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边区参议会第三届第一次大会
1946年3月20日,陕甘宁边区选举委员会发出了《关于边区第三届参议会参议员选举结果的通知》,宣布此次边区三级普选已经完成,乡、县、边区三级代表与参议员均已选出。本届边区级参议员共选出170人(男163人,女7人),其中正式议员135人,候补议员35人,新选出的113人;议员中共产党员61人(占35.9%),旧国民党员19人(占11.2%),救国会派1人,无党派人士89人(占52.4%);汉族164人,蒙族3人,回族3人;天主教徒3人;社会成分:地主34人,富农26人,中农69人,贫农18人,工业资本家3人,中小商人9人,城市小资产阶级3人,城市贫民2人,工人6人。共38个选举单位:30个县、1个相当于县的市、1个中心区、1个直属区等33个选举单位选出149人,驻军单位选出10人,工厂单位选出6人,专门学校单位选出1人,蒙民单位选出3人,回民单位选出1人(另2名回民议员是由县单位选出的)。
4月2日,边区第三届参议会第一次大会在延安隆重开幕,出席开幕式的正式议员121人,候补议员21人。大会历时25天,于4月27日圆满结束。
大会开幕典礼在隆重、和谐与欢腾的气氛中进行。谢觉哉副议长致开幕词,朱德总司令代表中共中央向大会致贺词,赞颂陕甘宁边区在八年抗战建设中对各解放区及全国的伟大模范作用,希望“陕甘宁边区人民,在新的参议会领导之下,一定能够更加团结,使边区的复员工作迅速完成,和平建设迅速发展,把边区建设成为和平民主新中国更光明的灯塔,更坚强的堡垒,并且与全国人民一起来粉碎反动派的阴谋,推进全国的民主事业和建设事业。”接着副议长安文钦、来宾徐特立、晋绥边区参议会副议长刘少白先后讲话,对边区民主团结的伟景备致颂扬,并对今后民主建设事业寄以殷切希望。中共中央西北局副书记习仲勋在讲话中提出了边区今后的任务,要求进一步巩固和繁荣边区,切实进行复员工作,继续发展农业生产并逐步工业化,提高边区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他特别号召共产党员在三三制政权中要虚心地和一切党外人士合作,同时希望党外人士本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精神批评与帮助共产党员克服缺点。
大会第2日以无记名投票方法选举正副议长和正副秘书长,选举结果是:高岗连任议长,谢觉哉、安文钦2人连任副议长,刘景范、王子宜当选为正副秘书长,旋即推选大会主席团,推选议员资格审查委员会,通过大会议事日程与修正通过会议规则。
大会第3日到第14日,政府各部门主管工作人员作各项工作报告,并进行质询和讨论。主要报告有:林伯渠主席的政府工作报告《边区建设的新阶段》;李鼎铭副主席关于选举工作的报告《边区人民的伟大胜利》;民政厅刘景范厅长关于《边区复员方案草案》的报告;财政厅霍维德厅长的财政工作报告;建设厅霍子乐厅长的《今后三年经济建设计划》报告;教育厅贺连城厅长的《今后三年文教建设方案》报告。另外在大会讨论中阎揆要、贾拓夫、刘景范、王子宜、周兴、唐洪澄等议员,就军事、财经、减租减息、司法、保安及干部问题等作了重要发言。在5天大会讨论中有59位议员发言,占报到议员的41%;在小组会上的发言更普遍更热烈,表现得非常认真负责,发言的大多数是非共产党员的议员;发言内容不仅赞扬政府工作的成绩,同时对于政府工作中的缺点也直言不讳地提出批评。例如指出个别县在这次选举运动中没有认真发动群众检查工作;在区乡干部以至于高级领导机关的工作作风上还存在强迫命令、形式主义或放任自流放弃领导等官僚主义的毛病;某些地区减租减息工作搞得不彻底,未能及时进行查租,农民要求实行土地登记,也未认真办理;税务缉私工作中存在乱没收现象;保护森林、禁止妇女缠足工作也做得很不够等。发言中大家还提出了克服缺点、改进工作的意见,经大会讨论分别作出了有关决定。
在大会进行中,及时地解决了陕北部分地区人民的一个迫切问题——春荒问题。在子长、吴旗等县参议员呼吁救济去年受灾地区的春荒之后,大会立即组织了一个救济春荒委员会,决定由边区政府增拨救济粮3000石并具体分配到各受灾地区。子长县早先已由政府拨了300石救济粮,2000斤棉花,这次的3000石粮,起初分给子长600石,子长县的议员提出少了一些,志丹县的议员就自动让给60石,延安、延长、安塞三县各让给30石,共150石,总计子长县这次共领得救济粮750石,另外又由边府借给子长县1万斤棉花。当大会宣布这个消息后,子长县议员刘德富万分感激地说:“这一下我们县的春荒问题解决了,我们代表全县人民感谢边区政府,感谢各县,我们边区真是一个亲爱的大家庭。”
