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毛泽东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张士海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对群众路线科学阐述、积极倡导和全面推行做出最大贡献的,当属毛泽东。正如美国学者施拉姆所说:“毛泽东是那些最能够密切联系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的人物之一,他的思想中充分阐释了领导者和群众之间诸如此类的各种关系。总的来说,‘群众路线’是贯穿此类关系始终的核心概念。”①正是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提出了一整套关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战略思想,使得中国共产党赢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在坚持群众路线问题上,中国共产党正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继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夯实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基于此,本文从“为什么、是什么、怎样做”的思维向度就毛泽东关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思想作一初步探讨,以期为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提供一定的理论服务。
  一
  高度重视坚持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优良传统。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②“工人阶级的解放应该由工人阶级自己去争取。”③这都为无产阶级政党坚持群众路线奠定了思想基础。在领导苏俄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列宁强调:“没有千百万觉悟群众的革命行动,没有群众汹涌澎湃的英勇气概……是不可能消灭专制制度的。”④“只有相信人民的人,只有投入生气勃勃的人民创造力泉源中去的人,才能获得胜利并保持政权。”⑤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始终高度重视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凡属正确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相适合,都是联系群众的;凡属错误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不相适合,都是脱离群众的。”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针对中国社会“两头小中间大”的状况,毛泽东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⑦要取得革命的成功,就要取得群众的拥护,“就得和群众在一起,就得去发动群众的积极性……我们是这样做了么,广大群众就必定拥护我们,把革命当作他们的生命,把革命当作他们无上光荣的旗帜”⑧。在毛泽东看来,“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⑨因此,“应该使每一个同志懂得,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⑩。可以说,正是由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因而保持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建立起了“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11)对于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从巩固党的领导地位的目的出发,更加重视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在毛泽东看来,无产阶级执政党的“可能失败”,并不仅仅在于其经济基础首先被动摇,还在于脱离群众而丧失执政合法性的风险。为了克服党内存在的居功自傲情绪、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作风,毛泽东反复强调:“我们应当相信群众,我们应当相信党。”(12)“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如果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13)正是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较好地坚持了群众路线。正如毛泽东在八大的开幕词中所说:“我们的党是一个政治上成熟的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我们的党现在比过去任何时期都更加团结,更加巩固了。我们的党已经成了团结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力量。”(14)遗憾的是,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以后,出现了将“群众运动”等同于群众路线的倾向,直至出现了“文化大革命”这样严重的挫折。
  总之,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毛泽东高度重视坚持群众路线。正如后来邓小平所说,“我们党所得到的巨大胜利,哪一项不是执行群众路线的结果?”(15)目前,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在坚持群众路线问题上,中国共产党正面临着严峻的现实挑战。从客观方面来看,主要在于经济市场化、社会多样化、文化多元化和社会信息化等新的境遇带来的强烈冲击;从主观方面来看,主要在于精神懈怠、监管乏力和身体力行有效性不足而造成的严重制约。我们说,“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16)只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才能提高在群众中的威信,才能赢得人民信赖和拥护,才能不断巩固执政基础,才能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17)。因此,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者,中国共产党理应而且必须更加高度重视坚持群众路线。
  二
  群众路线不仅仅是工作路线和领导方法,更是一种政治立场和价值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既是无产阶级政党有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内在本质属性,也是无产阶级政党群众路线的精神实质。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庄严地宣布:“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18)“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9)在领导苏俄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列宁指出,“在人民群众中,我们毕竟是沧海一粟,只有我们正确地表达人民的想法,我们才能管理。否则共产党就不能率领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就不能率领群众,整个机器就要散架。”(20)因此,作为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其群众路线的精神实质就在于,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看作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精神实质。“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2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高度重视坚持群众路线、时刻关注维护群众利益。在毛泽东看来,“共产党的路线,就是人民的路线”(22)。“有无群众观点是我们同国民党的根本区别,群众观点是共产党员革命的出发点与归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想问题从群众出发就好办。”(23)因此,毛泽东强调:“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24)“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25)“应该使每个同志明了,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26)正是围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精神实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理论学习、整风运动、榜样示范等方式坚持群众路线、维护群众利益,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通过整党整风、“三反”运动等形式坚持群众路线的进程中,一如既往地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群众路线的精神实质。在毛泽东看来,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其他许多问题也就不易解决。“因为革命胜利了,有一部分同志,革命意志有些衰退,革命热情有些不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少了……而闹地位、闹名誉、讲究吃、讲究穿、比薪水高低、争名夺利,这些东西多起来了。”(27)面对这种情况,毛泽东强调:“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28)然而,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后,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在曲折探索中逐渐误入歧途,直至出现了“文化大革命”这样的严重挫折,使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精神实质受到损害。
