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西北野战军的新式整军运动
新式整军运动是西北野战军的冬季整训,因其是一次具有创造性的整军运动,中共中央誉之为“新式整军”,并推广到全军。1947年7月至9月,随着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军事斗争的节节胜利,军队由战争初期的120多万发展到195万余人。但是,部队新成分的不断增加,特别是俘虏的增多,使部队在组织上、思想上、作风上产生了许多不纯现象。战士阶级觉悟不高、阶级观点模糊、斗志不强等问题日益突出。为使部队适应形势和任务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干部战士的政治觉悟、纪律性和战斗力,结合边区的土地改革运动和整党运动,西北野战军利用严冬季节,在1947年12月上旬到1948年2月中旬的两个半月中,“用诉苦和三查方法进行了新式的整军运动”①。“三查”(即查阶级、查工作、查斗志)是冬季整训的主要内容。“三查”运动以诉苦的形式开始,通过充分发动群众,进行官兵同诉和军民同诉,启发觉悟,自觉进行“三查”。采取发扬民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用广大群众受剥削、受压迫的事实教育广大战士和指战员,使他们弄清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逐步提高阶级觉悟。在诉苦、“三查”的基础上部队又开展了群众性的练兵活动,提高军事技术和战斗技能,为西北野战军转入战略进攻作充分的思想准备与技术准备。
新式整军运动的中心内容是阶级教育。它运用群众亲身经历的大量生动事实,揭露旧社会和反动统治阶级的罪恶,对比新旧社会以及人民军队与反动军队的不同本质,弄清苦从何来,为谁当兵,为谁打仗,把个人的苦同阶级的苦联系起来,把个人报仇提高到“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这个总任务上来。同时,还进行了土地改革和城市政策的教育。
诉苦运动是进行阶级教育的基本方法。通过充分发动群众,普遍发动广大干部战士诉旧社会带给他们的苦难,启发觉悟,从而引起对旧制度的痛恨。诉苦运动在各部队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方法和形式。有的从讲解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开始;有的采取了组织座谈会的形式;有的从提出讨论为什么有贫富之分、谁养活谁等问题开始。实践证明,这些生动活泼、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法都取得了显著成效。经过诉苦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干部战士的阶级觉悟、政策水平和组织纪律性,使广大干部战士对蒋介石国民党的反动本质有了深刻的认识,改造了思想,激发了革命斗志,密切了官兵关系和军民关系,同时,也推动了部队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的发展和群众练兵运动的开展。它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巩固扩大和作战胜利起了重大作用。在此基础上,部队党政组织以贫雇农出身的干部、战士为骨干,领导广大指战员掀起了热烈的“三查”运动。
“三查”运动以纯洁思想和组织,提高工作效率和战斗力为目的。首先在干部中广泛展开,采取以基层组织为单位分别进行的方法,如营、连干部在团里进行“三查”,团以上干部则在纵队进行“三查”。对连队战士号召他们在提高觉悟的基础上自觉地进行“三查”;领导机关“三查”的内容围绕“查阶级、查工作、查斗志”,而群众则自动地查工作、查经济、查纪律、查领导及查支部的作用,“形成了党内党外从上而下和从下而上的错综复杂的思想斗争”②。“三查”结合每个人平时的思想、作风和战时的表现,以“为人民服务”作为标尺来衡量,违背者给予严肃批评。
在“三查”运动中,部队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做自我检查。这种自觉精神为部队开展“三查”运动树立了良好榜样,推动了“三查”运动的顺利进行,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过“三查”运动解决了过去部队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如检举出一些暗藏在部队的敌军军官和组织逃跑的奸细分子;清洗了一批不可救药的兵痞;撤换了一批出身富农立场不坚定的干部;清查出一些违反群众纪律的干部。经过“三查”运动,很多干部战士受到深刻思想教育,增强了军队内部的团结。“三查”运动使部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很快就在部队里掀起了空前的练兵热潮,广大干部战士都积极主动地勤学苦练技术战术,机关干部的责任心和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了。1948年春,宜川战役的胜利充分地显示了这次整军运动的成效。正如毛泽东所说:“这次胜利,证明人民解放军用诉苦和三查方法进行了新式整军运动,将使自己无敌于天下。”③
