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生产第一,教育第二
1942年12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西北局召开的高级干部会议上,作了一个《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的报告。报告明确地指出:“在目前陕甘宁边区的条件下,大多数人做工作,讲革命,除了经济与教育(理论教育、政治教育、军事教育、文化教育、业务教育,国民教育均在内)两种工作以外,究竟还有什么工作值得称为中心工作,或所谓第一位工作呢?究竟还有什么工作是更革命的呢?不错,其他工作是有的,而且还有许多,但是中心的或是第一位的工作,就目前边区条件说来,就大多数同志说来,确确实实的就是经济工作与教育工作,其他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两项工作而有其意义”。在经济和教育两项工作中,教育也是不能孤立地进行的。“离开经济工作而谈教育或学习,不过是多余的空话,离开经济工作而谈‘革命’,不过是‘革’财政厅的‘命’,‘革’自己的命,敌人是丝毫也不会被你伤着的。”①
根据毛泽东报告的精神,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决定:生产与教育为边区的两大中心任务,并进一步指出,发展生产是为了抗战解决物质问题,为了大家有饭吃,而增强教育则是为了抗战解决精神问题,为了培养干部以供给抗战之需要。这在目前抗战条件更加困难的情形下,更需要如此去做。中共中央西北局认为:我们如果认真的做好了这两项工作,我们就算很好的援助了前方战争,我们也就算协助了大后方的人民。
在西北局高干会议期间,1942年12月3日至9日边区第二届政府委员会召开第三次会议,着重讨论并贯彻中共中央和西北局关于边区中心工作的指示。会议认为生产与教育两大工作,生产更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从工作的部署上说,应该是“生产第一,教育第二”,并且把这个精神,正式写进了《陕甘宁边区简政实施纲要》:“依据边区条件和抗战情势,目前政府工作必须集中力量于急要和首要的任务。第一,是发展生产,首先是农业生产,以保证军队和干部的给养,以进一步改善民生和培养民力。第二是教育,首先是干部教育和军队教育的增强。这就是目前政府工作中两大急要和首要的任务,其他一切工作都要服从于这两大任务的需要。集中力量办好这两件事,也必须集中力量办好这两件事,才能胜利的渡过难关,准备反攻力量。为此,就必须纠正干部中‘百端俱举’的思想和事业中‘缓急不分’的现象。”②
随后,边区政府发出指示,要求各级政府抓住生产和教育两个环节,夺取新的胜利。
为了实行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生产和教育上来,边区政府在1942年12月11日至1943年1月16日又召开了各分区专员和县长联席会议。会上,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作了报告,再次强调了边区目前的基本任务:“第一为发展生产,首先是农业生产;第二为教育,首先是干部教育。所有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着这两个中心任务而奋斗。”③通过讨论,大家认识到:对于这两大任务来说,而“生产尤为中心之中心。”因为只有发展生产才能解决经济问题,才能解决财政问题、教育问题和其他一切问题。所以,以生产为首要任务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它是完全适合于边区的实际情况和抗战需要的。
① 《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见《毛泽东选集》东北书店版第852页。
② 《陕甘宁边区简政实施纲要》,见《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7辑第89页。
③ 《发展生产教育干部,贯彻精兵简政政策》,见1942年12月13日延安《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