会议进入提案审查阶段(4月17日—4月24日)后,共收到提案159件,分别由政法、财经、文教、特种四个小组审查,议员可自由参加一组或两组。各小组审查提案时,都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特别注意提案本身是否切合实际,是否行得通。在审查小学学制、婚姻条例等提案时,由小组争论直到开展大会争论,气氛空前热烈,结果将原来159件提案合并为92件,其中有两案因与边区现行政策不合,被大会全体否决。
此次大会所通过的重要提案,首先是政府提出的《陕甘宁边区复员方案》、《陕甘宁边区1946年到1948年建设计划方案》、边区财政工作计划、《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陕甘宁边区婚姻条例》、《陕甘宁边区营业税暂行条例》。此外,在政治方面的提案主要有:参议会常驻会选聘专家起草的《边区宪法草案》,建立边县两级参议会常驻会工作制度及其职权,关于实行土地登记,贯彻减租减息,废止抗战义务动员,发展邮电通讯,加强干部教育,改进工作作风等;在财经方面的提案有:改进税收工作,精耕细作,改良农作法,提高技术、组织劳动、发展边区农业、工业,发展交通,改良道路等;在文教方面的提案有:确定小学学制,扩充医药设备,培植医务人才,继续改造巫神,积极推广妇婴卫生等;在特种方面的提案有:加强地方人民自卫力量、保卫边区,加强西乌审旗民主建设,交涉收回三边教区土地,通电要求国民政府释放张学良、杨虎城二将军及全国一切爱国政治犯,要求蒋介石实行四项诺言及政协决议,停止内战,解散特务组织,严惩南通、封丘惨案、北平中山公园事件罪魁及暗杀李兆麟将军的凶手,要求国民党政府迅速撤除包围边区的军队、平毁工事、恢复交通,并请北平军调执行部派遣执行小组前来调处等提案。以上各案都经大会表决通过。
4月12日传来噩耗,即王若飞、秦邦宪、叶挺、邓发及黄齐生等13人于4月8日因飞机失事遇难。全场闻之黯然,大会当即决定停会1日,为遇难诸烈士志哀,并以大会主席团名义通知全边区下半旗3日,停止娱乐1月。次日,大会推派代表持函唁慰中共中央,15日,全体议员参加延安干部追悼“四八”遇难烈士大会,19日全体议员参加葬仪执绋,并派代表在延安各界追悼“四八”烈士群众大会上致词。
4日25、26日两天,在充分讨论、酝酿的基础上,用无记名投票的方法选举,结果是:参议会常驻议员除已选出的3名正副议长外,其余常驻议员为习仲勋、刘培基、曹力如、高愉庭、房文礼、霍仲年、蔡丰、谷莲舫、杜洪源。在12名常驻议员中,共产党员只占4名。林伯渠连任边府主席,李鼎铭连任边府副主席,刘景范新当选为边府副主席;边区政府委员为贺连城、马济川、毕光斗、王世泰、霍维德、王子宜、霍祝三、唐洪澄、霍子乐、刘文卿、阿拉并巴音(蒙)、杨正甲、蔡登霄(回)、李仲仁、魏民选、靳体元。边府委员共19人,其中共产党员只占6名。在边区参议会常驻议员和边府委员的选举中共产党都贯彻了三三制政策。此外,高等法院院长的当选者为创造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前陇东分区的专员马锡五。边区出席国民大会的正式代表是:林伯渠、李鼎铭、谢觉哉、高愉庭、霍祝三、马济川、柯仲平、吴满有、杜瑞兰、鲜维俊等10人;候补代表是:田绍锡、丁子齐、郝显德、李仲仁等4人。
4月27日,大会举行闭幕典礼,谢觉哉副议长致闭幕词,安文钦副议长、林伯渠主席、李鼎铭副主席及议员马济川、尔哥巴图等都讲了话。他们号召“陕甘宁边区160万人民要成为一个融洽和睦的大家庭,要更进一步团结起来,与各解放区人民和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把边区的各种建设更向前推进一步,推动全国走向和平、民主、繁荣与富强”。陕甘宁晋绥边区联防司令贺龙将军、山东省政府主席黎玉、晋冀鲁豫边区参议会议长薄一波、华中军区政委邓子恢等来宾都应邀在闭幕会上讲了话,他们盛赞陕甘宁边区对各解放区的伟大贡献,并希望今后给各解放区做出更好的榜样。
陕甘宁边区是抗战胜利后中国第一个进行自下而上的民主普选的地区,乡县边区三级政权都进行了改造,把改选和检查政府工作相结合,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发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加强了乡村人民自治的能力。特别是边区参议会的召开,明确地规定了今后三年边区建设的任务,要求把边区各方面的建设推进到一个新阶段。要大力发展生产和经济建设,使边区达到普遍的丰衣足食,农村副业、手工业有大的发展,力求建立起初步的工业基础。要进一步发展医药卫生事业,同严重的疾病死亡作斗争,使边区老百姓“人财两旺”。要进一步发展各种文化事业与民主政治的建设。总之,要使边区“向着经济繁荣、文化普及、民主生活更加发展的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