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参考文献>全文图书>关西重镇——眉县齐镇

参考文献

[上一记录] | [下一记录]

四、风味小吃





齐镇风味小吃较为出名,主要有手工挂面、炉齿面、柱顶石干粮馍、粽子、蒸豌豆花等。
  手工挂面
  一种地方性传统食品,是当地人民喜食和新年表达敬意的礼品。齐镇、京子城、官村庵、西凉阁一带的挂面闻名西府。挂面的原料主要是优质小麦精粉,以苜蓿地产的小麦精粉为最佳,辅料是食盐。制作时间只能是入冬至年关。方法是用盐水和面,手工反复揉搓成条,盘入专做的面巢,经过一定的时间再进行揉、拉、吊等工序,使之变得更细更长。特别是经过拉吊工艺,自然成条,长细均匀,晾干后切捆成把。特点是耐煮味香,食用方便。其汤料的制作以大肉臊子加黄花、木耳和油炸过的豆腐等做底菜,蒜苗或韭菜做漂菜,烹汤浇面,色味俱佳,百吃不厌。
  炉齿面
  民国中期,一个名叫居儿(又称帖师)的岐山人,在本县齐家寨(今齐镇)开铡面铺。一天中午他为自己做饭,擀出碗口大一块又薄又光的面片,在中间划了几刀,形状像个炉齿。下锅煮熟加好调料浇上汤正准备吃时,忽然来了位山东客人就餐,他顺手端上此面,客人吃后,赞不绝口,炉齿面由此得名。炉齿面以薄、筋、光、酸、辣、香、煎、稀、汪和入锅不黏、柔中带韧、荤而不腻、色味俱佳的特点名扬西府。
  制作炉齿面的关键是制面和调汤。原料以优质小麦精粉为佳。制作方法:用20%的水和1.5‰的食碱和面,搋到揉光,以湿毛巾捂盖10分钟左右,放在案板上用杠子反复叠压,使面团软硬适度,富有拉力和韧性,再搓条捏成约2两重的小块,擀成面饼,撒上面粉摞起来用湿布加盖备用。下锅前,将面团擀成薄圆片,用刀切成宽细均匀、形如炉齿状的面片,单碗下锅,在翻滚的沸水中上下漂浮,待煮熟后捞入碗中,即成纹理均匀、不叠、不黏、薄筋、光滑的炉齿面。调汤作料:隔年陈醋、菜子油、老生姜、大青叶、细辣椒面,并用肥瘦相间的大肉臊子和蒜苗配菜。肉臊子必须肥瘦肉分开过刀,薄细均匀,先在炒锅内放适量大油,融化后倒入少量菜油,待油沸锅烫后,先倒入肥肉,后复翻炒至出油后,再投入瘦肉,用火炒到肉色变黄时,调入食盐、五香粉、辣面等作料,以文火烫炒,约至七成熟时,调入食醋烹熟。调汤时,先在干锅内倒入适量菜油,油烧沸后倒入开水,用食盐、陈醋、油辣子、肉臊子和配菜等烹调,撒上漂菜蒜苗,浇入面碗,即成味美可口的炉齿面。
  柱顶石干粮馍
  至今约有百年的制作历史,以形似旧时盖房用的柱顶石而得名。特点是色泽黄亮,外观典雅,清香爽口,酥甜易嚼。原料是小麦精粉、用醪糟特制的酵面和纯碱。制作有发面和鏊烤两道程序。发面时,先取面一半,加酵面和温水搓拌成面丝,再揉成面团,硬度以能用力揉搓成团为标准,将揉搓好的面团堆放发胀;另一半加0.6%的面碱,用温水揉搓成面团,然后将两块面团一起放在案板上,用木杠反复叠压,使酵面和配面充分融合后,放入容器内,在20℃至30℃的温度下让面团发胀,再按一定分量制成柱顶石形馍坯。使用的鏊炉一般高1.5米,分上中下三层,下层是炉膛,周围留5孔,其中一个大孔是烧火门,以木炭或劈柴做燃料,中上层是供烤馍用的鏊。生馍坯上鏊后,先在上层上好火色,再移至中层用文火烤制,只要掌握好火候,达到熟而不焦、表里如一即成。
  粽子
  原料是糯米、砂糖、苇子叶。制作方法:先把糯米入开水锅煮熟捞出,或将糯米用水浸泡软后,用苇子叶分包,内包红枣二三枚,双手捏包成四菱角形的粽子,放在蒸笼内入锅蒸熟。因其具有香甜可口、制作简便的特点,至今在市场上仍是大人小孩喜爱的一种风味小吃。
  肉蒸饭
