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参考文献>全文图书>关西重镇——眉县齐镇

参考文献

[上一记录] | [下一记录]

三、民间艺术










社火
  本地社火流传久远,多在春节、庙会,物资交流会或其他喜庆佳节演出,分车社火和马社火。社火表演由探马、炮火队、彩旗队、鼓乐队、表演队五部分组成:探马由一名演员化装成戏剧丑角,身披大褂,手握马鞭,骑于马上,走在社火最前列;炮火队由4~6人组成,每人手持三眼铳,沿途鸣枪放炮,意在使行人闪避让道;彩旗队由20~60人组成,手握五色彩旗;鼓乐队一般由百人左右组成,其中有指挥一人身着黑衣,戴墨镜,系红腰带,手持指挥棒,来回奔跑跳跃,做即兴表演和指挥。鼓乐队每人各执乐器,或鼓或锣或钹,边走边敲,常用锣鼓谱有《风搅雪》《沙鼓》《二锤》《三锤》《四锤》等;表演队一般在百人以上,前由二人扮黑虎灵官鸣锣开道,最后由一人扮成姜子牙,身背封神榜(每到一地演出最后一场方出现),中为社火主体,多依传统戏剧故事,如《黄河阵》《天仙配》《古城会》等,扮成生旦净丑各种造型的戏剧人物,骑于马上走街串巷。近年增加了现代内容,如科技新成果、工农兵、环境保护、计划生育等。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扮演者多立(坐)于汽车或拖拉机上。社火所到之处鞭炮齐鸣。
  高跷
  俗称“柳木腿”。系地社火的一种表演形式,在本地已有150多年的历史,表演时用1.8尺的柳木棍一对,绑扎在演员腿上,然后站起用木棍着地行走,演员按戏剧故事人物化装,且走且舞,不唱不说,人员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舞步有走八字、单掏、双掏、走单花、走双花等,基本步伐以走小碎步为主,表演配以鼓乐伴奏,节目同于社火,且与社火结合演出,气氛热烈,幽默风趣,具有一定的舞蹈性、运动性。
  旱船
  亦称“跑旱船”或“赶旱船”,分布于齐镇和金渠、营头、小法仪、汤峪、槐芽等地。一般由两个角色化装为戏剧中的男女人物,做情绪性演出,有说有唱,节奏明快。用打击乐伴奏,具有民间小歌舞的特点。常用山歌、小调演唱,有对唱、齐唱多种形式,队形有“拜四方”、“过州漂洋”、“唱小曲”(走八字)、“坐舟观月”、“游四方”等。整个表演具有比较完备的动作形式和丰富的渔家生活特色,常协同地游、竹马配合演出。
  竹马
  民间风俗舞蹈的一种,在本地已有150年的历史,在齐镇比较盛行。表演自始至终用鼓烘托气氛,节奏感强。一组竹马二人,一为引马人,身背包袱,多为戏剧丑角打扮;一为竹马表演者,手执马鞭,多为戏剧武生打扮。表演形式有“百马分鬃”、“乱蜂彩蝶”、“四马投唐”、“单插”、“内落城”、“外落城”、“插月花”、“十样景”、“四花观灯”等。“百马分鬃”:在场内围成双层包围圈,各队以反方向穿插;“乱蜂彩蝶”:六组竹马排立场地两侧,每侧三组,引马人站立场地中央,两队以对角线互相穿插表演;“四马投唐”:以引马人为中心,竹马表演者分为四组,分立场地四角,围绕引马人转圈;“单插、双插”:队形为一路纵队,以单、双马穿插;“内、外落城”:以引马人为核心,竹马分成若干对,各以反方向跑场;“四花观灯”:场地四周设花灯四盏,竹马绕四盏灯跑场;“插月花”:也叫“贝司考”,即竹马队在场内按“D”字形跑场。
  耍狮子
