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参考文献>全文图书>关西重镇——眉县齐镇

参考文献

[上一记录] | [下一记录]

二、商风民俗

婚俗
  清雍正年以前,本县的婚娶习惯,在士绅之家,择门第而不论财礼;百姓人家,有养女接贫之说。其风俗依据古代婚姻“六礼”,具体是:媒妁牵线;小看(男方看媳妇,送首饰、包头、簪坠之物),会亲(行聘嫁酒筵,双方订婚);追节(遇节令时,男方给女家送果物等礼品);通信(娶前请媒人先说);报期(婆母亲往媳家通知迎娶日子);卷财(行聘银);上头(男方令族妇带仪物至女方家);及期(即结婚日,亲迎奠雁,鼓乐前导,婿乘马迎妻归)。是日亲友送贺仪赴宴,新郎新妇出拜。次日,婿至翁家谢亲。婚后第三日,婿家招待女方父母。至第五日或另定日,翁家请女婿回门。第十日,娘家叫女回去小住,称曰“住十”。至此,“六礼”即算告成。
  民国时,婚姻“大礼”中“亲迎”、“奠雁”已消失,本地通行的程序是:(1)提亲问名。男家经媒人具帖到女家提亲,女家如同意则回报女之庚帖(书写女子姓名,出生年、月、日、时的干支八字),男家将此庚帖压在灶神香炉下,三日或七日内,家中未发生不祥事,即请人推算男女生相如无克,可算婚事初定。(2)过彩礼。本地叫“过彩礼”,即古“纳采”或“纳征”。男家请一人做“证客”,同男家父母、媒人具帖带三色礼和钱向女家纳彩礼,女家设宴招待,这是婚姻程序中极重要的一环。“彩礼”分贫富而论,中上之家多送银50两(女家退20两),贫穷之家多送铜钱30串左右(女家酌退)。男子续娶或青年寡妇再嫁,财礼更多,视媒人得力与否而定。(3)商定结婚吉期。古礼称“请期”,需前一年由男家具帖并请媒人、证客带上10斤棉花,去女家恭请吉期,证客要叩拜女家祖宗牌位,女家招待之后提出最后“索求”。(4)迎娶,俗称娶媳妇或过门。清末民初,富绅之家多用彩轿迎娶,民间多用席卷彩棚牛拉车,视嫁妆多少定专车运送还是用人抬,皆以鼓乐伴迎。民国十年(1921)后,鼓乐渐少。新娘上轿(车)时,脱掉原娘家之衣,换上一身新衣,头顶红盖头布,由兄长抱或背至车(轿)内,女多啼哭恋家。在齐家寨上、下龙王庙一带沿用定型的哭嫁歌。选亲邻中与嫁女相属相喜、已生有儿女且口齿伶俐的青年妇女做伴娘(俗称送女客)陪送。当彩车到男家门前后,指定之人绕车放鞭炮并用铁器盛醋及炽炭绕彩车一周,以示驱除不祥,称之为“打醋炭”。接着用两张红毯前后相换,将新娘引入洞房。此时,一人倒走在新娘前撒草节,并念唱“一撒金,二撒银,三撒新人进了门……”中午合婚,俗称“拜天地”。新娘此时头戴凤冠,身穿戏裙,肩围披肩,之后,夫妻吃和气面称合婚。晚饭后闹洞房,俗称“耍房”。至此,婚礼告成。次日晨,新娘由家人领上,先族人后邻人,在全村逐户为长者装旱烟、点火,称做认亲邻。第三日,娘家父母前来婿家看女,俗称“看三天”,女婿家盛宴招待。第十日,娘家接女回住,俗称“住十”。婚后一月,娘家复接女回住,名曰“住对月”。旧社会的“童养媳”、“上门汉”和寡妇再嫁备受虐待和歧视,换亲(父母以女子给儿子换女婿的姐妹做媳妇)也较普遍。
  有三首齐家寨的娶嫁歌,富有情趣地表现了齐家寨的生活情景,不妨记述如下:
  哭嫁歌
  叫声爹呀叫声娘,
  女儿出门愁断肠。
