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共中央东渡黄河
(一)为了迎接全国的胜利
1948年3月,在解放战争进入全面进攻的形势下,为了迎接全国胜利的到来,中共中央决定离开陕甘宁边区,东渡黄河,转移到晋察冀解放区与中央工委会合。
3月10日下午,在初春温暖的阳光里,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周恩来在米脂杨家沟山顶上“劳动人民翻身纪念碑”前的小操场上,向中央机关和警卫团的全体干部、战士作关于向华北转移的动员报告。他首先回顾了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动撤出延安一年来全国解放战争的发展和转战陕北的伟大胜利及形势的巨大变化。他指出,由于全党全军正确地执行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战略方针,所以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敌我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西北战场在宜瓦战役中取得胜利之后,西北野战军继续向黄龙山区挺进,连克10城,截断了咸榆公路。延安、洛川之敌,已成瓮中之鳖。周恩来兴致盎然地向大家宣布:中共中央坚持陕北的任务已经胜利完成了!为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全国范围的胜利,中央机关决定转移到华北地区去!接着,他反复阐明了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一年来坚持留在陕北的深远意义。最后周恩来强调指出:在胜利面前,仍有困难,大家要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使我们的革命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
根据革命斗争的需要,中央机关和警卫部队的大部分人要跟随中央到华北去,还要留一部分人继续在陕北工作。针对有些家在陕北的人不想离开陕北,而有些外地人却怕把自己留在陕北的思想,一天下午。毛泽东把大家召集到“新院”,向他们反复讲了革命者应以四海为家的道理。对那些不愿离开陕北的本地人说:“孩子总要离开娘。我是湖南人,爱吃辣椒、腊肉;要革命就不能不离开家乡。”对准备留在陕北的外地人说:“陕北是个好地方,我在陕北住了十几年,对陕北人民很有感情,因为工作需要,不得不离开,你们要再回到延安,为陕北人民服务一辈子,死了就埋在延安的清凉山上。”
在毛泽东、周恩来的亲切关怀教育下,全体工作人员表示坚决服从中央的决定,决心跟共产党、毛主席革命到底!
3月20日,杨家沟区的全体区乡干部,迎着朝阳,浴着春风,应邀来到“亚洲部”看望毛泽东。毛泽东高兴地欢迎大家进窑里坐。他先问了全区土改、生产等方面的一些情况,然后说:“我从延安动身,一路来到杨家沟,听一些群众反映,我们有些干部民主作风不好,动不动肯打骂人。这种作风不好啊!”说到这里,毛泽东特意做着手势说:“这叫自己打嘴巴。我们是共产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勤务员,不能和国民党一样,随便打人骂人,对群众要说服教育,这样,群众才会真心拥护我们,我们的事情才好办。”接着毛泽东问区委书记高庆祥:“你打过人没有?”高回答说:“过去我们区上也有些干部打过人,自毛主席来纠正以后,再没有打。”毛泽东满意地点了点头说:“好嘛,有错误改了就好。”“世上只有两种人不犯错误,一种是死了的人,一种是没有生下来的人。除了这两种人谁也难免犯错误,但是犯了错误,一定要改正,改得越快越好,这才是好同志。”毛泽东又向区乡干部叮咛说,在各项工作中一定要贯彻党的政策。在土改中要注意团结中农,正确对待地主富农的子女。他感情深沉地说:“无论做什么工作,我们都要对革命,对人民负责啊!”最后又指示大家,要治好战争创伤,千方百计地带领群众度过灾荒,绝对不能叫饿死人。毛泽东与杨家沟区乡干部的临别谈话,使大家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区委书记高庆祥代表全体区乡干部向毛泽东主席表了决心,保证一定按照毛主席的教导努力搞好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最后,毛泽东向大家表示:“我们离开杨家沟是为了迎接新的斗争,夺取全国的胜利。我们虽然离开了,但是我们决不会忘记陕北人民对革命的贡献。”
(二)中共中央东渡黄河
1948年3月21日上午,中共中央,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要离开杨家沟、离开陕北了,杨家沟的山峁上、崖畔上大路两旁,站满了欢送的人群。当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走到小桥滩的时候,人们从四面八方涌了过来,毛泽东向大家招手,深情地说:“陕北小米子我吃了10多年,实在不愿离开这个地方,但是为了全国的解放,我们又不得不离开。”毛泽东、周恩来等与恋恋不舍的送行人群边走边谈,直走到沟道转了湾才跨上战马,向黄河渡口奔去。一路上,在绥德的吉镇、佳县的刘家坪各住了一夜。23日中午,到达吴堡县川口村南的园则塔渡口。
早在10天前,警卫团就到渡口作准备工作。他们先对黄河两岸的地形和水势作了调查,修筑了预防敌人空袭的工事。接着挑选了十几只木船和几十名水手。然后,又对每一条船进行了仔细的检查,组织水手和战士们进行了几次试渡。
来到河边后,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分别上了2、3、4号船。他们亲切地给船工们打招呼,无限怀念地望着渐渐远离的陕北群山,平平稳稳地靠了黄河东岸。毛泽东先下船,向船工们道了谢,又面向河西而立,久久地凝神遥望着他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的陕北高原,直到周恩来、任弼时先后来到他身边时,他才收回目光,深情地说:“陕北是个好地方!”话毕,他们步入柳林,骑马经晋绥前往晋察冀解放区。
中共中央历时一年零五天的转战陕北的艰苦生活和在陕北12年零5个月(但有13个春秋)的光辉历程胜利地结束了。这是中国革命的关键年代,是中国共产党光荣历史上的重要篇章,是毛泽东思想辉煌发展的时期。经过12年多的团结战斗,中国共产党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为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辟了广阔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