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区对外关系的基本政策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成功进行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建设的同时,也重视外交工作的开展,把“外交政策的积极化”作为“政治上军事上必需的条件”和“应付当前危机”的重要举措之一。在边区外交工作中,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最初的民间外交到后来的官方外交的探索和实践,最终使党的外交政策、方针逐渐形成并丰富和完善,进一步推动边区外交工作的顺利开展。
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召开后,为进一步加强统一战线工作,宣传党的抗日主张,1936年1月26日,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建立外交部,下设招待所。中共中央到达陕北保安以后,又成立了联络局,这一切都为后来开展相对独立的外交,进行真正的外事活动作了思想与组织上的准备。
1937年7月23日,毛泽东在《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一文中,正式提出“抗日的外交”,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抗日的外交”政策的几个基本原则,即:“不能给日本帝国主义者以任何利益和便利,相反,没收其财产,废除其债权,肃清其走狗,驱逐其侦探。立刻和苏联订立军事政治同盟,紧密地联合这个最可靠最有力量最能够帮助中国抗日的国家。争取英、美、法同情我们抗日,在不丧失领土主权的条件下争取他们的援助。战胜日寇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但外援是不可少的,孤立政策是有利于敌人的。”①这可以看做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公开的和全面的阐述自己外交立场的宣言书,也奠定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处理外交问题的思想理论和政策基础。
1937年8月,中共在洛川会议上制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规定:“抗日的外交政策”就是指“在不丧失领土和主权的范围内和一切反对日本侵略主义的国家订立反侵略的同盟及抗日军事互助协定”。1939年2月,陕甘宁边区参议会通过的《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第六条中规定:“在不损害边区政权的原则下,保护一切同情中国抗战国家的人民、工商业者、教民,在边区生产、经营与文化事业方面的活动。”1939年9月,毛泽东在《苏联利益和人类利益的一致》一文中更是明确指出:“中国的外交政策,很明显的,应该是抗日的外交政策。这个政策以自力更生为主,同时不放弃一切可能争取的外援。”②与此同时,中共也一再强调抗日的外交政策对于取得抗战胜利的重要性。11月13日,毛泽东在会见国内记者时强调,确定和平阵线的外交路线和外交政策的积极化,是应付当前最深刻危机的措施之一。至此,中共所主张的“积极的、抗日的外交政策”逐步形成。它主张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结成最广泛的国际反法西斯的统一战线,以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
1941年5月1日,《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明确规定:“欢迎海外华侨来边区求学,参加抗日工作,或兴办事业。”同时也规定:“在尊重中国主权与遵守政府法令的原则下,允许任何外国人到边区游历,参加抗日工作,或在边区进行实业文化与宗教的活动。其有因革命行动被外国政府压迫而来边区者,不问其宗主国人民或殖民地人民,边区政府当一律予以恳切的保护。”实际上这是陕甘宁边区,也是当时中共外交工作的总纲。至此,中共的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趋于具体而完整。为贯彻实施这一总纲,边区政府此后还制定了来去自由、关心与尊重、生活上切实优待等许多具体原则,有力地推动了边区的外事工作。
抗日战争中后期,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的胜利发展,盟国对于陕甘宁边区和敌后根据地有了较多的了解和认识,开始以官方的名义和中国共产党进行接触。1944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在重申《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中关于外交政策的规定外,对“目前实施原则”作了具体指示:军事上,是在取得我们同意和遵守政府法令的条件下,同盟国的军事人员及其武装力量,可进入我们地区,执行共同抗敌的一切工作,并取得我们协助,同时我们也欢迎盟国给我军以军火物资药品和技术上的援助。政治上,我们欢迎同盟国在我边区及主要抗日根据地派遣外交使节,或设外交机关,文化宣传上,我们欢迎与盟国文化合作,欢迎盟国通讯社或其政府新闻处在延安设立分社,或派遣特约通讯员及记者来延,并给以至各地访问之便利,通讯的电信,政府在原则上不放弃检查权,但在实际执行时,凡非泄露军机造谣生事破坏政府者,我们概予放行,不予检扣,以示与国民党区别。对敌军民宣传,我们欢迎盟国合作并交换经验。在宗教方面,我们实行政教分离,我们容许外国牧师神父来边区及敌后根据地进行宗教活动,并发还其应得之教堂房产;同时这些神父牧师亦须给我们以不反对政府不反对共产党领导之保证。在救济方面,我们欢迎美英加拿大等给我们以医药器材和金钱的救济,同时我们更要求国际善后总署必须算入和承认这拥有八千多万人口,而且遭敌蹂躏最甚的地区的救济。在经济方面,在双方有利原则下我们欢迎国际投资与技术合作,我们首先要求国际工业合作委员会的继续合作。③陕甘宁边区是当时中共开展外交工作的主要地区,中共中央关于外交工作的上述具体指示,是边区施行外交政策的具体步骤,为边区外交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指明了方向。
①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47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00页。
③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316—3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