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上一记录][下一记录]

第三章 二、3.坚持民主团结是延安时期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

陈登才,郑志飚


  民主团结是我们党历来倡导的调动全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的口号之一,也是凝聚革命力量的重要原则。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历史的国家,是一个缺乏民主传统的国家。中国共产党在酝酿创立时期,就呼吁民主和团结,毛泽东还倡导实行民众的大联合,以对抗反革命的联合。党成立以后,明确地把民主集中制原则作为自己的组织原则,以此组织和团结无产阶级的力量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进行了英勇的斗争。1923年二七大罢工失败以后。我们党认真吸取经验教训,提出并推动了国共两党统一战线的建立,调动和团结一切反帝反封建的民主力量,开展了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和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后,党进一步加深了对民主团结重要意义的认识。毛泽东曾经指出:红军之所以能够坚持斗争,除党的作用外,就是靠实行军队内的民主主义。后来,毛泽东在为红四军第九次党代会写的《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的决议中,更加明确地提出,:在党内必须“厉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党的纪律之一是少数服从多数”。①
  延安时期,我们党更加重视扩大党内民主,重视民主政治建设,实现党内生活的民主化和边区政治生活民主化。陈毅说过:“激荡全中国民主运动浪潮的,其发源地就是陕甘宁边区。”②延安是陕甘宁边区的首府,是党中央的所在地,党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首先在边区试行。因此,陕甘宁边区成了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模范,也是实行民主政治的模范。民主团结精神,渗透在党的各项工作中,闪烁和体现在广大党员身上。
  首先,民主选举制和三三制政权形式,是延安政治民主的表现。马克思关于民主选举国家机关公职人员的原则,在延安时期得到了贯彻和体现。1937年7月到1946年初,陕甘宁边区采取直接、普遍、平等、无记名投票的原则,进行了三次普选。凡居住在陕甘宁边区年满16岁的公民,不分男女、不分阶级、党派、民族,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历届选举中,公民参加选举投票率都在80%以上,经民主选举产生的各级参议会,不仅是民意机关,又是真正的权力机关,对各级政府委员会及行政首长有选举权和罢免权,对政府工作有审议、监督、弹劾与咨询之权。为了使边区的民主政治有法律保障,边区政府先后制定和实施了《陕甘宁边区条例》、《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等,保障了边区人民最广泛的民主权利,也保障了党与非党在政治上的团结与合作。
  三三制的政权形式,是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战、团结、民主的旗帜,采取同各党派及无党派人士精诚团结、互相协商,建立抗日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政权的重大举措。这个政权在人员分配上是:共产党员占l/3;党外进步分子占1/3;中间分子占l/3。三三制政权的建立,协调了各抗日阶级、阶层之间的关系,调动了各党各派无党无派和各界人士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了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壮大了抗日力量,也为其他抗日根据地作出了表率。
  其次,来去自由的开放政策和领导与群众的民主平等,是延安民主的社会风尚。延安是革命的圣地,是进步人士敬仰的地方。当时许多人凭着满腔的热情和勇气慕名而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安心在边区学习、工作和生活,但也有些人由于不能适应边区的各种环境,在延安生活了一段后又要求离开。对此,边区政府在党中央的领导和指示下,制定了“来则欢迎,去则欢送,再来再欢迎”的“来去自由”政策。1941年5月发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更加明确地规定:坚持与边区境外友党及全体人民的团结,“在尊重中国主权与遵守政府法令的原则下,允许任何外国人到边区游历、参加抗日工作、或在边区进行实业、文化与宗教的活动”。③党的开放的对外政策,吸引和团结了各方面的人士来边区,其中有国际友人斯诺、马海德、艾黎、史沫特莱;有白求恩医疗队和柯棣华率领的印度援华医疗队;有南洋华侨领袖陈嘉庚率领的考察团;有美国大使馆参赞卡尔逊;有南京国民政府中央考察团,有国民党将领卫立煌、邓宝珊;还有中外记者参观团等等。边区政府还规定,凡来边区的客人,不管是中外客人,也不管其政治态度如何,要求看什么地方都可以,对走亲访友者可以不陪人,让客人自由行动。使来延安的参观者、学习者、探亲访友者,一到延安就立即感受到了延安浓厚的自由空气。
  延安时期,领导与群众、下级与上级的民主平等,是延安民主作风的突出特点。延安的同志之间、领导与群众之间,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的差别。有意见,敞开思想自由交谈;有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解决。人们之间,完全是一种纯朴的、自然的、亲密无间的关系。毛泽东与农民交朋友,为农民祝寿,并和党中央其他领导人到枣园乡给群众拜年。领袖与群众亲如一家,官长与士兵人人平等,充分体现了政治民主与地位平等的良好风尚。
  延安时期,在政治方面实行了普遍的、自下而上的民主选举制;在政权建设方面,采取三三制的政权形式,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政权;在党内生活方面,开展积极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特别是经过延安整风运动,使党内民主达到了空前的程度。民主的作风、民主的空气,又使全党自觉地拿起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使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民主团结的广泛实行,不仅营造了延安时期政治民主的浓厚空气,也为延安时期经济、军事、文化的发展和抗日民主力量的壮大奠定了基础,同时为这一时期的思想建设增添了丰富的内容。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89—90页。
  ②《陕甘宁边区参议会资料选辑》第19页。
  ③《陕甘宁边区概述》第18页。
  

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陈登才,郑志飚主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

您是第 位访客!