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论延安精神与爱国主义

罗凤琳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延安精神就深深地植根于民族优秀文化的沃土之中,并凝聚着中国革命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博大精深的延安精神包含着爱国主义的丰富内容。
  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中国人民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还出现了一大批忧国忧民、鞠躬尽瘁的志士仁人和抗击外敌、视死如归的民族英雄,无论是平息倭寇的戚继光、收复台湾的郑成功,还是精忠报国的岳飞、正气浩然的文天祥,他们都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谱写了古代爱国主义的诗篇。
  古代爱国主义精神一般表现为“忠君爱国”,以身殉国。司马迁的“常思历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唐代诗人陈子昂的“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都说明了古代中国人常以精忠报国、以身殉国,来表现自己对祖国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到了近代,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统治制度的腐朽,使中华民族蒙受屈辱。深重的民族灾难,撞击着每一个爱国者的心。由于清王朝日渐成为“洋人的朝廷”,这个时期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斗争,大多表现为“叛君爱国”。因为封建统治者已成为帝国主义的走狗,要忠于自己的祖国,就要叛君,就要反对封建统治工具的“国家”。从林则徐虎门销烟,关天培、冯子材、邓世昌血洒疆场;到康有为变法维新,谭嗣同“六君子”慷慨就义;再到孙中山“推翻专制,创建共和”,黄花岗之役百余将士殉难,这一曲曲爱国主义的颂歌,真可谓惊天地泣鬼神!
  特别是孙中山先生的爱国主义思想,使近代爱国主义达到了新的高度。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他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民族意识指出:“盖我中华受外国欺凌,已非一日”,“列强环列,虎视鹰瞵”。面对清王朝的腐败无能,他谴责道:“因循苟且,粉饰虚张”,“政治不修,纲维败坏”,“庸奴误国,荼毒苍生”。为使落后的中国与世界接轨,他发出了“振兴中华”的号召。他领导了伟大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这一切都表明,孙中山先生的爱国主义是以凝重的时代使命感和救国责任感为基础的。然而,曾几何时,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得而复失,中国人民又陷入了军阀割据和混战的苦海。无数爱国志士空抱爱国之志却无救国之良策,终因不能救民众出苦海而抱终天之恨,孙中山先生也留下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遗训。
  伟大的五四运动,揭开了现代爱国主义的帷幕。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北洋军阀的爱国主义旗帜下,中国人民空前觉醒,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爱国主义洪流。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前,爱国主义的斗争主要表现为救亡图存。虽然近代爱国主义的主题已经是救亡图存,但五四运动后爱国主义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第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爱国主义的斗争有了马列主义这一科学指导思想,有了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第二,中国共产党人成为爱国主义队伍的主体,他们具有比历史上一切爱国主义者更崇高的品质和献身精神;第三,爱国主义的内容与此前一切爱国主义有着本质的差异。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从爱国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成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爱国主义者。他们排除了狭隘的爱国主义内容,抛弃了各种不符合中国国情的幻想,找到了一条彻底改变中国面貌的救国道路,这就是社会主义。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在大革命失败后革命的低潮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使革命的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在延安时期,当日本帝国主义深入我国土、民族危亡迫在眉睫之时,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利益为重,高举抗日救国的大旗,联合一切爱国的力量组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统一战线中正确处理了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关系,从而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抗日战争胜利后,当蒋介石集团把反革命战争强加给中国人民时,中国共产党人又高举“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大旗,领导人民推翻蒋介石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古老的中华民族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厄运,走上了独立、富强的社会主义道路,无数爱国志士的共同理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新中国成立后,爱国主义精神又有了新内涵,集中表现为“振兴中华”。振兴中华虽早已是我国爱国主义者共同的心声,然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国内反动阶级的统治下,振兴中华只是爱国者的一个难圆之梦。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开辟了振兴中华之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为民族振兴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建国初期,当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把战火烧到我们家门口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斗争。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消灭了剥削阶级,消灭了剥削制度。当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为振兴中华,中国共产党人又开始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探索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出现过失误,付出过昂贵的代价,然而,以民族和人民利益为重的中国共产党人,勇于纠正自己的错误,终于从错误和失败的教训中走出来,找到了振兴中华的钥匙,这就是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工程,是当代爱国主义者的历史使命。
  总之,我们的民族是一个有着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的民族,延安精神就深深地扎根于这种优良的民族历史传统之中,成为我们民族团结奋进的巨大力量。
  二、爱国主义是延安精神的重要内容
