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参考文献>全文图书>明清时期陕西商品经济与市场网络

参考文献

[上一记录] | [下一记录]

第一节 明清时期关中市镇的勃兴

市和镇作为地理概念和地理实体,是在商品交易基础上形成的基层商品市场和居民点,是社会经济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明清关中商品经济的繁荣有力地促进了该地市镇的发展。
  一、明清时期关中商品经济的发展
  明代中叶以后,关中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在市场利润的刺激与驱动下,关中经济作物的种植、粮食商品化都发展到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促使大量商品进入市场,促进了市镇的发展。这突出表现在棉花、药材、粮食等商品性经营上。
  明清关中植棉技术的推广,使该地纺织从“以贸家用”的自然经济逐步演变为“织布转生息”的商品经济。如周至“邑民多衣褐,细布贸之会城”①;同官“木棉毡白于雪,抱布纷纷来市场”②;岐山“每年出布18000余匹……贩卖千陇”③;礼泉“每年输出布180万丈,行销甘肃”④;蒲城“贫寒之家亦农隙织布销售”⑤;永寿“乡妇织布,来镇销售,乡妇仍多席地坐候买主”⑥。棉布贸易的发展,形成了一大批棉布交易中心市镇,如三原的盐店街、兴平的店张镇等。
  明清是“西口药材”盛销全国的时代,关中是市场交易中心。由甘肃来的药材或经旬邑、淳化,或由长武、永寿运向三原;由陕南来的药材经勉县、凤翔汇集三原,使三原成为药材总汇。凤翔成为著名的药材集散地,“时有药材庄和零售配药,小宗加工批发的中药店60多家”⑦。那些常年购药、销药的市镇,在明清关中甚为普遍。
  明清关中粮食商品化得到发展。如韩城“终岁之获,不敷元元之用,居常仰丹之麦,合阳之粟”⑧。入清后粮食缺口更大,“粟麦独缺,而仰给者,上郡之洛川、宜川、鄜州、延长等处,南之合阳,西南之澄城。每岁负担驴骡,络绎于路,度沟历涧,风雨霜雪,日夜不绝,富家贫室,率寄餐食于市集”⑨,人们只得“多种棉花等,以换取粮食”⑩。泾阳为关中贸易中心,商贾云集于云阳、石桥等镇,他们粮食的消费还需淳化等地供应。(11)周至多粮食输出,米粟等物“多土著之民自行贩卖”(12)。
  关中有些地方余粮增加,使人们从粮食就地加工转化中寻找出路,这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反映陕西粮食商品化程度的提高。清代陕西余粮转化发展最快的是酿酒和饲猪。酿酒主要集中在凤翔和永寿等县,规模很大,仅凤翔一县“酿酒作坊城镇有60余户”(13)。永寿更是“每窑酿酒200斤,销咸阳,全年出酒5000石”(14)。
  明清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及粮食的商品化,有力促进了关中市场的发育和扩展。棉布、药材、粮食、酒等逐渐成为市场的主导产品,生产者交换日益频繁,生活用品逐渐成为交换的主体。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的民生日用品大量进入流通,必然有力推动市场范围的扩大和市场容量的加深。
  二、明清时期关中集市贸易的扩展和繁荣
  明清关中市镇范围的扩大,首先表现为农村集市贸易的扩展和繁盛。集市贸易是适应农村商品交换的需要而形成的初级市场。集市的一般特点是“市廛有地,交易有期”,交换以当地产品为主。须逢场期,始来交易,平时市面冷落,几乎没有外地富商大贾,故有谚曰“聚者为集,散者为墟”。集的分布以方圆十余里为度。保证农民一日步行,可以来回,以便不误农时。
  明清时期,由于民间交易的频繁,使农村集市贸易呈现出不断扩展的趋势,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集市数量的增加、集会次数的增多及庙会经济的急剧发展。
  据许檀统计,明代时关中大约有集市356处,清初则增为444处,就清末也有380处之多(15),明显高于明代。
  定期的年会、庙会、古会是集市贸易的另一种形式,清雍正《陕西通志稿》卷一百九十八载:“陕有赛会每借祀神开设,而实在行销土货,所以通省皆有集场。”清代陕西农村,由于交换发达,庙会成为社区行为,往往各村轮流办会,使庙会成为“村村有会,月月有会”的经常性交易行为。现将民国《续修陕西通志稿》卷一百八十九所记述的关中各县“赛会”情况摘录如下:
  长安、咸宁“有赛会四,而以四月初八等日都城隍会为最大,商货联集,蔚成巨观”;
  兴平“城内乡人七行逢会之日,行头倡办演戏各费,西南两街均四月,东街三月二十八日,北街二月十二日,镇如马嵬二月大会七日,店张十二月大会十日,商旅皆来,杂货交易,延展时日”;
  高陵“冬至之会……商贩云集,俨如货市,牛马估衣行木各器皆居多数,栅帐互支,经月始散”;
  泾阳“鲁桥镇显佑神会,各演戏数日,商贾贩运估衣京货竹器农具木料及牲畜等类,云集贸易”;
  富平“东乡卤泊湖滩以三月十五日商贾云集,百货俱备”;
  耀州“二月大会于城东五台山,八月大会于城内南街……商贾云集,杂货畅销”;
  大荔“虽以祀神为宗旨而民间借此置买牲畜器具,行之永久,不能废焉”;
  韩城“城隍庙向立有赛会,当道咸承平时,招致外来商贾,极为殷繁”;
  华阴“华岳镇有西岳会,本省京货估衣及外省州县药材各行皆至,搭盖席棚,售卖货物并有花马骡马各市约二十余日乃散”;
  凤翔“城隍冬会,演戏数台,狭旬斗聚山积,珍货谷量”。
  农村定期集市贸易和庙会的发展,要求打破交换所受到的时间性限制,推动着交换与集镇的常住人口结合起来,导致集镇合而为一,产生和发展了比农村集市贸易初级市场更进一步的市镇。
  三、明清时期关中市镇经济的兴起
  随着民间商品流通的兴盛,关中市镇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就渭南明清市镇的变化来说,明代嘉靖年间,渭南有市镇16个(16),到雍正十二年,市镇增加到30个(17),与明代相比几乎翻了一番,到光绪十八年,市镇又增到36个(18)。许多市镇成为著名的农村工商业中心,如户县之秦渡镇“商贾辐辏,为邑中最盛”(19);朝邑之赵渡镇“邑名地也,烟户辐辏,被服济楚”(20)。
  清代市镇的规模比前代有所扩大,并更侧重于商业贸易。如渭南之孝义镇“为渭南河北之要区……林木葱茏,人烟稠密,百货聚集其间者,极晦明风雨之无阻,人语喧哗之遥闻,城市之繁庶,他属莫能与并”(21)。
  明清关中市镇经济的兴盛,促进了关中专业化市镇的出现与发展。华州柳子镇铁器业在明代隆庆前后一度十分繁荣,“郡之柳子镇,有千家铁匠,作刀剑剪斧之用,天下士大夫所共索,以为转相赠予者。”(22)礼泉县史德镇“金火匠向最著名,明清两代西北县邑各庙社之铁旗杆、大钟、香炉、醮炉皆其所造,式样精奇,花纹纤细”(23)。
  三原之鲁桥镇,镇内20多条街巷,居民商店500余户,是经历500多年形成的一座繁华交易集镇,昔日为粮食集散地,渭北耀县、富平、三原的小麦,多集于此交易,是渭北闻名的粮食市场(24)。永寿县之监军镇,为陕甘必经之途,陕西粮食大量经此贩运甘肃,因而亦以粮食市场而著名陕陇,几乎天天有集,俗称“百日集”。蒲城兴市镇以造纸著名,“烟火密万家,业褚以为命。皎洁雪霜明,滑腻脂韦立。各里尽忧虚,兹时独欢庆。贾客通货泉,先王有善政”(25)。凤翔的柳林镇以酿酒著称,“有商号20余家,以烧酒为业,年产400万斤”(26)。同官的陈炉镇“为邑巨镇,镇民俱业陶,而以农为副业,陶厂南北三里,东西绵延五里,炉火杂陈、彻夜明朗,故有炉山不夜之称”(27),被誉为陕西的“瓷都”。此外,长安的引镇,周至的终南、马召均以地处终南山山口而成为著名木材市场。
  四、明清时期关中市镇与陕西区域市场
  区域性市场的形成,一是由于共同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相同的生活习惯,二是由于区域内经济活动的需要。这种市场在区域范围内,调剂着农村各集市市场和市镇市场的余缺,集散着本区域内的土特产品,并与其他区域性市场进行着商品交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路的增辟,明清陕北、关中、陕南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形成了各具地域特色的区域性市场。
  陕北地处黄土高原,海拔1000米左右,位于鄂尔多斯草原之南,关中之北,西界宁夏回族自治区,东至黄河西岸,地形复杂,群山连绵,“地瘠民贫,寸步皆山,坡高岭陡,耕种艰难”(28)。这里湖泊成群,草滩平坦,水草丰美,以盛产皮毛、牛羊而闻名全国,自古就形成了农牧兼有的区域性经济。陕北“地多驴马牛羊旃裘筋角”(29),又自古有同蒙古人贸易的历史,故“腹地各村乡,牛马寄牧,茶盐乳酥,互市络绎”(30),形成了以沿长城互市为中心,以皮革羊毛为特色的区域性市场。每年产自陕北的畜产品盈千累万,计有羔羊皮51000张,滩羊皮12万张,老羊皮1万张,山羊皮25万张(31),成为清代风行全国的“西口皮货”的主要供货地之一。