  民间风俗舞蹈,在本地有200多年的历史,一般活动在农历正月初五至二月初三期间。表演时,由引狮人(称喜和尚或喜神)作武生装扮,手执红绣球,另由两人身披棕黄色狮皮装扮作狮子,先由引狮人手持绣球上场喝彩(道白),念词多系吉利话(如“狮子头上九个宝,一家更比一家好;保佑四季得平安,子子孙孙做高官”),然后挥动手中绣球引逗戏耍狮子,狮子则张开大口,或跳跃或腾扑,直取绣球。表演形式主要有:“一棵柳”(三张桌子叠放,其四角各放木凳一个,引狮人和狮子在桌凳上做直立、伸腿等动作),“过火焰山”(场中央放一圆形火圈,狮子往返通过火圈),“懒婆娘梳头”(场中放芦席一张,上放镜子、梳子、毛巾、脸盆等物,由狮子做滑稽的动作模仿妇女梳头表演),“姜太公钓鱼”(木桶一个,盛满清水,内放活鱼3~5条,旁置一小桌,桌上置小凳子、钓竿,由狮子钓出活鱼),“鳖瞅蛋”(铁勺作鳖头,簸箕作鳖身,四只筷子作四爪,蛋用鸡蛋或鸭蛋,将蛋放在鳖的正前方,二者距离为铁勺长度的10倍,用土埋住蛋,由狮子上场找寻,最后必须准确地刨出“鳖蛋”),“犀牛望月”(场中栽木杆一根,杆梢挂面箩,杆根拴黄牛,表演者要解开黄牛,放下面箩),“孙猴盗扇”(只在杆根绑上猴子,杆梢换上扇子,余皆同于“犀牛望月”),“二龙抢宝”(面盆一对,盛满凉水,分放在场地两侧,表演者须喝下凉水,点滴不漏),“三请诸葛”(方桌上放小凳子一个,周围摆长凳子三条,狮子在三条长凳子和方桌上连转三圈,叩头朝拜),“二十四起”(做小竹圈24个放在场中央,表演者连做24个翻身),“十八罗汉”(18名强健的青壮年化装为十八罗汉,按两行以八字形排开,表演者要逐个背出十八罗汉放在场外),“过天桥”(用三个长梯捆扎成“H”形,直立场中,狮子须多次往返通过,最后翻身落地),“黄牛耕田”(引狮人扶犁,狮子拉犁,模仿耕田动作),“麒麟送子”(场中封一“神”位,选一小孩骑狮拜“神”),“扫场”(狮子跑拜东南西北“神灵”后,转若干圈急跑下场。扫场只在整个演出的最后一天举行)。耍狮子的全过程,表演的三人配合默契,动作稳健、灵活,用锣鼓伴奏,节奏自由。
  地游
  在齐镇一带已有150余年的历史,逢农闲过会时演出。表演自如,有歌有舞有插白对话,既可唱歌,也可以秦腔、眉户、道情演这种小戏(折子戏)。表演程序模仿戏剧表演,比较简单,演出人员依剧情而定,表演前用打击乐烘托气氛,演唱开始后以民乐伴奏,引地游的演员做彩旦装扮,演出角色以戏剧生旦净丑化装。常用锣鼓点有“慢香楼”、“狮子滚绣球”、“鸭拌嘴”、“十三锤”、“凤凰三点头”等。演出曲有《三上轿》《断桥》《拾玉镯》等。地游表演风格朴素、欢快、诙谐、活泼,生活情趣浓郁。
  龙灯
  在本地已有近200年的历史,多在春节、元宵节时表演。龙灯用竹篾扎制,用彩色红黄布相连,一般全长8~12丈(每丈为一节),9~13人表演。其中引龙一人做武生打扮,手执红色绣球,舞龙者衣着整齐统一,动作变化或舒缓或急骤,有“龙游四方”、“龙磕”、“龙翻身”、“龙上柱”、“龙摆尾”、“龙上天”等多种表演形式。演出时常配以渔翁捕蚌、鳖丞相、跑旱船等小节目,整个表演用锣鼓伴奏,节奏自如,气氛热烈。
  云朵
  也称跑云朵。属民间小歌舞,流行本地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全部表演过程用打击乐伴奏,旋律流畅,节奏性强。表演者由众多或单个少女化装成戏剧人物,多模仿戏曲,间杂以小曲、山歌,表演程式有走“单八字”、“双八字”、“卷白菜心”、“走梅花点”等。基本步伐为小碎步,由慢到快,给人以水漂云行的感觉。
  渔翁捕蚌
  属地社火表演形式的一种,在本地流行约有百年的历史。由二人表演,一人扮作渔翁,手拿钓钩,身背捕鱼大网;一人扮成蚌,身披蚌壳。表演无固定程式,以模仿捕鱼生活为主要内容,蚌走小碎步前后移动,渔翁紧随其后做各种捕捉动作,以渔翁捕到蚌终场。其过程无唱词、道白,常与旱船、云朵、龙灯结合表演。
  卖花
  流行于本地的民间小歌舞,有百余年历史,“文化大革命”后再未演出。表演由青年男女二人组成,男扮武生,手提花篮,女扮彩旦,手拿纸扇。先由男角提花篮上场绕若干圈,叫喊卖花,随后女角上场,以走小碎步为主,动作平稳、节奏自由,多以“跑圆场”、“卷菜心”、“走八字”为基本队形。女角主要围绕男角转圈。表情丰富,动作自然,表现了男女相悦的场景。常与竹马、云朵等舞蹈配合进行。