  肉蒸饭是古齐家寨一道别具特色的地方名吃,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据传,建兴十二年(234),经过三年准备的诸葛亮第六次伐魏,兵出斜谷屯扎五丈原,与司马懿对阵于渭水两岸。战事频频,不时要挑战应战,忙碌得军营火夫做饭不及,而四川来的兵士又喜欢吃大米大肉,炒菜煮米,做起来麻烦又费时。有心计的火夫灵机一动,何不做米饭时加上经过调制后的大肉一起蒸煮,既入味又吃起来爽口,还节约了时间,他按想法试做了一锅米饭,结果大受欢迎。从此之后,在战事之前,火夫就用这种方法做肉蒸饭,省事省时。驻军的村庄农家也学会了这种做法。诸葛亮兵退五丈原后,这种肉蒸饭的做法就留传在了斜谷口及附近的农村。
  经过长期的不断改进,肉蒸饭的做法愈做愈有特色。明清和民国时期,是齐家寨繁荣和鼎盛时期,东西南北、七川八省的商客和赶集的人们云集齐家寨,交易之后总喜欢吃一顿齐家寨的肉蒸饭。做肉蒸饭生意的人也多了,一直传承至今。
  具体备料和做法是:
  大米:选积谷寺上等精米,淘净,淋干水分。
  大肉:选用肋条肥肉,切成厚半指,长二寸许的块,拌上大料调和腌制一夜。
  调料:主要有青盐、大香、茴香、桂皮、草扣、花椒、胡椒、生姜、葱丝等。
  做法:肉腌制一定时辰后,拌上适量面粉,然后与米分层装锅蒸半个时辰。锅用的是黑老锅(大铁锅),锅底盛水,再搭竹笆,离水面寸许,笆上铺笼布,笼布上先铺米,厚约10~15厘米,再铺肉,一般各铺两层。蒸透后,油渗透米饭,米粒晶莹透亮,香气扑鼻。吃起来油而不腻,筋而柔软,香而味正,油滑爽口。
  臊子面
  臊子面历史悠久,一直是当地逢年过节、设席招待客人的主食之一。
  “臊子面”又叫“嫂子面”。相传周武王伐纣,由西岐出兵路经眉县境内时,偶染风寒,卧床不起,茶饭不思,服过百药不见起色。武王伐纣是正义之举,又带仁义之师,深受老百姓的爱戴和欢迎,武王病情不见好转,引来了不少老百姓探望。村中一位嫂子回家后,擀了自己拿手的手工面,又杀了家中的一只老母鸡炖成汤,采摘些野生的黄花、木耳下在鸡汤里,再加些食盐、调料,然后把汤浇在煮熟的面条上。香气四溢热腾腾的面条吃得武王大汗淋漓,精神焕发。武王为了感谢这位农家嫂子,就把这面称为“嫂子面”。事随时变,这种面食的做法,历代以来,在做汤的过程中有了不断的变化,在眉县、扶风、岐山、陈仓等地人们惯用大肉炒成“臊子”调汤,再加些木耳、黄花、油炸豆腐、大香、桂皮等调料,因此又叫做“臊子面”。
  其用料和做法:
  面粉:选闲地麦磨成的白面,具有越揉越筋、越筋越光的特点。
  汤:用鸡汤或臊子做汤。
  调料:大香、茴香、桂皮、生姜、葱花、盐、农家醋。
  配菜:木耳、黄花、油炸豆腐、鸡蛋片、豆腐切成小而薄的菱形方块,鸡蛋摊薄炒熟,切成薄菱形小方块。
  做法:备好手工面或轧面,在开水中煮熟。
  在另一锅中烧开水,依次加进肉汤、黄花、木耳、豆腐、鸡蛋、菜子油和调料烧至沸腾,称“搭汤”。汤里醋味出头,再撒上切碎的葱花或韭菜、蒜苗,无辣子的汤称做“卤汁汤”。
  将烧开的汤浇在煮熟的面条上称“浇汤面”。还有一种吃法是,面和汤分别盛放,食客自己向碗里挑。一般吃过一两次面后就另换新汤。
  这种“臊子面”不同于岐山等地以酸辣出名的“臊子面”,面的特点是薄、筋、光,汤的特点是煎、稀、汪(油多),味道是淡、爽、香,被称为“眉县臊子面”。吃后使人神清气爽,回味无尽。
  蒸豌豆花
  豆花,又称豆腐脑。本地传统的豆花,是在做好的豆腐上布包压挤之前,用勺从锅中舀入碗内,加上适量的盐、醋、油泼辣子,即成豆花。后来的豆花,是用优质黄豆经水浸泡磨成细汁,过滤入锅,点适量石膏,在锅内煮熟,入碗后加上盐、醋、油辣子三味调料而成。第三代豆花,是近年在眉县各主要集镇上市的蒸豌豆花,在豆浆过滤、点石膏后,分别装入小碗,入多层蒸箱内蒸熟,放进现代化保温设备中备售。调料除好醋、食盐和油泼辣子外,还有煮熟的黄豆、咸菜丝、韭花酱等。有人要食用时,即从保温器中取出蒸碗,加上上述调料即成。蒸碗豆花是一种味香适口、营养丰富的地方风味小吃,尤为老人、小孩和妇女所喜爱。
关西重镇——眉县齐镇/卢文远,王新秦主编.-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