“三查”运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动员群众不够广泛和方法欠妥,从而使这一运动在各部队之间发展不均衡。有些干部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并未能真正解决。为了进一步提高干部的阶级责任心与整个部队的战斗力,中共西北野战军前委在1948年夏季整训时,在西北野战军全军中开展了一个以“评斗志”为中心内容的“三评”运动。
“三评”运动的内容是:评斗志、评指挥、评执行政策。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克服干部中的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与自由主义的思想,以及在作战中部分干部战士表现的贪生怕死、斗志不强等不良倾向,以增强部队的战斗意志。虽然各纵队提法不一,但都以评斗志为其核心。它是“三查”运动的继续和深化。
“三评”运动坚持群众路线,发扬民主作风,要求每个纵队抽出一定的时间对每个干部、战士的思想、斗志,按其觉悟程度、工作岗位及其各方面表现,进行细致的评比。评比以实事求是为基本原则,采取了群众提名与领导决定相结合的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通过评比,奖励先进,批评落后。表扬了那些斗志坚定、革命责任心强、有自我牺牲精神的干部与战士。树立了一些战斗勇敢、意志坚定的干部战士做榜样。揭发了一些在战斗中贪生怕死的干部,赏功罚过。这些措施,激发了干部战士的斗志,部队战斗力有很大提高。对当时的战役战斗起了重要作用。
为了提高全军战士的军事素质,适应新的平原攻坚战的要求,提高干部的战术水平和攻坚战术,西北野战军各部队又开展了一个月的练兵和战术学习运动。首先针对过去干部战士思想中存在的“蛮打”、“蛮冲”的战法,提出了“勇猛与智慧结合”、“技术与战术结合”、“学战术是为了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等口号,使指战员们认识到:练兵与战术学习不搞好,不仅不能大量消灭敌人,而且会使部队遭到无谓的牺牲,这就是对革命对人民的不负责任。其后采用军事民主的方法,发动广大指战员参加练兵学习的积极性。广泛吸纳战士们的合理建议,使练兵和战术学习成为干部战士自觉的行动,很快就形成了练兵和学习战术的热潮。
在练兵学习运动中,绝大部分战士都订立了个人练兵学习计划,很多连排以至营级干部将订立的工作计划公开交群众讨论,互相学习。在“人人皆兵,个个皆练”的口号下,各部队指战员掀起了热火朝天的练兵运动。很多战士坚持早起晚睡,勤学苦练,表现了很高的参与热情。官兵互教互学,兵兵互教互学,共同提高。甚至在战斗中、在火线上连队领导干部鼓励士兵群众讨论如何克敌制胜,完成战斗任务。毛泽东曾高度评价这种军事民主。他说:“此项军事民主,在陕北蟠龙战役和晋察冀石家庄战役中,都实行了,收到了极大效果。证明只有好处,毫无害处。”④经过这次练兵,各部队都收到很好的效果。广大干部战士结合练兵还进行了指挥战术讲评,认真进行实地战术演习。
西北野战军的新式整军运动是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和军事技术上全面加强人民军队建设、收效迅速显著的一次军事运动。大大提高了部队的政治觉悟和战术、技术水平,全面地增强了全军的战斗力。新式整军运动基本达到了中央军委所要求的“政治上高度团结、生活上获得改善、军事上提高技术和战术的三大目的”⑤。通过新式整军运动,西北野战军面对装备精良、数倍于己的敌人,会打敢拼,出色地完成了很多战斗任务,对人民解放军的巩固扩大和整个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正如毛泽东指出的那样:“这种新式的整军运动,不但在西北方面实行了,在全国人民解放军中都已实行,或者正在实行着……这样就必然会使人民解放军的威力无敌于天下。”⑥
①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94页。
② 房成祥、黄兆安主编:《陕甘宁边区革命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84-485页。
③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91页。
④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75页。
⑤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75页。
⑥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94—129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