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文教群英会和文教统一战线
为了总结文教工作的经验,表扬和奖励文教工作的模范,更进一步明确继续发展文教工作的方针,中共中央西北局、边区政府和边区文协联合召开了陕甘宁边区文化教育大会(简称“文教群英会”)。大会于1944年10月11日在边区参议会大礼堂隆重开幕,到会代表450人,来宾及参加旁听者,达千余人。大会分八个代表团(绥德、延属、三边、关中、陇东五个分区、部队、延安市机关学校、少数民族),他们中有从边区人民中生长起来的工农兵文教工作者,有热心边区文化建设的绅、商,有蒙回等少数民族、宗教团体的文教代表,有全国知名的学者、诗人、作家、美术家、医生,以及热忱帮助边区文教建设的国际友人。
10月30日,毛泽东到会讲了话,重申了文化教育统一战线的方针。毛泽东指出,在文教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两个原则:“第一个是团结,第二个是批评、教育和改造”。他说,“我们的任务是联合一切可用的旧知识分子、旧艺人、旧医生,而帮助、感化和改造他们。为了改造,先要团结。”毛泽东强调建立广泛的文教统一战线的必要性,指出,无论教育、艺术、卫生、报纸哪一项,就都是要告诉边区150万人民自己起来和自己的封建、迷信、文盲不卫生等旧习惯作斗争。为了进行这个困难的斗争,就不能不有广泛的统一战线。“而在陕甘宁边区这样人口稀少、交通不便、原有文化水平很低的地方,加上在战争期间,这种统一战线就尤其要广泛。因此,在教育工作方面,不但要有集中的正规的小学、中学,而且要有分散的不正规的村学、读报组和识字组。不但要有新式学校,而且要利用旧的村塾加以改造。在艺术工作方面,不但要有话剧,而且要有秦腔和秧歌。不但要有新秦腔、新秧歌,而且要利用旧戏班,利用在秧歌队总数中占百分之九十的旧秧歌队,逐步地加以改造。在医药方面,更是如此。”①
文教群英会于1944年11月16日胜利闭幕,历时一个多月。会议期间中央和边区各级领导人朱德、李富春、李维汉、胡乔木、刘景范、周扬、柳湜、李卓然等到会讲了话。大会对卫生、教育、艺术、报纸四项工作进行了多次的讨论和研究,并分别作出总结,大会通过了《关于开展群众卫生医药工作的决议》、《关于培养知识分子与普及群众教育的决议》、《关于发展群众读报办报与通讯工作的决议》、《关于发展群众艺术的决议》、《关于开展工厂文教工作的决议》、《关于机关学校文教工作中几个问题的决议》;大会并分别对文教先进工作者给予奖励(其中特等个人19名、特等集体31名,甲等个人54名,乙等个人87名,褒奖25名,学习模范17名,集体普通奖50名)。最后由林伯渠主席致闭幕词,他高度评价说,“在全国说来,这样的大会,从来没有开过,现在也只能在边区开,有这样一个边区,中国便有前途,因此,我非常为中国庆幸。”②
这次文教大会开得非常成功,不仅总结了经验,制定和通过了文教工作的方针,而且树立了大家学习的榜样,这充分“表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一个长足的进展,将来修中国文化史的人对此不可不大书一笔”。大会以后,边区认真贯彻了文教统一战线的各项决议,使边区的文化教育事业进一步得到繁荣和发展。
① 《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912—913页。
② 《文教大会胜利闭幕》,见1944年11月20日延安《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