  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集优良革命传统与作风而形成的延安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精神的核心;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是延安精神的基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延安精神的特色;爱国主义是延安精神之魂。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延安精神形成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经历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红军长征的严峻考验。他们以无比坚强的革命意志和异乎寻常的毅力,摆脱了数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战胜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完成了战略大转移。长征的胜利,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卓绝的斗争意志和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红军到达陕北时,正值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入华北,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能否以民族利益为重,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将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前途,也决定着中国共产党的存亡。素以民族和人民利益为重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瓦窑堡会议上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发出了实现全民族抗战的号召;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不主张杀蒋泄愤,而是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接受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成为结束内战和时局转换的枢纽;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积极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作战,同时深入敌后,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敌后游击战,使日军陷入我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在抗战最困难时期,当日、伪、顽军向我军大举进攻并包围和封锁我抗日根据地时,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处理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关系,对国民党顽固派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方式,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裂而不破”,成为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屏障。正是在抗日解放斗争的伟大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放射出爱国主义的光辉。
  延安时期爱国主义最显著的特征是抗日救国。在抗日救国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不仅领导全国人民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也使党的队伍和人民武装力量迅速发展壮大。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时,我们党的队伍只有4万多人,人民军队也只有3万多人。但在抗战胜利时,我们党就已发展到120万人,并且有了120万正规军,中国革命由低潮走向高潮。那么,延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何以有如此强大的凝聚力?应该说,延安时期的革命队伍是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凝聚起来的,是共产党人身上所表现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一切都极大地感召和鼓舞着党内外的志士仁人和热血青年,他们从中国共产党人身上看到了民族的希望和光明的前途。一批批爱国志士冒着生命危险奔赴延安,一批批热血青年放弃优裕生活来到延安。比如抗大第二、三、四、五期,来自敌战区、国统区和抗日根据地投考录取的青年分别占学员总数的45%、37%、83%和75%。这些人不仅来自五湖四海,还有来自海外的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朝鲜、缅甸、越南和南北美洲的爱国华侨,以及日本“反战同盟”的国际友人,这些人都是在日寇铁蹄踏进我国的神圣领土,眼看山河破碎、民族危亡的情况下感到国民党的腐败,才冒着生命危险来到延安,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的。延安成了中华民族的希望,成为革命圣地。
  此外,作为延安精神原生态的抗大精神,实质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就是救国救民、艰苦奋斗、英勇牺牲的精神。正如抗大校歌的歌词:“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来承担。……把日寇驱逐于国土之东,向着新社会,前进,前进,我们是劳动者的先锋。”延安精神内涵的许多方面,都生动地体现着爱国主义精神。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内涵的重要内容之一。所谓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通过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走向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方向。在抗日战争的历史条件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可具体化为实现全面持久的抗战,达到“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目的。显然,这种政治方向鲜明地体现了爱国主义思想,是中华民族现代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和高度升华。
  延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抗日战争的伟大斗争实践中,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研究中国国情,认真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使毛泽东思想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通过延安整风和生产运动,我们党形成了一整套优良的传统和作风,这些传统和作风被称之为“延安精神”。爱国主义是延安精神之魂。因为中国共产党是彻底的爱国主义者,在他们身上爱国爱民是统一的。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使他们愿意为祖国的解放事业而献身,愿意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行动的准则;由于他们爱国爱民,才能制定出利国利民的政策,才能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把马列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由于他们爱国爱民,才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战胜一切困难而勇往直前。