  一顶盖头泪两行,
  哭天哭地好恓惶。
  吃人的世道似豺狼,
  偏偏女儿遭了殃。
  女儿还没长成人,
  离不开爹来离不开娘。
  爹爹下地去劳动,
  女儿做饭又送汤。
  爹爹衣服若穿脏,
  我来洗呀我来浆。
  咱家再穷我不嫌,
  宁愿顿顿喝菜汤。
  白日伴娘把花绣,
  灯前伴娘把线纺。
  娘知女儿冷和暖,
  女儿哪能离开娘。
  今日女儿要出嫁,
  可怜二老泪两行。
  千叮咛、万嘱咐,
  女儿句句记心上。
  一阵唢呐门前响,
  逼着女儿把轿上。
  至今没见男人面,
  不知他是啥模样。
  若是哑巴不说话,
  若是瞎子眼无光。
  若是瘸子难行走,
  若是老汉不相当。
  不是女儿不嫁人,
  要嫁嫁个如意郎。
  骂媒歌
  媒人好当事难场,
  想吃媒饭泪汪汪。
  吃了媒饭害嗓黄,
  使了媒钱手害疮。
  穿了媒鞋脚倒长,
  说了虚话烂心肠。
  骂牙利先生(彩门匠)
  牙利先生是个狗,
  东头吃了西头走。
  牙利先生是个牛,
  进了我屋磕响头。
  牙利先生是个狗,
  供桌底下啃骨头。
  育俗
  妇女生育,本地民间称“坐月子”或“到炕上”。旧时农村产妇产后须在室内闭居一月,不见风日,满月后始允出房,故称产妇为“月婆”。由于旧法接生,产妇和婴儿死亡率都高,民谚道:“人生人,吓死人。”民国时期,民间全由年纪较长的妇女凭经验接生,称为“收生婆”。由于习俗重男轻女,多子女人家或穷家,多将女婴溺死,叫做“不收拾”。婴儿降生的次日,产妇娘家母亲提上鸡蛋、挂面等物来看女。产妇在月子里多由婆母护理并晚间伴睡,亦有娘家母护理伴女者。十天内,娘家送猪蹄催奶。满月时,娘家提食盒送糕子,又名送“囫连”,糕子分大中小环堆叠,顶端有一小馍,专供婴儿藏怀内;又送布老虎悬于婴儿卧处楼顶棚上,取护婴儿和镇邪之意;还送尿褥、尿裤及帽圈。男婴帽圈前绣虎、牛、猪头像的一种,女婴帽圈上则绣制一彩绸花朵。知己亲戚亦蒸“囫连”、送彩布,村邻多送以二尺花布相贺,主家设盛宴酬谢,名曰“做满月”。这天正午,祖父抱婴孙走出大门,先碰见的男人不论贫富即为婴儿的“干大”(义父),如未碰到人时,便在粪堆周围转一圈,并拾一土块回家,称为“转土堆”。婴儿周岁,庆贺规模较大,娘家送礼一如满月,唯加送小玩具和自制之多件成衣,并送女婿一双双梁猫头鞋。吃宴席前后,当众人之面用木盘端来象征士农工商的小型器具及钱币,让婴儿自己抓取,以首抓之物预测婴儿之命运。凡抓着文具则皆大欢喜,认为此儿将来必爱读书;如首抓其他物具,则评论、笑嘲不一。此盘名曰“岁盘”。亲友行礼和主家酬谢同于满月。“做满月”、“做岁”一般只限头胎儿女,如前几胎系女婴而后生一男,则照样“做满月”、“做岁”。
  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也是增进邻居朋友间友好关系的重要活动。
  齐镇拜年风俗跟全国其他地方的没有太多差别。
  大年初一,一家人早早起来,换上新衣,洗漱完毕,先放鞭炮,然后给祖先和土地爷、灶王爷、财神爷、仓神爷、马王爷、井王爷等家宅六神上香磕头,给孩子们发压岁钱。8点左右吃饺子,新年的饺子一定要放几枚硬币包进去,谁吃着了包有硬币的饺子,谁这一年运气就好,孩子们便争着、抢着想吃出硬币来,心里特别高兴。早饭后开始拜年。先是全家人一起拜祖先牌位,一炷香三叩首。四世同堂的,先由后三代一起给最高一辈拜年,接下来由孙辈给父辈拜年,再下来则是重孙辈给其父母亲拜年。拜年时,一定要大声唱呼:“爷,给你拜年了”,“爹,给你拜年了”。
