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一、小河会议和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决策

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


    解放战争进行一年后,战争形势发生了有利于革命力量的变化。在国共力量对比上,国民党军的总兵力已由战争开始时的430万人减少到373万人,其中正规军由200万人减少到150万人。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已由127万人增加到195万人,其中野战军由61万人发展到100万人以上。在战略态势上,由于国民党军的重兵深陷在山东、陕北战场,在这两个战场之间的鲁西南、豫皖苏直至大别山区的兵力十分空虚,形成两头强、中间弱的哑铃状布局,有利于解放军实施中间突破,人民解放军逐步掌握了局部战争的主动权,争取解放战争形势根本转变的条件已基本具备。
    1947年1月中旬,中共中央开始考虑晋冀鲁豫野战军向中原出动、转至外线作战的问题。5月至8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根据整个战局的发展情况,多次调整战略布局,逐步形成解放军以主力打到外线去,转入战略进攻的方针和部署。5月4日,中共中央提出作战计划:以刘邓大军进入中原,陈谢大军进入西北,在中原和西北同时向国民党军出击,配合山东、陕北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5月8日,中共中央军委对部署做了调整,把刘邓大军独立经冀鲁豫出中原调整为向冀鲁豫与豫皖苏之敌进击,第二步向中原进击,并由陈粟大军在6月10日后配合刘邓大军大举出击。孟良崮战役后,鉴于国民党军集中重兵准备对华东野战军发起新的进攻,中共中央军委再次调整部署,改变了陈粟大军配合刘邓大军的大举出击,要求陈粟大军1947年仍在内线作战,由刘邓大军出击中原。6月30日,刘邓大军南渡黄河,发起鲁南战役。与此同时,陈粟大军一部进入鲁西,形成了与刘邓大军东西呼应的作战态势。
    7月19日,毛泽东与相继到达小河村的解放军领导人讨论,决定“将陈谢纵队使用方向改为渡河南进,首先攻占潼洛郑段,歼灭该区敌人,并调动胡军相机歼灭之。尔后向豫西、陕南、鄂北进击,创建鄂豫陕边区根据地,作为夺取大西北之一翼。”①三路大军的任务是挺进中原,成“品”字形阵势展开,创建新的中原解放区,调动敌人主力回援,以策应内线作战。同时,中央决定,许世友指挥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彭德怀指挥西北野战军,分别在两翼即山东和陕北战场钳制敌人,以策应三支南进大军中央突破的行动。至此,在南线形成了“三军配合,两翼牵制,内外线密切配合”的战略进攻态势。
    1947年7月21日至23日,中共中央在靖边县小河村召开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陆定一、杨尚昆、彭德怀、习仲勋、马明方、贾拓夫、张宗逊、王震、贺龙、张经武、陈赓。会议中心议题是总结第一年战绩,着重讨论军事计划和地方工作等问题。
    毛泽东在分析战争形势时,首次提出对蒋介石的斗争用5年时间来解决(从1946年7月算起),但不对外宣布,还是准备长期作战,5年到10年甚至15年,不像蒋介石那样,先说几个月消灭我们,不能实现又说再过几个月,到了现在又说战争才开始。
    关于统一战线问题,毛泽东说,蒋介石在政治上更加孤立了。日本投降后的和平谈判是必要的,全部问题政治解决的目的虽然没有达到,但是教育了群众。统一战线的成分有了变化,减少了一部分,增加了一部分。减少的是解放区的地主,因为我们现在要进行土地改革,但是南方的地主却因为征兵征粮首先与蒋介石闹翻,与我们还没有决裂。增加的是中间派,他们在抗战时期还相信蒋介石,现在则与我共同抵制蒋介石的国民大会,这是十年内战时期所没有的。我们是打倒官僚资本而保护民族工商业。
    关于军事计划,毛泽东说:原先计划陈赓率部西渡黄河集中在陕北打胡宗南,现在决定陈赓率部南渡黄河挺进豫西,协助西北我军打胡宗南,在战略上、粮食供应上都有利。今年只能削弱胡宗南,到明年七月可以造成消灭胡宗南的条件。陕北在军事上、财政上以依靠晋绥为主,战争使陕北我党领导的地方和人口缩小,今后更是如此。现在由贺龙以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的身份来统一指挥后方,实行精简节约,开展地方工作。处处从全面长期着想,这个口号非常重要,要在全党全军中解释。敌人的把握放在我们不能长期支持这一点上,我们的对策就是主力转入外线,内部精简节约。边区要实行简政,降低生活水平,从干部降低起。
    关于土地改革和“三三制”,毛泽东说:“三三制”不变,但解释是共产党员、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各三分之一,而不包括反动地主。土地政策今天可以而且需要比“五四指示”更进一步,因为农民群众的要求更进了一步。平分是原则,但按情况可以有某些伸缩,但对共产党员则不应例外。中农土地应该不动,在群众大潮流中,如中农同意,富裕中农拿出少许土地也是许可的,但不能正式写在文件上。军队打出去时,在新区与其没收地主土地,不如按阶级路线摊派缴税,利用旧机构有时也是需要的。立即实行耕者有其田势必成为强迫群众。
    彭德怀、贺龙、习仲勋、贾拓夫、马明方分别就陕甘宁和晋绥解放区土改中存在的问题、财政经济、后勤供应等问题作了发言。会议还决定,由彭德怀、习仲勋、王震、张宗逊、徐立清、刘景范、张德生组成西北野战兵团前委,彭德怀为书记,以讨论政策与执行战略任务。
    7月23日,小河会议结束的当天,毛泽东就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了关于晋冀鲁豫野战军直出大别山致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的指示电,指出:“对羊山集、济宁两点之敌,判断确有迅速攻歼把握则攻歼之,否则立即集中全军休整十天左右,除扫清过路小敌及民团外,不打陇海,不打新黄河以东,亦不打平汉路,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别山,占领大别山为中心的数十县,肃清民团,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吸引敌人向我进攻打运动战。”②改变了刘邓大军分两步出击中原的计划,采取山东战场国民党军在回援鲁西南以前,先敌出大别山。7月28日,刘邓野战军全歼羊山集守敌,结束鲁西南战役。8月7日,刘邓野战军提前结束休整,突然南进,执行挺进大别山的任务。同时,在听取粟裕等人的建议后,中共中央军委同意陈粟野战军向豫皖苏地区方向作战。这样解放军原定刘邓、陈谢两军出中原,发展成为刘邓、陈粟、陈谢三军挺进中原,转入外线作战。9月1日,中共中央提出,人民解放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彻底破坏国民党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进一步破坏和消耗解放区的人力物力、使我不能持久的反革命战略方针。”③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242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256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327—328页。

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史/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著.—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