  推小车
  流行于本地已有大约千年的历史。反映民间婚俗,形式古朴。表演时分男女二人,制作一小车状道具,下围缀以布幔遮掩,上安装假腿作盘坐状,男扮新郎(小丑)推车,女扮新娘(丑旦)手拿花手帕坐于车中,二人且行且舞且唱,表演程式变化多样,以模仿上车、上坡、翻山、过河、过独木桥等生活情趣为主。舞步有碎步小跑、原地踮步,表演动作夸张,姿态优美、风趣,语言诙谐幽默。与社火、竹马等配合演出时,一般排于队尾。
  小鬼摔跤
  流行于本地及周围地区,多在春节、庙会时同龙灯、旱船、地游等配合演出。由一人扮作英俊武生,身着长袍,头戴武士头盔,腰间系一小鬼(木头或者稻草制成),巨齿獠牙,形态丑陋,在激烈的打击乐中上场,表演无固定形式,以摔跤为主,经人“妖”长时搏斗,以人获胜而终场。
  牛斗虎
  盛行于本地有200余年的历史。表演者三人,各扮牛、虎、放牛娃。先由放牛娃赶牛上场。放牛娃手持牛鞭,走较快的八字步,边唱边舞,作赶牛状,舞一段后,放牛娃席地作睡卧状,牛作吃草状。忽然老虎由慢而快上场,四处张望觅食,发现牛即猛扑上来,牛虎搏斗开始,牧童惊醒后帮牛同虎展开搏斗,其戏剧性武打动作,简洁明快,干净利落。终于老虎被赶跑,牧童唱山歌赶牛下场。此节目一般在喜庆时演出,为图吉利,不允许有伤亡出现。另有双牛斗双虎,其表演方法与牛斗虎大致相同。
  耍懒婆娘
  是眉县一种古老的民间风俗。一般只在每年正月二十三晚上表演一次,意在讽刺、提醒那些懒婆娘,年节已过,春临大地,应及早开始春耕,不要再睡大觉了。表演由一人扮成形象逼真的懒媳妇,身着长衫,怀揣若干袋灰包,倒骑于马背之上,手拿纸扇在锣鼓伴奏下开始表演,多模仿抽大烟、梳头、照镜子、洗脸、缠裹脚等动作。若遇上某些当地较有名的懒婆娘时,则掏出怀中灰包投击,惹得众人捧腹大笑,以促其知羞而改。此种表演形式不说不唱,动作简单、夸张,有哑剧表演特色,颇具教益。
  在齐镇地区还有一种耍真懒婆娘的活动。每年二月初二日,村内组织一伙年轻人拥入事先物色好的,平时好吃懒做、不孝敬公婆、说是道非的懒媳妇家中,给其涂脸抹红,穿上花衣,打扮得似“巫”非“巫”模样拥入家中,然后五花大绑,放在椅子的木架子上,有几个小伙子抬着,大人小孩簇拥着,吹吹打打地抬到东边的干沟河旁,解开绑绳,“倒”在河岸边,看热闹的人回家,而懒婆娘则坐在那里独自号哭自省,耐到日落暮黑才偷偷回家,生怕被人看见。人们还编了顺口溜讽刺那些懒婆娘:二月二,三月三,懒婆娘眼泪哭不干,还要清明坐三天……这是懒婆娘丢人现眼的生动写照,也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
  羊头会
  流行在齐家寨民间的一种风俗活动——羊头会,就是对那些爱占小便宜、偷鸡摸狗、做坏事的人的惩罚。
  据了解,这种制裁的办法取自于商贸活动发达的集镇或商贾集中的地方。齐家寨是山西、岐山、扶风、河南等地商贾云集的重镇,从清代的中期开始已有山西等地的商人来此经商,他们为了维护商人共同的声誉和利益,自发地形成了一个内部规矩:对那些以非正常手段牟取暴利、坑骗消费者利益的人,以损害商人共同声誉为由,每年年终罚戏一场或几场,以示惩戒。被罚的人,在同行中、社会上声名扫地,从此再不敢坑蒙拐骗了,别的商人也会引以为戒。这种惩戒的方法也被引用到了齐家寨周边的农村,而通过邻里之间的羊头会对违反民俗道德的人进行惩罚,成为惩戒农村偷东西、干坏事人的一种手段。
  七巧会
  这是盛行在齐家寨农村为待嫁出阁的姑娘们举行的盛大赛会和年会,时间是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又是姑娘们展示心灵手巧的一次比赛,因此就称“七巧会”,也称“鹊桥会”。