  家庭内拜完年后,由家长率领全家一起给家族中的长辈拜年。再下来是给邻里拜年,到邻居家也是先给人家祖先牌位上香磕头,然后口呼“爷”、“伯”、“叔”等称呼,呼一位磕一个头。领队的如果口头利索,还要说些“新年吉祥”、“恭喜发财”、“万事如意”之类吉祥话,家家都要拜到。家家也都要准备一些花生、大枣、核桃、洋糖之类的吃货,招待来拜年的人。辈分高的,年纪大的,无须像年轻人那样家家跑到,只需要给比他辈分更高、年纪更大的长者去拜年问候。由于辈分高、年纪大,出去拜年的任务不大,但接受拜年贺喜的任务却不小。初一这天,他们一般要用大部分时间在家招待来拜年的年轻人,送走一拨,又来一拨,道贺、告别声此起彼伏。人多的村子,年轻人甚至要花一整天的时间才能拜完年。为了热闹,年轻小伙们七八个、十几个结成一伙,一起挨家挨户地拜年。这一天村子里呈现出一团祥和之气。庄稼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下来,邻居之间,有时为了地畔子、浇地用水、鸡零狗碎的小事发生纠纷,语言冲撞在所难免,大年初一这一拜,埋在心里的怨气和不舒服便豁然释怀,陈年旧账一笔勾销。这一拜对于睦邻关系实在太重要了。20世纪50年代,农村还保持了这样的好习惯。到了60年代,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邻居间的拜年磕头都被当做“四旧”给禁止了。“文化大革命”最乱的那两三年中,不少村子专挑正月初一搞两项活动:一是批斗有问题的社员,被斗者心惊肉跳,霉运罩头,斗人者也多心里老大不舒服,只有个别人看着有人活受罪,幸灾乐祸。二是把全队人集合起来吃苦餐。所谓苦餐就是用粗粮、野菜做的菜团菜糊代替年饭。大家心里不愿意吃,也不敢说。有些村还要求社员大年初一干一天活,不休息,以表现革命觉悟高,这些都不能成为上报纸、上广播的新闻。就这样磕头拜年的礼节没有了,邻居互拜的礼节没有了。改革开放以来,这些尊长爱幼、有益邻里和睦的习俗也没有恢复,过年也不怎么热闹了。近一二十年来,初一最兴盛的活动就是打麻将等。
  从正月初二起到初五,主要是给上辈亲戚拜年。礼物一般是挂面、点心,有的地方是花花馍,现在多带烟酒。初二拜老丈人或老舅;初三、四、五拜姑、姨等亲戚。正月初六起“回节礼”,长辈看小辈,礼物一般是麻花、灯笼、糖果等。“回节”,一是表示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二是长辈让晚辈,特别是小孩高兴,为元宵节有所准备。“回节礼”一直保持到今天。
  寿俗