  陕南习惯上指秦岭以南的陕西管辖地区(包括今天的汉中、安康、商洛三个市),其地盆地众多,较大的有汉中盆地、西乡盆地、安康盆地、商丹盆地和洛南盆地等。此地海拔一般为500—700米,气候温暖湿润,特别适于茶叶、药材的生长。清代对秦巴山区的开发,使陕南逐渐形成了以汉中、定远、兴安、商州为中心,以药材、茶叶生产为主的特色区域市场。这从对汉中的记载中可以反映出来,清代的汉中“西则陆通陇蜀,东则水达鄂皖,商贾辐辏,货物山积,虽繁荣不及长安,亦陕西第二都会,尤以东关及县东八里铺为最。……东关商业开行店,大批发行有山、陕、怀、黄、江五帮,出口于汉中者多药材,以甘运来的当归、秦艽、冬花为大宗,余则鹿茸、麝香、甘草、枸杞、凉黄、地黄、麻黄及凤县、西乡、镇巴、佛坪等县所产之党参。由汉口运入者,江帮为磁器,余各帮运湖布、苏缎、京广洋货,并白矾、苏木、黄丹、草果、胡椒、大香、铁丝、连丝纸。运出者以西乡、佛坪、略阳、留坝、凤翔等县所产之木耳,城固产姜黄等”(32)。由各省货物集中于汉中及附近各县货物依靠汉中来集散的情况看,以汉中为中心的陕南区域市场在其内部自行调整货物的余缺,带动了附近各县及整个陕南区域经济的发展。
  关中地区,是陕西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手工业、商业为陕西之最。清代关中的皮毛加工业很发达,泾阳、同州府城和大荔的羌白镇都是有名的皮毛加工中心,皮毛原料不少运自陕北。汉唐以来积累的焙茶技术使关中成为明清茶叶加工中心,而原料大部分来自陕南。较为发达的手工业技术使关中市镇成为陕南、陕北农特产品的加工中心,形成了工商兼有的市镇群体,成为陕西区域经济的中心。
  ① 民国《周至县志·物产》。
  ② 乾隆《同官县志》卷三。
  ③ 《陕行汇刊》第7卷,第4期。
  ④ 《陕行汇刊》第1卷,第137页。
  ⑤ 《陕行汇刊》第2卷,第10期。
  ⑥ 《陕行汇刊》第5卷,第10期。
  ⑦ 《凤翔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98页。
  ⑧ 乾隆《韩城县志·物产志》。
  ⑨ 嘉庆《韩城县续志·物产志》。
  ⑩ 嘉庆《韩城县续志》卷十三。
  (11) 乾隆《泾阳县志》卷二,《市镇》。
  (12) 民国《周至县志·风俗志》。
  (13) 《凤翔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32—435页。
  (14) 《陕行汇刊》第4卷。
  (15) 许檀:《明清时期农村集市发展》,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2期。
  (16) 《渭南县志》,三秦出版社1987年版,第313—314页。
  (17) 《渭南县志》,三秦出版社1987年版,第313—314页。
  (18) 光绪《新续渭南县志》卷一。
  (19) 《嘉庆重修一统志》卷二百二十九。
  (20) 李天受:《来紫堂集》卷一,清咸丰二年刻本。
  (21) 光绪《新续渭南县志》卷十。
  (22) 隆庆《华州志》卷九,《物产》。
  (23) 民国《续修礼泉县志稿》卷一,《风俗》。
  (24) 徐志祯;《解放鲁桥镇侧记》,《三原文史资料》第23辑。
  (25) 屈复:《弱水集》卷一,乾隆三年弱水草堂刻本。
  (26) 《陕行汇刊》第1卷,第184页。
  (27) 民国《同官县志》卷十二。
  (28) 卢坤:《秦疆治略》,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版。
  (29)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四库全书》本。
  (30) 光绪《靖边县志稿》卷四。
  (31) 《陕行汇刊》,第90期。
  (32) 卢坤:《秦疆治略》,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版。
明清时期陕西商品经济与市场网络/李刚 著.-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6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