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
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二年,陕西渭南赤水镇的王尚德,就在他创办的赤水两等职业小学,与张浩如一起,建立了陕西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赤水特支。接着,武止戈和魏野畴在两安成德中学,李子健在三原,也建立了团支部。1924年,赤水党支部成立。1925年秋,西安团地委和党的特支成立。1926年初,西安党的地委成立。在陕北,党团组织也相继建立,开展革命活动。192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的绥德人李子洲,曾先后在渭北中学、榆林中学任教,宣传马列主义。1924年,他在绥德创办了省立第四师范,以校长的合法身份,聘请共产党员王懋廷、王复生和进步知识分子杨明轩、何寓础等任教员,开展新文化运动,在绥师建立了党团组织,并派人去榆林中学、延安中学建立党团组织;同时在劳动群众中宣传革命,发展组织。1926年初,绥德党团地委成立,统一领导附近各县的党团工作。1927年2月,中共陕甘区委在西安成立,耿炳光任书记,魏野畴负责宣传,李子洲负责组织。7月上旬,陕甘区委改组为陕西省委。
大革命失败后,陕西地区的各级党团组织,包括陕西省委和陕北特委,关中和陕北40多个县的农民协会,以及国共合作时建立的统一战线政权,相继越到转向反共的冯玉祥等新旧军阀和国民党军警宪特的破坏、捣毁,大批党团员和革命群众被逮捕、杀害,一时光明在望的陕西城乡,又回到了封建军阀与地主豪绅黑暗统治的岁月。1927年9月26日至27日,中共陕西省委在万分紧急的情况下召开了第一次扩大会议(即“九·二六”会议),传达了中央“八七”会议精神,确定工作重点转向农村。从此,开始了创建党独立领导革命军队和革命根据地的艰苦曲折的斗争。
“九·二六”会议后,陕西省委和党的地方组织领导了多次农民暴动和革命兵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武装起义最终都失败了。残酷的斗争,使党的组织及其领导人从中吸取了失败的教训,加之受到中央苏区和红军建设经验的启发,进一步认识到在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地区,创建革命武装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极端重要性。
1932年1月,南梁游击队与陕北支队改编为西北工农反帝同盟军。2月,扩建为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年底组建为红二十六军四十三师。以这支主力红军为基干,经过一年多的游击战争,先后创立了以耀县照金为中心的照金革命根据地和陕甘两省交界处的南梁革命根据地,统称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1934年2月,陕甘特委恢复,并在小河沟川四合台成立了陕甘边革命委员会。同年11月7日,陕甘边苏维埃政府在南梁荔园堡成立,习仲勋任苏维埃政府主席,蔡子伟任文教委员会委员长。
陕北地区,自清涧起义失败后,在中共陕北特委领导下,从1931年到1932年,党的组织得到恢复和发展,农民运动又重新活跃起来。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展游击战争,并以先后创建的三个游击队为基干,于1934年12月在安定白庙岔村组建了主力红军二十七军八十四师。同时,还成立了陕北省苏维埃政府,马明方任省苏维埃政府主席。下设教育部,陈蓬飞任省苏维埃政府教育部部长。随着红军力量的发展,陕北革命根据地不断扩大,先后在安定、定边、神木等十余县的广大农村,建立了农民联合会、贫农团、青年团、赤卫队等群众组织和政权机构。
为了适应陕甘边和陕北根据地革命斗争形势的迅速发展,1935年2月5日,陕甘特委和陕北特委在安定周家崄召开联席会议,宣告成立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和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统一领导两块根据地的党政工作与军事工作。到1935年夏,陕甘和陕北革命根据地扩大到陕西20个县境、陇东5个县境的广大区域,解放了安定、延长、延川、安塞、保安、靖边等六座县城,两块根据地连成一片,红军扩大到5000多人,游击队发展到4000多人。1935年9月中旬,红二十五军到达陕北永平镇,与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七军会师,组建为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团,并成立了中共陕甘晋省委。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经过长征到达陕北吴旗镇。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立即纠正了根据地内正在进行的错误的“肃反”,并取得了直罗镇战役的胜利,打破了国民党军队的第三次“围剿”,使根据地转危为安。同时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驻西北办事处,下设教育部,徐特立任办事处教育部长。还重新划分陕甘根据地为陕甘省、陕北省和关中、神府、三边三个特区共五个行政区,并设立了相应的政权机构,各省和特区都设有教育部。1936年6、7月间,红军进行了西征,解放了甘肃和宁夏部分地方,又增设了陕甘宁省。
1937年9月周共第二次合作形成,陕甘守革命根据地改为陕甘宁边区,并成立了以林伯渠为主席的边区政府,管辖延属,关中、陇东、三边和绥德五个分区。边区政府下设教育厅,具体领导边区的教育事业。根据1937年9月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333次会议通过的决定,陕甘宁边区政府所辖23个县:陕西的延安、延川、延长、绥德、米脂、佳县、清涧、吴堡、神木、府谷、安定(今子长)、安塞、定边、靖边、保安(今志丹)、甘泉、富县、淳化,甘肃的庆阳、合水、环县,宁夏的豫旺、盐池。面积129000平方公里,人口200万。但是国民党军队在第一次反共高潮中,侵占了边区的镇原、宁县、旬邑、淳化等四座县城,使边区面积减少为99000平方公里,人口减少到150万。1940年前,边区境内一部分县,长期存在国民党委派的县政权机构和边区政府委派的县政权机构并存的局面,1940年打退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一次反共高潮后,国民党才撤走了在边区境内的13个县的县长,结束了边区部分县双重政权并存的局面。此后,边区管辖区域内的县级政权虽仍有增减与调整,但基本上保持了原来的范围。解放战争时期,西北五省区全境解放,边区政府于1950年1月19日西北军政委员会成立的同时撤销,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