  三、爱国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在近代,我们的爱国先驱们从中国落后挨打的屈辱中,认识到现代化为国家命运所系。从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富国强兵”,再到孙中山的《实业计划》这一中国现代化的蓝图,无一不包含着爱国先驱们对中国衰弱落后的切肤之痛,包含着对祖国兴旺发达、实现现代化的殷切企盼。然而,在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下,帝国主义的侵略加剧了中国的贫困。维新运动以失败告终,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近代化理想付诸东流;孙中山的现代化蓝图,也因政权交给了封建军阀袁世凯而成为一纸空文。历史已经断定,不能领导反帝反封建的政治革命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的现代化事业。
  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政府,只顾压榨人民,巧取豪夺,聚敛财富,而无心过问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不少爱国的企业家、科学家、教育家的“实业救国”、“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梦想也都成了泡影。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实现现代化成为现实。然而,建国后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是缓慢的,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之后,才结束了这种局面。此后,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全国,改革开放的成果震惊世界。实现现代化这个中华民族的百年夙愿,已成为当代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特征。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发扬以爱国主义为重要内容的延安精神,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因为当今时代,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各种国际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民族、国家的观念受到挑战,“爱国主义是否已经过时”成为很多人的疑问;世界范围内多种价值观念并存,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西方国家从未放弃对我国和平演变的企图;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必须抓住机遇,凝聚力量,加快发展。国际国内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全民进行延安精神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这是振奋民族精神的一剂良药,也是能否实现现代化的关键。
  首先,要增强忧患意识。有忧患意识历来是我国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民族素有“忧患兴邦”的说法。中国近现代化忧患意识的主题是“救亡”、“图强”。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救亡”的任务已初步完成,“图强”的任务则更加艰巨,而且国强与救亡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中国共产党历来强调忧患意识。从毛泽东提出中国如果在今后几十年里,不能在经济上赶超资本主义国家,就有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到邓小平提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葬送,再到陈云提出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这些都是把中华民族的命运同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命运联系起来,代表着中国当代忧患意识的主题。如果在未来的几十年里,我们不能充分地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能解决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就会动摇。因此,必须强化忧患意识,警钟常鸣,这是我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前提。
  其次,树立爱国义务感、责任感、使命感。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属于一个国家或民族。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贡献力量,是每一个人最基本的爱国义务。爱国主义者的历史使命,爱国义务,是同祖国前进的历史趋势、社会发展面临的任务联系在一起的。当祖国遭受侵略、民族危亡之时,爱国主义者的义务是捍卫民族独立和祖国的尊严;当腐朽黑暗的势力阻挡社会历史前进时,爱国主义者的义务是扫除这一障碍,推动社会前进。当代中国各族人民面临的伟大历史任务是,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要完成这一宏伟而艰巨的任务,爱国必须坚持立国之本。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中国人民经长期奋斗并付出重大代价总结出来的经验,爱国必须爱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倡导者和实行者,爱国与热爱中国共产党也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可靠保障,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指南。因此,爱国必须坚持立国之本就成为当代爱国主义的一大特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改革为己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是每一个爱国者应肩负的爱国义务和责任。
  第三,励精图治,从我做起。爱国主义不只是一个口号,必须将忧患意识变为振奋精神状态和振兴祖国的实际行动。当今,我们的国家正处在一个历史性的伟大变革时期,改革和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各种矛盾相互交织,错综复杂。社会实践的大舞台,需要振邦兴国的改革家、实干家,而不是坐而论道、空谈爱国的人;需要有奉献精神和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而不是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者;需要具有艰苦奋斗精神的人,而不是享乐主义者。总之,长我民族志气,扬我中华国威,需要励精图治,从我做起。把我们的工作岗位看作是报效祖国的阵地,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这就是今天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
  民族精神远源流长,延安精神博大精深。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稳固的根,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不灭的魂。延安精神是对伟大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既要借助于历史,更要着眼于未来,着眼于改革开放的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使爱国主义真正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凝聚力,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战斗力。闪烁着爱国主义光辉的延安精神过去是、现在是、今后仍然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是中国共产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作者为中共陕西省委党校教授、陕西省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
  

延安精神与中国共产党90年/梁星亮等主编;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6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