  人常说:隔河不同语,十里不同俗。地处眉县西南的齐家寨,又是全国各地商贾云集的关西重镇,七州八县的人聚居一起,给齐家寨带来了全国各地的风俗和习惯,“七巧会”则是南北风俗的一种融合。男女适龄青年通过“七巧会”相亲。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之前的半月内,有待嫁出阁姑娘的家里就忙活开了。姑娘的母亲指导着女儿将发豆芽的黄豆精挑细选后,加水浸泡,让它生出豆芽。其间还要经常挑拣换水,待豆芽长到寸许,则要捞出放在太阳底下晾晒至半干。发豆芽要特别掌握好加水浸泡的时间,控制好水温,不然到时发不出或发过头,都不算是“巧”。家里的老人们特别有经验,照管豆芽甚至比照管自己的孩子还要经心,唯恐自己的姑娘当众出丑,无人问津。
  到了七月七日这一天,四周十里八村的男女老少齐聚会场,小伙子身穿新衣,头发梳得溜光,一看就是求偶相亲的。而姑娘们一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亭亭玉立,排成一队,面前放着自己的盆子,里面盛着晾晒半干的豆芽,准备接受“检阅”。比赛开始后有专人提着水倒在姑娘们脚下的一个个盆子里,约过半小时左右,豆芽开始渐渐膨胀,显现出各种各样的形状:有像钢笔一样硬直的,有像霜杀一样弯曲的,有像锄头、镢头一样弯着头的……各种形状都有不同的讲究:例如:像钢笔的,预示着姑娘将来生的孩子是摇笔杆吃轻省的;若像锄头、镢头的,预示着孩子将来是下力气的农民……随后由评审人员逐人对豆芽的健壮程度、颜色、长短、均匀度等进行评审登记,评选排列出名次,当众宣布评审结果,排在前几名的姑娘就被称为“巧手”、“巧姑”。
  被评为“巧手”、“巧姑”的姑娘就是小伙子争相选择的人选,小伙子有了意中人后,立即告诉父母,父母就会很快置办礼物,托能说会道的媒人前去提亲。双方有了意向性承诺后,开始托亲靠友打听对方家的基本情况、人缘等等,基本满意后就可择日定亲了。
  扑集
  “扑集”又称“抓集”,是产生在齐家寨商贸集市上的一个偷窃组织的活动形式。
  齐家寨的商贸业清末到民国时期发展迅速,专业市场健全,商贸区域辖占三街九堡十八村,省县内外、秦岭南北的商人云集齐家寨从事商品贸易。仅坐商即达300余家,行商数不胜数。逢集日,大街小巷车水马龙,人山人海。
  偷东西是暗里的事情,明里的事情就要数“扑集”了。就是大庭广众之中,光天化日之下,每逢节庆之时,黄毛师徒身背背篓,后边跟着一串小娃嬉闹,他们沿街逐摊逐店拿摆放的货物,店主见了不但不责怪,反倒笑脸招呼,有的手闲就主动给点儿东西,有的腾不出手,黄毛就自己抓一点儿,他们看上什么就抓什么。抓来的东西就放进背篓里,装满了回到据点倒下又来抓。一个集抓下来的东西足够他们过节享用了。有人问黄毛为什么要这样做,黄毛还很有理地说:“过节你们都在家里好吃好喝,我们兄弟怎么办?”因此,那些商人也就不在乎他拿一点儿东西,只当自己做善事。
  新中国成立之初,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造政策,如禁烟、改娼从良、改造二流子等,黄毛经过大家的帮助和改造,有了很大的进步。
  火神庙会
  火神庙会是清末民国期间齐家寨商人祭祀火神的大型盛会。火神庙位于齐家寨东门口内(现齐镇中学所在地),坐北朝南,与大戏楼对面相望,南北呼应。占地十余亩,内建有太阳庙、火神庙,两庙各建大殿五间,数间道房和厢房。另建有丧园一处,即外地经商人员身故后,尸棺运回故里前暂时存放的地方,故称“丧园”。