  总之,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毛泽东始终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精神实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反复强调,党的群众路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标准来检验党的领导和作风。我们说,作为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群众路线以群众观点为指导思想;要贯彻群众路线,就必须树立群众观点;没有明确的群众观点,就不会有真正的群众路线。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胡锦涛指出,“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29)只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才能坚持党的宗旨、体现党的群众路线的精神实质、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建立起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产阶级政党,从而真正带领和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
  三
  群众路线的实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协同进行,必须从主导、主体和介体向度探讨坚持群众路线的实现机制。在领导苏俄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列宁强调:“先锋队只有当它不脱离自己领导的群众并真正引导全体群众前进时,才能完成其先锋队的任务。”(30)因此,无产阶级政党坚持群众路线,必须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必须引导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必须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必须加强切实有效的制度保障。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群众路线实现的基本维度。
  (一)群众路线的实现,必须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认识到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以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多次严厉痛斥党员干部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作风,并指出:“只有共产党员……高度地发挥其先锋的模范的作用,才能动员全民族一切生动力量,为克服困难、战胜敌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31)在七大《论联合政府》报告中,毛泽东把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作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并认为这是“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32)。新中国成立后,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问题上,毛泽东一如既往地强调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我们党和国家的干部是普通劳动者,而不是骑在人民头上的老爷。干部……同劳动人民保持最广泛的、经常的、密切的联系。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一件带根本性的大事,它有助于克服官僚主义,防止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33)
  (二)坚持群众路线,必须引导人民群众积极参与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认识到引导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以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多次指出,党是否坚持了群众路线,群众路线坚持得好不好,首先要接受群众的评判,群众监督不可或缺。“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它应该受人民的监督,而决不应该违背人民的意旨。它的党员应该站在民众之中,而决不应该站在民众之上。”(34)新中国成立后,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问题上,毛泽东一如既往地强调引导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我们有些同志,对于马克思、列宁所说的民主集中制,还不理解……他们怕群众,怕群众讲话,怕群众批评。哪有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怕群众的道理呢?有了错误,自己不讲,又怕群众讲。越怕,就越有鬼。我看不应当怕。有什么可怕的呢?我们的态度是:坚持真理,随时修正错误。”(35)
  (三)坚持群众路线,必须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认识到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以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指出:“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在集中和坚持过程中,必须采取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这是前一个方法的组成部分。从许多个别指导中形成一般意见(一般号召),又拿这一般意见到许多个别单位中去考验(不但自己这样做,而且告诉别人也这样做),然后集中新的经验(总结经验),做成新的指示去普遍地指导群众。”(36)新中国成立后,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问题上,毛泽东一如既往地强调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在总路线指导之下,制定一整套的具体的方针、政策和办法,必须通过从群众中来的方法,通过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研究的方法,对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经验,作历史的考察,才能找出客观事物所固有的而不是人们主观臆造的规律,才能制定适合情况的各种条例。”(37)
  (四)坚持群众路线,必须加强切实有效的制度保障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认识到加强切实有效的制度保障以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指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非有严肃的纪律不可”(38)。“民主集中主义的制度,一定要在革命斗争中显出了它的效力,使群众了解它是最能发动群众力量和最利于斗争的,方能普遍地真实地应用于群众组织。”(39)新中国成立后,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问题上,毛泽东一如既往地强调加强切实有效的制度保障。“光从思想上解决问题不行,还要研究解决制度问题。人是生活在制度之中,同样是那些人,实行这种制度,人们就不积极,实行另外一种制度,人们就积极起来了……人是服制度不服人的。”(40)“我们需要建立一定的制度来保证群众路线和集体领导的贯彻实施,而避免脱离群众的个人突出和个人英雄主义,减少我们工作中的脱离客观实际情况的主观主义和片面性。”(41)
  总之,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在坚持群众路线问题上,毛泽东始终强调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引导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以及加强切实有效的制度保障。这在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群众路线的实现,并不仅仅是对具体方法的运用、对工作路线的落实,而更是一种需要从认识、价值、方法、制度层面全面探讨和科学把握的党群互动关系行为,这其中如果出现偏差,便会引发严重后果。因此,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探讨包括主导、主体和介体在内的党的群众路线实现这一系统工程的长效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增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进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四
