当的说明:“吾乡幅员之广,几半天下。微论秦、陇以西,判若两省,河渭之间,村墟鳞栉,平时有不相洽者,一旦相遇于旅邸,乡音方语,一时霭然而入于耳;嗜好性情,不约而同于心。加以岁时伏腊,临之以神明,重之以香火,樽酒簋酺,欢呼把臂,故乡骨肉,所极不忘耳。”(15)在这种村社制度下,一人发财,惠及乡党,一家致富,带动四邻,成为陕西商人大规模从事社会慈善事业的制度基础和情感需要。加之,陕西商人早年是通过一家、一族,乃至于一村、一乡的互相联引而集体走上经商道路的,他们在外地经营致富后,也会互相联引地走上集体从事家乡公益事业建设的道路,以此作为对家乡故土回报和馈赠的集体意志表达。这就是为什么陕西商人做社会公益事业常常能够表现出一呼百应、云集响应、规模巨大的原因所在。同时,明清时期的陕西商帮是境外行商,他们常年经商于外,客地求财,无缘照料家人,经商发财后通过大规模的家乡公益建设,结缘乡党,惠顾邻里,回报亲族,也成为他们维护和修补乡缘关系、为家人营造良好人际氛围的生活需求。
  (三)博取名声光宗耀祖是陕西商人从事慈善事业的自我诉求
  陕西作为十三朝首善之区,尤其是隋唐实行科举制度后,为农家子弟拜官鬻爵提供了条件,使陕西形成了“耕读传家”的浓厚传统,陕西农商子弟多以读书为尚。明清以后又有不少学子文人“弃儒经商”,增加了陕商的文化含量,使陕西商人以儒经商,讲求人格的自我修炼,他们将商业经营与人格完善联系在一起,认为“活人”比商业利润更重要,光宗耀祖比赚钱发财更能体现自身的生命价值。所以经商致富后,常常遵循“发财不归故里,如衣锦夜行”的古老哲学,回家乡从事公益慈善事业,将一部分商业利润转化为社会公益投资,以博取乐善好施的名声和追求流芳百世的人生愿望。加之,陕西商人形成的“驽而不贪”的经营思想,也使他们能够看透金钱,恃才傲物,可以大手笔地将商业利润投向社会公益事业,表现了陕西商人穿透历史的灵气和厚重老辣人生经验的积累。这是明清陕西商帮不同于其他商帮的重要区别之所在。
  明清时期陕西商人积极从事慈善公益活动,他们所接济的对象包括宗亲、社区邻里、朋友以及异地的陌路之人等,范围极为广大,影响也很深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明清时期陕西商人的慈善公益活动维护了陕西社会的稳定,净化了民风。陕西商人的慈善活动使得被接济者少了颠沛流离之苦,得以喘息生存,稳定了社会秩序,促进了善风善举的发展。陕商在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劝化民众的同时,他们的慈善活动又受到民众的尊重,从而提高了其社会地位,增强了他们在乡村社会的影响力。这些慈善活动使得同族之人更乐于追随这些商人,为他们做工作时会更加卖力。此外,慈善活动使得他们在经商之地赢得了很好的声誉,有利于商业活动的开展。
  (2)体现了陕西商人“和衷共济”的创业思想。明清时期的陕西商人远离故土、寄籍客乡、借地求财,常受到本土商人的欺辱和官府的侵扰。为了捍卫自身的利益,陕西商人以“和衷共济”为旗帜,组成商帮,修建会馆,赢得良好声誉,为陕西商人闯荡天涯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3)体现了陕西商人富而不狂、扶危救困、惠及乡党的忠义精神。俗语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陕西商人通过勤劳的双手致富后,不忘家乡,热心公益,把自己能够支配的钱财用来为家乡办好事视为一种人生的乐趣。他们把金钱看作身外之物,把能够赚到很多的钱视为事业的成功,人生价值的体现,而不是为了自己贪图享受,任意挥霍。中国传统道德有孝友、睦姻、任恤的要求,陕西商人不论其原来出身如何,他们通过不同的渠道,受到这些道德规范的影响,使他们在处理财富时,除了考虑扩大投资和满足家人生活需要外,常考虑到家族中人和乡亲父老的需求。在家乡兴办出钱修路架桥、创办学堂义庄、捐款救济贫苦乡亲,造福乡党,厚德载商。这种热心公益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现代商人学习。
  ①万历《扬州府志》,万历年间刻本,卷1,于若瀛序。
  ②刘光蕡:《烟霞草堂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卷4,第22页。
  ③刘光责:《烟霞草堂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卷4,第22页。
  ④李澄:《淮盐备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卷9。
  ⑤张廷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卷80,《食货志》。
  ⑥雷梦水:《中华竹枝词》,北京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卷4,第1131页。
  ⑦雷梦水:《中华竹枝词》,北京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卷4,第1132页。
  ⑧雷梦水:《中华竹枝词》,北京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卷4,第1319页。
  ⑨李因笃:《续刻受棋堂集》,道光十年刻本,卷4,第63页。
  ⑩李斗:《扬州名胜录》,见《小方壶舆地丛钞》第六轶,第113页。
  (11)孙枝蔚:《溉堂前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卷2。
  (12)吴建坤:《扬州名宅》,广陵书社2006年版,第130页。
  (13)潘文伟:《中国商帮》,改革出版社1996年版,第367-370页。
  (14)《孟子》,中华书局2006年版,《告子上》。
  (15)江苏省档案馆:《明清苏州工商业碑刻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31-332页。
千年秦商列传 第一辑 宋元明卷/刘阿津 李刚.-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5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