  本地为老人寿庆多在六十花甲初度时开始,又叫祝寿,俗称“好天”、“做生日”。旧时富豪之家,有50岁即开宴祝寿,一般人家也多有祝寿礼仪,即在下午开宴前,寿星高坐,亲友献酒、磕头,主家儿女旁侍老人,向亲友拜跪磕头,大礼答拜。20世纪六七十年代,此礼自行消失。近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为老人祝寿的愈来愈多,但仍视儿女孝心和家庭经济收入而有别。农村中一般盛行馈送寿桃、寿面、白糖、罐头等,城里人多馈赠祝寿糕点和高级营养滋补品。主家在农村者,上午寿饭待以酒菜、臊子面,下午多为酒菜、馒头、稀饭、米饭;城里人寿宴多以炒菜、酒、饭为主,有只吃一顿,也有吃两餐的。无论城乡,利用祝寿大办筵席的浪费之风兴起,为过寿老人行礼之礼仪已废。
  此外在农村还有三个固定节仪:
  (1)女儿女婿“看麦黄”。每年到大麦泛黄、小麦粒饱的农历四月上、中旬,青年媳妇偕女婿去娘家探视双亲。所携礼物一般多为老人滋补食品。民谚有“大麦黄,女看娘”之说。
  (2)娘去女家“看忙毕”。即民谚所谓“场里谢剥架(碌碡之外架),娘看小冤家”。但一般惯例是娘家须在端阳节前向小外孙送裹兜、汗衫之类。
  (3)女婿“看忙罢”。多在夏收结束后,女婿带糕点礼品去岳母家探望,民谚有“犁罢头茬地,女婿看他姨(对岳母的称呼)”。至于“认干亲”、“走朋亲”等,无规矩可循,因人而异。
  从古至民国,跪拜礼在本地区流行。谒见长辈,必行此大礼。平辈相见,互相作揖。妇女须行拜礼见长辈,先拜后跪叩头,再起身拜。一般在婚、丧、寿筵、庆喜和逢年时,晚辈对长辈需行此大礼,受礼长辈如系至亲,即点首安受;如系外亲,儿女要赔礼答谢。在祭祀祖先及朝拜诸神、请神问卜、超度亡灵时亦行此礼。民国后期,本地受过新文化教育的知识分子和官吏则以脱帽鞠躬取代跪拜礼。新中国成立初期,礼节基本照旧,后来逐渐由干部、青年、知识分子带头,以握手问好取代了跪拜磕头和脱帽鞠躬。
  丧俗
  清代形成的丧仪为:初故(亡)入殓,孝子以白布缠头,坐草(夜守灵),讣报亲邻赴吊,写牌位(门牌)做纸幡,举行家祭,亲友在葬之前日送铭旌、纸幡、金银斗之类祭品,晚上再次家祭时请礼宾唱礼点主。富绅之家立碑刊墓志,演戏,大摆筵席。葬前请阴阳先生看风水,择葬日,有迟至十余年者。如亡人年少,则露于外不葬,名曰“厢厝”。凡孩童夭殁,不埋而弃荒郊。
  民国时,亲人亡故,孝子披麻戴孝不得入邻舍,将棺材停于上房。在头门前置“讣牌”,以孝子名义向亲友讣告亡人病情、寿终、享年、家奠、安葬日期,请阴阳先生开“七单”(亡后49天内的七个祭日)和“殃榜”,看“风水”、“勾穴”(定墓址)。墓前一日待客并行家奠,亲友送葬仪,吹鼓手奏哀乐。老人于“头七”下葬,具体葬时不一。出殡前先由大儿媳提斗拿笤帚入穴扫墓,在置棺地下或前放一酵罐,内插葱以示发后代,并点长命灯。出殡时长子送丧,头顶瓦盆摔碎在灵柩路过的十字路口,全体男女孝子身穿孝服,手持柳棒哭送。棺材入墓穴的“黑堂”后,长子用头上孝布擦去棺盖上的灰土,盖上女儿送的“铭旌”,随即用土坯封闭黑堂口,接着以土填穴直至高出地面成墓堆。葬毕集体烧纸离墓,在回家的路上孝子跪在摔“孝盆”的地方,向助葬邻人磕头致谢。此后,按“七单”所列做七天和百日,“七”一般只做头七、三七、五七、尽七。按“殃榜”出“殃”。周年连做三年,以三周年最隆重,当日上坟祭奠后除去孝服。从此,每年正月十五晚、清明节、十月一、腊月三十黄昏,儿女至亲上坟化纸追念。
关西重镇——眉县齐镇/卢文远,王新秦主编.-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