  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还需要增强服务意识,努力建设“服务型执政党”,这是时代的要求。现代政党政治的一个根本特点是,一个党无论是要上台执政,还是想巩固执政地位,都必须以多数民众的支持、拥护为前提。一个政党能否获得民众支持和拥护,又取决于它服务民众的意愿和质量。这在客观上要求政党,尤其是执政党必须把自己建设成服务型政党。(42)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服务型政党”这一概念,但在《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等论著中,毛泽东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要增强服务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43)可以说,正是由于毛泽东高度重视增强中国共产党服务意识、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党”,才赢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发展。
  当前,中国共产党大多数党员干部能够坚持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也必须看到,有些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薄,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讲原则、不负责任,言行不一、弄虚作假,铺张浪费、奢靡享乐,个人主义突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中发生的腐败案件影响恶劣,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的血肉关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增强服务意识、努力建设“服务型执政党”,对于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基础,显得尤为重要与紧迫。就党与群众的基本关系而言,党是群众的领导者,群众是党的服务对象。“群众路线”既要体现和实现党对于群众的领导,更要落实党服务群众的根本目标,这便构成“群众路线”本身及其运作中的辩证逻辑。(44)建设服务型政党,是党的根本宗旨的本质要求,是密切党群关系的现实路径,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基础工程。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胡锦涛指出:“各级干部都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45)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服务型执政党”,更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对自身角色的准确定位,彰显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精神实质,凸显了中国共产党“把‘人民’举过头顶”的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只有增强服务意识、努力建设“服务型执政党”,才能彰显党的群众路线的精神实质,体现中国共产党先进性;才能提高党在群众中的威信,赢得人民的信赖和拥护;才能增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这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时代要求,也是我们研究毛泽东关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思想得出的主要启示和基本结论。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①〔美〕斯图尔特·R·施拉姆:《毛泽东的思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6页。
  ④《列宁全集》第十七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51页。
  ⑤《列宁全集》第三十三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7页。
  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5页。
  ⑦《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9页。
  ⑧《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8页。
  ⑨《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1页。
  ⑩《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6页。
  (11)《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02页。
  (12)《毛泽东文集》第六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23页。
  (13)《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六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547页。
  (14)《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4页。
  (15)《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9页。
  (16)《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52页。
  (17)《胡锦涛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强调切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人民日报》2012年1月10日。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5页。
  (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3页。
  (20)《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5页。
  (21)《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4页。
  (22)《毛泽东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09页。
  (23)《毛泽东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1页。
  (24)《毛泽东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67页。
  (25)《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4页。
  (26)《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6页。
  (27)《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84页。
  (28)《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85页。
  (29)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4页。
  (30)《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43页。
  (31)《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3页。
  (32)《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4页。
  (33)《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九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68页。
  (34)《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9页。
  (35)《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90页。
  (36)《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00页。
  (37)《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05页。
  (38)《毛泽东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60页。
  (39)《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2页。
  (40)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949—1976)〉选载之一:听取国务院34个部门汇报与〈论十大关系〉的发表》,《党的文献》2013年第1期。
  (41)《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页。
  (42)宋玉波:《“执政为民”须以建设服务型执政党为保证》,《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43)《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04页。
  (44)杨成虎:《群众路线的逻辑、意义与限度》,《云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45)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6页。
  

延安精神与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4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