  火神庙建的具体时间已无考。据齐家寨80岁以上的老人们讲:听他们祖辈说,火神庙是商人们共同出资建造的。清朝末年时,齐家寨东门一带商铺林立,非常繁荣。一天晚上突发火灾,连烧商铺数十间,一夜之间商人们半世辛劳所挣家产被大火烧成灰烬,有不少人由此倾家荡产。痛定思痛,商人们认为,之所以发生大火,是把火神爷没有敬奉到位,火神爷发怒所致。由此,商人们自愿捐资,在东门口以北建起了占地十多亩的庙院,敬奉火神和太阳神,并由商号轮流在每年的正月十五举办庙会,设置道场祭祀火神。届时,由庙会组织者派人分五街沿门收取会费。庙会期间施放大型焰火,西安集义社大戏助兴。
  据县档案局馆存《火神庙会费征收花名册》显示:庙会举办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此后每年举办,直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各年的收支账目保存完好。可以看出,每年庙会由五家商号具体组织筹办,轮流执事。其缴纳会费的商号,民国二年(1913)124户,民国九年(1920)130户,民国十一年(1922)177户。会费缴纳不等,商号规模较大,缴纳数目较多,有的商号虽小,但心很虔诚,数量就不限了,少则几两多则数十两银子。
  庙会期间,施放焰火、唱戏也是两大主题。以馆存光绪三十四年(1908)《齐家寨火神会火花计清数目》与凤翔人签订的合约来看,焰火的规模很大,其中:“大杆两个,厢阳城两个,火碑子两个,火狮子一对,火伞一对,火马一对,火斗子六十个,花树子壹拾贰个,盒子花壹拾贰个,献花壹拾贰桶,二神(焦赞、孟良)两位,宗保、桂英两位,罗圈花四个,火牌一面,火插硑一个,蒲兰花壹拾贰层,双斗子壹对,献起火贰仟根,火鞭壹串,万子头鞭两条,每桶装药二两,每斗起火七十五根,麻绳五百根,木炭壹背,烧酒壹拾斛。花价总计柒拾陆仟文。”由此便可想见焰火施放时的盛况了。四面八方村堡的群众,家境宽裕的人家,连家带口坐上马车赶来观看;家境贫寒的人家,提早吃了饭走到齐家寨,白天观看四家社火游演,晚上观看完焰火后再过戏瘾。据老人们讲“人多得挤都挤不过去,连站脚的地方都没有”。
  唱戏看戏是最热闹的活动了。齐家寨自火神庙会后,陆续有“娘娘庙”、“药王庙”、“老爷庙”、“洪庆寺佛爷庙”、“菩萨庙”、“太白庙”、“财神庙”、“老爷庙”等庙会。所以,自火神庙会后一个月多时间里,戏园天天演戏、唱戏,仅火神庙的戏从正月十四开始唱到正月二十一,七天八晚上。除邀请的专业剧团西安集义社等演出外,还有不少的自乐班自带干粮、剧装道具来齐家寨无偿表演,没有一定的关系还排不上队呢。
  齐家寨是各地商人聚集的地方,山西商人要占三分之一以上,除此之外是岐山、扶风和外省的商人。山西人占有一定优势,而且在商会中掌握实权,他们喜好听山西梆子和蒲剧,而本地人爱听秦腔,因此在演戏的剧种、剧目上意见不统一,往往产生矛盾。唱戏是由商人出钱,十村群众管饭。本地人为了达到看秦腔的目的,就暗地串通齐家寨各村堡的保、甲长和有身份、有声望的人士给商会施压,言明不唱秦腔就不管饭,迫于压力山西人只有妥协。不过山西人也有他们的办法,王乘六(山西稷山县坞堆村人)当商会会长期间(1944—1947年),就曾在戏园以唱堂会的形式,请山西的蒲剧团来演出达一月之久,邀请了各界头面人物来观看演出,点戏出钱。
  《陕西通史》有这样一段碑文记载:“每当季春中休前二日,张乐祀神,远近之人不期而会,居街坊者倾市而来,处田里者,舍农而至,肩摩踵接,塞于庙下,不知是报神休而专奉香火,是纵己欲而徒为佚游,何致民如是之繁夥哉?”由此可见庙会的影响之大。商人捐建寺庙,举办庙会,无非有三种目的:祈求神灵的护佑,借庙会设肆摆摊,推销货物;其次借娱乐活动扩大影响,提高声誉;农民也借此农闲季节,购买所需的日用品及农具,这也是人们“肩摩踵接,塞于庙下”的根本原因。
关西重镇——眉县齐镇/卢文远,王新秦主编.-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